当前日期:

目录

一、病虫害
县境主要有麦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稻瘟病、纹枯病、黄矮病、赤枯病、稻曲病、白叶枯病、大豆孢囊线虫病、甘薯黑疤病、山芋根瘤病及麦吸浆虫、麦粘虫、麦蜘蛛、麦蚜、麦叶蜂、稻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稻蓟马、大豆食心虫、豆天蛾、豆蚜虫、玉米螟、旋花天蛾、油菜青虫、油菜蚜虫、棉蚜虫、棉红蜘蛛、棉铃虫、棉蓟马等病虫害。清光绪二十年(1894)四月二十七日、二十八日全县普降黑丹(杆锈病)。民国年间,蝗患严重,平均3~4年发生一次。农民不知病虫发生规律,加之防治不力,素来靠天收。
建国后,病虫害仍不时发生。1956年,全县142.19万亩小麦发生杆锈病,减产2~5成。1957年,发生吸浆虫病、稻苞虫病,减产2~3成。1961年受旋花天蛾害,21.8万亩山芋受灾,减产近五成。1965年发生蝗灾,土蝗多于飞蝗,夏蝗多于秋蝗,受害5.7万亩。1966年粘虫危害全县32%的麦田。1974年,全县3.65万亩水稻发生白叶枯病,减产225万斤。1980年稻飞虱全县损失稻谷近3000万斤。1981年,发生小麦白粉病,面积30万亩,荆山区河、猴洞村麦田病株达70%以上,同年继发麦蜘蛛受灾面积91.5万亩。1984年,麦蜘蛛危害小麦40万亩。
二、病、虫害防治
建国前,病、虫防治一般采用喷洒石灰、硫磺粉、砒霜、草木灰或人工捕捉,无法预防。
建国后,采用防治结合,以防为主。1956年,县农业部门在常坟、张沟、马城、河溜、龙亢、包集、双桥等地建立病虫观察点,不定期发布病、虫情报。1963年建立农作物病虫测报站,编印《病虫情报》,发往全县。1979年测报站更名植保植检站,区配专职植保员,乡配农民技术员,建立县、区、乡三级病虫测报网。
(一)测报方法
50年代采用谷草把、灯光诱测;60年代改用白炽灯、黑光灯;70年代采用糖醋液诱测;80年代初使用虫态历期预测和生物统计预测。
(二)防治方法
50年代初,灭虫主要使用“六六六”、“滴滴涕”等化学灭虫剂,效果在80%左右。地下害虫多用人工跟犁捕捉,成虫多采扑打捕捉法。50年代末,增用“1605”、“1059”、“敌百虫”等有机磷农药。60年代,“3911”、“1605”广泛使用,大面积的使用手推三用喷粉机喷洒药粉。80年代,推广使用“杀螟松”、“辛硫磷”、“氧化乐果”、“叶蝉散”、“呋喃丹”、“杀虫双”、“杀虫菊脂”等高效低毒农药,代替“六六六”、“滴滴涕”等高残留药剂。全县年用药量均在10万公斤左右。蔬菜虫害和鳞翅目昆虫多用菊脂类药剂。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