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蚌埠新式小学教育始于戊戌变法之后。东郊长淮卫义士陈懋森,在变法的影响下,捐其所积,利用无主寺庙试办新学,至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所办学堂初具规模,称蔚文学堂,陈自任第一任堂长(校长)。宣统三年(1911年),秀才高万书又创办宝荫学堂,翌年推区团防局长蒋云卿出任堂长,设2个班,学生60余人。蔚文及宝荫学堂均为初级小学,学制二至四年,学生仍读四书五经,实际为改良私塾。
津浦铁路通车后,蚌埠成为皖北重镇,随着人口的增多,国民教育亦随之兴起。民国5年(1916年),在淮河北岸创建正街小学,继后在淮河南岸,创办船民小学、回民成德小学、私立勤民小学、含美小学等。民国10年,蚌埠出现最早的女子学校,称毓秀女子小学。到民国26年,全埠有小学20余所,多属初级小学,一般仅开2~4个班。民国27年春蚌埠沦陷,各小学停办。翌年,日伪曾将蚌埠民众教育馆改办日本国民小学,仅招收日籍和朝鲜籍儿童。随伪省教育厅在蚌埠设立,部分小学相继复办。民国29年,计有公私立小学10多所,另有私塾近40所。在日伪统治下,不少学校被迫开设日语课,并进行殖民主义的奴化教育。
抗战胜利后,国民小学教育有所发展。民国36年,有公立小学28所,教职员工209人,班级122个,学生4711人。其中,最大的公立小学是中正中心国民学校,有学生500多人。另外,在中山区有第一中心学校、第二中心学校、福寿联校、华盛联校、朱岗保校,在东安区有第一中心学校、第二中心学校、戴塘一校、戴塘二校、戴塘三校、陶店保校、杨岗保校、庆元保校、车站保校,在国庆区有中心学校、第一联校、第二联校,在西市区有中心学校、经中保校、宝信联校、纬升联校、高台保校、黄山保校、席沟保校,在小蚌埠区有第一、二、三中心学校。除公立学校外,有私立小学18所,教职员工208人,班级110个,学生5984人。其中,最大的私立小学是淮西小学,有学生810人。另有崇正、第二崇正、崇正女子、崇华、四明、华大、至德、修真、清真、第二清真、河北、勤民、育祠、培德女子、豫成、群力、明德等小学。私塾尚有30余所,学童约400人。
民国38年初蚌埠解放,市军管会接收公立小学23所,进行教师登记,同时组织各公立、私立小学复课。2月14日,小学开学的有43所,学生6845人。建国后1952年,私塾全部停办。此期社会秩序已趋向稳定,大批劳动人民子女入学,小学教育发展较快。1952年,全市有小学91所,529个班,学生16404人,专职教师664人。
1953年起,开始对小学进行调整,合并了一些规模小的学校,至1957年,学校数减至63所,在校学生31901人,专职教师875人。1958年“大跃进”,增办一批规模小的学校,小学数增至108所,在校生33205人,教职员工1153人。同时,各学校办工厂、农场,教师参加劳动过多,高年级学生也要拾废铁、拉煤,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冲击。1961年后,随着国民经济调整,教学秩序恢复正常,学校数量和入学人数基本稳定。1963年秋,全市学龄儿童65121人,入学41175人,入学率为63.2%。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小学先后停课搞运动。1967年,根据“复课闹革命”的指示,各小学陆续复课,但教学秩序仍不正常。1968年,大部分小学有“工宣队”进驻,虽开课情况趋于正常,但教学管理仍不正规。1969年起,小学纷纷办“戴帽子”班(初中班),因师资不足,设备缺乏,教学质量普遍下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小学教育拨乱反正,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加强,教学手段日趋先进,幻灯机、录音机、电视机等电化教学渐普及。一实小、二实小、凤阳路一小、蚌山一小、朝阳一小、正街小学等被列为市重点小学,在教研、教改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为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状况,农村小学实行以乡为主、乡村共管的办法,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5.3%,巩固率达98.4%,普及率达95.2%。1985年,全市有小学169所,在校学生68472人,为建国初的6倍;专职教师3492人,为建国初的14倍。
一、小学学制
民国12年(1923年)前,蚌埠地区执行的学制是初等小学四年、高等小学三年。民国13年,执行北京政府公布的《新学制系统草案》,改小学教育为六年制,实行“四二”分段制,即初小四年、高小二年,一直沿用到民国37年底。建国后,小学逐步改为六年一贯制。1951年,在部分学校曾试行五年一贯制,至1953年停止。1969年,按照毛泽东关于“学制要缩短”的指示精神,小学改为五年一贯制,至1978年后,仍恢复为六年一贯制。
二、小学课程设置
20年代,初等小学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等课,高等小学设修身、国文、算术、珠算、英文、中国历史、地理、理科、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等课。30年代,小学课程有较大变动,一般设公民、国语、算术、美术、劳作、体育、音乐等课,初小并设常识课,高小常识课分为自然、历史、地理。蚌埠铁路员工子弟学校扶轮小学还增设铁路常识课。蚌埠沦陷时期,日伪增设日语课,至抗日战争胜利后取消。
建国后,改公民课为政治课。1951年,按华东区教学计划规定执行,小学设政治、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工课。1957年,小学取消政治课。郊区小学另增设农业常识课。1962年,执行安徽省教育厅规定,课程设语文、算术、历史、地理、自然、体育、音乐、图画、手工。“文化大革命”期间,学习毛泽东著作列入课程表。1970年,市区有条件的小学增设外语课。1981年,学习毛泽东著作改为思想品德课。至1985年,小学课程为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自然、地理、历史、体育、音乐、美术、劳作等。
三、小学校选介
蚌埠第一实验小学系省、市重点小学,位于中山街中段,占地5000平方米。该校创建于民国36年(1947年),始称中正中心国民小学。蚌埠解放初,学校由市军管会接收,改称市立公园路小学校,1951年改为皖北区蚌埠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62年改为蚌埠师范第一附属小学,1963年夏改称市第一实验小学。该校于1961年秋开始进行五年制的实验,同时也招收六年制的学生,两种学制并存,以便对比。1969年,学校增办初中班。到1976年,因中学班级越来越多,学校改为第二十六中学,1978年仍恢复为第一实验小学。1981年秋,学校一、二、三年级5个班使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的语文、数学、常识实验教材,并设为研究所的直接联系点。1982年,省电教馆确定该校为全省17个电教试点单位之一。是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先进单位。1983年,该校学生升学率为100%,体育锻炼达标率为84%,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并获安徽省先进单位称号。1984年,学校开设电子计算机课。1985年,全校有19个班,在校学生924人,教职工64人,有图书4000册,电子计算机18台,录音机30台。
师范附属小学位于凤阳东路,与蚌埠师范学校相邻,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该校创办于1955年,始称幸福村小学,由东郊三岗村小学、马村小学、烟墩孜小学、沈圩小学、王台孜小学合并而成。1962年,学校改称蚌埠师范第二附属小学,至1963年,改称师范附属小学。1964年至1965年期间,该校文体活动活跃,校小足球队曾获市小学生足球赛第二名,校男女体操队曾获市小学生体操比赛第一名。“文化大革命”后,学校先后隶属于肉联厂和东区管理。1979年,该校学生升学率达100%,考入重点中学的比率为40%。1983年,重新明确师范学校和附小的隶属关系,附小仍为师范学生的实习基地。1985年7月,该校建成2000平方米四层教学楼,共21个教室,有图书5000册及彩电、钢琴、幻灯机、录音机等教学设备,语文、数学、自然、外语等学科可应用电化教学手段。年底有教职工49人,开设15个班,学生801人。
蚌山小学市重点小学,位于南山路南山儿童公园东北角,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该校创办于民国6年春,始称勤民义务小学。初办时,借盐班工人领班蒋运昌在米坊街的房屋十余间为校舍,设初级班3个,学生百余人,多系工人子弟。民国18年,改在现址建校。蚌埠沦陷时,学校停办,不久日伪在校址处建凤阳县立蚌埠模范小学。民国35年上半年,学校更名为蚌埠示范小学。民国36年,示范小学迁出,在校址处恢复私立勤民小学。蚌埠解放后,该校被接管,改称工人子弟第二小学。1953年,中荣街民办小学并入,成其分部。1955年,分部并入校本部。1959年起,校名为蚌山小学。进入80年代,学校注重提高教学质量,1980年获市毕业班竞赛总分第一名,1982年评为全国“红领巾”读书活动先进集体。1984年、1985年,学校毕业学生升学率连续两年为100%。1985年,学校开设20个班,在校学生1249名,教职员61人。
正街小学市重点小学,位于淮河北岸小蚌埠乡,占地1.6万平方米。该校创建于民国5年,初设2个班,有50多名学生。民国13年,学校改称小蚌埠国民完全小学,至民国34年,改名为小蚌埠第一中心国民小学校。民国37年,学校被国民党军队占用,校产损失严重。蚌埠解放后,该校被接收。建国初,为配合全市扫盲工作,学校增开青年班和农民夜校。1950年后,学校定名为正街小学。1985年,该校开设24个班,学生1282人,教职工50人。
凤阳路第一小学市重点小学,位于凤阳西路,占地面积3216平方米,校舍面积1623平方米。该校创建于民国36年9月,始称河北小学,由河北同乡会开办,有平房17间,设6个班级,270名学生。建国后1950年,学校改为公办,为东区重点小学。1955年,该校新建教室14间。1959年,学校改称凤阳路第一小学。1980年,学校曾接待美国历史学家柯劳德偕夫人参观。1981年至1984年,连续4年毕业生升学率100%,获市先进单位称号。1985年,被授予市文明单位称号。年底,学校有16个班,866名学生,46名教职员。有图书3000册及幻灯机、收录机、电视机、唱机、显微镜、望远镜等设施。
回民小学座落在南山路中段,占地3500平方米,有3幢教学楼。该校创办于民国8年,始称成德初级小学,利用清真寺讲堂开设一个教学班,招收回民子弟30余人。民国34年,学校改称私立清真小学,至建国后1956年,改称回民小学。1980年,学校开展电化教学,其实况被省民委拍成彩色照片送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学生制作的科技展品,有100多件送北京展出。该校小足球队曾蝉联市小学冠军达13年之久,并在1982年代表蚌埠市参加省“萌芽杯”比赛夺魁。学校还多次被评为市、区先进单位。1985年,学校开设15个班,有学生712人,回族学生占30%,教职员57人。
长淮小学位于长淮卫。该校创办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初名蔚文丙等小学校,简称蔚文学堂,首任校长陈懋森。中华民国成立后,学校属凤阳县管辖,实行七年制教学,有学生200多人。民国8年,学校更名为北一区区立第一高等小学校。嗣后,于民国10年改名为凤阳县县立第九高等小学校,民国22年改为凤阳县立长淮卫小学校。民国24年秋,改学制七年为新学制六年。沦陷期间,学校停办两年。民国30年,校名为凤阳县长淮小学。抗战胜利后,改为凤阳县长淮卫中心国民小学,自初小一年级至高小六年级共6个班级,有300多人。解放初,位于长淮卫的4所小学和淮光中学合并成凤阳县第二中心小学,分设南北校,在原长淮卫中心国民小学和淮光中学两处,计开设13个班,学生近600人,教职工29人。1957年,学校改名长淮乡中心小学,至1961年,改名长淮小学。1977年后,该校历届毕业生升入中学人数的比例都占市郊各公社学校之首。1985年,学校有11个班级(其中两个幼儿班),学生813人。
蚌埠市1949~1985年小学发展概况表单位:所、人

蚌埠市1985年主要小学概况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