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18年(1929年),由教会开办的育德女子小学,始设幼稚园,招收幼儿入学。民国35年,基督教会在淮西小学附设幼稚园,开设2个班,约百余人。因规定入园幼儿须交半袋头等面粉,只有官商士绅子女方能入园。到民国36年,有3所小学附设幼稚园,共8个班,入园幼儿176人。
民国38年初蚌埠解放,为解决南下干部拖带孩子的困难,在唐家花园办起市直机关托儿所,不久改为保育院,可对3岁以上孩子教简单汉字。建国后,在1950年治淮时,大批妇女上堤劳动,为解除妇女后顾之忧,先后在席家沟、高家庵、西门渡、四马路办起4个托儿所,在农村建立6处农忙托儿所,在水灾严重的地方办了一个救济性质的托儿所。到1952年间,东安小学幼儿园、铁路幼儿园、商业幼儿园、中区民办幼儿园相继开办。但此期,幼儿教育尚不正规。同年,开始培养幼教师资,在蚌埠师范学校开办了幼儿师范班,经3年专业教育,培养出首批幼儿教师。
1953年开始,幼儿教育发展较快,有公办、民办、厂办、机关单位及农村社队办等多种形式。1957年,幼儿园发展到26所,入园幼儿1640人,教职工208人,教养员75人。1958年,提出幼儿教育“大跃进”,幼儿园大量增加。1960年下半年,市成立儿童保教委员会,由教育局、卫生局抽调专职保教干部在市妇联联合办公。此期幼儿园虽多,但教学设施、保教人员不足,教学质量不高。1961年,随着国民经济调整,幼儿园数量减少。同年6月,成立市幼儿教育中心教研组,重视提高教学质量,涌现出师范第一附属小学幼儿园、东海烟厂幼儿园等19个幼儿教育先进单位。1966年至1976年,因开展“文化大革命”,幼儿教育管理松弛,在所谓的破“四旧”中,一部分教材、教具被毁。
1979年后,贯彻国家颁布的《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整顿幼儿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幼儿教育事业进入一个新时期。同年4月,市幼儿保教委员会成立,制定了统一的教学计划。进入80年代,有些幼儿园能进行电化教育。办得较好的蚌山幼儿园、医学院幼儿园、龙湖幼儿园等,曾接待国家妇幼局局长林佳楣的视察和美国、日本客人的参观。1985年,全市有各类幼儿园所53个,入园幼儿11541人。
一、幼儿教育学制、课程设置
建国前,蚌埠一些教会所办幼稚班,学制为三年,分高稚、中稚、初稚3种。因幼儿入学时间和年龄参差不齐,实际上混合在一起。课程设置无统一规定,一般开设唱歌、体操、游戏、识字等。
建国后所办的幼儿园、班,大多为学制三年。入学年龄:小班三至四岁,中班四至五岁,大班五至六岁。少数有条件的幼儿园学制为四年,入学年龄小小班三岁,小班四岁,中班五岁,大班六岁。50年代初,蚌埠实验小学所办幼儿园开设说话、认字、唱歌、写算等课。1981年,各幼儿园按国家规定开设语言、计算、音乐、体育、美术、游戏等课程。1985年,部分幼儿园增设试验英语课程。
二、幼儿园选介
市直机关幼儿园系蚌埠解放初在唐家花园建立,初为托儿所,后分别改称保育院、幼儿园。该园初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设5个幼儿班,接收幼儿约200人。60年代起,该园教学步入正轨。至1985年5月,分为第一、第二两个幼儿园。一幼在原址,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设7个班,接收幼儿340名,教职工人员32人;二幼设于中荣街原市委小礼堂,建筑面积324平方米,设3个幼儿班,接收152名幼儿,有教职工人员10人。
蚌山幼儿园座落在南山路中段,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该园创办于1953年,原为蚌埠师范第一实验小学幼儿班,有70名幼儿,分2个班,上课只限于讲故事、唱歌、认字、写算等。1955年,该园扩建,称公园路幼儿园,入园幼儿增至280人,设大、中、小共6个班。1958年,开办幼儿全托,招生80名,又增设一个“娃娃班”(三岁以下)。嗣后,幼儿园三次更名:1960年称蚌山路幼儿园,1966年称东方红幼儿园,1980年称蚌山幼儿园。进入80年代,该园试行电化教学,被列为对外开放单位。1985年,有教职工32人,开设12个班,有幼儿568人。龙湖幼儿园座落在胜利东路龙湖新村西首,占地面积2505平方米,建筑面积614.9平方米。该园创办于1981年11月,招收90名幼儿,分大、中、小班,课程有语言、计算两门。1983年,入园幼儿增加到190人,开6个班,保教人员25人。1984年,幼儿园规模进一步扩大,教学设备有钢琴、电子琴、小型乐器、扩音器材、幻灯机、收录机、电脑游戏机等。1985年,办英语试验班,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是年,有保教人员27人,入园幼儿315名。
张公山幼儿园位于张公山新村,建筑面积1040平方米。该园建于1984年3月,开2个班,有幼儿90多人。8月,班级扩大到6个,招收幼儿300多人,开设语言、计算、音乐、体育、美工等课程。1985年,全园有职工24人,设7个班,幼儿350人。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