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开埠后,外地曲艺杂技艺人来蚌演出谋生者渐多。到40年代,大舞台游艺场、东游艺场、西游艺场、铁路口游艺场、西河滩游艺场、南山书场等,是曲艺演唱和杂技表演集中的地方。
蚌埠解放初,市军管会文教部即组织曲艺艺人开展演出活动。之后,专业和业余曲艺组织都有发展,主要说唱艺术形式为琴书、大鼓、相声、坠子、评词、山东快书、快板、对口词等。1974年至1985年,仅专业曲艺团体创作的曲艺节目,有185个在省以上刊物上发表或参加国家、省级会演。
一、安徽琴书
安徽琴书也叫扬琴,系山东琴书传入淮北发展而成。清末即有来自苏北、皖北的艺人,到小蚌埠、长淮卫一带演唱谋生。抗日战争胜利前后,落脚在西游艺场等处的知名琴书艺人有王殿臣和徒弟刘永明,张秀英夫妇,另有庄永田、石秀兰、朱福先、王惠林、吴宗标等人。市郊盲人刘国传、吴夕青、施长义、徐廷海等,也通过学唱成为琴书艺人。
建国初期,艺人吴宗标能自编自演现代题材的段子,如《姚大娘捉特务》、《除四害》、《雷锋参军》等,还演唱长篇现代琴书《新儿女英雄传》,均获得好评。其女吴舜英承父业,1958年十四岁时,即参加省首届曲艺会演,演出的《小两口辩浪费》被选拔参加全国曲艺会演,《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纷纷刊登她的演出报道和照片。8月12日,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怀仁堂观看了她的汇报演出。之后,她参加市文工团,技艺提高。1976年,她演唱的《志霞回乡》段子,在省曲艺调演中被评为优秀节目。1980年,她创作的《巧遇》被选为安徽省优秀作品,参加了全国第一期曲艺新作讨论会。1982年,她获市专业剧团中青年会演一等奖。多年来,她的演出节目常被电台播放。
琴书演唱形式以单口琴书、对口琴书居多,三人琴书、琴书联唱亦偶而有之。演出中,表演者一手握打檀板,一手敲琴,琴键兼作道具使用,伴奏以坠胡为主。解放后,表演艺术不断改进,常增加二胡、三弦、琵琶、笙、笛等伴奏。琴书唱腔丰富,有“上淮调”、“下淮调”、“满江红”、“杨柳青调”、“莲花落”、“梅花落”、“金钱落”、“流水”、“艺调”、“多口调”、“小词曲”、“口垛子”、“大连句”、“小连句”、“贯口连句”、“悲调”、“大哭头”、“小哭头”、“哭鼻头”、“凤阳歌”等,其“四句腔”里亦常吸收揉合使用河南曲子、山东吕剧、泗州戏、推剧等地方戏曲调。
琴书曲目蚌埠演唱的安徽琴书,传统曲目主要有:《打蛮船》、《王天宝下苏州》、《张廷秀私访》、《金镯玉环记》、《十把穿金扇》、《刘镛坐南京》、《杨家将》、《薛刚反唐》、《白绫记》、《汗衫记》、《诸葛求贤》、《包公案》、《九美图》、《猪八戒拱地》、《小老鼠告状》、《双打灶》、《借年》、《劝闺女》等。
二、安徽大鼓
清代中叶,山东犁铧大鼓和木板大鼓传入淮北泗州,几经演变发展成了安徽大鼓,并于清末民初传入蚌埠和周围集镇。抗日战争前,西游艺场“张疙瘩”唱的大鼓曾名噪一时,其子张允立、张允友亦为本地知名大鼓艺人。另外,还有吴永贵、吴建伦、卫永发、王照才、徐家兴、李长华、刘尚飞、张锡川、张玉忠、王桂全、高树田、常恒利、赵献厚、张根义等民间大鼓艺人。建国后,在天桥曲艺场内,安徽大鼓是主要曲种之一。1980年,中区文化馆曾举行过大鼓书的演出,多数是传统节目,也有少量现代内容的短小节目。
安徽大鼓具有淮北特色。表演者一人,皆男性演员,自击檀板或铜板(钢板)演出,唱法有“立嗓”、“卧嗓”两种,说唱并重。板式分上板、慢板、摇板、闪板、紧板及落板等;曲目分“蔓子活”和“段子活”两种,主要有《封神榜》、《孙庞斗智》、《三国志》、《说唐》、《罗通扫北》、《包公案》、《杨家将》、《水浒》、《姜子牙卖面》等。这种曲艺形式擅长于表现“袍带书”和“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鼓板齐奏,震撼心扉。演员说唱慷慨激昂,能将历史故事通俗化,深受群众喜爱。
三、相声
民国17年(1928年),横铁路口游艺场曾有天津人白昆山、沈阳人朱天瑞说单口相声。建国后50年代,天桥曲艺场专业相声艺人有石万顺、石桂香、石桂花、孟凡超等人,他们常与清唱演员编为一个曲艺组同台演出。1963年,市曲艺团成立,不久即组建相声队,由高笑临、王梦麟、吴舜英、张慕白、孟凡岐、张殿臣、吴棣、沈天林等人组成。该相声队到“文化大革命”前,曾到上海、南昌等地流动演出,足迹遍及十几个省市。其主要相声段子有《关公战秦琼》、《扒马褂》等。1964年12月,由于化龙、姚天麟创作演出的相声《红色信使》,在参加省业余文艺会演时获创作奖和优秀演出奖。至“文化大革命”前,市文化馆多次举办相声表演艺术和创作学习班,由胡元龙、于化龙、吴棣等人讲课,培养出宋宽、崔冰、王元涛等一批新秀,分别创作出《电》、《女司机》、《非离不可》等20多个相声段子。在此基础上,市文化馆还多次组织相声大会和化装相声专场,活跃了群众性的相声演出活动。1972年,蚌埠相声作品集《女司机》由省出版。1976年前后,又有相声《好师傅》、《修表》、《劲松》等段子参加省曲艺调演,获优秀创作奖或被评为优秀节目。
1978年,文工团建立曲艺组,除在蚌埠演出外,还经常外出巡回演出。1980年、1984年,该团创作演出的相声《将相和》、《金钱、爱情与幸福》、《卖锅记》(作者均吴棣),都参加了省曲艺优秀节目观摩演出,并获创作奖和表演奖。1984年,《卖锅记》段子去沈阳参加全国相声评比大奖赛,获创作和演出三等奖。此外,吴棣还编写出《相声创作入门》一书,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
建国后,天津、南京、哈尔滨、沈阳等地曲艺团均到蚌演出过相声。仅1984年、1985年,来蚌的相声艺术表演团体即有13个。
四、河南坠子
民国3年(1914年),蚌埠即有唱河南坠子的,至沦陷前夕,来过不少知名演员。西游艺场“张胖子”唱的坠子声播淮上,一部《大红袍》能演唱数月,座无虚席。解放后,市曲艺团坠子演员卜玉兰,演唱中注意吸收豫剧、河南曲子等地方戏唱腔特点,常在唱到激昂慷慨处,运用“黑头”嗓子,韵声宏亮高亢地唱上一段,间以口技模仿战马嘶鸣,以渲染气氛。1958年,她参加全国曲艺会演,所演《断桥》一段获演出奖。蚌埠唱河南坠子的演员,还有陈立轩、栗学才、李元林、李巧云、李小云、李玉楼、王树美、李凤英、王泰生、许世礼、马守义、邵芳梅等人。蚌埠艺人演唱的河南坠子,主要是传统曲目,有《列国志》、《三国志》、《说唐》、《大红袍》、《杨家将》、《呼家将》、《雷公子投亲》、《包公案》等。
五、评词
评词也叫评书,俗呼说大书。开埠前后,小蚌埠、长淮卫、李楼和市内各游艺场、火车站、轮船码头附近都有说大书的。沦陷时期,西游艺场有唐占魁、韩元才、洪秀章、孙治礼等人分别说《秋海棠》、《蔡锷》、《三侠剑》、《施公案》、《雍正剑侠图》等书目。在南山书场,曾有一位说评词者,时常根据报纸消息演义“说新闻”,如《汪精卫遇刺》等,借题发挥,揭露日伪汉奸,很受听众喜爱,但演员却遭迫害,最后下落不明。
解放后,有陈立轩、何世荣、姚锡慈、徐敬礼、蒋庆彬、王锦才、孙自礼等一批艺人在天桥游艺场等处说书,书目有《十八国临潼斗宝、》、《西汉演义》、《东汉演义》、《响马传》、《薛刚反唐》、《三侠五义》、《小五义》、《三侠剑》、《大明英烈传》等,另也增加《烈火金刚》、《新儿女英雄传》、《平原枪声》等新书。“文化大革命”期间,评词停说。1981年,著名评书演员刘兰芳来蚌说《岳飞》,曾引起轰动。
六、山东快书
民国19年(1930年)前后,铁路口游艺场曾有高元钧演出山东快书《武松传》。快书表演者限于男性演员,仅一人,使用两片半月形铜板或钢板,以说为主,间有小唱,讲究“手眼身步”和“包袱”、“扣子”的运用,动作幅度较大,富于幽默感。艺人唐占魁擅于说快书传统小段。50年代后,职工业余演出中常有山东快书段子。之后,由黄敬坤编写的《驯马记》,在《安徽文艺》上发表;吴棣创作的《连长的婚事》,在《安徽演唱》上发表。1980年,迟云峰创作的《闹中秋》段子参加省曲艺优秀节目观摩演出,获创作奖和表演奖。1982年,由夏景图、李琳创作,迟云峰演出的《卖猪》段子,被省文化厅选拔参加在苏州举行的全国(南方片)曲艺优秀节目观摩演出,获创作演出二等奖。
七、快板
快板,又名快板书。1952年9月,搬运工人业余剧团参加省文艺会演时,演出对口快板《搬运工人话翻身》(演员周永顺和黄家义),获优秀创作和优秀演出奖。1958年6月,刘继圣创作的快板《大肚皮》,被选为优秀节目参加省会演,获创作、表演双优奖,并在《安徽文艺》上发表。至1984年间,专业和业余演员演出的《医疗队下乡》、《正点发车》等段子,均获得好评。
八、对口词
1959年,南京空政文工团来蚌演出文艺节目时,曾表演对口词。翌年,蚌埠文艺工作者移植这一曲艺形式,陆续出现一批创作演出的对口词和群口词节目。其中《披肩布》、《焦裕禄》等段子,在省文艺会演中获奖,并为省刊发表。1965年,供电局职工张公起创作,并与王志诚合作演出《带电人》,在参加省职工文艺会演时,获优秀创作奖和演出奖。是年,交通局、驻蚌空军部队、疏浚处等单位,还创作演出了《民兵颂》、《练兵场上》、《疏浚工人》等优秀节目。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群众“造反组织”的宣传队较多采用对口词曲艺形式宣传。其用词上追求激昂慷慨,并大多抄摘当时流行的标语口号。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这一曲种在舞台上已很少见。
九、打连厢
打连厢,亦名霸工鞭,蚌埠称金钱棍或钱杆子。旧时街头上流浪的艺人或乞讨者,以表演此种曲艺用来乞讨饭食或小费。其道具用竹杆镂空,穿几串铜钱,作为伴奏用;演出者边舞边唱民歌或流行小曲儿,或说快板。
解放初期,农村文艺演出时为了助兴,多以两人或多人集体打连厢。表演者用“金钱棍”敲击身体各部,不断打出清脆的响声,且可作各种造型。春节时玩灯,所出动的小车队、旱船队,也多有连厢队伴舞。
1958年,蚌埠组队参加省音乐周,所演出的《歌唱毛主席》,即以打连厢形式出现,表演轻松活泼,受到好评。此后在庆祝和游艺活动中,一些业余文艺团体仍演出打连厢。
十、湖北渔鼓
1965年11月间,驻蚌解放军6489部队肖永明在工人俱乐部演出湖北渔鼓《风雨途中》,轰动一时。从此,这一曲艺为不少单位排练演出。1965年,市业余文艺代表队赴省汇报演出时,曾带湖北渔鼓节目,《安徽日报》发表文章予以好评,并由省电台录音播放。
十一、三句半
1959年前后,由饮服行业宣传队首演三句半。演出中由4个演员互相配合,各持打击乐器一件,前三名演员各说一句话,第四名演员说半句,实则前三句“铺垫”,后一句为“包袱”。演出时每四句为一节,间以打击乐为过门,演员可以根据内容做各种表演。三句半初传入蚌埠时,形式新颖,易排易演,活泼风趣,幽默动人,甚受群众喜爱。1960年,陈庆余、宋庆国、王汉武等人赴省演出三句半《说商业》,受到与会者的欢迎。
十二、拉洋片
建国前,各游艺场常有流动艺人表演拉洋片。表演者二人,各立画箱一侧,一推一拉,同时敲击锣鼓唱道:“推格里的推哟,看呀向里看呀,好象真格的在里边呀……”。为了吸引观众,演唱既结合画面,也“见风采柳”,即时编唱。50年代后,拉洋片在蚌埠已不多见。
十三、杂技
民国19年(1930年)前后,在新船塘西南首,曾有海京伯马戏团演出杂技,包括车技、空中飞人、驯虎等节目。之后,横铁路口、南山公园北侧、西游艺场亦曾出现南洋杂技团等团体的表演。蚌埠解放后,经常接待外地杂技团,在一些剧场或公园内演出。1980年3月,郊区长青公社陈家运自行组建魔术杂技团,在本地和外地演出的节目有“头断钢柱”、“卧钉打石”、“汽车过人”等。
十四、驯兽表演
驯兽表演常和杂技表演相结合。除外地剧团来蚌演出外,1958年,由南山公园动物园建立驯兽团,作驯兽表演。1978年,市成立动物驯化队,表演节目有“狮子高台钻火圈”、“熊走钢丝”、“狗学认字”等20多种,曾巡回演出到上海、杭州、沈阳等地。
十五、魔术
建国前后,除外地魔术团和流散艺人来蚌演出外,1982年1月,中区文化馆曾建立一个魔术队,由民间艺人和待业青年、业余文艺骨干王继亭、何学明、周其荣等人组成,演出有“飞烟不见”、“空箱取鸟”、“武松脱铐”等30多个节目。
上一篇:第一节 戏剧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