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泗州戏
泗州戏,旧时称拉魂腔,源于苏北,一说出自山东。晚清时,该戏由贫苦艺人“跑坡”传入淮北地区。后借鉴当地民间小调和戏曲,逐步形成拉魂腔的南路流派。民国19年(1930年)前后,在东郊长淮卫和市区,有徐步俊、魏月华等拉魂腔艺人与卫调花鼓戏合班同台演出。此时,蚌埠已成商埠,拉魂腔艺人前来卖艺谋生者络绎不绝。他们有的组成班社,在游艺场土台子上登台演出;有的三三两两走街串巷或到市郊集镇农村“唱门子”或“坐唱板凳头”。此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蚌埠解放前夕。组成班社的,以魏月华班子、兰英班子、李桂芝班子、杨桂荣班子、霍桂霞班子、宝莲班子等较为著名;“唱门子”、“坐唱板凳头”的形同乞讨,大都是一些逃荒的农民和流散艺人,演出艺人虽倍受统治阶级和地痞流氓的歧视压迫,但演出的节目却为蚌埠城乡民众喜闻乐见。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重视扶持和发展泗州戏,将著名演员李宝琴、霍桂霞等人所在的戏班子登记固定下来,加强领导。1952年,成立私营公助的淮光泗州戏剧团,受市文化馆领导,并被安徽省文化事业管理局列为重点辅导剧团。组团后,成功地移植排演了现代戏《小女婿》,在宣传《婚姻法》中引起强烈反响。嗣后,该戏被调往合肥、上海展览演出,以其富有淮上生活气息的表演艺术赢得广泛重视,泗州戏艺术也从此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1956年,淮光泗州戏剧团被批准为国营单位,改称市泗州戏剧团。50年代,该团曾先后三次到华东地区巡回演出,又三次赴京参加戏曲会演、调演。在京期间,曾到怀仁堂汇报演出,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另外,曾两次参加国务院和省组织的慰问团,到福建等地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2年起,市区和市郊一些单位也分别成立业余泗州戏剧团,最多时达30多个。1957年后,市泗州戏艺术呈现一派繁荣景象,被誉为安徽省四大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一)泗州戏演出
30年代,来蚌埠“唱门子”或“坐唱板凳头”的拉魂腔艺人或穷苦农民,多系夫妻或父女,一人抱着柳叶琴(土琵琶),一人敲打云板或木梆,只清唱“篇子”,不化妆。“篇子”中长的为曲艺段子,短的称“八句子”或“十二句羊子”。“跑坡”唱班社的,一般以家族或家庭成员为主,7~8人组成。演出时人手不够,还可两个班子合并或吸收流散艺人,称为“碰班”。班社常到市郊秦集、长淮卫、小蚌埠等处赶集、奔庙会,有的就地利用堤坡、高台演出。他们多演出传统戏或移植、自编的剧目,内容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乡土气息甚浓。到解放前夕,泗州戏逐渐发展形成具有淮北地方特色的剧种。
1952年,蚌埠成立淮光泗州戏剧团,为配合《婚姻法》宣传,从评剧移植《小女婿》,公演后连续客满60余场,并赴省和华东区参加展览演出,引起广泛重视。1954年,剧团参加省调演和华东区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剧目为《结婚之前》、《拾棉花》、《拦马》。在参加华东观摩会演中,3个剧目均获奖,其中,霍桂霞、李宝琴获表演一等奖,袁玉清、霍从德分获二、三等奖,创作的剧本和舞美、乐师也分别获奖。3月,剧团曾参加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第四总团皖北分团,对怀远、寿县、颍上、阜南、界首、亳县等地驻军进行慰问演出。同年12月,染织厂组团参加省会演,演出《拾棉花》,获演出奖。1955年12月,市文化馆组团参加省会演,演出《压花场》,获演出奖。
1956年至1958年,市泗州戏剧团分别参加了省第一届和第二届戏剧会演,并组成安徽省地方戏演出团泗州戏分团赴京汇报演出,分别演出《乱头火柴》、《井台会》、《三寒桥》、《打干棒》、《拾棉花》、《河网颂》、《两面红旗》、《藏锤记》等剧目。
1959年3~4月,市泗州戏剧院以《两面红旗》剧目奉调到上海,招待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党的八届七中全会部分代表,贺龙、彭德怀元帅观看了演出。该剧还赴京招待国际友人,并参加天安门前“五一”联欢晚会演出。另又演出《走娘家》剧目,招待首都各界人士。
1960年至“文化大革命”前夕,市泗州戏剧团多次参加慰问团,对安徽省滁县驻军和福建前线驻军进行慰问演出。另外,编排出《播种记》、《李双双》等剧目,参加省现代戏创作会演和调演。此期长青、长淮公社的业余剧团,分别以《传枪》、《淮上风光》、《一捧玉米》等剧目,参加市会演和民兵会演,并分别获奖。“文化大革命”期间,专业剧团被撤销,业余剧团也很少演出。
1976年,泗州戏演出活动逐步恢复,长淮公社业余泗州戏代表队以《一份合同》参加省会演,获演出奖。1977年,吴郢、长淮、秦集公社业余剧团在市会演中,分别演出《小包公》、《小花》、《一担肥》等剧目,均获奖。1982年,淮光公社业余泗州戏代表队以《喜双会》剧目,参加省农村业余文艺会演,获创作演出奖。1984年,市泗州戏剧团以《她就是妈妈》一剧,赴省参加首届儿童剧调演,获演出一等奖。进入80年代,电视普及,通俗歌曲和舞会兴起,迫使泗州戏演出活动较50年代大为减少。1985年,市泗州戏剧团开始以承包方式,组队到周围县区农村演出,仍很受欢迎。
(二)泗州戏剧目
创作剧目1953年,由金全才创作的大型现代戏《结婚之前》,是该戏演出的第一个创作剧目。其后,演出或出版发表的创作(包括改编)剧目不断增多。1956年,戴原陶创作的《乱头火柴》,方翔龙改编的《井台会》,由省人民出版社出版。1958年,高介忠、黄敬坤、完艺舟创作出《两面红旗》,完艺舟、李长乐创作出《河网颂》,陈金凤、完艺舟创作出《藏锤记》。1963年,蒋向红相继改编和编写出《李双双》、《牧羊曲》、《捉鬼记》、《李慧娘》、《挡磨》、《吵年》等剧目,其中《挡磨》、《吵年》在《民间文学》上发表。1964年,张奇、李长乐创作的《播种记》,刘明龙改编的《认羊》,由省人民出版社出版。1984年,李琳创作出《她就是妈妈》。1985年,李琳、葛广效共同创作出《新娘和老娘》。建国后,专业、业余泗州戏的创作剧目还有《暖心瓶》、《雪中送炭》、《卧薪尝胆》、《找铜记》、《追车》、《送粮路上》、《小两口赶集》和《一份合同》、《喜双会》等。
传统剧目1954年起,完艺舟根据李如道、魏玉林等人的口述,曾整理出《拾棉花》、《打干棒》、《赶会》、《拙大嫂》、《夜祭》、《三寒桥》等剧目。同年,为迎接华东第一届戏曲演出观摩大会,朱秋恨根据霍从德口述,整理出《拦马》一剧。1957年,以完艺舟、刘明龙、宁宗宪等人为主,组成泗州戏剧目挖掘整理小组,邀请魏玉林、徐步俊、王广元、邵开林、吴学勤、王廷贵、曾继荣、魏月华、李桂花、李桂芝等老艺人分别口述,再组织记录和校订,先后用三年时间编辑成《安徽省传统剧目汇编·泗州戏卷》,共11册,计60多出戏,约300万字,由省人民出版社出版。1960年,完艺舟、嵇培武共同合作,根据李如道的口述,又整理改编出《杨八姐救兄》一剧。
移植剧目1952年,由市文教局余力、文化馆程文隽从同名评剧移植成功《小女婿》,是第一出经过导演艺术加工的新戏。之后,移植剧目逐渐增多,主要现代戏有《哑姑娘》、《牛郎织女笑开颜》、《焦裕禄》、《宝山相亲》、《半篮花生》、《山村花正红》、《刘胡兰》、《夺印》、《龙江颂》、《八个蛋一斤》、《木匠迎亲》、《小店春早》、《划线》、《两块花布》、《卖粮路上》、《三亲家》、《送猪记》、《挑女婿》、《红管家》、《三家福》、《两块六》、《一块银元》、《传枪》、《扔界石》、《补皮鞋》、《一只鞋》、《小保管上任》、《一棵树苗》、《试刀面》等,主要古装戏有《屈原》、《望江亭》、《包公误》、《卷席筒》、《双玉蝉》、《十五贯》、《女审》、《拾玉镯》、《拉郎配》、《李慧娘》、《陈三五娘》、《皮匠与皇姑》、《杨乃武与小白菜》、《小姑贤》、《借罗衣》、《李十娘》、《断臂姻缘》、《卖甜瓜》、《小二姐做梦》、《鸳鸯谱》、《铸剑》等。
(三)泗州戏表演艺术
导演旧时,拉魂腔排戏,多由领班人说戏,或由老艺人总讲剧情,规定唱的内容,至多对戏走排一下即上演。1952年,张力执导《小女婿》一剧,是该剧种建立导演制度的开端。导演既帮助演员创作角色,也对音乐唱腔设计、灯光布景、服装道具等方面拟定计划,从而提高了演戏质量。1958年,剧团演出《两面红旗》一剧,导演席绪伦运用传统程式,吸收民间舞蹈的艺术特点,使这出仅有两个人物的小戏载歌载舞,满台生辉,取得良好的剧场效果。之后,对其他上演的各剧,也都有专人执导,其中有蒋炳廉、李枝平等人。
表演泗州戏表演是在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明快、刚健、质朴、粗犷的风格。“压花场”是它独具一格的表演形式,由男女演员(小生、小旦)两人边唱边舞。其舞蹈身段和步法,主要有剪子股、门外窝、蛇蜕皮、百马大战、浪子踢球、燕子拔泥、白鹤亮翅、鸭子和泥、凤凰双展翅(或单展翅)、苏秦背剑、怀中抱月等,是艺人的基本功,可灵活运用于各剧目。泗州戏表演除受淮北人习俗风尚、生活和性格的影响外,也吸收流传到这个地区的京剧、梆剧、越剧等剧种唱、做、念、打的艺术精华。泗州戏早期的行当,大致可分为大生(含须生、红生、老生)、小生、二头(三脚梁子、青衣)、老头(老旦)、小头(花旦)、跟娘旦(娃娃旦)、祸婆子(彩旦、丑旦)、毛腿子(净行二花)、奸白脸、丑(老丑、小丑、文丑、武丑)等。建国后,大量现代戏排演着重于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不再受行当划分的限制。
唱腔泗州戏是在民间说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高腔范围,没有固定板式和成套唱腔。男女同腔、同调,但女腔比较自由,有时在一段唱腔中能出现多次转调。泗州戏唱腔活泼,曲调规格也灵活,一般只是根据男女声腔速度,产生不同的板眼,大致分为慢板(“幽板”、“澄清板”)、二行板(“流水板”,分慢、紧两种)、紧板、五字紧板、数板等。演员演唱,也不受音乐伴奏的束缚和影响,可依据自身修养,创出优美动人的旋律。其唱腔种类,主要有起板、哭调、含腔、柔腔、射腔、平腔、败腔、立腔、调板、连板起(又名“连毛起”)、一哟调、雷对调、老公调、进花园调、赶脚调、四六七调、冒调花腔等。泗州戏伴奏活泼,可长可短,演员只要掌握着板即可起腔。同时因女声唱腔变化丰富,初有曲谱难固定的缺陷,后逐步定腔、定谱,既保留原有的优美唱腔,又发展和创作了新的唱腔。
乐器30年代,泗州戏班社一般只有一付梆子和一个用泡桐制成的两根弦的土琵琶(柳琴)。建国后,剧团建立了专门乐队,增加有高胡、笛子、笙、唢呐等。1958年,泗州剧院吸收一部分安徽艺术学校的学生和一部分有文化的乐队队员,增加了中胡、二胡、扬琴、大提琴等乐器,演出效果越来越好。
服装、化妆、道具旧时,来蚌演出拉魂腔的男演员,演角色时大都戴礼帽或瓜皮帽,穿大褂,化妆只是擦点粉、抹点红;女演员头顶包头,身穿丝光蓝便褂,腰系裙子。后来,花旦头上扎彩球,走压花场舞步时手摇纸扇、手帕,脸上粉妆,抹胭脂、点口红,类似花鼓灯舞中的“兰花”一角;一般配角如店家等,腰扎短裙,头带老头帽;丑角一般将老头帽翻戴,脸上饰以粉团,不分脸谱。再稍后,部分戏班子添置有大件戏装,小角色仍是平时服装;主要角色开始在衣着及化妆方面较前认真,初步形成简单的脸谱。道具有了刀枪棍棒。建国后,淮光泗州戏剧团成立,开始讲究服装、道具,舞台面貌焕然一新。1956年后,国家拨款为剧团添置了齐全的服装,着装、化妆多参照京剧、豫剧的模式,道具也逐步具备真实感。舞台美术解放前,不少泗州戏艺人过着“跑坡”的流浪生涯,多在土台子上演出,基本没有舞台美术。建国后,剧团配备舞美班子,设计、绘景、灯光、化妆等,都尽量追求真实感。随着灯具和灯光技术的使用,舞台上逐步添置天幕景。进入80年代,注意到情绪光、气氛光的运用,布景设计力求做到图案化、寓意化。
建国后蚌埠市泗州戏参加省内外会演调演部分剧目表

二、京剧
清末,在长淮卫城隍庙庙会和锥子山栖岩寺庙会期间即有京剧演出。民国4年(1915年),丁占魁、冯三等20余人在小蚌埠曾成立京戏草台班子谋生。随着商埠日臻繁荣,皖凤舞台、大舞台、新舞台、庆舞台等戏院陆续建立,丁占魁等人转入市区各戏院,成了后台班底演员。
民国9年5月,安徽督军倪嗣冲为其妻作寿,曾邀集原在京“内庭供奉”的名角来蚌唱“堂会”,影响甚大。20年代起,由各行业中京剧“票友”组建的“票房”不断出现,加之一些京剧清唱茶座和较大剧院陆续建立,京剧演出增多,清唱活动流行,来蚌演出的外地京剧团和京剧名角也络绎不绝。抗战胜利后,王云楼、王云鹏、王俊良等曾在蚌相继上演《西游记》、《五女兴唐传》、《血滴子》等,孟鸿茂曾主演《怪侠欧阳德》,上海夏声戏剧学校曾在蚌演出全本《包公》连台本戏,均赢得众多观众喜爱,往往一演数月座无虚席。但到民国36年后,京剧舞台渐趋沉寂。一些京剧爱好者只能哼几句京剧唱段,抒发忧郁,故蚌埠解放前夕有“女人急了哭亲娘,男人急了唱二簧”的口语流传。
建国后1952年,市人民京剧团建立,京剧艺术逐步得到发展。至1985年,剧团共上演传统戏、现代戏、新编历史剧等389出,参加省市会演调演10次。在上演的剧目中,各种题材的现代戏71出,其中创作改编的23出;新编历史剧、神话剧32出,其中创作改编的13出。建国后,上海、北京等地的京剧团也经常来蚌演出,其中有梅兰芳、周信芳、裘盛戎、荀慧生、马连良、谭富英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一)市京剧团演出
1952年,市人民京剧团组建后,除主要在本地剧场演出外,也经常参加省市会演调演和赴外地巡回演出。是年5月,以田汉编写的新戏《江汉渔歌》,参加了市新戏曲竞赛大会。1958年至1965年间,以《红色风暴》、《八一风暴》、《找宝记》、《首战平型关》等移植改编的现代戏,以《打焦赞》、《拾玉镯》、《柜中缘》、《雏凤凌空》、《佘赛花》、《宇宙锋》等传统剧,先后7次参加省现代戏会演或观摩演出大会、省京剧青年演员调演大会及其他汇报演出。“文化大革命”期间,市京剧团限于在本地演出《红灯记》、《沙家浜》等几出京剧样板戏,传统戏被禁绝。
进入80年代,京剧团在市内外的演出活动重新活跃。1981年10月,组成29人的访问演出团,赴日本大阪府摄津市和茨木市作友好文化交流,演出大型神话剧《孙悟空大闹无底洞》,历时19天,演出6场,引起轰动。归国后又在南京演出,南京报刊作了连续报道和评论,江苏省电视台对全剧进行了现场实况转播。1983年,该剧被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戏曲片,于1984年元旦向国内外发行。1982年、1983年,京剧团相继参加了本地专业剧团中青年演员会演和专业剧团创作会演,主要演员均获奖。另外,剧团几年间赴外地巡回演出的范围,已从安徽扩及到江苏、浙江、山东、河南、上海等地,计有100多个市、县、镇。
(二)市京剧团剧目
现代戏1958年起,剧团开始移植和自编、改编现代戏。至1978年,先后有李虎臣改编的《八一风暴》、《首战平型关》、《社长的女儿》,方翔龙创作改编的《红旗谱》、《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旭日烈火》、《甲午海战》,方翔龙、李虎臣、张奇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红岩》,方翔龙、蒋向红创作的《柳郢烽火》,方翔龙、蒋向红、戴原陶创作的《焦裕禄》,王拓明创作的《向阳花》,黄敬坤创作的《插旗》,陈志远改编的《铃嫂探亲》,黄镇清改编的《颂王杰》,以及京剧团集体创作的《探宝记》和移植的《白毛女》、《铁道游击队》、《红色风暴》、《火烧望海楼》、《沙家浜》、《红嫂》、《奇袭白虎团》、《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杜鹃山》、《盘石湾》、《平原作战》、《苗岭风雷》、《小刀会》等,共约40出。
古装戏1952年,剧团开始上演田汉主编的《江汉渔歌》。1957年后,李虎臣相继创作改编出《初出茅庐》、《谭记儿》、《济公活佛》、《马嵬坡》、《楚汉相争》、《大禹治水》、《卧薪尝胆》、《乌江恨》等剧,戴原陶改编出《七侠五义》,郭一苞改编出《三岔口》,路少华改编出《韩信》,张祖义改编出《孔雀胆》,葛广效创作出《祭太公》(《戏剧界丛刊》发表),方翔龙改编出《孙悟空大闹无底洞》(《戏剧界丛刊》发表)。此外,还移植上演《十五贯》、《还我台湾》、《搜书院》、《岳飞》、《三凤求凰》、《海瑞罢官》、《狸猫换太子》等剧目。
(三)剧场“接角”演出
30年代后,蚌埠剧场相继建起,加上市民对京剧欣赏水平提高,各戏院仅以自己的后台班底演员上演旧戏难以吸引观众,出现争相接名角来演出的情形。南北各派的著名京剧演员亦乐于来蚌埠这个皖北重镇表演。当时皖凤舞台、大舞台、蚌埠大戏院等曾接过麒麟童(周信芳)、高盛麟、童芷苓、奚啸伯、言慧珠、郑逸秋等近40位名角演出。建国后1953年11月,上海京剧院著名演员周信芳、裘盛戎等人,来蚌演过《四进士》。1958年前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荀慧生、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李如春、宋宝罗、张学津、李炳淑、童祥苓、李崇善、胡芝凤等人也来演过《贵妃醉酒》、《群英会》、《将相和》等剧目。
附:蚌埠解放前京剧“堂会”、清唱茶座
民国9年(1920年)农历四月十三日,安徽督军倪嗣冲为妻宁氏做寿,曾举办为期三天的庆寿京剧“堂会”,邀请在京沪的京剧名角孙菊仙、刘鸿声、杨月楼、杨小楼、王凤卿、王瑶卿、龚云甫、陈得霖、梅兰芳、尚小云等20余人前来演出。每天上午8时开戏,约至翌日凌晨3时停止。所演剧目有《天赐福》、《鸿鸾禧》、《凤凰山》、《麻姑献寿》、《庆顶珠》、《连环套全武行》等60多出。戏场设于督军公署,有六七百个座位。看戏者每天凭请帖到公署副官处领一朵绸花佩在胸前,作为入场凭证。花分七色,每天更换一次。这次堂会名伶荟萃,对蚌埠京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蚌埠京剧清唱茶座兴起于20年代,初由怀远人谢光耀、李文林、吴松山等人创办,后逐步增多。其中,稍具规模的有:第一楼旅馆附设的茶座,冠洪九开设的松鹤楼茶座,在水果街开办的啸云天茶座,在月宫小剧场里开办的群芳茶座,另有大罗天茶座等。这些茶座一般有百十平方米的场子,可容纳上百名观众;场内有小舞台,供卖艺歌伎挂牌卖唱。舞台的一侧挂歌伎名牌,台上右方是鼓佬和琴师座位,台下有联络人员待客点唱。清唱的京剧选段多为《玉堂春》、《武家坡》、《捉放曹》等。当时著名的歌伎有胡继谭等人。40年代后,戏院增多,这种营业性的清唱茶座逐渐减少。
建国后蚌埠市京剧参加省内外会演调演部分剧目表

三、梆剧
梆剧,即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清末,东郊长淮卫和白石山栖岩寺庙会时即有梆子戏演出。开埠后民国3年(1914年),码头偏南一带空场上出现梆剧演出。嗣后涌入蚌埠的人口,多半来自皖北、苏北、山东、河南等豫剧流行区,梆剧拥有众多的观众。抗日战争胜利后,西游艺场和世界大戏院等竞相从开封、郑州、徐州等地接角,著名演员陈素珍、车兰玉、崔兰田、罗兰梅、李志贞、马兰香、高佩兰、阎立品、李香英、徐艳琴、马金凤、郑文明、贾先德都曾来演出过。民国37年,年仅22岁的马金凤,一次在世界大戏院演出《秦雪梅吊孝》时,遭到特务和流氓起哄捣乱,但喜爱豫剧的搬运工人群起惩治歹徒,保护了演出。由此,马金凤更为蚌埠观众所熟悉。
建国初,张贵昌戏班于1949年11月从淮南进入蚌埠,组成正式剧团。之后,除专业剧团外,群众性业余豫剧演出活动也较活跃。西区、东区、小蚌埠等地和市搬运公司、工人俱乐部、二七文化宫都曾组织过业余剧团。1957年,市豫剧团一年演出619场。50年代,河南等地豫剧团也多次到蚌演出,其中有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1977年后,梆剧观众逐渐减少,又加舞台上缺乏新演员,梆剧艺术发展停滞。是年,市豫剧团仅演出228场,至1985年,演出活动更少。
(一)市梆剧团剧目现代戏1958年,著名作家于寄愚和市豫剧团刘录祥、市文化局刘明龙共同创作出《五女炼钢》一剧,参加了省会演。1959年,余子迅、谢维荣、张宝诗、郭一苞、刘明龙、朱养廉、郭新培等人集体创作的《何其宾忘本回头》一剧,颇有影响,曾连演数月,风靡一时。至1985年,相继由黄敬坤改编出《血泪仇》,黄敬坤、张奇共同改编出《女飞行员》,黄敬坤、朱英共同创作出《树家风》,黄敬坤、张奇、祖光益共同创作出《小厂大路》和《前进凯歌》,黄敬坤、郭一苞共同创作出《夸鸡》、《东游记》,葛广效、孟庆功共同创作出《空花轿》,李琳创作出《闹桃园》、《杜来顺拜师》,蒋向红创作出《水深情长》。其中,《空花轿》、《夸鸡》在国内刊物上发表,《杜来顺拜师》被省电台录制成全国交流节目。此外,移植的现代戏还有《台湾来的女客》、《扬鞭催马》、《社长的女儿》、《江姐与双枪老太婆》、《朝阳沟》、《南海长城》、《龙马精神》、《人欢马叫》、《琼花》、《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红嫂》、《龙江颂》、《新人骏马》、《半篮花生》、《瑶山春》、《洪湖赤卫队》、《爱情的审判》、《白奶奶醉酒》、《母与子》、《合家欢》、《儿女传奇》等90多出。
古装戏1956年,由刘录祥等人改编的《绿霞女》,参加了省会演。其后,主要由黄敬坤创作出《精卫填海》、《卧薪尝胆》、《金箫引凤》,李琳创作出《杨排风招亲》,刘明龙改编出《宫廷怨》。其中,《金箫引凤》曾在国内刊物上发表。另外,移植的剧目还有《陈三五娘》、《马寡妇开店》、《烈火扬州》、《泪洒相思地》、《花木兰》、《打金枝》、《赵氏孤儿》、《墙头记》、《王佐断臂》、《窦娥冤》、《晴雯》、《桃花扇》、《红楼梦》、《半把剪刀》、《状元打更》、《李天保吊孝》、《假婿乘龙》、《逼上梁山》、《费姐》、《杨八姐游春》、《血溅乌纱》、《谢瑶环》、《恩仇记》、《三凤求凰》、《徐九经升官记》、《双玉蝉》、《范仲华娶亲》、《巡按审父》、《三姑闹堂》等近80出。
(二)梆剧演出
50年代初期,梆剧艺人先后以西游艺场和天桥剧场为固定演出场地,每天日夜两场。
1954年4月,淮声豫剧团曾赴上海演出《涤耻血》、《张羽煮海》,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录音。1956年至1985年,专业剧团以两淮和苏北、鲁南等地农村为重点巡回演出,足迹远至宁夏石嘴山、内蒙古包头,共演出改编创作和移植的现代戏96出,新编古装戏133出,传统剧目约300出。20多年间,先后有12出剧目在省、市会演调演中获奖,有7出剧目被电视台录放。其间1965年10月,奉调凤台县顾桥、马店地区配合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用半年多时间,分两个队先后演出了《血泪仇》、《白毛女》、《夺印》、《交钥匙》、《树家风》等现代戏20多出。
建国后蚌埠市梆剧参加省内外会演调演部分剧目表

四、越剧
蚌埠人口中原籍南方并喜爱越剧者甚多。50年代后,上海大众、合作越剧团和南京、武汉以及北京、浙江等地的越剧团,都曾来蚌演出。1951年,上海壮艺越剧团来蚌演出后留下,于1954年改为民营公助性质的蚌埠市越剧团。该剧团演出场所在大众剧场;外地越剧团来蚌演出多在蚌埠戏院和淮光剧场。
市越剧团成立后,整理改编的古装戏《抱妆盒》,在1956年参加安徽省第一届戏剧会演时,获表演一等奖的2人,三等奖的2人,另外获导演二等奖、剧本创作三等奖、作曲三等奖。剧团演出的传统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等,移植剧目有《春香传》、《荔枝换绛桃》、《杨乃武与小白菜》等,编演的现代剧有《八年离乱》、《天亮前后》等。
1958年,市越剧团调合肥。此后,仅接待外地越剧团来蚌演出。
五、话剧
民国14年(1925年)“五卅”惨案后,怀远学生激于反帝爱国热情,于6月25日来蚌义演话剧(称“新戏”)《日寇杀害我同胞》,以全部收入汇往上海,慰问死难烈士家属和支援罢工工人。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民国26年12月,蚌埠一些青年学生激于爱国热情,曾自发上演过《血战芦沟桥》、《宛平战斗》、《蚌埠的怒吼》等话剧。民国31年,有来自上海的剧团演出话剧《王先生和小陈》。民国33年,曾有一个南洋马戏团困留本埠,被迫改演话剧度日。民国35年,国民党第八绥靖区政治处曾自排话剧公演。民国36年,崇正中学演出过话剧名剧《雷雨》。解放前,话剧演出活动处于时断时续状态。
民国38年初蚌埠解放,6月由一批小学教师排演了话剧《群猴》。嗣后,由小学教师组成业余剧团,又排演了《丁赞亭》、《天国春秋》等剧。建国后1950年10月,全市已组建业余剧团44个。1951年,搬运工人业余剧团排演由朱秋恨执导的话剧《不拿枪的敌人》,曾奉调北京参加全国搬运工会文艺会演。嗣后,1954年信丰面粉厂创作演出《前进》,1956年肉联厂业余剧团创作演出《死猪跑了》,1963年工人俱乐部业余话剧团创作演出《雷锋》,1965年水利机械厂创作演出《一颗螺丝钉》,1966年商业局业余剧团创作演出《任务完成以后》,均参加了省会演。1951年至1978年,市文化馆、曲艺团、东区文化馆、工人俱乐部、铁路工人俱乐部、江淮化工厂、卷烟厂、二中、三中、肉联厂、饮服公司、人民银行、教育局、交通局、铁路分局以及郊区长淮乡等单位业余剧团,先后演出的话剧剧目有《献神鹰》、《天国春秋》、《阿Q正传》、《风雪夜归人》、《到阿尔泰去》、《兵临城下》、《红岩》、《雷锋》、《特别代号》、《张思德》、《升官图》、《于无声处》、《救救她》、《炮兵司令的儿子》等40余部。
1958年,市文工团成立话剧队,于1963年由赵锡诚执导演出该团第一个话剧《杜鹃山》。至1984年话剧队撤销时,先后共排演大型话剧40部,独幕话剧10部。其中有:张奇改编、李培仁导演的《密电码》,钮心慈创作、赵锡诚导演的《淮河路商店》,祖光益创作和赵锡诚、李培仁导演的《我们为明天祝福》、《在真理面前》、《火红的石榴林》等。
六、歌剧
民国21年(1932年),勤民小学教师朱蔚如曾领排过歌剧《可怜的小红蓼》。民国23年,江淮中学排演过《小小画家》。民国34年2月,日本新太阳歌剧团曾来蚌埠,为侵华日军官兵公演。
民国38年蚌埠解放,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军文工团南下经蚌,曾在维多利电影院演出歌剧《白毛女》,为本地舞台上出现的第一个大型歌剧。建国后1949年12月,一中师生公演大型歌剧《赤叶河》20余场,全部客满。1950年,团市委下属青年俱乐部也会同盐业分公司业余剧团,排演大型歌剧《刘胡兰》。1952年,为配合婚姻法宣传,市文化馆和治淮文工团都组织演出过《罗汉钱》。另外,东区业余剧团排演过《三姐妹》、《贺喜》、《卖粮路上》等小歌剧。
1958年,市业余艺术学校成立,结合教学演出歌剧《三月三》、《偷石榴》。60年代,职工业余文工团演出过大型歌剧《江姐》,铁路工人业余剧团演出过《洪湖赤卫队》、《春雷》、《刘三姐》等。市文工团(歌舞团)自成立到1985年,共演出5台大型歌剧,7个独幕歌剧。主要剧目有《小二黑结婚》、《要彩礼》、《煤店新工人》、《红松店》、《江姐》、《船家外传》、《斗龙岗》(又名《疏浚工之歌》)等,其中由戴原陶创作的《船家外传》曾参加省会演,剧本也在省刊发表。进入80年代,歌剧演出活动渐少。
七、舞剧
1971年,蚌埠成立革命文艺战士学习班(时称“小班子”,后改为文工团),曾在淮南市文工团的帮助下,移植公演大型芭蕾舞剧《白毛女》,另编排演出过《东海小哨兵》、《军民鱼水情》、《抢亲》、《苹果树下》等小舞剧。
1973年,蒋向红编写的舞剧《送伞》,由市“红小兵”宣传队演出。同年,还创作演出了童话舞剧《蜜蜂和大灰狼》。1971年至1978年,市文工团先后移植、编排出大型舞剧《沂蒙颂》、《蝶恋花》等。
八、花鼓灯歌舞剧
花鼓灯歌舞剧是蚌埠市首创以花鼓灯歌舞为基本表现手段的戏剧艺术表演形式。1959年,市文工团即尝试编排《懒婆娘》、《庆丰收》等小型剧,其中《庆丰收》参加了省文艺会演。1961年,开始编排大型花鼓灯歌舞剧,积累经验。1962年,王拓明编写出《锣鼓春秋》一剧,由赵连学、赵锡诚执导,陈广岐、方家连作曲,徐兰殿等编舞,聘冯国佩任艺术指导,组成有蒋运华、赵新盟、胡惠英、曹新云、高玉洁、高玉芳、孔勇、路和平、郝知本等人参加的演员班子,开始了紧张的排练工作。翌年该剧公演,易名《摸花轿》,并赴省汇报演出。“文化大革命”中,该剧被打成“毒草”,粉碎“四人帮”后得以平反。1980年,该剧被省文工团移植演出,并被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成彩色艺术影片。
1964年至1973年间,市文工团编排的《送货下乡》、《卖余粮》、《朝阳渡》等小型花鼓灯歌舞剧,分别参加省会演和调演。其中《送货下乡》一剧参加了“上海之春”音乐周演出。1976年初,由戴原陶、李琳合作编写的《淮河儿女》一剧,赴省参加了调演。
1978年,市文工团再次编排演出集体创作、李琳执笔的大型花鼓灯歌舞剧《玩灯人的婚礼》,于翌年5月赴京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庆祝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获创作二等奖、演出二等奖,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予以转播,《人民日报》等6家报刊发表通讯报道27篇,剧照31幅,速写15幅,予以赞扬。该剧除市委、市革命委员会表彰外,省文化局也授予优秀创作奖和优秀演出奖,授予主要演员和创作人员个人奖。该剧编导人员是:导演赵锡诚,编舞娄楼、高小平、赵新盟,作曲方家连、贺爱群,舞美设计周艺鸣;主要演员有曹新云、傅广凤、赵兴盟、孔勇、袁广林等人。之后,国内一些歌舞艺术表演团体移植了这个剧目。
九、卫调花鼓戏
卫调花鼓戏也叫坐场灯、凤阳花鼓戏,简称卫调,以产生于东郊长淮卫得名,为蚌埠独有的剧种。卫调花鼓戏源于明代初,系在秧歌号子、花鼓小锣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该戏先以花鼓灯“后场小戏”的形式出现,后又吸收拉魂腔、淮北花鼓戏的表演形式。卫调艺人称作“玩友”。清末民初,蚌埠知名“玩友”有陈广仁、李熙、顾怀功、朱静之等人。传统大小剧目有《王大娘补缸》、《王婆骂鸡》、《杨八姐下幽州》、《秦雪梅吊孝》等20多出。
建国后,市文化部门多次派人对卫调花鼓戏做调查研究工作,给予扶持。1955年,由文化馆挖掘、改编出《陈凤英叩花》,参加12月份省举办的第一届音乐舞蹈会演,获优秀演出奖。同年,长淮卫业余剧团整理改编成《陈广仁上大堂》一剧,也参加了会演。1959年11月,长淮公社业余剧团创作演出《喜庆开门红》,经省第二届音乐舞蹈会演后,选拔赴京参加全国会演,并搬上银幕。1965年11月,淮光公社业余剧团创作演出《借驴》,被选拔赴省和赴京汇报演出,并由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录音作为播放节目。1982年,长淮公社业余剧团又创作出《叮当夫妻》一戏,参加省农村文艺创作会演,获优秀创作奖和演出奖。此外,市郊各剧团还创作演出过《春天的早晨》、《满堂红》、《展翅凌云》、《新事新办》、《换稻种》、《淮河湾》等30多出卫调花鼓戏。进入80年代,由于组织松散,后继乏人,该戏已呈衰竭趋势。
十、皮影戏
民国29年(1940年)后,西游艺场有马玉佩、张玉林等人晚间在书棚演皮影戏。表演者边唱边操持羊皮革制作的人物图象,利用灯光投影在幕布上演出,间以锣鼓伴奏。其演出的《西游记》在少年儿童中影响甚大。50年代,市曾成立群众皮影戏剧团,在天桥曲艺场演出。1958年,改编原泗州戏《两面红旗》,参加省皮影戏会演,受到好评。皮影戏以演神话剧为主,也上演《血泪仇》、《海岛小姑娘》、《平原枪声》、《平原歼敌记》等现代戏。1966年至1979年,皮影戏演出停止。1980年至1983年,东区文化馆再恢复演出,仍受小观众欢迎。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