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蚌埠地区独具风格的花鼓灯和凤阳花鼓,明代已闻名于世。其他民间舞蹈,如龙灯、狮舞、旱船、小车舞、花挑、河蚌舞、竹马、跑驴、独杆轿、大头娃娃舞等,亦各具特色。
蚌埠解放时,民众载歌载舞,表演各种民间传统舞蹈,还跳起解放军南下传入的秧歌舞和友谊舞。一度在南山公园、胜利路街头等处,歌舞通霄,彻夜狂欢。第三野战军文工团、战旗剧社等文艺团体纷纷到蚌演出,将解放区的许多舞蹈艺术传入。1950年,在蚌的华东军区荣军学校疗养院曾建起第一支腰鼓队。嗣后,全市中小学校和部分工厂企业也竞相建立腰鼓队伍。1951年和1958年,治淮文工团、市文工团相继建立,除演出传统舞蹈外,还创作表演现代舞蹈,促进了舞蹈艺术的发展。1952年至1985年,专业和业余舞蹈演员有20多次参加全国、华东和省内的舞蹈会演,40多个节目获奖或评为优秀节目。
一、花鼓灯
花鼓灯,相传宋代即流行于蚌埠及其附近的凤台、怀远、凤阳地区。《中国古代舞蹈史话》称花鼓灯由明代“闹红灯”发展而来,准此,也有500多年的历史。但解放前,此舞只是贫苦农民自娱性的广场艺术,得不到历代统治者的扶持。
建国后1950年冬,花鼓灯艺人冯国佩在担任市东乡农会主任和乡指导员时,一次用花鼓灯形式向治淮模范甘彩华挑战,被市文化馆的蔡绍诚获知。蔡当即引导在蚌的中央歌舞团袁春、陆子林等人前往观看,花鼓灯自此受到中央文艺部门的重视。不久,冯国佩应著名舞蹈家戴爱莲的邀请,赴京到中央歌舞团传艺。继之,又先后应邀去广州、上海、武汉、昆明等地的歌舞艺术团体传授技艺,影响逐步扩大。1953年9月,花鼓灯首次进京参加全国民间舞蹈调演,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怀仁堂观看演出,并亲切接见了冯国佩等演员。
1958年,以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吴晓邦为首的天马舞蹈研究室人员专程来蚌,对花鼓灯舞蹈进行系统研究。此期,国内一些舞蹈院校也将花鼓灯列为必修课目。嗣后,市文工团创造了花鼓灯歌舞剧,流播全国,影响进一步扩大。
1982年9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北京举办“亚洲地区保护与发展民间和传统舞蹈讨论会”,冯国佩应邀与会,宣读了他的《花鼓灯的保护与发展》论文,并当场作了舞蹈表演。此后,花鼓灯舞蹈还多次参与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花鼓灯演出花鼓灯演员,男角称“鼓架子”,女角称“兰花”。男角“大鼓架”擅演上盘鼓、中盘鼓,“小鼓架”专演地盘鼓、小花场。“鼓架子”中的岔伞属领舞者,擅长唱工,能歌善舞,插科打诨,风趣喜人。“兰花”亦有大、小之分。“大兰花”擅长唱工,能歌善舞;“小兰花”擅长舞蹈,尤以小花场舞为绝。花鼓灯舞蹈分独舞、双人舞、群舞等,千姿百态。大花场舞热烈奔放,有“九连环”、“五朵梅”、“满天星”、“二龙出水”、“乱马营”等图形变化;小花场舞有技巧舞蹈和抒情舞蹈之分,造型有“喜鹊登枝”、“仙女抱桃”、“燕子探海”、“刘海戏金蟾”、“荷花落叶”、“挎鼓”、“穿鼓”等。其抒情舞蹈的小花场,有“抢扇子”、“抢手巾”、“抢板凳”、“双花场”等。艺人冯国佩擅演“兰花”,其“野鸡溜子”、“拐弯”、“斜塔”、“闪腰”、“三点头”、“三回头”等动作充满美感,形成“冯派”艺术的特色。花鼓灯的表演一般按锣鼓前奏、伞把子(岔伞)独舞、大花场、小花场、大收场、文场等程序进行。文场中唱灯歌、对歌,或演出后场小戏。花鼓灯节目花鼓灯传统的节目有《小货郎》、《卖线子》、《小二姐赶会》、《四老爷》、《童养媳诉苦》、《寡妇自叹》等。1958年后,专业文艺团体又陆续推出《庆丰收》、《送货下乡》、《月夜练兵》等新的舞蹈节目。
二、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又称双条鼓、花鼓小锣,源于凤阳燃灯寺一带,是在明代一种秧歌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蚌埠旧属凤阳,解放前遇灾年或农闲季节,市东郊农民常有姐妹、姑嫂或母女,以演唱该舞出外谋生。表演者一人左手持鼓,右手持双条(双条硕长,顶端缀彩缨,敲击时上下飞舞),另一人持小锣,锣鼓配合,打出节奏,多边舞边唱。其曲调有《凤阳歌》、《小五更》、《十杯酒》、《王三姐卖鞋》等。建国后,凤阳花鼓成为专业和业余文艺团体的歌舞表演形式。1954年,市染织厂业余剧团创作《王三姐赶车》,参加了省职工业余文艺会演。1982年,市文工团创作《花鼓女的喜悦》,参加了华东六省一市的舞蹈会演。1983年,安徽电视台吸收蚌埠有关人员,以凤阳花鼓历史为背景,创作录制成《花鼓女》电视剧。
三、龙舞
龙舞,又称舞龙、玩龙灯,为蚌埠地区传统民间舞蹈。其道具为布制“龙”身,一般由9节、11节或13节组成,彩绘龙鳞,有金龙、青龙、白龙、赤龙之分。“龙眼”里通常装灯烛或电珠,考究者龙身内亦装灯。此舞表演者中,有一人持彩球,引导“龙”上下翻滚,或“单龙戏珠”,或“双龙戏珠”,奔腾起伏,夜晚舞时光彩照人,甚是壮观。解放前,浴业工人、搬运工人和郊区农民常于春节、元宵节玩龙灯。1959年国庆十周年时,张宝诗等人结合龙舞,曾创作出《一条巨龙赶英国》的活报剧。1979年后,每年春节都有龙舞串街演出,印染厂、饮服公司、长淮乡的龙舞深受群众欢迎。
四、狮舞
狮舞,俗称玩狮子。旧时逢春节多在空场上演出该舞。建国后遇喜庆日子、节日晚会或歌舞会演时,亦常见于剧场登台献艺。表演者以市搬运工人享有盛名。1954年,蚌埠的狮舞曾参加省歌舞会演,并应邀去马鞍山、铜陵、淮南等地巡回演出。1985年,市柴油机厂、第二机床厂及郊区小蚌埠、长淮卫、吴小街乡,皆在春节、元宵节时演出狮舞。
五、高跷
扮演者化妆成古典戏剧人物或活报剧中的人物,脚踩木跷,高者二三米,一般亦有一米左右。舞者多结队串街演出,每当有劈岔、翻跟斗等高难动作时,更能引起观众兴致。蚌埠解放时,民众欢庆胜利,木业工会等单位曾出动高跷队。此舞在60年代少见,进入80年代,再次出现于节日、灯会等喜庆或演出活动的场所。
六、小车子舞
以旧时独轮车为原型,制成彩车,车棚缀锦花,车框下围彩绸。扮演者以大姑娘、小媳妇模样乘在车中,以前后走动代行车。车前车后另有推车、拉车扮演者。1954年,门台孜烤烟厂业余宣传队的小车舞,曾参加省职工业余文艺会演。1955年底,淮河航运局水上运输队祖长春父子三人演出《老汉推车》,曾获省第一届音乐舞蹈会演演出奖。1980年后,祖氏三人的小车子舞又重现于春节期间的蚌埠街头。
七、旱船旱船系彩扎的轻舟,舞时“舟”中有“出嫁”的少女(旧时多为男扮女装,建国后启用女子装扮)。船前有“小丑”拉纤,后跟“老丑”摇橹,也常有跟随的“丑婆”,手中持扇,挎红包裹,作送亲者模样。舞时,旱船如在轻波微浪中行驶起伏,演员做各种幽默滑稽表演,富有生活情趣。该舞在解放前和建国初期多见,1980年后,玻璃厂、铅笔厂、城建局、二药厂、二麻纺厂、肉联厂等单位,仍在春节或喜庆日子里,出动旱船队游行表演。
八、独杆轿
俗呼“四老爷”坐独杆轿。演员用丑官扮相,称“四老爷”,以坐独根竹杆被人抬起为坐“轿”。演员头戴圆翅乌纱帽,着官衣,脚穿薄底靴,脸谱鼻上画豆腐块样,鼻卡八字胡,风趣异常。抬起舞动时,故作滑稽动作,纱帽翅上下翻飞,引人发笑。此舞在建国前演出较多,50年代后罕见,仅偶尔出现在文艺会演的舞台上。
九、竹马舞
以竹子扎成马头马尾,用绸缎或纸张裱糊马身,并染色绘成马形。演员在竹马腰部作骑马姿式。该舞舞时多为八匹马,又称八骏马。表演时,马童在锣鼓声中表现奔跑、跳跃、翻滚动作。该舞在解放前和建国初期多见。1983年后,玻璃厂在春节期间演出过骏马舞,由四男四女古装打扮,演出时加唱词,颇受群众欢迎。
十、河蚌舞
俗称“歪歪精”舞,用竹子、彩纸扎成蚌壳形状,有女子以戏剧中花旦服饰置身在“河蚌”中间,煽动两翼蚌壳起舞,锣鼓伴奏。此舞在建国前后均有演出,其中,蚌埠铁路分局职工演出的《蚌精舞》,曾在上海铁路局职工文艺会演中获奖。
十一、秧歌舞、腰鼓舞
秧歌舞、腰鼓舞均源于陕北,蚌埠解放时由解放军南下传入。50年代初此舞普及,大凡群众集会、游行或联欢活动中,男女老少均爱以扭秧歌抒发对新生活的热爱。舞秧歌者常结队伴同腰鼓队一起表演,也时常伴随其他舞蹈队一起出动。1950年,由华东军区荣军学校疗养院家属和部分轻伤员组成市第一支腰鼓队,而后中小学和部分工厂企业纷纷组建。建国初期,市文化馆曾组织过500人的大型腰鼓队。1983年和1984年春节,第一制药厂、江淮化工厂、肥皂厂的腰鼓队,又重现于街头演出。
十二、国际舞
国际舞又称交际舞,男女两人共舞。民国31年(1942年)前后,位于华昌街和二马路交叉口的维新饭店附设舞厅,是沦陷时期一些汉奸和富商寻欢作乐的交际场所。民国35年,南山公园北门西侧建有南山舞厅,实为席棚建筑,设施简陋。该舞厅初为官办,于民国37年底改为私人经营。
解放后至“文化大革命”前,交际舞在驻蚌部队、机关、医院、部分工厂和市文化馆、图书馆等单位经常举办,皆为娱乐性舞会,届时发票邀请人员参加。“文化大革命”期间,交际舞被停止举办,擅自举办家庭舞会者,被视为非法的“地下舞会”。1984年秋,交际舞再度兴起,至1985年,全市有20多家舞场。
建国后蚌埠市舞蹈参加省内外会演调演部分节目表

上一篇:第一节 音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