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计量制度解放前,蚌埠的计量制度十分杂乱,各行业使用的度量衡器具五花八门,仅牙行使用的杆秤,就有漕零三(103漕砝斤为100市斤)、漕零五加一(110漕砝斤为100市斤)及漕零五加二、漕零五加三、截半(150市斤为100市斤)等约15种;市面上的秤制有公制、市制、漕砝制、输法制、司马制等。其中,漕砝秤1市斤为16两,市秤1市斤为老秤13.6两,输法秤1市斤为老秤15.3~15.7两不等;使用的度器(尺)有老尺、平杆尺、怀杆尺、滩尺、苏尺、扬尺、日本尺、英尺等,竟达22种之多;使用的量器(升、斗)有邵伯斛、街市斗等4种。量制的混乱状况,使投机商大发横财,黎民百姓受盘剥愚弄。
民国17年(1928年),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国权度标准方案》,蚌埠于民国20年成立度量衡检定所,配备标准器,力图推行新制,但实际工作推进缓慢。民国22年到25年间,先后推行市尺、市斗、市秤新制,但由于投机商贩相互勾结、竭力阻挠,加之市民积习难改,所推行的新制为时不久便告失败。民国26年至蚌埠解放前夕,度量衡划一工作始终处于停顿状态,各种杂乱度量衡器具横陈于市,无人过问,加之日制、美制、英制的传入,使市面上的计量制度更为复杂。
蚌埠解放后,由市工商局开展度量衡管理工作。1950年10月市人民政府规定,在中央未明令度量衡制度前,市面上对外沿用万国公制,对内沿用市制及公制。此后,国营花纱布公司、供销合作社门市部首先使用市尺,废除老尺,做到平尺平价,明码交易。1951年10月,对纱布业用尺进行全面改制,年末各布店全部废除旧尺,改用新市尺。对盐粮交易中使用的十二筒八合和十二筒四合两种不同容量的斗,于1950年4月统一改为十二筒四合的斗,称统一斗,规定每斗重量为22.5市斤。接着对粮包的计量单位进行改革,废除粮包以斗计量,改以市斤计量,规定每包粮食重203市斤。1951年下半年,在粮行粮坊业逐步推行以斤代斗,至年底,米粮交易彻底废除斗制,全部以市斤计量计价。各菜市场、商店使用的漕法秤,也于1950年一律改用市秤,禁止使用老秤和其它旧制杂秤。1951年10月,全面推行市制秤,但对柴草行,仍允许使用漕零一、漕零二、漕零三秤。
1959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确定以国际公制为我国基本计量制度,规定以公制为基础所制定的市制予以保留,原16两为1市斤改以10两为1市斤。但中医处方用药计量,仍继续使用原计量单位。同年11月,成立秤制改革委员会,市人民委员会和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布告,宣传、贯彻国务院的命令,并组织力量赶制新市秤,禁用一切旧的杂制秤。
1977年4月,全国统一对中医处方用药计量单位进行改革,废除以旧市制的两、钱、分为计量单位,规定采用国际计量单位中的克、毫克、升、毫升。市于1978年12月进行这项改革,首批在7家医院中试行,尔后逐渐推开。1979年起,全市各医疗单位、各医药商店中药门市部和药材公司都采用新制。
1984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要求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是年10月起,市开展了推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宣传动员、培训骨干、购置仪器设备、制定计量器具改制规划等。1985年,驻蚌一机部设计院等少数单位已率先开始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蚌埠解放前和解放的期度量衡种类及使用范围

二、量值检定传递
建国后至1958年,蚌埠市仅在市面上进行统一斗制容量、粮包重量以及校斗、验升、校尺、试秤等初步工作,工厂企业的计量器具检定仍需求助于外省、市。
1958年7月,市计量检定所公布首批量值传递项目,开始对计量器具实行周期检定制度,但仅限于对各种衡器和竹木直尺的检定。1962年,水利机械厂一度被省标准计量管理部门定为蚌埠区域计量站,负责本地区量值传递工作。1964年,市计量部门配备多项标准计量器具,遂增设长度计量、热工计量、电学计量、质量计量等实验室,已能对游标卡尺、百分表、千分尺、动圈表、毫伏计、二等标准热电偶、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交直流电流表、电压表、压力表、天平等工作用计量器具和次级标准计量器具等,进行量值传递。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对计量器具的检定和量值传递工作基本停顿,至1970年后逐步恢复。是年,开展了对1mg~1kg小质量砝码的量值传递。1973年,开展周期检定的计量器具项目增加至86项。1974年,市计量部门配备三等标准测力计和二等标准布洛、维氏硬度块,开展了对各种材料试验机和硬度计的检定修理工作,并进行力值和硬度的量值传递。1978年,建立三等端度标准,可进行四、五等量块的量值传递。
1978年,市计量部门开展对一、二级标准电池的检定。1983年2月,进行电压改值工作。至1985年,对次级标准计量器具的量值传递已有长度、热工、电学、压力、质量5大类共11个项目;开展周期检定的计量器具项目已有4大类103个项目。检定服务的地区除本地和辖县外,还包括阜阳、淮北、天长、安庆、来安、全椒、滁县等地区。
蚌埠市1985年量值传递项目统计表

三、计量器具管理
对制造修理户管理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蚌埠即有王贵昌开设秤店。至蚌埠解放时,全市有秤店15家,磅厂2家。建国后,市工商局对秤店进行开业审核登记,并规定只准生产和修理市制木杆秤及公制台秤,禁止生产英制磅秤和其它杂制秤。1958年,规定凡衡器业制造修理的计量器具,必须送计量所检定,实行全检。1959年起,严禁厂店生产和修理16两制市秤,以促其淘汰。1964年,市标准计量管理局对市衡器厂试制的部标TGT-500型台秤,施行产品鉴定和质量监督,并对其标准砝码实行周期检定。1965年,对木器业生产木折尺的标准器进行检定,对产品实行包括量值和外观的全检。“文化大革命”期间,对计量器具的制造修理户管理放松,以致许多产品不合格,少量流入市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衡器生产企业开展整顿,由计量部门对其产品实行全检。对个别企业擅自生产弹簧秤、装配秤的,依法予以制止。
对销售户管理建国初即规定市面上不准销售市制和公制以外的杂制秤,并限制英制。1959年改革市制后,除医药用戥秤外,不准销售非10两制市秤。60年代起,商业和物资部门经销计量器具和计量测试仪表业务增多,市规定未经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不准销售;对特需英制计量器具的,经市标准计量局批准后方可采购供应。1965年,市五金公司和省物资厅蚌埠仓库曾购进一批不合格的压力表、电流表、功率表,经市标准计量局组织技术人员修复检定合格后,方予销售。1978年,河北省某市量具厂生产的不合格游标卡尺、万能角度尺、万能角度块规流入蚌埠,市标准计量部门立即做出停止出售的决定,并会同有关单位作了严肃处理。之后,又多次查获外省秤贩流入蚌埠销售的非标准木杆秤。
对商用计量器具管理1958年7月,市计量检定所公布首批商用计量器具检定项目18个,包括竹木直尺、木杆秤、台秤、地秤等,规定这些器具经检定加盖合格印后,方准使用。1964年,对全市商用计量器具进行一次较大范围的检查,计检出粮食系统不合格计量器具82件,占受检数的39.2%;不合格衡器183件,占受检数的20.1%。对检查出的失准失灵计量器具,均指令采取修复措施,并对违章人员进行处罚。1964年至1965年,市标准计量局在商业局、供销社、工商局系统聘请义务计量监督员11名,协助对计量器具进行管理。1979年11月,市开展声势较大的商业计量器具普查,受检的各类衡器有4823台件,受检单位有607个商店、粮站等,各类衡器受检合格率67.4%。对不合格的,均通知检修或报废。1980年成立衡器管理站,专事商用计量器具的检定管理。1984年,再次对全市商用衡器进行全面调查。至1985年,商用衡器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对全部砝码实行周期检定;大型地秤、轨道衡器也执行周期检定。
对工用计量器具管理解放后,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对工用计量器具管理不断加强。1979年,对重工、化工、二轻系统中有长度、温度、压力计量标准器的企业开展“五查”活动,即查计量标准器的状况,查量值传递是否按周期进行,查检定、维修人员业务水平和技术水平,查计量器具管理各项制度,查检定修理情况。1984年,市对34家耗能大的工厂所使用的能源计量器具进行了检查验收,对不合格的,宣布停止使用或检修。
四、企业计量管理工作
50年代,蚌埠工业基础薄弱,仅有肥皂厂、面粉厂、东海烟厂、机械厂、柴油机厂等少数几家企业开展计量管理工作,每单位有专职工作人员1~2人。60年代后,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陆续建立计量机构,可开展量值传递和精密测试业务,部分单位可对热仪表和压力仪表检测修理。这些计量机构均制定有计量管理制度和计量器具周检计划。1963年,空压机厂作为企业计量管理的典型,曾出席安徽省计量工作会议,介绍企业计量管理的工作经验。至“文化大革命”期间,企业计量管理工作陷于停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企业计量管理工作得以恢复和发展。1980年,全市有32个企业76名从事长度、衡器计量的专职技术人员,参加了由市标准计量局组织的培训和考核,考试合格率达98%。1983年,国营工业企业普遍开展企业整顿工作,企业的计量管理整顿同步进行。在整顿中,一些企业充实加强计量管理机构,及时清理、检修计量器具,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到1984年对整顿进行验收,有23家企业领取国家计量局颁发的《计量合格证书》,其中,二级7家,三级26家。在验收的18家耗能万吨以上企业中,评出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达到一等的13家,占验收企业的72%,其余为二等。1985年2月至3月,市开展企业计量工作考核定级工作,有95个企业选派人员参加考核定级训练班,然后由这批骨干回厂改进计量工作,迎接对企业的考核定级发证。在首批考核企业中,有7家获二级计量合格证书,26家获三级计量合格证书。
1985年底,在全市15个工业系统118个企业中,已建立计量管理机构65个,计量测试机构130个,配备专(兼)职计量人员469名,拥有计量标准器1465台件(套),计量器具36015台件(不包括衡器),能分别开展长度、温度、力学、电学、理化等检测项目。企业计量测试机构中,属长度方面的25个,计量人员74人;温度方面的16个,计量人员57人;压力方面的6个,计量人员13人;理化方面的77个,计量人员312人;电学方面的6个,计量人员13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