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客运
蚌埠站建站之初,津浦线上即有每周两趟的试运行旅客列车。当时农村仍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蚌埠的客运量很少。民国元年(1912年),津浦线全线贯通,旅客增加,蚌埠站旅客发送量45723人。当时车票分为一、二、三等,客运慢车车厢皆是棚车或闷罐车。民国3年,线路上增开一列特别快车,每周由天津至浦口往返一次,但因全线客流量太少,不久即停驶。民国6年后,蚌埠工商业日渐发展,在蚌埠站上下车的旅客明显增多,全线也每日加开上下行特别快车各一次。民国33年水蚌铁路通车后,增开蚌埠至田家庵特别快车1对,至民国36年,又增开蚌埠至合肥特别快车2对。自民国建立至蚌埠解放前夕,客运量最高年份不足40万人。
蚌埠解放初期,因淮河铁桥被毁尚未修复,南行客车均由蚌埠站始发,每天两班,只通到西姜车站(明光北边,已撤销),并只限于白天行车。1950年,淮河铁桥、明光桥相继修复后,自徐州经蚌埠可通车到浦口,每昼夜4对客车。建国初期,客运量增加不多,至1953年,发送旅客64万人。
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客运量逐渐增大。1957年,蚌埠站年发送旅客84万人。1958年“大跃进”,旅客运量猛增,至1959年达到146万人。1960年至1962年,国家处在经济困难时期,因大量人员出外谋生,客运量大幅度上升。1960年发送旅客172.9万人,1962年增加到266万人,出现客运膨胀。1963年后,旅客流量逐年下降,到1966年,仅为93万人。整个“文化大革命”时期,旅客运量年平均在140万人左右。其中“文化大革命”初期,“红卫兵”大串联,客运秩序混乱,拥挤不透的车厢,多为外出串联的学生。
1978年后,随着对外实行开放、对内搞活经济一系列政策的实行,铁路客运供不应求。为缓和矛盾,蚌埠铁路分局于1978年增开合肥至北京(经蚌埠)的直达快车,1981年增开合肥至成都(经蚌埠)的直达快车。1981年,蚌埠站旅客发送人数达246万人。1985年,蚌埠铁路分局又将原合肥至上海的直达快车改为特别快车,缩短运行时间约2小时。同年,全站旅客发送量达到353万人。蚌埠站每日始发6对列车,即蚌埠至芜湖北、蚌埠至阜阳、蚌埠至上海、蚌埠至徐州、蚌埠至南京、蚌埠至淮北。加上过往列车,从蚌埠可直达北京、成都、乌鲁木齐、齐齐哈尔等近20个大城市和省会城市。进入80年代,因客流量大增,虽增开列车,每趟车仍严重超员,有时甚至超过定员40%以上,旅客乘车难的矛盾比较突出。
蚌埠站候车室设计能力为每天容纳旅客2000人左右,但进入80年代,平均每天发送旅客都在8000人左右,春节运输期间高峰时可达1.4万人以上。
二、货运
津浦铁路全线通车后,城市工商业陆续兴起,铁路货运多办理蚌埠及周围各区县的农副产品的外运,大宗货物是黄豆、小麦、大米、高粱、麻、茶叶、烟叶、猪等。其去向大多为南京、常州、无锡、上海、徐州、天津、青岛等地。农副产品年运量约为20万吨左右。同时,外地食盐和工业品也车运蚌埠,对促进城市工商业的繁荣和商贸重镇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20年代,多处于军阀混战中,津浦线铁路货运不畅。民国14年(1925年)初,因江浙战争爆发,军队控制铁路,蚌埠货物积压甚多,仅粮食一项就有7万吨。日军占领蚌埠后,铁路交通主要为日本侵华军事运输和掠夺中国资源使用。民国34年抗战胜利后,货物运输一度增多,但不久因国民党反动派打内战,铁路运输以服从军运为主,民间货运为辅,货运量最高年份不足30万吨。
建国初,蚌埠于1949年10月起对铁路货运进行整顿,实行低运价政策,将货物品类由解放前的5等划分为20等,1950年3月又划分为30等。其中,对工农业生产资料及人民生活必需品规定了较低的运价,特别对煤炭等货物运价,一般低于运输成本,以利于解放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1950年后,铁路部门按照“先中央后地方、先重点后一般、先计划内后计划外”的原则,组织货物运输。在运输方法上实行直达运输和成组装车作业,还开办有国际联运、水陆联运等业务。到1951年,蚌埠站装车1.6万辆,货物发送量达36.8万吨。1954年,货运量增加到45万吨,至1959年,达65万吨。自1960年起,因国内经济困难,货运量逐年下降,到1963年,货物发送量为25万吨,是解放后的最低年份。“文化大革命”10年间,由于工农业生产受到影响,货运量一直在50万吨上下徘徊。60年代起,为适应市工业产品结构的变化,蚌埠站相继开办了1吨、3吨、5吨的集装箱业务。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货运量逐年提高。1985年,货物发送量达到68万吨,其中,粮食20万吨,矿产品6.9万吨。平均日装车44.1辆,日卸车118.2辆。此期,铁路部门和公路部门、物资部门加强运输协作,加速了集装箱的周转。1985年,已采取盘、笼、袋、箱、网、捆等多种集装化运输形式。
蚌埠站1953~1985年运输作业情况一览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