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线路
(一)津浦线蚌埠段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英、德两国动议修建天津至浦口的铁路干线,为清廷获准。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廷与英、德两国银行签订《天津浦口铁路借款合同》,其中借英款500万镑(后续借450万镑)。津浦线以山东峄县韩庄为界,分南北段,蚌埠段属南段,由德国人承担设计施工。津浦线从蚌埠经过,主要因淮河蚌埠段地势较高,且河床底部系坚石山根,易于建桥。在此之前,曾动议津浦线从临淮关或从怀远荆涂二山穿过,前者因地势低洼,后者因河道水流湍急,均不易建桥而被否定。
清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1909年1月),津浦铁路动工,到宣统三年八月(1911年9月),浦口至徐州段竣工。民国元年(1912年)11月,全线得以贯通。蚌埠段北起任桥站(固镇县境内),南至长淮卫站(今蚌埠东站),全长65公里,占津浦铁路全长的6.4%。初,线路路基宽6.14米,正线钢轨使用英国制造的每米重31公斤的轻型轨,每节钢轨下铺枕木14根,道床厚度不足20厘米,列车运行速度每小时40公里。之后,蚌埠段多次遭战争破坏,路况较差。
民国38年1月蚌埠解放后,为支援人民解放军南下,铁路部门日夜抢修被国民党军队毁坏的线路。3月修复蚌埠至宿县段,4月修复蚌埠至滁县段,7月1日正式恢复通车。建国后,国家对津浦铁路全线进行多次改造。1955年,蚌埠段换用每米重42公斤的波兰钢轨,并更换各类非标准道岔,整治了线路。1958年,换成国产每米重43公斤的钢轨,正线列车运行每小时可达90公里。1975年,正线更换成国产每米重50公斤的新轨,每公里铺设枕木1840根,道床正线石碴厚度0.45米。1984年4月,逐段铺设每米重60公斤的无缝钢轨,正线铺设钢筋混凝土轨枕。1985年3月,津浦线蚌埠段货物列车使用NDS内燃机车,列车每小时允许时速达120公里。
(二)水蚌铁路蚌埠段
民国33年4~6月,侵华日军为加紧掠夺淮南煤矿资源,拆除淮南铁路合肥至裕溪口区段钢轨和器材,改建成水家湖至蚌埠的水蚌铁路,并在蚌埠站接轨。蚌埠段由姜桥站至蚌埠站,长9公里。初,钢轨型号杂,设备简陋,行车速度每小时30公里。民国34年8月日军投降前,又将其破坏。民国35年1月,由淮南铁路局因陋就简修复,6月勉强通车。建国后,水蚌铁路多次进行技术改造,改善了路况。1975年津浦铁路蚌埠东站启用后,该线与津浦线上的客货列车实现分流。1978年,全线更换成每米重50公斤的钢轨,客货列车时速为90公里。
(三)专用线
20年代起,蚌埠即有铁路专用线。至解放前夕,陆续建成宝兴、信丰、上海栈3条专用线,供两家面粉厂和一些仓库使用。
建国后,1952年起在马场湖建铁路专用线,到1985年,计有32个单位配有专用线,总长度3万多米,装卸股道56条,货位1011个。
在专用线中,自蚌埠站出岔的有:肉联厂线总延展长度(下同)2256米,马场湖线4480米,铁路材料段段管线929米,工务段段管线241米,机务段段管线205米,生活管理段段管线135米,工程段段管线245米,建筑段段管线217米,第一工程段段管线36米,中区煤球厂线168米,商储公司联合仓库线302米,宝兴面粉厂线292米,粮食一库线391米,省水利厅蚌埠储运站线353米,水泥制品厂线1432米,农贸中心线272米,西区煤球厂线404米,市政公司沥青储运站线207米,粮食二库线2709米,木材公司线635米,交通局西货场线1014米,平板玻璃厂线2746米,酒精厂线859米,商储公司第一仓库线383米,石油站线2314米,省物资局仓库线325米,农资公司线233米;自蚌埠东站出岔的有:铁路分局工程公司线1300米,机务段段管线1500米,车辆段段管线900米,老钢厂线3100米,市液化气公司线314米。
二、铁路桥梁
(一)淮河铁路老桥
淮河铁路老桥系津浦线上重要桥梁,位于蚌埠火车站北1.9公里处。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确定桥址在蚌埠后,在选择采用固定桥或活动桥的问题上又发生争议。原设计淮河铁路桥采用桁梁固定桥。是年12月,蚌埠一带36名盐商联名呈禀正阳关督销局,以“固定桥式桥孔低狭、盐船航行不便”为由,请求将桥孔加高或建造旋转式活动桥。后经督办大臣两次派人实地勘察,并在怀远河口召集众船实地试验,证明建固定桥无碍船只航行,即作为定论。
清宣统元年十一月(1909年12月),淮河铁桥动工兴建。设计桥梁9孔,跨度62.8米(净跨60.96米),置柏氏下承钢梁。桥全长586.23米(梁总长574.6米),为津浦线上仅次于济南铁路桥的第二大桥。钢梁均购自苏格兰。两桥台为木桩混凝土基础U型桥台;8个桥墩为混凝土圆端形墩,基础均筑于基岩上。桥墩采用的施工方法,一至五号墩为气压沉箱,六至八号墩为圆端形沉井。开工后,先由南向北施工第一、二号桥墩,接着施工其它各号桥墩。建桥所用材料,靠数万民工沿江淮河湖运至蚌埠,共使用混凝土8806立方米,花岗石352立方米,石子508立方米,水泥10600桶,钢材2500吨,计耗资接近100万银元,较原计划节省10万元。至宣统三年四月十七日(1911年5月15日),铁桥终于落成,历时18个月。
民国27年(1938年)初,日军进犯蚌埠,中国军队第一六七师薛蔚英部、广西军廖磊部等撤离时,为阻止日军北犯,于1月31日炸毁淮河铁桥。其被炸毁的部分为第一、二、三、四、五、六号6座桥墩和7孔钢梁,其中第一、三、六号墩破坏较轻,第二、四、五号桥墩破坏较重。日军占领蚌埠后,因战争急需,开始了修复工作。日军先清理桥墩残基,在原墩基之上续浇混凝土,将桥墩修复,并在四、五、六、七孔上更换了同跨度的华氏下承钢桁梁。修复工作至9月结束。修复中为赶时间,清理残基不彻底,续浇桥墩仓促应事,致后来出现裂纹,留下隐患;对炸落水底的钢梁,日军也没有打捞。
民国38年初淮海战役结束,国民党军队溃逃前,为阻止人民解放军南下,由国防部参谋总长顾祝同指令其第四厅派爆破兵半个排,自南京运炸药到蚌埠,在李延年部第九十六军的配合下,于1月16日将淮河铁桥炸毁,使之遭受第二次严重破坏。这次炸桥,使三、四、七号孔桁梁各炸落一端,第五号孔梁中部炸断落水,第六号孔梁全部落入水中,第三、五、六号桥墩水上部分也遭严重破坏。
20日蚌埠解放。此时,人民解放军为南下作战,急需修复大桥,迅速恢复津浦铁路的交通。当时,铁道部、铁道兵团负责人和苏联专家考虑到淮河大桥破坏严重,立即修复有困难,定在原桥西先建半永久性的木便桥,后建正桥。按照设计,木便桥主跨采用16孔25.46米的上承钢板梁,两端各架设2孔和3孔12.5米的工字梁,采用木桩、木笼填石固桩等基础,木排架墩,全长500.38米。木便桥限制行车速度为每小时25公里。5月1日木便桥动工,由铁道兵团三支队官兵及皖北军区三分区动员的民工2000余人承担施工,同时调山东荣成县、威海市的潜水员王吉珍等13人协助工作。至7月1日,木便桥落成使用。建桥中,王吉珍等6人为之献出生命。木便桥原定使用3年,因正桥提前修复,于1950年8月拆除。
民国38年9月,开始筹备淮河老桥修复,于建国后11月16日动工,由济南铁路局承建。施工中,第一、二孔钢梁未完全炸坏,修复比较顺利。第三孔桥梁的南端炸落河底,北端仍然斜依在二号墩上,通过采用搭枕木垛方法,将南端钢梁顶起。第四孔钢梁南端靠在被炸毁的四号墩上,北端倒落在河床中流,水深约12~16米,梁重200余吨。对该梁,用起吊法工作7天,桥梁重新落在桥墩上,施工共用起重工420人,辅助工284人。继又艰难地从水中起吊第五、六孔钢梁,并焊接成功。第七孔钢梁破坏严重,难以修复,决定将损坏较轻的第九孔桥梁移放到第七孔上,原第九孔钢梁近中间处另筑一桥墩,换上两扇分别长31.2米和31.5米的下承板梁。至此,铁路桥由原9孔变成10孔。对被损坏了的第三、五、六号桥墩,在清理残基后,均加以修复。对民国27年第一次炸桥后日军未能打捞出的河底废钢梁,也予清除。整个正桥修复工作到1950年7月4日完成,历时237天,共使用20万个工日,耗用钢材154吨,水泥286吨,枕木38.2万根,片石1.3万立方米,铺设轨道线路及衔接正线1193米。7月7日铁桥试用,火车驰过,安然无恙。7月11日,举行大桥修复落成典礼。修复中,不仅施工艰难,且国民党军队飞机时有骚扰,筑桥人员王焕伦、宋恒泰、刘际法等先后为之捐躯。
1957年后,铁路部门又对铁桥进行过10多次的改造和加固,其中1965年曾将第二孔钢梁换成加拿大产钢梁。
(二)淮河铁路新桥
淮河铁路新桥位于淮河铁路老桥下游5.5公里处。60年代末,国民经济发展,列车对数大量增加,铁路部门决定建设该桥。新桥于1969年开始勘察设计,1970年1月7日开工兴建,1971年底完成双线墩台和单线架梁的主体工程。嗣后,1974年1月投入二期工程施工,1975年6月1日正式验交使用。
新桥计28孔,全长1179.60米,工程投资1843万元。该桥水中主跨为5孔80米一联双线连续钢桁梁;北侧11孔,上下行线均为31.7米预应力混凝土梁;南侧12孔,上行线为10孔31.7米预应力混凝土梁,2孔40米钢板梁,下行线为10孔31.7米预应力混凝土梁,2孔39.6米无碴有枕预应力混凝土梁。
三、车站1985年,蚌埠境内有徐家港车站、蚌埠车站、蚌埠东站、曹山车站、姜桥车站。
蚌埠站位于津浦、水蚌铁路交汇处,地址在今淮河路东段,为蚌埠铁路分局下属一等客货运站。该站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5月)建成。初,月台上仅有一段栅栏与站外相隔,候车室为一席棚。民国24年(1935年),设有到发线、调车线11条,旅客站台3座。民国33年水蚌铁路通车后,蚌埠站成为津浦和水蚌铁路联轨站。40年代,车站设施仍很简陋,候车室为芦席棚,列车进站出站靠敲铁轨通报。建国后,车站进行多次改造和扩建,到1985年,有快慢车候车室两处,计1172平方米;售票厅1处,376平方米;行李房1处,497平方米;旅客站台3座,地下道2座;拥有整车和零担货场,最大存货能力1.5万吨;站场有股道16条,总长1.19万米,其中,到发线9条,编组线7条,另有货物专用线46条。行车设备采用自动闭塞、色灯信号和电气集中联锁,并设有非机械化驼峰。每天到发管内旅客列车14对,全国过往旅客列车38对。是年,旅客发送量353万人,中转换乘90万人;货物到达量219.8万吨,发送量68万吨。
蚌埠东站位于蚌埠东郊,前身为长淮卫站,1971年7月始扩建横列式区段站,1975年6月建成。该站主要承担客货列车直通和货物列车编组工作,在路网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车站设线路32条,行车设备采用自动闭塞、色灯信号、电气集中联锁,并设有非机械化驼峰。进入80年代,该站进行过三次扩建改造。1985年,日均办理客车39对和到发市郊列车5对,年旅客发送量8.2万余人;日办理货物列车1.5万节,年货物发送量6.6万吨,货物到达量19.8万吨。
曹山站1975年6月建成使用,位于蚌埠东郊,为不办理客货运输业务的五等中间站,隶属于蚌埠东站。该站有线路4条:至固镇曹老集间,为双线单向移频自动闭塞;至蚌埠东站间,下行线为双向移频自动闭塞,上行线为单向移频自动闭塞。
四、货场
蚌埠站建站初期,无固定货场、货位,货物就近堆放。民国6年(1917年),始在老船塘处兴建一座整车仓库,面积699平方米,俗称小站台,办理零担及整车货物运输。民国27年日军入侵后,将其改为埠头车站,办理整车货运业务,成为独立的货运站。1949年10月,该站更名为新埠站,内设新埠货场,属蚌埠站领导,是办理整车到发、危险品货物运输及水泥、煤炭等散装货物运输的货场。1985年,该货场面积4.5万平方米,专用线18股,155个货位,堆货量可达1.3万吨。
1953年,在蚌埠站东侧建零担货场,面积1.3万平方米,有23个货位,堆货量可达2500多吨。货场承办零担货物的运输。1956年,在马场湖修建存放笨重货物的货场,面积1.9万平方米,堆货能力2500多吨。1980年,在南郊筹建新货场,属在建项目。
1985年,蚌埠站拥有货场3个,总占地面积7.7万平方米,其中硬化地面面积2.92万平方米;货物仓库9座2755平方米,货物雨棚9座4847平方米。货物站台5座,装卸作业线8条,总长3051米,配装卸机械41台,最大起重能力为15吨。
五、机车
蚌埠站在解放前,最多时配属机车9台,均系国外制造,大多是淘汰车。至1951年底,配属仍系日本制造的机车21台。1958年,由苏联进口60多台在卫国战争期间就已使用过的机车,被命名为友好型,其牵引力虽大,但煤水耗量很大。有的机车破烂不堪,部分配件也锈蚀严重,经更新改造后才投入使用。
1965年,开始配备国产建设型机车,至1975年,有该型机车8台,另有前进型机车28台。1984年下半年,津浦线上开始使用从美国和罗马尼亚进口的内燃机车牵引,客货机车由外地机务段担当。1985年,蚌埠机务段配属蒸汽机车92台,包括前进型55台,解放型16台,胜利型13台,其它型8台,主要承担区段内运转和调车作业任务。
六、车辆
解放前,津浦铁路使用的客车分一至四等,一、二等车体长18米,配四轴转向架;四等车体长15.3米,系两轴四轮式。使用的货车均为外国制造,车型杂,吨位小,性能差。
建国初期,客车固定配属。1952年,铁路分局共配属客车70辆,其中,39辆是型号杂乱、技术落后的木皮客车,31辆是代用客车。货车除使用原进口车外,开始使用国产50吨货车,并逐渐成为主用车辆。1958年后,客车增配21型密闭式有通过台和帆布风档的钢皮车(车长22米,定员108人),至1960年,增至136辆。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又分别配属21型硬卧车、22型硬卧车、22型行李车、23型餐车等。70年代,货车也逐步更换为60吨的车辆。
1985年,铁路部门配属的客车计330辆,主要有国产21型和22型,定员可达108~118人。这种客车车厢窗户大,振动小,并有电扇和暖气设备。所使用的货车主要是60吨和50吨的各型车辆。
七、信号
建国后,蚌埠站于民国元年(1912年)设有简易信号机。民国23年,蚌埠站改用电气联锁号志,并建有号志房,装置联锁机器,实行集中管理。
建国后1950年,蚌埠站改装和新装了一批信号机。1954年,增设预告信号机。1963年,蚌埠站信号机改为色灯电锁器联锁。70年代初,津浦双线自动闭塞及各站电气集中联锁相继使用。1975年蚌埠东站启用时,信号设备全部是大站电气集中和驼峰集中电路,至1977年,区间闭塞改为移频自动闭塞、色灯信号。蚌埠站自1978年以来,也对站场信号装置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开通了大站电气集中和移频自动闭塞。
1979年开始,蚌埠机务段配属的机车均安装了三项设备(机车信号、自动停车装置、无线列调),火车司机在驾驶室可看到地面信号显示,在列车运行中可与车站和调度员联系。当机车信号显示器显示红灯、黄灯时,7秒钟内若司机未能采取停车措施,则自停装置启动,强迫停车。1985年底,蚌埠东站有信号机115架,电动转辙机105组,驼峰调车场有信号机24架,电动转辙机26组;蚌埠站有信号机100架,电动转辙机68组。机车上已有78台安装自停装置,与信号显示器配套使用的42台。
八、电信
电信线路民国元年(1912年),徐州-蚌埠-浦口间即有电报线3条,电话线1条。嗣后,民国22年增设行车调度电话线和1根四线木横担,民国28年增加1根8线木横担。建国后1950年,津浦线南段电线和通信网统一修复并重新布置,徐州至浦口段为普通木制电杆,设3排8线木横担。1963年,电线木杆更换为水泥电杆,网线增加到8对。1982年,原有的架空明线改为电缆,铺设XI-70小同轴综合电缆和低频电信电缆各1根。1985年,分局通信线路总长580.56皮长公里。
电信设备蚌埠铁路电话始自民国18年,当时有交换室1处,磁石式交换机20门,装电话分机20部。至1949年底,蚌埠铁路地区开通100门磁石式电话交换机。嗣后,1951年增为400门,1958年改为600门共电式交换机,1959年改为800门步进制自动电话交换器。1980年,蚌埠东站开通400门自动交换机。1985年,蚌埠铁路部门对上海、合肥等地启用长途自动报号。电报亦由原人工电报交换机改为电传电报。
九、给水
津浦铁路建造时,在淮河铁桥下建淮河给水所一座,仅有熟铁水管两条,直径各15厘米,口径小,易为积垢堵塞,出水缓慢,耗费行车时间。民国22年(1933年),给水所更换30厘米铸铁水管两条,并在车站设水鹤两处,来往机车可于站台上水。
建国初,淮河给水所扩建,装置立式锅炉3台、华氏泵5台,所建净贮水池约5000立方米,用直径200厘米的扬水管引用淮河水,为二级扬水。另于机务段处建加压泵房,设70立方米贮水池、100立方米砖座槽水塔及水鹤两架。1956年,因给水所设在淮河桥下,不符合战备要求,遂于大桥东侧一公里处重建三级扬水给水所,至1958年竣工。
1975年6月,蚌埠东站给水所建成使用,原淮河给水所停供软水,改为单供净水,将软水设备迁移到东站给水所。1978年,东站给水所软水设备投入使用。1979年,曹山给水所也建成使用。1981年6月,蚌埠站原有的4组52个客车给水栓,改成4组60个,并在加压泵房新建深井一座。1985年,淮河给水所设备进一步更新,直接扬水量70.80万吨,而机车和生产、生活用水量为115.62万吨,不足部分由市自来水厂补充供应。同年,东站给水所直接扬水量达181.5万吨,而机车及生产、生活用水量为166.65万吨,可满足需要。
十、供电
津浦铁路通车初期,车站运输、生活照明均使用油灯。民国14年(1925年),蚌埠站始引市内电源供车站照明。30年代,蚌埠站设配电所,当时只有容量为30千伏安的发电机一台,电压只能达到160伏,仅供车站照明。民国34年日本投降时,仅留下一台1千瓦的汽油发电机。民国35年,有35千瓦蒸汽发电机1台,10千瓦柴油发电机1台,电力线路长度1公里。
民国38年初解放后,对电力线路进行了整理,4月电力线路长3公里。建国后,蚌埠站供电线路明显增加,1958年为15公里,1979年增加到42.5公里。1981年3月,站场线路大修改造,计有架空线路45.3公里。1982年,蚌埠站架空线路增延到52.2公里,另装置低压线缆11.2公里。是年,线路配套水泥电线杆996根;变压器24台,总容量为2021千伏安;照明灯塔23座。
1975年,配合蚌埠东站建设,相应设立电力工区,主管站场照明。1985年底,东站电力工区计有架空线路42.16公里,低压电缆线路6公里,水泥电杆725根,变压器17座,容量2650千伏安,照明灯塔12座。另外,曹山电力工区有架空线路36.3公里,低压线缆1公里,水泥电杆504根,变压器6台,容量470千伏安,照明灯塔9座。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