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蚌埠境内淮河及支流鱼类约40多个品种,主要经济鱼类有草鱼、青鱼、鳊鱼、银鱼、鲢鱼、鳙鱼、鲶鱼、刀鱼、黄桑鱼、黄鳝等。淮白鱼、淮王鱼、淮鲤、冰鱼为蚌埠水产珍品。开埠前,渔民在淮河及其支流单一进行天然捕捞,以流动撒网为主,捕获量甚少,渔民生活困苦。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对渔民发放贷款,组织渔业生产互助组,促进了渔业生产的发展。但仍以天然捕捞为主,年产量约200吨。
1958年,国营龙子河渔场建立,开始了人工水产养殖;加上渔民天然捕捞,是年,水产品年产量上升到246吨。1963年,水产品产量达508吨,是60年代前最高产量。70年代后,蚌埠及淮河上游工厂大量增加,入淮的有害污水增多,水质变差,又加兴建蚌埠闸,切断了鱼类回游通道,天然产卵遭到破坏,天然捕捞产量每年递减5吨。各渔场、渔业社加大人工养殖量,到1979年,水产品产量为400吨。1971年,河蚌人工育珠获得成功,1973年采珠10公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蚌埠渔业生产实行以养为主的方针,人工养殖水域不断扩大,并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渔业生产发展较快。1980年,成鱼产量达520吨。1982年,实行国家、集体、个人和大小水面一起上的办法,并将乡、村公用水面交给农民承包,扶持一批家庭养鱼专业户、重点户和联合体,促进了水产业的发展。
1985年,除有国营龙子河渔场及集体性质的龙子河渔业社、张公山渔场等较大的养殖单位外,还涌现中小型渔场14个,家庭养鱼专业户929户。全市养殖水域33373亩,水产品产量上升到1390吨;繁殖鱼苗2.67亿尾,培育蚌珠22.6公斤。水产品年总产值283万元,净产值263万元。
一、养殖鱼类选介
鲢、鳙蚌埠养殖的鲢、鳙鱼,一般头年育苗,翌年成鱼,每条可重1~1.5公斤。亩产近200公斤。1985年,市郊各渔场和养殖专业户养殖的鲢、鳙鱼占全市鱼类养殖量的70%。
草鱼一般头年放养15厘米长草鱼苗,翌年可长到1.5公斤重,第三年可长到2.5公斤重,产量较高。但该鱼成鱼率低,养殖数量不多,至1985年,养殖的草鱼仅占全市鱼类养殖量的10%。
青鱼又名黑鲩,经过两个冬龄可长到1.5~2.5公斤,肉质鲜美。70年代后,因水质污染,放养量逐年下降,1983年几乎绝迹。
杂交鲤鱼1978年,市郊从滁县专区渔场引进红鲤鱼,与本地野生鲤鱼杂交,经繁殖,抗病力强,肉质厚,生长较快。一般头年放养,翌年可长到0.5~1公斤。1985年,市郊龙子河、天河、张公山大塘等水域均有养殖,产量占总养殖量的5%。
团头鲂又名武昌鱼,1978年从滁县引进,各养殖单位均有养殖。其中,龙子河渔场水草资源丰富,适宜此鱼生长,一般头年放养,翌年可长到1公斤。该鱼放养水面占全市养殖水面的15%。1982年,龙子河养殖场计养殖600万尾。
罗非鱼1981年,市渔业社引进该鱼种,生长快,繁殖力强,经一年的养育,每尾可长到重0.3~0.4公斤。嗣后,该鱼养殖逐步推开,其中雪华乡渔场平均亩产可达150公斤。此鱼越冬较难,水温需保持在15°C。冬季养殖需放进温室。1983年,利用工厂余热进行罗非鱼越冬试验成功,越冬后每年可繁殖3~4次。1984年,市郊繁殖越冬罗非鱼70万尾。1985年,罗非鱼养殖水面达400余亩。
二、河蚌育珠
蚌埠解放前,珍珠系人工天然采摘,数量甚微。1971年,在龙子河渔场建珠塘一口,面积35亩,并建育珠房一座。渔场请江苏吴县专业人员传授技术,进行淡水河蚌育珠生产。育珠所用的河蚌主要从五河县采购,有褶纹冠蚌和三角帆蚌两种。1973年,第一次采收人工培育的淡水珍珠近10公斤。1979年,龙子河渔场进行三角帆蚌的人工繁殖,当年试殖成功。因技术差,渔场生产的珍珠数量不多,1985年仅产22.6公斤,且优质珠甚少。
三、养鱼场
龙子河渔场1958年建于东郊曹山脚下、龙子河畔,养殖水域南至双龙桥,北至淮河环城大坝,成鱼养殖水面3200亩,其中,亲鱼塘、小鱼塘、大片鱼塘等合计260亩。该渔场为蚌埠鱼类养殖发展中心,全场职工110人,养殖设备齐全,建有污水处理站一座,河蚌育珠房一所。该场初属市商业局,1962年划属市农林局,1983年划属郊区政府,1985年划入市水产局。建场后成鱼产量不高,1976年前一直徘徊在75吨左右,并多处于亏损状态。1978年,渔场建精养鱼塘4口。1985年,产成鱼212吨,人工繁殖鱼苗1631万尾,河蚌育珠22.6公斤。
龙子河渔业社位于龙子河中部,双龙桥东首,养殖水域介于双龙桥以南至徐桥之间。该社前身是解放初期的渔业互助组,1956年成立光明渔业社,1964年改为淮河渔业社,1976年定名为龙子河渔业社。1978年龙子河改造后,该社有了养殖基地,成为市最大的集体养殖场,拥有成鱼养殖水面4500亩,种鱼塘60亩,养殖设施配套齐全。1979年,人工养殖成鱼65吨,天然捕捞25吨。1985年,成鱼产量105吨,加上工业、副业、商业收入,总产值由1980年的54.5万元上升到121万元,纯利11万元。
长青乡张公山渔场位于西郊张公山脚下,有水面400亩。该渔场原属龙子河渔场的一个分场,1961年由长青公社施徐大队管理,放鱼苗30万尾,不久产成鱼25吨。1964年,渔场由施徐大队与张公山大队合办,但连年亏损。直至1980年由施徐大队承包给专人放养后,经营状况才改善,当年捕捞成鱼85吨。1979年至1983年,渔场成鱼产量年递增3.2%。1985年,捕捞成鱼112.5吨,亩产285公斤。
天河渔场位于西南郊,与凤阳、怀远两县毗邻。渔场建于1959年,有大湖水面1.57万亩,池塘水面180亩。20多年来,平均年产成鱼70吨,1963年产量最高,达250吨,亩产16.5公斤。1985年实行责任制,产成鱼150吨,繁殖鱼苗9654万尾。
四、鱼病防治
蚌埠各种鱼病有不同程度地发生。在鱼苗阶段主要有汽泡病、白头白嘴病、跑马病,成鱼阶段主要有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水霉病。此外,还有鲤鱼嗜子宫病、鲫鱼线条虫病等。
60年代起,开展对各种鱼病的防治工作。对汽泡病主要控制投放未发酵饲料,发现病鱼后及时换水,减少了鱼苗死亡。对跑马病,主要隔绝鱼苗游动路线,减少狂游现象,降低了鱼苗死亡率。对白头白嘴病,每年4月份发病季节前,以每亩60~75公斤的石灰彻底清塘,流行季节(5-10月)每周用漂白粉喷洒水中,以保持清洁。发现此病后,专用大黄与一定比例的氨水向水塘喷洒,或用一定剂量的痢特灵喷洒,效果较好。对肠炎病,除对清塘、投放饵料注意外,还对鱼塘、鱼种、饵料、渔具进行消毒。对烂鳃病,防治方法与肠炎病、白头白嘴病类似。对水霉病,发病后用3%生理盐水和1/15万的孔雀石绿液浸泡鱼体10~15分钟,连续两次。对赤皮病,发现病鱼后用漂白粉洒水中,用磺胶噻唑粉拌入饵料中投喂,疗效良好。
蚌埠市1956~1985年水产品产量一览表单位:吨
上一篇:第一节 蔬菜
下一篇:第三节 畜产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