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5年(1916年),来蚌经商的江苏省木商吴炳生,在今中山街南段首建私人花园。嗣后,又有一些达官贵人建私人花园。民国18年,安徽省代理主席方振武驻蚌期间,主持成立公园建筑委员会,在蚌山建立第一个公园,名中山公园。民国22年3月8日,各界民众在公园内植树,为首次团体性植树活动。
民国35年3月,蚌埠工务局设立园林事务所,负责园林绿化工作。12月,曾计划将津浦大塘辟为蚌湖公园,但未实施。翌年经市参议会动议,成立龙子河风景区造林委员会,计划3年完成该区造林,但也未实施。到蚌埠解放时,城区仅有少量树木分布在机关单位和私人庭院内,大街小巷有零星树木栽植,四郊仍为荒山秃岭。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园林绿化建设。1951年,市成立公园整理委员会,并拨出专款对南山公园(原中山公园)进行整修。同年12月,在燕山南麓建立占地12公顷的苗圃。同时,在城市街道栽行道树,在周围荒山进行绿化。1953年,市人民政府颁布《蚌埠市园林绿化暂行规定》,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加强。1955年和1956年,在市区圈堤下先后栽植了防护林带和防浪林。1957年和1958年间,发动全市人民义务劳动,将津浦大塘建设成公园。为加速荒山绿化,1964年采取“栽一山、封一山、管一山”的办法,至1965年底,燕山、老虎山、曹山、锥子山和雪华山等荒山已全部植树,全市园林绿化面积达130公顷,专用绿地面积12.9公顷,苗圃面积63.3公顷,公园面积15.4公顷,道路绿化长度84.4公里,人均占有绿地面积4.3平方米。“文化大革命”期间,园林绿化事业受到严重干扰,占山毁林和侵占公园绿地现象时有发生,10年间被占面积达45.34公顷。
1978年后,园林绿化工作重新得到重视,市制定了园林绿化规划,重点建设公园、公共绿地、街头绿地及专用绿地等。1981年,南山公园更名为南山儿童公园,建成省内第一所儿童公园。1983年,张公山公园正式建成对外开放。为实现建成园林化城市的目标,从1982年起,利用楼群、街坊、巷尾等空隙地开辟花坛和小游园。1979年至1985年,市园林设施建设共投资684.7万元,比前30年总额增加2.18倍。到1985年止,全市有花坛、小游园15处,总面积34.08亩;主干道绿化带32处,总面积35.4亩;花房面积1599平方米。全市园林绿地588公顷,专用绿地240公顷,道路绿地总长135公里,苗圃面积43公顷,人均绿地面积2.5平方米。1982年至1984年,市先后3次被评为全省绿化先进城市。
蚌埠市建国后园林绿化发展概况一览表

一、园林
(一)私人花园
民国5年(1916年),蚌埠始有私人花园,后陆续建造的有寄园、逸园、棠园、八亩园、山东花园、江苏花园、愚园、河南花园、汪园、陈家花园、云香花园等。
寄园系江苏木商吴炳生所建,原名奇园,建于民国5年,位于今中山街南山西麓,为蚌埠第一座私人园林。该园座东面西,占地约5亩。因游人建议,将“奇”字加上宝盖头,意为宝中之奇,遂更名为寄园。园内设有花园,栽植月季、桂花、春梅、腊梅、含笑、松树、白杨等花卉树木,并置有盆景。园内建筑仅几间茅草房和席棚,葡萄架下置几张石桌,数条石凳,环境幽美,具有天然情趣,吸引了不少游客。寄园附近还经常有些民间艺人演出曲艺杂耍,竟成了当时的文娱场所,人们称之为寄园游艺场。为方便游客用餐,园主在园中还兼营包子、炒菜等小吃酒点,并首家在蚌经营西餐。民国21年,园主年事已高,后继无人,加之其他私人花园不断兴起,寄园遂告歇业。
逸园建于民国6年,位于横铁路东北角,座南面北,占地6亩,系当时凤阳关蚌埠分关总办唐少侯所建。不久花园赠予凤阳关总办倪道烺,又称倪家花园。逸园由河南周口地区的能工巧匠精心设计建造。其建筑花费,加征购奇花异树、珍禽怪兽,总计耗资达数千银元。该园建筑精美,园内有一条30多米长紫罗兰装饰而成的甬道直通假山,山四周环以小溪,旁栽青竹。园中花卉有数百种,除广植海棠、芍药、兰花、佛手等名花外,还培植许多梅花、桂花盆景。其中,菊花最具特色,每年秋季都举办菊展。园里还饲养有麋鹿、黄莺、鹦鹦等动物。抗日战争爆发后,逸园逐渐衰败,解放后改建成居民住宅。
棠园建于民国7年冬,位于今国富街北端,座北面南,占地约15亩,系唐少侯所建。棠园命名既与“唐”同音,又取《诗经·小雅》篇里“常棣之华”之意(常棣亦称棠棣)。棠园是当时规模较大的花园,园周围用湘竹编成约1米高的竹篱,篱内栽植一排排桃树、杏树和白杨树,园中花卉有牡丹、月季、桂花、海棠、芙蓉、杜鹃花、夹竹桃、山茶、昙花等40余种。栽培菊花是棠园花工的拿手技艺,除用艾篙嫁接菊花外,还用向日葵嫁接,每株可开花百朵。菊花造型有“群英会”、“百鸟朝凤”、“太妃出浴”等,每年定期举办菊展。园中建筑有会客厅、舞厅、餐厅、休息室和一座供烧香拜佛用的“小仙”楼,陈设豪华。园中还有面积近2亩的小池,池中架有竹桥,桥下六七只游艇在水中徐徐荡漾。另有一座假山,循阶而上,钻过九曲洞道,可望山顶;山顶置有石桌、石凳,专供夏秋纳凉赏月。园中有专门通道与园主住宅“怡红”楼相通。棠园西南角有一观鱼池,池中金鱼有鹤顶红、墨龙、大水泡、五花高头、龙背、狮子头、花珍珠、红珍珠、黑珍珠等品种。抗战胜利后,唐少侯因系汉奸被羁押,棠园逐渐衰败。蚌埠解放后,市军管会进驻此地,不久改为中共蚌埠市委所在地,后又改建为市委机关宿舍。
八亩园建于民国8年,位于津浦大塘东岸,占地8亩,故名之。该园系当时怀远县清末秀才宋光佑租赁高姓土地所建,主要种植菊花、月季、栀子花等。其中,月季较著名,品种有山东黄杨、玫瑰红、新娘子、贵妃出浴、牡丹红、海棠、紫鹃、西施、宋玉等40多种。该园栀子花大量上市出售。园中建有茶馆,可供游人品茗;还建有戏台,供民间艺人说大鼓、唱梆子。30年代初,八亩园租给扬州旅社做茶馆用。园中遍植松、柏、樱桃、芭蕉、木芙蓉、紫罗兰等,立起了“渐入佳境缘无,群云争艳东篱”的横额。两年后,该园易主,改为寿、定、凤同乡会会馆。民国27年,该园被日军占领修建成兵营,从此逐渐衰败。建国后,在该园旧址上建成市一建公司和居民大院。
愚园系当时的蚌埠税务局局长石也愚于民国20年所建,位于今光明街,座西面东,占地约3亩。愚园栽植菊花、梅花、牡丹、月季、海棠、茶花、杜鹃花、茉莉、夜来香等花卉,计有10余个品种。园中除住宅外,无园林建筑和设施。该园聘有河南花工数名,以培植菊花为著,每至金秋,菊花满园,斑烂芬芳,引人注目。菊花名贵品种有龙爪、金背大红、大丽花、新娘子、狮子头等,非名贵花卉大部分对外出售。该园每年约培植菊花500盆,月季100盆。蚌埠解放时,园主将住宅和花园一并卖出,后改建为居民大院。
汪园系当时蚌埠大律师兼《新闻报》特约电讯记者汪华九于民国25年所建,占地约3亩,位于今延安里。汪园仅是一座冬青绿篱环绕四周的小花园。园内栽植月季、菊花等草木花卉,名贵品种不多。汪园是蚌埠当时私人花园中最小的一个,没有专门的花工。花卉栽培,由愚园的花工帮助整理,花卉幼苗亦多来自愚园。蚌埠解放后,汪园改建为居民住宅大院。
(二)公园
南山儿童公园位于市中心蚌山,面积5公顷。民国18年(1929年),安徽省政府代理主席方振武,为纪念淮上军在该山阻击清军而牺牲的烈士,于山上建立烈士纪念碑,同时将山辟为公园,定名中山公园。山北坡筑砖木结构门楼,门内建有水池,池中建有高3米圆顶方柱,柱的正面刻有“天下为公”四个字,其余三面分别刻有“民族”、“民权”、“民生”字样。山四周修有环山小路。民国20年,蚌埠万字会在山顶东侧为已故蚌埠警察局长、国民革命军暂编第十一军军长马祥斌修建一座坟墓,墓顶立有他的全身戎装铜像,连底座高约4米;同时,蚌埠工商界和士绅还为其树立了“德政碑”。民国21年,根据国民党鄂豫皖三省“剿匪”右路军第一纵队指挥官徐庭瑶的指令,于山南坡埋葬在大别山围剿红军而死亡的国民党军人,建立所谓“烈士公墓”,两侧竖立4座汉白玉雕刻的龟驮石碑、2个铜鼎和2个石狮,墓北建有所谓“纪念堂”,墓南有块石砌筑大门,山北坡建有平顶房一座,名为“拨云台”。民国22年秋,驻蚌国民党陆军第三军军长王均又派人于山顶西侧,为在大别山围剿红军战死的国民党军人建8米高“纪念塔”。塔为炮弹形,底座三层台阶为六角形。民国27年春,日军将马祥斌墓拆除,将山顶东侧改建成“靖国神社”。民国31年初,公园定名为南山公园,同年10月10日又恢复中山公园名称。抗战胜利后民国35年10月,市工务局在山顶东侧建筑“抗日胜利纪念碑”,有上下平台各一方,并有砖砌栏杆、花墙。同年于山北坡西首重建马祥斌墓,并建一碑亭。民国36年春,市园林事务所在园内栽植白杨、柿树、椿树等,并整修环山路碎石路面1200米,在“拨云台”东、北两面种植花卉数十种。同年8月,在公园北门西侧开设餐厅和舞厅。民国37年11月,国民党军队在公园修筑工事,花草树木遭到严重破坏。建国后1951年,市人民政府成立公园整理委员会,开始整修公园,并拨专款先后翻建公园北大门和沿街围墙,在山西侧修建四角亭,在山东侧水塘种植荷花,山南建花房、金鱼池等,园内植各种树木花卉16万余株。同时,在山顶及山北铺草坪540平方米,在山南开辟儿童乐园,增添了花船、风车、秋千等儿童游艺设施。1952年9月,公园更名为小山公园。1954年在山西坡建凉亭一座,补植各种树木花卉近3万株。1956年,公园面积由6.6公顷扩大到12公顷,1957年9月建成舞厅,11月建成喷泉,同年建花房2幢,小型游泳池2个。1958年5月,在东南坡建成动物园。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曾至该园视察。1959年,小山公园更名为蚌山公园,1966年10月又改为人民公园。1968年11月,在山南坡建造“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馆”,公园被割占2.58公顷,动物园迁至大塘公园。1972年,在公园舞厅处建造市电视台和办公楼。1973年公园复名为南山公园。1975年9月,建成南山公园和大塘公园之间人行地下通道,长164米,使两个公园连成一体。1981年6月,公园改名为南山儿童公园,先后建成桂花园、儿童乐园。1985年6月,北门内的大型群雕“戏珠”落成,山顶茶社及长廊亦同时建成。7月,山南盆景园建成,面积8054平方米,内有凉亭、长廊、花房、曲桥、水池、花台和假山等建筑,栽植花草树木8000余株。
大塘公园与南山儿童公园仅一街之隔,面积6.9公顷,其中水域面积3.4公顷。开埠前后,为筑津浦铁路路基及大马路天桥桥堍,挖土形成大塘,俗称津浦大塘。民国35年,市政筹备处曾计划将其辟为公园,但未实现。建国后1956年,进行大塘公园规划。1957年冬,市委、市人民委员会组织全市人民义务劳动建公园,共出动6.2万人次,翌年人工堆成塘中小岛,7月公园初具雏形,8月1日正式开放。接着在大塘北端建两座桥,东侧桥5孔,名红旗桥;西侧桥单孔,称跃进桥。另筑环塘道路,栽植各种花草树木1500余株。1959年,建成溜冰场、餐厅、小卖部、塘中岛“蜀亭”。1963年,公园四周建成砖砌围墙。1966年,公园改名延安公园,不久停止开放。1968年,动物园由南山公园迁到该园西南隅。公园经整修后于1970年重新开放,1973年恢复大塘公园名称。1981年,建成游船码头,购游船20只。3月,设置哈哈镜馆。1982年,将塘中岛上竹木结构亭子,改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八仙亭,亭上置有传说中的八仙石雕。1983年在塘中岛西水面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九曲桥,在跃进桥东南角建成三角亭,并新建塘边花坛4座;在公园东南隅建梅园,植花卉2300余株,黄杨绿篱长450米,铺草皮600平方米。1984年,沿东围墙南段建成半壁长廊,并改建了公园围墙和南、东两个大门,请省政协主席张恺帆题写了大塘公园园名。1985年2月,购置20部儿童电瓶车,溜冰场改为童车场。4月,在大塘水面内添置4个简易喷泉,在塘边增添了石桌、石凳。10月,在动物园门边塑造“母子鹿”雕塑。11月,门内塘边堆砌假山一座。
张公山公园位于市区西部,规划面积174.8公顷,实占面积56.6公顷,是一个山水相映、景色秀丽的综合性公园。明嘉靖年间,张公山因山南张氏居住而得名。山下有湖,名曰化陂湖。清朝,张公山顶建有门向北的庙,每年春逢庙会。民国27年日军侵占蚌埠后,寺庙被毁坏。建国后1953年,开始在山上植树造林,1956年在山东坡下建立苗圃。1957年后,经多年植树,张公山林木郁郁葱葱,为建立公园打下了基础。1973年,市革委会决定将张公山辟为公园,1974年在山南坡脚开挖公园界沟,1975年建园工程施工。1977年,在山东半腰建成面积1450平方米的二层楼茶社,底层建有水池、栏杆、坐椅和景墙茶室,外接悬空楼梯直通上层。1978年8月,在山东湖边建成游船码头,购置游船20只。同年,在游船码头西建成两层楼湖滨餐厅。1979年,在公园东南角建成一座1400平方米的二层少年宫,内有景墙、花坛和假山等。1981年,建成北大门,门内西侧辟有儿童乐园。1983年7月1日,公园正式对外开放。1984年,在儿童乐园和游船码头处分别树立“玩童”和“母子羊”两座雕塑。1985年9月,在山北大草坪上又增建“春雨”雕塑。11月,建成一座面积648平方米的临水廊榭,东南与游船码头相接,西与湖滨餐厅相连,三座建筑物有机连为一体。山东坡下具有苏州风格的园中园和位于山顶的望淮塔,也正在兴建。
龙湖风景区(公园)位于东郊龙子河畔,呈两山夹一湖的独特风貌。湖东是曹山(又名双龙山),相传曹操曾屯兵于此而得名。湖西为雪华山。民国36年,蚌埠参议会曾提出在该处建立风景区,但未实施。60年代,市人民委员会发动市民在曹山、雪华山义务植树,数年后实现了荒山绿化。1973年,先后建成珍珠桥、双龙桥和环湖路,在珍珠桥西南角开辟露天游泳池。1975年,将其辟为风景区,规划面积608公顷,其中水域面积约250公顷。1978年5月1日,公园对外开放。1979年,建成荷花池和“银河落九天”等风景点。1980年,在东岸水池边建成码头小亭,配置游船供游人游湖。同年,在曹山西山腰建成半山亭,登亭可极目湖光山色。
附:动物园
蚌埠市于1956年在扩大小山公园(后改为南山公园)的同时,接收了私人马戏团的少量动物,加上公园购买一部分,在园内东南角建成简易动物园,占地60平方米。园内有狼、猴子、豹子、獾、雉鸡、长毛绒兔、九尾鸡、荷兰鼠等十几种动物。1958年,正式成立小山公园动物园,面积1.1公顷。园内建有狮房、豹房、熊房、骆驼房、水禽池、雕亭、猴亭和饲养房等设施。同年11月,从合肥逍遥津动物园购进非洲狮1对,黑熊1只,金钱豹1只。此时动物达27种80余只。1959年,购进丹顶鹤1对,天鹅4只,金花蟒1条及其它动物等,动物总数增加至57种229只。1960年9月,增添梅花鹿等哺乳动物及禽类。1961年秋,园内新建狮房、虎房各一幢,并从南京玄武湖动物园购进1对半岁的东北虎和2只棕熊。1968年,动物园迁移至大塘公园,由于条件差,少量动物因病死去。1979年后,动物园建设得到发展,动物增多,至1985年,先后从北京购进一岁多雌性和半岁的雄性非洲斑马各1头,并曾用本园繁殖的1只仔狮和厦门动物园交换2只云豹。
建园以来,除从北京、南京、合肥、厦门、淮南等地购进动物外,还加强了动物繁殖工作。1961年,园内非洲雌性狮开始产仔,至1985年,计产仔49只,在全国同行业仔狮繁殖中占领先地位。梅花鹿年产仔鹿2~4头,虎皮鹦鹉每年繁殖200~500只。1985年,动物园共有各类动物63种700余只。
(三)苗圃花圃
蚌埠市从1951年开始,先后建立燕山苗圃、淮堤苗圃、施徐苗圃、张公山苗圃、机场苗圃和曹山苗圃,1952年起建南山花房。60年代中期,苗圃基地达千亩,后几经变迁,到80年代中期,有苗圃4处,育苗地474.8亩;花圃3处。
苗圃生产的苗木,系根据城市绿化需要安排。1963年以前,多培育白杨、刺槐、法梧等乔木树种。后至1970年间,以培育黑松、刺槐为主。1971年至1980年期间,以培育法梧、毛白杨、中槐为主。1980年后,育苗品种向长青及观赏树木发展,主要培育雪松、龙柏、广玉兰、黄杨球、红绿梅、桂花等。
燕山苗圃1951年,在燕山东坡新购苗圃地200亩,是蚌埠市第一个苗圃。1958年,该苗圃接收市肥料公司在燕山土地100亩,计有土地300亩,主要培育白杨、侧柏、千头柏和桑树等,每年出苗5~6万株。1959年,该苗圃地址移交给市民政局火葬场,改为他用。
淮堤苗圃1954年10月,划交通路以西、国治街以东、北圈堤以南段护堤地为苗圃用地,共40亩,主要培育白杨、法梧、榆树、柳树等树苗,年产小苗约2万株。1972年,因市淮河修防所建设用地划去30亩,尚剩10亩苗地。1985年,所剩苗地也移交给淮河修防所,苗圃不复存在。
施徐花圃位于施徐村东北角,面积60亩,1956年春形成。1959年,曾将该苗圃划给红旗中学作为实验苗圃,1961年学校停办后,又划回园林管理处。苗圃主要培育女贞、龙柏、柞树、桃树等。1969年冬,南山公园内的花卉都集中于此,故改名为施徐花圃,专门生产花卉。至1982年,有花房34间740平方米,盆花200多种1.3万盆。
张公山苗圃1956年,将张公山东坡脚下130亩土地作为育苗基地,主要培育侧柏、千头柏、白杨等,年出苗3万株。1974年规划建设张公山公园时,苗圃土地全部在公园规划范围内,遂成为公园游览区。
机场苗圃位于飞机场东南角靠近铁路专用线处,占地130亩,于1962年形成。1963年,用10亩地从邱桥果园移栽梨树,其余土地仍作育苗用地,以培育毛白杨、柳树、黄杨、桃树为主。1985年,培育苗木约5万株。
文艺苗圃位于飞机场西北角,原系市文化局所属的文艺农场用地,1963年农场100亩地交市园林处育苗,成为苗圃。翌年,空军部队将苗圃地以南202亩土地也交给苗圃育苗,时有土地302亩。该苗圃主要培育黑松、法梧、中槐、泡桐等,年出苗约50万株。1971年至1985年,育苗地保持在200多亩,年出苗平均20万株。
曹山苗圃位于曹山东麓,原为蚌埠林校苗圃,占地300亩。1967年10月,该苗圃暂交市园林处育苗,1969年正式移交,定名曹山苗圃。后部分土地被他单位占用,至1985年,育苗地仅有80亩,主要培育刺槐、雪松、黑松等,年出苗3万多株。
南山花房位于南山公园南坡下,始建于1952年。当时有花房3间,面积50平方米,花工4人。主要花卉有天竺葵、山茶、白兰花等20余种500多盆。1956年,花房扩建成7间,翌年又新建7间。1963年,分东、中、西花房,计23间,面积470平方米,花卉有144种5300盆。1968年底,花房拆除。1972年,在动物园旧址上新建花房9间,1977年后又改建6间,有花工8人,盆景花卉2000余盆。
张公山花房建于1977年,初仅一幢花房,1982年又新建一幢,计28间,面积560平方米。有花工10人,各种花卉近200盆。
二、绿化
(一)道路绿化
解放前,蚌埠只在大马路、二马路、经一路、华昌街等道路上零星栽植行道树。建国后1952年春,开始在主干道上普遍栽植行道树。当时选用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叶大荫浓的法国梧桐和加拿大白杨为主要树种,至1956年栽种49万株。1957年起,选用耐修剪、遮荫效果更好的悬铃木作行道树,在胜利路、经一路、交通路等主干道上栽植,收到较好的效果。至“文化大革命”前夕,全市道路绿化总长80多公里。进入70年代后,由于白杨病虫害严重,以悬铃木和其它长命树种代之。
1978年起,为了美化街景,在东风路(凤阳路)东段两边栽植以灌木为主的道路绿带,长约5公里。在街头、巷尾、道路转弯处、交接点、机关门前空隙地等处建立各种小花坛、小游园,总数164个,面积1万余平方米。1980年到1981年,又在胜利路两侧、涂山路分车带建立绿化带,除栽植冬青绿篱外,还种植一些观赏树木及草本花卉。对胜利路、纬四路干道的行道树进行改造,增加种植常绿大女贞、广玉兰等,在涂山路等地段改植中槐,在科学宫门前、酱品厂门前、西加油站等处,建立了花坛。1982年,重点兴建“角园”、“雪华风荷”等街头小园。“角园”位于胜利路中山街口,依据具有地方特色的“珍珠女献珠”传说进行构思设计,园内附建有珠亭、珍珠女塑像、水池、假山等,栽植雪松、龙柏、广玉兰、黄杨球等林木花卉。“雪华风荷”小园位于胜利东路大板楼北侧,占地3亩,附建有长廊凉亭、荷花池等,荷塘内栽植近千株荷花。这两处小游园以幽雅的环境、精美的建筑小品为特色,既美化了街景,又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息和娱乐场所。此后,又陆续建成南山宾馆门前花坛,船厂小游园,朝阳路口、涂山路口、大庆路口绿岛等。1985年冬,对市区主干道胜利路的绿化带进行全面改造,将大塘路口以西、解放四路口以东分车带的悬铃木全部淘汰,代之以广玉兰、刺柏等树种;胜利路第一中学以西变树坛为花坛,四周以黄杨为绿篱,内植桂花、石楠等常绿灌木,适当点缀美人蕉、鸡冠花等草木花卉。蚌埠市1985年部分街头绿地表

(二)单位绿化
工厂绿化蚌埠工厂绿化始于50年代中期,涌现出一批绿化先进单位。其中,位于西郊的柴油机厂,栽植有200余株法国梧桐,成活率达60%。至“文化大革命”前,该厂又陆续栽植各种树木数百株。位于东郊的肉联厂栽植法梧等各种树木700余株,成活率达65%。1979年后,工厂绿化注意与美化、香化相结合,部分工厂辟有苗圃,修筑花坛,建造花房,还有的建造假山、凉亭、鱼池及园林小品。位于淮河边的自来水公司和所属一、二水厂,1978年至1985年共栽树种花1.35万株,铺草坪200平方米,并分别修建有桂花园、梅花园、茶花园、石榴园、月季园、菊花园等,加之凉亭、假山、喷泉、鱼池、苗圃等,使厂区绿树成荫,四季长青。公司多次被评为市绿化先进单位,公司所属二水厂被国家绿化委员会、团中央授予先进集体称号。
机关绿化机关团体绿化从50年代开始,进入8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多注意绿化和美化相结合。市委机关大院、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工人俱乐部等一些机关团体院内的道路,以高大乔木作行道树,建筑物周围种植常绿树和花卉,形成幽雅的工作环境。市委大院等还设有温室和花房。
学校绿化50年代,蚌埠市一些中学开始在校园内植树,有的设有花房、花圃。“文化大革命”中因动乱,大部分学校绿化设施被损坏。1980年后,学校绿化受到重视,部分学校重新建立花房、花圃,有的校院内开辟有花坛,或建造假山、喷泉等,既美化了校容,又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军营绿化50年代起,蚌埠空军部队绿化成果显著。1978年后,十三航校、车管学校、坦克学校、舟桥部队等军营绿化兼顾隐蔽屯兵,绿化覆盖面积均占营区总面积的50%以上。其绿化树种以高大速生的乔木和果林为主,也配植常青林木、花木,铺植草坪。(三)居住区绿化
1955年,市人民委员会广泛动员居民在家前房后植树。1976年后,大庆生活区内多在楼前、楼后和道路两旁种植中槐、法梧、柿树等高大乔木,并利用阳台养花,美化环境。
70年代末期,蚌埠在兴建雪华山和张公山生活区时,居住区绿化已纳入规划,并做到建设和绿化同步进行。1982年起,除生活区楼前楼后及道路两旁种法梧、中槐、椿、柿、雪松以外,还在预留的空隙地上建造小游园,设有凉亭、石桌、石凳、水池、假山等园林小品,收到较好效果。
(四)荒山绿化
蚌埠市郊有大小山头20多座,面积约2.5万亩,解放前绝大部分是荒山秃岭,沙石裸露。建国后1953年,在张公山、老虎山栽植侧柏。其中,老虎山由于砂土层薄,树木成活率低,又加无人管理,所植侧柏树到1960年多被毁坏。
1964年4月,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先念、谭震林、薄一波等途经蚌埠时,到东郊视察,指示要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是年,市成立绿化指挥部,采取“栽一山,封一山,管一山”的办法,提高成活率。1964年秋,园林处将淮堤苗圃培育的1~2米高的侧柏苗700余株,移植雪华山。1965年春,在全市掀起义务植树高潮,对郊区的雪华山、曹山、锥子山、老虎山、陶山、燕山、小黄山等广植黑松,采取挖穴换土、浇水栽植、划片包干、包栽包活的办法。之后年年补植,使山头逐渐变得郁郁葱葱。1966年后,对老山、黑虎山等远郊荒山又进行绿化,树种以黑松为主,刺槐为辅,1970年两山绿化任务完成。
1970年在对东芦山和西芦山绿化时,采取国家、社队联合造林,收益四六分成的办法,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树种以黑松为主,兼少量麻栎。至1976年,东、西芦山绿化任务基本完成,共栽植树木近2万株。至此,市区周围荒山,除留作开采砂石和岩石裸露的山没有植树外,其余基本上都披上了绿装。
1985年,全市山林面积2.44万亩,所植黑松最大直径长到15厘米,刺槐最大直径20厘米。山林占全市总面积的3.64%,人均山林面积0.06亩。
蚌埠市1985年主要荒山绿化统计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