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兵军事训练在较长的时期内贯彻“小型、就地、分散”的原则。1951年底,在“劳武结合、以劳为主、军政并重、不脱离生产”的训练方针指导下,开始了有组织的军政训练,至1958年,全市民兵集训每年一般都在10天左右。1962年全国性的民兵军事大训练期间,训练时间增加,内容增多,标准更为严格。
“文化大革命”发生“武斗”期间,全市民兵武器上交,训练停止。1969年,民兵组织紧急整顿后,训练为30天左右,近3万人次。1978年9月,新的民兵工作条例规定,每年度训练15~20天,淮南民兵年训练时间规定为18天。
1981年,中央召开民兵组织调整改革会议,规定两年为一训练周期,训练时间为30天。内容主要有射击、投弹、战术、爆破(包括埋设地雷)、打飞机、打空降、打坦克、防空袭、防化学武器、防原子武器和战术合练。1972~1977年,每年都选派一个民兵分队,由省军区统一组织在嘉山县三界坦克靶场进行15天的打坦克训练。1975~1984年间,淮南民兵高射炮(枪)兵5次参加省统一组织的实弹射击考核。1985年,淮南市民兵军事训练进行了调整改革,实行民兵岗前训练,分片联训,大中学校学生军训,广泛开展军事战术训练,重点突出专业技术兵和专职人武干部的训练,由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由单一兵种向多兵种方向发展,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基地化。1988年训练民兵1068人,其中专业技术兵占80.5%,此后,重点突出了民兵专业技术兵训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