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前,仅田家庵港口二路北段有部分暗沟排水,其余街道,雨水和污水沿街漫溢,顺洼地自流。主要排向有:淮舜北路一片的雨污水排向小站台和电厂西侧洼塘;港口一路、港口二路、淮河路以北的雨污水直排淮河;淮河路以南光华街、淮建路一带雨污水主要排入龙王沟洼地(西洼子),然后通过龙王沟桥入淮。大通、九龙岗镇内的雨污水有的经明沟排出,有的顺坡自流到镇外农田。
1951年,在港口一路南段始建第一条砖砌盖板下水道。三年恢复时期,逐步建成淮河路、淮舜北路、人民路北段等下水道。由于市境地势起伏,布局分散,给城镇排水规划和建设带来一定难度,只能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片分点建设排水工程,全市总体上分成三大片。至1990年末兴建城市下水道总长度121.6公里,并逐步形成配套。但城市污水处理尚未得到解决。
一、东部城镇排水
东部以田家庵为中心城镇,有大通、九龙岗、洞山、泉山等片,在配合城市道路建设的同时,按排水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田家庵有淮河路、淮滨路、淮舜路、电厂路、大通北路、人民路、国庆路、龙王沟路、园南路、龙湖路、朝阳路、陈家岗路等主干管道汇集各支管排出。其中淮河路、淮建路、人民北路、园南路、龙王沟路等主要向公园洼地直接排放,经龙王沟涵入淮;公园路东段及淮舜中路向南洼地排放,然后排入公园二沟入淮;淮舜中路以东、大通路西侧、国庆东路以南均向田家庵南洼地明水沟排放;电厂路向纸厂以北坝塘排放;电建路中段以西通过铁路涵和大通路涵排向洼地;国庆东路以北、建设路以东向胡大涧排放;港口一路、港口二路一带向港口一路排涝站排放;淮舜路以西向小站台排涝站排放;龙湖路以西、陈家岗路以东的雨污水主要排入市区截洪沟,经姚家湾闸入淮;陈家岗路以西、洞山中路及舜耕西路排入曹嘴孜洼地,经曹嘴孜涵排入石姚湾洼地的化肥河入淮。在夏季雨量集中时,常见阻水和积水的地段有建设村南门、木材公司门前、港口一路北端、国庆东路水厂路口、淮南商场、淮南工校门前等处。
洞山地区,紧临舜耕山麓,居住小区沿山坡兴建,建筑密度低,属自然顺坡排放,排水设施主要有矿务局排洪沟,日常污水均经排洪沟向北经铁路涵、国庆西路桥排入曹嘴孜、赵店洼地。其次有洞山火车站、洞山菜市场、宾馆路、刘家山路、洞山西路等下水道排入周围明沟过铁路涵入洼地。
泉山地区主要有泉山路下水道,由安成铺至泉山立交桥1270米,雨污水向路西侧洼地排放,其它为明沟排放。
大通是淮南煤矿发源地,解放前的老街因塌陷废弃。70年代煤资源枯竭,职工大部分迁至潘集新矿区。市区以转盘街为中心的地下排水管道,由大通街、民主路向西至居仁村明沟排出,然后入西侧截洪沟;其次由转盘街管线直排附近农田。
九龙岗,30年代已因矿而有集镇,主要街道位于龙王山北侧,原矿富街是片石明沟排水,由东向西而北入火车站路排进自然沟渠。随着矿区的发展,五六十年代先后建有矿新路、光明路、车站路、启明路、矿院路、技校路、淮南村路、矿东村路等。矿新路雨污水经光明路、淮南村路流入自然大明沟;启明路向西排入塌陷区洼地;技校南路经启明路排入塌陷区;北段排向火车站路以西大明沟;矿工医院路雨污水向东排入大明沟;矿东村雨污水流入塌陷区。
二、西部城镇排水
市区西部含谢家集、八公山两个行政区范围,有望峰岗、李郢孜、蔡家岗、土坝孜、新庄孜、毕家岗、山王、孔集等城镇。民国36年(1947年)始建新庄孜煤矿,1949年建谢一矿,以后伴随各矿的开发,城镇逐渐兴起,市政建设以谢家集为中心。整个西部位于淮河南岸,八公山东麓,既有山地,又有丘陵,受地形起伏限制,城镇排水设施均为建国后因地建设,互不衔接,各自排放。1950年始建土坝孜排水管道3条,长370米;1955年建夏郢孜路、唐山路排水管道3条,长2300米;此后相继建成下水道20条,长16.97公里,其中李郢孜有小街至火车站路下水道280米,望峰岗有下水道7条,长3000米,均为雨污水合流制。夏郢孜路、唐山路雨污水分别向北经铁路涵排入应家湖,60年代后直接排入谢二矿塌陷区洼地。土坝孜地处高坡,雨污水排入自然截洪沟穿铁路桥入淮。但部分洼地,受南侧山洪威胁严重。1954年夏季八公山铁路被山洪冲毁,淮南肥皂厂厂房进水被迫停产,新庄孜矿排水沟被山洪冲破。1982年山洪暴发,南侧明沟排水受阻,造成粮站和部分居民35户受淹,豆制品厂和肥皂厂受到损失。李郢孜雨污水分别排入新河及鸭背铺河沟;望峰岗雨污水主要排放到石涧湖洼地。
三、潘集城镇排水
潘集区位于淮河北岸,以袁庄为中心的新兴工矿城镇已形成街道14条,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排水工程建设始于1986年,主要有泥河路地下式雨污水合流制管道1658米,田集路两侧片石明沟1956米,均分别排入泥河。1982年雨季在区人民政府门前一段,积水严重,影响车辆人员正常通行,1987年修建下游出水口工程,积水问题得到解决。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