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路灯建设
30年代初,田家庵港口二路(原名经二路)北端客货运码头处设有5盏煤油罩灯照明。民国35年(1946年),由田家庵商会牵头承办民用电,在港口二路、淮河路安装数盏白炽灯,还有少数商户门灯沿街照明。
建国后的经济恢复时期,在港口一路架设第一条路灯线路,长704米,安装60瓦白炽灯18盏,同期相继在港口二路、淮河路、淮舜北路以及九龙岗小街(矿富街)、土坝孜市场等处架设线路长6595米,装灯132盏。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在新民街、西平街、新淮村路、东升街、大通路北段、淮滨路、大通转盘街、蔡家岗市场等8条街道,新建线路长4928米,安装路灯98盏。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分别在电厂路、人民路、公园路、唐山路、淮建路、太平街、淮舜中路、淮堤路、大通路南段、国庆中路、八公山二马路等11条主次街道上新建和扩建线路长9219米,装灯234盏,其中改用汞灯55盏。国民经济调整期间,在淮舜南路、唐山路北端、蔡家岗车站路、九龙岗站后路、八公山车站路、洞山东路、洞山车站路、陈家岗路等18条道路新建路灯线路12391米,装灯253盏,其中采用汞灯82盏。在此期间还改造了港口一路、港口二路、淮河路、淮滨路、淮舜路等5条线路,更换水泥灯杆、导线和灯具。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路灯基本停建,九龙岗小街和车站路等43盏路灯在“文化大革命”中失修报废。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刘家山路、东风路和洞山中路建线路2525米,装灯51盏,并扩建唐山路500米,装灯24盏。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在蔡家岗路、泉山路等处建线路2145米,装灯106盏。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在洞山路、国庆路、陈家岗路、淮河大桥和东津渡路等29条道路进行新建和扩建,同时在陈家岗、一中南门、安成铺以及大通转盘街等街心花坛处安装路灯88盏。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新建改建的重点线路有蔡家岗路、八公山路、陈家岗路、泥河路、田集路等5条,长29670米,装灯834盏,多为Y型双排钠灯。至1990年末全市有路灯线路88条,总长102.5公里,装灯3794盏。路灯普及率占城市道路的95%,城区主次干道均有照明设施。
二、光源更新
全市路灯有白炽灯、高压汞灯、高压钠灯和汞钠混合灯。50年代主要是以白炽灯为光源,光效低、耗能大、寿命短;60年代末更用第二代新光源,高压汞灯125瓦,光通量达4750流明,用在淮河路;80年代推广采用高压钠灯,发光强,节能效果显著、透雾性好、寿命长、夏季引虫少。1983年首次在陈家岗路安装110瓦高压钠灯156盏,光通量达8000流明,呈桔黄色光束投射在路面,美化了城市道路。1984年洞山西路安装66组汞钠混合类光源灯,提高了显色度,通过照度计测定,平均光照度12勒克斯,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道路照明标准,城市照明质量显著提高。
三、维修管理
1955年以前,城市路灯维修管理属供电部门,城建部门只负责计划经费的编制和参与协助管理。1956年后由城建部门接管,1960年市政管理处成立电工组,负责城市路灯管理。从1962年开始每年所需各项费用列入市财政专项计划。1983年成立路灯管理所,固定职工8名,1984年增至12名,并配有汽车、液压升降梯等设备。同年购置一辆液压高空作业车,保证了及时检查维修,使亮灯率达到95%。在路灯启闭管理方面,1964年前由手工操作,难以准确掌握亮熄灯时间,1965年改用时钟控制,随季节变化调整启闭时间。80年代采用了光电控制器、电子自动控制设备,随自然光线而变化,充分利用了自然光照,值班人员主要是巡查线路以及停电、漏电及亮灯率。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