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私塾学堂
长丰境域,历有私塾。办塾形式有两种:一是塾师在家设馆,招收学生;二是缙绅富家聘请塾师至家设馆教授子女,兼收亲邻学生。私塾分低级和高级两类。低级为启蒙阶段。一般只教《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龙文鞭影》、《千家诗》、《幼学琼林》和《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大部塾师只教字音、句读,对内容涵义不作解释。蒙童主要是认字、念书歌、写毛笔字。高级私塾,不仅开讲《四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而且选读的课目亦越来越复杂。常见的有《古文观止》、《左传》、《国语》、《唐诗三百首》、《论说指南》等教材。同时指导学生习作八股文、对对子、吟诗等。
塾师教学,采用个别口授。同读一本书的学生,接受能力强者,教授进度快;反之则慢。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学规极严,违者要受处罚,轻者面壁,重者挨板子、罚跪。
清光绪年间,下塘集有文风素著,冠寿州东南(现属长丰县南部)之称。当时有进士李寿臣,拔贡裴书田、余士栗,廪生孙蔚农、王秉均,武举李聘卿,秀才裴晓鹤、王调臣、李乾槐、陶海轩、陶子均、李树藩、余海州、裴畹兰、裴春农、李乾智、李乾成、李荫藩、陶小轩、李乾立、沈石筠等学界人士先后在下塘集立馆办私塾,深孚众望。应聘到合肥、芜湖、定远等地任塾师者亦不少。清末民初,境内城乡普设私塾。农村著名塾师有邓子美、樊硕甫、孙佩英、倪瑞、杨国桥等。直至解放前夕,境内仍有私塾121处,塾师121人,学生1815人。解放初期,大部私塾转为民办小学,后陆续转成公立小学。
境内学堂始于戊戌维新后期。光绪末年,在康梁维新运动影响下,多数文人学者思想活跃。以秀才、赴日本留学生裴晓鹤为首的进步人士,积极提倡办学堂,废科举,讲求科学,破除迷信。他们捣毁寺庙里的偶像,改庙宇,立学堂。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维新派占领了下塘集办学阵地。拔贡裴书田创办“求是学堂”,进士李寿臣立“知新学堂”,遭到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他们以编童谣、发传单、张贴白头贴子等手段,攻击维新派。这就是当年著名的“学堂风波”。有童谣二则,其一:“秀才无术太猖狂,作浪兴风办学堂。坑害青年走左道,伤风败俗灭伦常”。其二:“诡计多端黑心肠,骗人子弟进学堂。辫子搞得净大光,不象道士象和尚”。老塾师沈石筠所散发的传单《下塘学堂赋》,辱骂维新派最为激烈。虽内容不可取,但颇具文采,至今犹有人记诵。
1915年,“求是”、“知新”两校合并为下塘集高级小学校。校长王调臣。1926年后,王怵愚、李超然、裴仲裕、陶童祺等先后继任校长。1938年,日军侵占下塘,文化教育被摧毁殆尽。1945年,日军投降,学校恢复,设立两校。一校校址在后街(今下塘小学),二校校址在今下塘农中。经费主要集自猪牛行、白布行和部分庙租、购产捐等,寿县每年只给少数补助金。1949年,下塘解放,一校改称下塘小学、二校改称顾岗小学。
清末民初,境内著名的小学堂还有汤王、双河、舜南、杨公、太平桥、姚皋等。
附一:双河小学堂
双河小学堂位于长丰、肥东、定远三县交界处的崔姓祠堂,今属长丰县造甲乡。学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
民国10年,联保主任、绅士李子仪任校长,校名为“合肥北乡公立模范小学堂”。经费由合肥县供给。开设课程有国文、英文、文言文、手工等。聘请崔筱斋(原名崔兴忠)、崔兴杰任教员。一个班,学生40人。民国16—20年,双河小学堂成为共产党员崔筱斋等进行革命活动的基地。民国25—27年,崔亚东任校长,校名改为“合肥崔公祠救亡小学”。校歌“挺进!中国青年”。教育经费靠祠田收入。民国28年校名又更为“合肥甲塘乡中心国民学校”。校长先后由崔松桥、崔正民、魏一生等担任。教育经费由合肥和肥东县供给。解放后,双河小学成为肥东县白龙区一所农村完全小学。1965年6月,双河小学划归长丰县。1969—1982年,开小学班5个,附设初中班3个,共有学生329人,教职工17人。调整初中班后,1985年有教职工8人,开5个教学班,学生133人。课程设语文、数学、思想品德、自然、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等。使用全日制五年制全国统编教材,是造甲乡一所全日制完全小学。
附二:汤王小学堂
汤王小学堂创始人王如乾,经过多方筹措,利用汤王庙址,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创办了汤王小学堂,学生40多人。民国时期校名改为“寿县三区公学”。民国16年,共产党员王影怀任校长期间,学校成为共产党地下活动的场所。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寿县汤王小学”。1965年6月,学校划归长丰县,随之改称“长丰县汤王小学”。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年代和以后的抗日战争时期,汤王小学几经停办。特别是奉系直鲁联军败退北上过此,一把火把汤王小学全部烧尽。
建国后,汤王小学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走群众集资办学的道路。经校董王秉初等人努力,新建草房40间,改变原来衰败的景况。1958年,学校发展到14个班(内有初中班2个),学生达500余人。
“文化大革命”中,汤王小学又遭冲击,办公桌、课桌、门窗、教具损失殆尽,房屋失修,教师减少,生额下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汤王地区的广大群众,发扬了集资办学的传统,走“三结合”建校的道路,共集资6000多元,加上国家投资,共新建砖瓦结构的教室12间,修复草房30多间,添置了课桌凳和教学用具。1984年,在校小学生发展到400多人,并附设了两个初中班。
汤王小学已有近80年的历史,该校学生遍布全国各地。特别是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英勇牺牲的王景怀、王培吾烈士,是该校的创办人之一,更为汤王小学增添了光辉。
二、学前教育
1976年,县城始兴办1所幼儿园。1982年,下塘兴办民办幼儿园1所。到1985年底,全县共办幼儿园47所,在园幼儿1733人,教职工124人。另办有学前班和托儿户99个班,入托儿童1043人,全县入托儿童合计2776人。
办学条件较好的是县直机关幼儿园,为县第一所幼儿园。1975年春筹建,翌年8月招收幼儿80名,设3个班。1981年发展到6个班,在园幼儿202人。1985年增加到8个班340人,教养员由创办时3人增加到28人。
县直机关幼儿园,座落在县城长丰路西首,占地面积5328平方米。教室、办公室、宿舍的建筑面积为504平方米。园内桌椅配套,教学设备齐全。有贴绒黑板、磁黑板、绒纸板、挂图等教学用具。体育器具有滑梯、转椅、秋千、翘翘板、四人球、小乒乓球台、小山羊、小三轮车等,以及积木、颗粒、拼图等小型玩具。开设语言、计算、常识、音乐、体育、美术、游戏七门课程。1981年以前,使用北京编印的幼儿教材。1982年起使用全国统编教材(试用本)。并订有《小朋友》、《苗苗》、《看图说话》、《幼儿画报》、《娃娃画报》、《幼儿园》等幼儿读物。
三、小学教育
建国前夕,长丰地区共有小学校48所,教员307人,学生6192人。
1965年6月建县时从寿县、定远、肥东、肥西划入公办小学185所,民办简易小学500余所,教职工1688人,在校学生50000人,入学率为57.1%。县教育局为加快普及农村初等教育步伐,针对县境地大人多的特点和经济落后的实际,大力贯彻“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实行国家办学与集体办学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多种形式办学并举,单班教学与复式教学并举,小学教育得到迅速发展。据1966年4月统计,全县民办简易小学由500余所增加到2536所,在校学生增加到78472人,入学率达84%。这一阶段校风、教风、学风良好,是县内教育事业兴旺时期。
“文化大革命”初期,民办简易小学和识字班(组)基本停办,全日制公办小学受“停课闹革命”的冲击,基本不上课。1968年春,虽然通知“复课闹革命”,但由于学生无课本,教师无教材,师生终日背语录、读报纸、听报告、搞参观,正常的教学秩序被破坏。是年12月,县革委会组织工人、贫下中农宣传队进驻全县各小学。这一年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下降到46%,教育质量低下,教育事业遭受严重破坏。1972年下半年,县教育局组织有一百多人参加的办学工作队,深入农村工作三年,使各类小学特别是民办小学又得到恢复和发展。据1974年统计,全县有各类小学1546所,在校学生117170人,教职工4026人,其中民师266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上升到96.8%。但因办学经费严重不足,房屋、教学设备奇缺,民师过多,部分规模较大的公办小学又附设了初中班,小学虚肿现象严重,教育质量不断下降。至1976年,部分新建小学相继停办,入学率又一次下降。
1977年开始整顿恢复工作,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高。调整了小学布局,撤并了小学附设的初中班,改变了盲目发展、“头重脚轻”的状况。小学教育逐步走上正规。同时确定长丰小学、长淮小学为县重点小学,要求区、镇、乡要办好一所完小。经调整,全县489所全日制小学,分布合理,质量不断提高,成为普及初等教育的主体。1982年和1983年,经合肥市教育局批准,将长丰小学、长淮小学、前进小学、李集小学、岗陈小学、铁路小学、农场小学和下塘镇的一小、二小由五年制改为六年制。1985年4月,县教育局又决定将长丰小学改为县实验小学,长淮小学改为长丰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调整后的635所多种形式的简易小学,分布在农村偏远地区,填补了公办全日制小学的空白,方便了农民子弟上学,成为普及初等教育的重要补充。1984年,经县人民政府检查验收,“四率”(学龄儿童入学率,在校学生年巩固率,毕业班学生的毕业率,在12至15周岁少年儿童中初等教育的普及率)达到或超过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标准地区有水湖镇、下塘镇、三十头、罗集、杨公、罗塘等乡。1985年,全县学龄儿童总数为85655人,在校学生总数103170人,其中学龄儿童入学人数为79221人,入学率达到92.5%;12至15周岁儿童少年初等教育普及率达85%;在校学生年巩固率达92%;高小毕业生毕业率达81.9%,经检查验收,全县又有25个乡镇普及小学教育。
附表一长丰县1965年至1985年小学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统计表

附一:长丰县实验小学
县实验小学,前身是1956年兴办的寿县水家湖小学。校址在今长寿路东端南侧,占地面积32393平方米,建筑面积1380平方米。开设9个班,学生289人,教职工13人,其中专任教师12人,校长庞在鹤。1965年长丰建县后,该小学改名为长丰县长丰小学,教学班增至22个,在校学生1056人,教师34人。校舍建筑面积2880平方米。“文化大革命”中,学校被“淮南炮轰派”占为武斗据点,长期停课,校教具遭严重破坏。1977年,定为县重点小学。1985年更名为长丰县实验小学。有教学班21个,学生1320人,教职工54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37人。1982年,学校由五年制改为六年制。有教学楼二层2幢,四层1幢,平房10幢,总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校园内设篮球场2个,水泥乒乓球台4个,单杠、双杠各1副。图书、图表、标本、仪器及电化教学设备较齐全,是全县最大的一所小学,现任校长陈超。
学校从始建至60年代初,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教育质量较高,曾多次被评为市、县先进小学。“文化大革命”期间,该校60%的教师挨批斗。1969年大批骨干教师被遣回原籍,教育质量严重下降。粉碎“四人帮”后,调整充实教师队伍,恢复了教学秩序,建立以教学为中心的岗位责任制,深入进行教学改革实验。1985年,设有7个教改实验班。特级教师张锡武,除亲自担任教改试验班的教学任务外,还负责全校教改试验工作。实验的项目有“注音识字,提前读写”、“马芯兰数学教材教法”、九年制“小学实验课本”、“大小课堂结合、两个渠道并开”等。有的班是单项实验,有的班是多项实验同时进行。据测试,二年级上学期学生平均识字1747个,超过五年制教材一至三册的生字量。三年级三班用小学升初中语文试卷考试,全班总平均成绩78.6分,高于毕业班16.5分。该班学生杨杨写的《孤狸与小鸡》作文,在《中国儿童故事报》举办的“未来作家”大奖赛中获得三等奖。实验班的各种作业、测试图表、手工制作等参加合肥市举办的“实验成果展览”,荣获特等奖。三年级三班获优胜奖,有2名学生的作品获一等奖,2名获二等奖,2名获三等奖,1名获荣誉奖,1名教师获专题发言奖。
附二:长丰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长丰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原名为长淮小学,俗称二小,创建于1973年10月。校址在水湖镇吴山路中段西侧。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0平方米。初办时,第一次招收一年级新生300人,开设5个班,教职工8人,校长徐有德。属水湖镇全日制五年制小学,翌年被列为县重点小学,规模逐步扩大。1979年,该校占地面积增至16675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357.49平方米。学生707人,开13个班,教职工27人。1982年定为长丰师范学校学生实习的特约学校,学制由五年制改为六年制。1983年9月,学校与水湖镇钱岗村签订“并校协议书”。由钱岗村为学校盖校舍9间,把钱岗民办小学并入该校,该村学龄儿童纳入本校学区。此时,原校长调出,由副校长施星华任校长至今。1985年4月,县教育局决定,将学校更名为长丰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全校占地面积继增至16817平方米,建筑面积3153.49平方米。学生1206人,开18个班,教职工44人。校园内有操场、篮球场。主要教学设备有微型电子计算机、收录机、扩音机、电唱机各1台,风琴、手风琴、电子琴6架,投影仪3台,图书、图表、挂图、标本较齐全。还组建了中型军鼓号队、腰鼓队、彩旗队等。
1980年5月,学校白手起家办起了印刷厂。当时只有厂房1间,园盘机1台,3名工人。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到1985年底已拥有厂房18间,园盘机3台,四开机3台,切纸机、装订机、铸字机、磨刀机各1台,130汽车1辆。1983年至1985年,该印刷厂总产值达19.7万元,盈利6.2万元,从而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职工的生活福利都得到改善,并安排了12人就业。该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市、县勤工俭学先进集体。
四、中学教育
民国38年,始办下塘初级中学(1959年发展为完全中学)。1958年增办水湖、吴山、庄墓、杨公、岗集5所初级中学。到建县时,全县有全日制初级中学5所,完全中学1所。在校初中学生1889人,高中学生293人,教职工238人,其中专任教师140人。1966年春,又筹建朱巷、双墩两所中学。
1966年秋,受“文化大革命”冲击,校舍、教具惨遭破坏。1968年12月,县革命委员会组织工人、贫下中农宣传队进驻全县中学。1969年春,中学下放公社管理,初级中学增加到20所,完全中学增加到4所,有73所小学附设了初中班。在校初中生13823人,高中生209人,教职工564人。在“读高中不出公社、读初中不出大队”的口号影响下,其后几年初、高中校数、学生数逐渐增多。到1977年,普通中学增加到42所,其中26所中学设有高中班,小学附设初中班达到158所。在校初中生33751人,高中生2821人,教职工1678人,其中民办教师849人。在人力、物力、财力困难的情况下,普通中学的大发展,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教学人员奇缺,教学设备极差,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1978年,县教育主管部门认真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对全县普通中学进行了全面规划。走逐步减少高中,巩固办好初中,撤并小学附设的初中班的办学路子。并确定长丰一中为县重点中学,从人力、物力等方面予以加强。经过几年调整,至1984年,全县普通完中由26所减为7所,每个区(镇)有1所完中。每个乡(镇)有1所初级中学,14所条件较好的小学保留了初中班。保证了每年有13%以上的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50%以上的高小毕业生升入初中,基本上适应了县情,教育质量也有了提高。从1982年9月至1984年9月,长丰一中、吴山中学、双墩中学、杨公中学经省教育主管机关批准由五年制(初中三年,高中二年)改为六年制。长丰二中经市教育主管局批准改为六年制。1977年至1985年,全县共培养出初中毕业生60675人,高中毕业生10167人,升入大学、中专的共3879人。
附表二长丰县1965年至1985年普通中学发展情况统计表

续表

附表三1985年全县公办中学一览表

续表

附表四1977年至1985年考入大学、中专、技工学校情况表

附一:下塘中学
下塘中学创办于1949年,是县境最早的一所中学。经过艰苦奋斗,该校由初级中学发展成为完全中学。1985年,开设22个班(高中10个班,初中12个班),教职员294人。学生1145人,比1949年增加22.9倍;校舍也由初办时的7间草房,发展到290间(砖瓦结构200间),增加了40倍。
民国时期,下塘地区无中学。本地有求知欲望的青少年,只有远行到几十里、上百里以外的合肥、寿县、蚌埠等地中学就读。1948年底,国民党军政溃败南逃,各地公、私立中学停办,致大批青少年学生失学。1949年初夏,下塘地区人民政权建立,社会秩序稳定,人民群众欢欣鼓舞。应广大青少年学生及其家长的请求,原私立寿县隐贤中学校长杨存柏、原寿县初中校长王适甫等人出面合议,在下塘集办起了初中补习班,师生员工近50人,成为下塘中学的前身。1950年,经寿县文教科同意,将下塘初中补习班改为寿县初中分校,杨存柏任分校校长。1951年,经六安行署文教科批准,将分校改为寿县第二初级中学,并任命王福华(女)为校长,张立荣(女)为教导主任,开设3个初中班。1952年暑期,县决定将吴山小学附设的2个初中班并入下塘初中,使全校教学班增至7个,学生达300余人。1953年秋,县委派陈跃希任副校长,戴宝成任教导主任,学校工作稳步前进。1958年秋,陈跃希、戴宝成分别提任校长、副校长后,学校有了较快的发展。班级增至15个,学生增加到近1000人,教职工增至50多人。1959年,始开高中2个班,学校由初级中学发展成为完全中学。
该校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实践中,针对学生90%都来自农村的特点,从1954年开始,增设政治课,开辟实验园地,加强劳动教育,和农业社挂钩,逐步摸索出“面向农村,坚持劳动,勤俭办学”的十二字办学经验。使学生读书不忘劳动,毕业后能适应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的实际需要。该校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做法,曾得到省、市、县上级领导的多次表扬。1964年3月7日,《安徽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长篇通讯和长篇社论,对下塘中学勤工俭学做法,给予充分肯定。省内外兄弟学校纷纷前来该校参观学习,许多领导同志参观后赠诗。省委宣传部文化处长徐味同志题诗:“露润风柔泥土香,青青小树沐朝阳。神州到处春光好,更有红旗在下塘。”这些豪情满怀的诗句,鼓舞着下塘中学师生不断前进。
1964年刘少奇主席到安徽视察,省委向刘主席全面回报了下塘中学教改情况,并根据刘主席提出的两种教育制度的指示,决定在下塘中学进行教改试验。其目的是按照毛泽东主席关于教育改革的指示精神,探索一条改革农村全日制中学向半农半读转化的途径。从学制、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一系列改革。努力达到“教学、劳动两个高标准”的要求。该校通过17个月的试验,写出了《教改小结》。1966年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宣传部长、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教育部长何伟,副省长、省委宣传部长李凡夫先后到下塘中学视察,对下塘中学的教改,给予高度评价。陆定一在下塘中学《教改小结》上亲笔批示:“冷西和何伟同志:这篇文章很好,可以说是第一次解决‘少而精’、‘启发式’的问题,所以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下塘中学文章所讲的启发式教育问题,不仅中等学校可以借鉴,就是对高等学校也是有用的。对毛主席的指示,特别是启发式教育法,有着普遍的意义。……希望在《人民日报》上登在主要地位。如能写一个社论更好。”省教育厅王世杰(现任省教育厅顾问)曾写出:“绿满天涯又是时,不因风雨得春迟”的诗句,赞扬了下塘中学师生立志改革,锐意进取的精神。
“文化大革命”期间,下塘中学探索总结的十二字办学经验遭到反复批判,广大热心改革的师生遭受残酷斗争,学校被一分为三,成为教育战线上的“重灾户”。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省委和上级教育部门,对下塘中学的教改经验重新肯定,先后六次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有关会议上给予恢复名誉,彻底平反。下塘中学经过拨乱反正,重新建立起以教学为中心的正常秩序。1982年,进行“二、二、八”学制改革(即两个月假期,两个月生产劳动和科研活动,八个月教学),增加了生产劳动技术课。开展了一些农业技术试验,致力培养思想活跃有创见,基础知识扎实有特长,身体健康有活力的创造型的人材。
附二:长丰县第一中学
长丰一中,创建于1958年7月,校址在水家湖镇西北角,占地约70余亩,第一任副校长邹敦宝。筹办时,学校借水湖小学18间瓦房做教室,借水湖供销社30间仓库做学生寝室,买水湖钢厂工棚20间做教师宿舍。任课教师是临时从小学借调和社会聘请的。课桌、凳等由公社支援。是年9月开学,校名为“寿县水湖初级中学”。第一次招生312人,开6个班。1965年6月,水湖镇划归长丰县,校名改为“长丰县长丰中学”。
学校创办初期,师生发扬了一面教学,一面劳动的艰苦创业的精神。种地35亩,养猪50头,养鸭500余只,做到蔬菜自给;并自建窑厂,烧制砖瓦,新建和改建房屋149间,添置课桌凳360套。图书、仪器、体育器材等亦较齐全,使学校初具规模。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生“停课闹革命”,教师挨批斗,各项工作处于停顿状态。1967年夏秋,淮南炮轰派退居水家湖,长丰中学成了武斗据点。师生被赶离校门,校舍等公物惨遭破坏,损失严重。
1968年冬,师生回校“复课闹革命”。情绪未定,《人民日报》11月14日发表了山东省嘉祥县马集公社马集小学教师侯振民、王庆余关于所有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办的建议。1969年春,长丰中学被肢解为二,一部分教职工下迁戴集办学,一部分教职工下迁至庙岗集,占用水湖区委会办学。至此,县城无中学。是年秋,经县革命委员会同意,学校又迁回水湖镇,利用原水湖钢厂旧址办学。县派原文教局长张继元任校革委会主任。第一次招收高中2个班。学校一面抓文化课学习,一面抓教育改革。举办短期农机、兽医、土记者班;办塑料厂、种蔬菜、劳动建校。1971年《人民日报》发表了“马振扶事件”和白卷“英雄”张铁生的报导之后,教育战线顿时刮起一股批判“回潮”、“复辟”风。极力推行“朝农经验”,大搞开门办学,学校再度出现混乱。1971年底,为培养小学教师,长丰中学增设师范班。第一期招收高、初中毕业生110人,开2个班。学制分为一年和二年制。1974年,以长丰中学师范班为基础,成立长丰师范学校,校址在庄墓。是年,学校建造办公楼一座,计18间,教师办公条件有所改善。
粉碎“四人帮”后,学校规章制度逐步建立。1978年,恢复招生制度,改春季始业为秋季始业。1979年元月,县决定长丰中学为县重点中学,并改名为“长丰县第一中学”。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长丰一中加快了建设步伐。1980年,开始新建、改建校舍,添置了教学用具,配备了教学仪器。1981年,第一座教学大楼破土兴建,当年交付使用,建筑面积997平方米。1982年,省教育厅批准长丰一中改为六年制。对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进行了调整、充实和加强。选调一大批具有大专学历的教师到一中任教。在教师中积极发展党员,提拔中青年骨干教师充实学校领导班子,并增加配备了教学仪器。1984年,动工建造第二座教学大楼,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添置上千套桌、凳、床等,大大改善了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条件。至此,学校已具相当规模,全校共开设24个班,学生1410人(其中高中12个班,学生655人),专任教师72人,其中具有大专学历的67人,占专任教师的93%。
长丰一中的巨大变化,调动了教职工办好学校的积极性。他们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执行部颁改制中学教学计划。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广辟第二渠道;坚持创“三好”,评优秀,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共产主义思想情操;实行岗位责任制,建立学科教研组、同级同科备课组,组织观摩教学,开展教学研究,分析教学情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重视青少年身心健康,坚持上好两课两操一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开展“达标”活动。改善体育设施,师生动手辟建操场,建造250米圆形跑道,添置一些体育器材。1981年,市确定长丰一中为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学校建立了男、女篮球队,女子足球队。并注意学校卫生工作,配备了专职医务人员。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1981年,高中毕业生262人,高考录取大专院校的13人,录取高中专的37人,录取率居合肥市各中学第五位。1982年,学校男篮参加全省中学生男篮赛,荣获第三名。同年,该校初二学生张蓓参加华东六省一市中学生作文比赛,获一等奖。1983年,在创“三好”评选活动中,有1人出席省、8人出席市、7人出席县先进代表会。学校团委被评为市、县先进集体。是年秋,初二学生曹洪波写作的《灰灰》作文,参加华东六省一市中学生作文评奖活动获二等奖。1980年至1985年,该校共培养高、初中毕业生2244人。
五、中等专业教育
长丰师范学校1971年12月为附设长丰中学师范班。当年采用推荐方法招生110人,生源一部分来自应届高中毕业生,一部分来自农村知识青年。48名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编入一年制班,62名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编入二年制班。1974年,学校迁至庄墓葛塘建校,开4个班,学制二年,在校学生182人,教职工13人,其中专任教师6人。此间因受“文化大革命”干扰,学校无专业教材,以学习中学课程为主,体现不出师范教育特点;加之废除招生考试制度,实行推荐制,新生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教育质量较差。粉碎“四人帮”后,学制由二年改为三年。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教学秩序正常。1982年,学校迁至县城长寿路西端新校址,占地面积49亩,建筑面积3832平方米,教学设备较齐全,教育质量不断提高。1985年,发展到10个班,学生468人,教职工63人,其中专任教师33人,内有讲师2人。是年,增开会计班,招自费生52人,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
长丰师范学校创办14年,共招收新生1792人,毕业分配1297人。
职业技术学校1983年底,根据中共中央(82)16号文件精神,经合肥市教育局批准,庄墓、朱巷两中学改为职业中学(从高中一年级起)。到1985年底,共招生9个班,398人,教师36人。同年秋,土山和朱巷农业初中,改为四年制初级农职业学校。开设茶林、花木、养殖等专业。教学成果在1984年省职教成果展览会上展出。庄墓职业中学的展品,受到省、市领导的赞尝。
庄墓职业中学1983年12月创办。当年从全县应、历届初中毕业生中招收新生86人,开2个班,学制三年。专业课教师从县农林系统商调兽医1人,培训和招聘养殖技术人员3人。
根据培养目标,设“家禽饲养”和“畜牧兽医”两个专业,选用农牧中专教材。养殖专业开设《家禽生理学》、《家禽的繁殖与育种》、《养禽学》(主要是养鸡)、《家庭养殖业》(养鱼、养鳝、养蝎、养蚯蚓、养貂)等课程;畜牧兽医专业开设《家畜解剖生理学》、《家畜内科》、《药物学》、《家畜临床检查与诊断》等课程。文化课使用部颁高中二年制教材,史地课免修。要求学生通过三年学习,既要达到二年制高中文化水平,又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深造有基础,就业有本领的青年。
1985年,新增土木建筑专业班,招生69人。专业教师由县城建局、乡镇企业局抽出工程技术人员兼任。学生毕业后由县劳动人事局统一安排工作。
这所学校的创办,受到省、市、县重视,多次拨款改善办学条件。学校现建有雏鸡舍、成鸡舍、后备鸡舍、电孵间、防疫间、消毒间、物品存放间和蛋库。置有鸡笼、育雏笼、冰箱、散热器、红外线、食槽、饮水器、排风扇等养鸡设备。有优良鸡种3000多只,装置有600个蛋位的电孵器。另有一口700平方米的试验鱼塘和一个20平方米的种鳝池及一个40平方米的蚯蚓池。并开设一兽医门诊部,为学生课堂学理论,课外搞试验提供了条件。
学校开办以来,共举办四期专业训练班。为农村养鸡专业户培训技术人员47人,提供良种鸡苗3万只,代孵种鸡5000只。同时还与“两户”签订技术合同,与庄墓、义井、车王等地区17个村签订畜兽普查和防治合同,受到农民的欢迎。1985年8月15日《安徽日报》头版发表题为《他们是农村未来》的长篇通讯,报道了该校发展的历程。
农业中学建县时,全县有社办农业初级中学13所,在校学生1300人。当时公办中学少,大部分升不了普通中学的高小毕业生就进农中学习。1965年底,全县社办农中发展到80所,在校学生3084人,教职工323人,其中公办教师2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中受到批判,逐年减少。到1976年春,全县只剩下6所农中,在校学生1209人。1935年,全县农中发展到11所,在校学生3350人。
农中属社办社管。从1979年开始,农中所需教师,均由县教育局经过文化测试,择优录用。凡录取担任农中教师,均享受国家给予的生活补贴,每人每月17.5元,不足部分由社队统筹或从学校生产收入中列支。其他经费由主办单位负担。
农中的学制与课程设置,与公办初中基本相同。
附表五长丰县1965年至1985年社办农业中学基本情况表

卫生进修学校1980年春,县卫生局在下塘、朱巷举办两期卫生员训练班,共培训顶替和招工人员136人。在此基础上,1981年3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长丰县卫生进修学校,定编10人。1982年2月,省卫生厅下文予以承认。
初办时,借水利局朱巷灌浆队房屋80间,办了一期内儿科培训班,学员60人,时间3个月。教师从县、区医院聘请。1981年底,学校迁至县城。1984年,利用县卫生局、防疫站、保健站的房屋20间,又办了护理培训班,学员54人,学制一年。开设基础护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微生物及寄生虫学、药理学、内科学及护理、儿科学及护理、外科学及护理、妇产科及护理、传染病及护理10门业务课。教学方法,采取学习理论与参加临床实习相结合。对学习期满成绩合格者,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1985年,因兴建教学楼暂停招收学员。
江淮中等卫生职业学校1985年7月,合肥市农工民主党借吴山镇医院房屋10间兴办该校。当年9月,从在职职工、待业青年中招收学员80名,开一个医士班,学制三年。设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微生物、传染病等学科。从合肥市聘请兼职教师任教。
省农垦职工中等专业学校1984年4月筹办。全名为“安徽省农工商联合企业总公司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属省农工商联合企业总公司领导。9月,从全省各农场招收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二年以上工龄的职工107人,开设农业经营管理、农业财会两个专业,学制三年,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办学初,租用水家湖农场招待所房屋做教室,有教职工20余人。1985年9月,学校迁至县城东南角新校址。新校占地面积150亩,共建楼房6幢,平房4幢,礼堂1座,总建筑面积21297平方米,投资280多万元。是年,招收新生330人,增开食品加工、商业管理、中师3个专业。年底,计开7个班,学生增至437人。教职工增至66人,其中专任教师46人。
六、成人教育
扫盲建县初,县内曾掀起办冬学热潮。据1965年统计,全县共办冬学636个班,参加学习有7983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冬学停办十年。
1977年,农民业余教育恢复。1979年,县政府第一次召开农民教育工作会议,县、区、社、队各级分管教育工作的党政干部、教育干部共700多人参加大会。总结农民教育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布置了任务。1980年,县成立工农教育委员会,县教育局增设工农教育股,各区、镇、乡重新配备工农业余教育专职干部。几年来做了不少落实工作:1.分四个年龄段摸清了1至40周岁儿童、少年、青年、壮年的文化状况,并逐人登记造册建档。2.制订农民业余教育发展规划。3.宣传组织办学,落实教学点,动员入学,购置农民业余文化课本。4.选拔培训扫盲教师,发放补助费。5.组织脱盲考试和检查验收发证工作。1981年至1985年,全县共组织53233人入学,经过文化测试达到脱盲的有6510人,并发给了脱盲证书。
函授建县前,在县境招收函授生的院校有安徽省函授师范学校,合肥师范学院函授部和皖南大学函授部,主要对象是在职中小学教师。“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1977年,函授教育恢复招生。通过笔试,县内有150人被录取到省、市教育学院就读深造,单科结业的46人。
1984年5月,成立“安徽省农民函授大学长丰县分校”,招生3350名。招收对象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回乡知识青年、农民技术员、“两户一体”成员和农村基层干部以及有志于农业的在职人员等。学制三年,开设《植物学》、《农业现代化》、《农业信息》、《农业经营管理学》等课程。各乡成立教学班,各区成立教学辅导站,协助省函大搞好教学辅导工作。学习期满的学员,经过考核,成绩合格者发给结业证书。
中师函授由长丰师范学校承担。1984年至1985年,从在职小学教师中招收函授生597人。
电大1979年,县成立电视大学教学点。到1985年,共招收学员376人,单科结业的150人。部分学员因多种情况停学,尚有135人坚持学习。
县农业科技培训班县农业技术培训班址在杜集原市“五·七”干校。有耕地200亩,拖拉机3台,客车1辆。校舍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职工40人。从1978年起,每年分春、秋二季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每期学员300多人。
进修班1977年,县农机厂、水泥厂、酒厂、棉纺厂、针织厂、化肥厂、砖瓦厂以及工商服务行业系统,自筹资金,自聘教师,自选教材,办文化学习进修班。参加学习的以本单位青壮年职工为对象,利用工余时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
职工业余学校县直机关联办的职工业余学校,于1984年8月开班上课。参加文化学习的职工共750人,其中高中2个班109人,初中11个班641人。利用长丰一中、二中教室,晚间集中上课。县职工教育办公室负责教学管理,由县城中学教师授课。
县“五·七”大学县“五·七”大学创办于1976年7月,初址在庄墓葛塘,半年后迁至杜集原合肥市干校旧址。当年招收在乡的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知识青年和退伍军人87人,1977年招收119人。开设农业机械和植物保护专业,学制一年,实行社来社去。全校有教职工44人,其中文化课教师4人。专业课教师聘请校外技术人员兼任。1978年停办。
“七·二一”大学1976年,全县农村和工厂共自办“七·二一”大学14所。以训练班形式组织工人、农民388人参加学习政治、文化和专业知识。学习期限最长是一年,一般为三至五个月。共有教职工88人,其中专业教师74人。1977年停办。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