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解放后,财政收入由土地赋税到工商税,后来发展了国营工商业,始有企业利润收入。从1953年建立县级财政起,财政收入形成四大项,即工商税、农业税、企业收入和其他收入。
工商税收入,建国初期全部上缴。1950年工商税附加属县收入。1953年,印花税等五种地方税划给县作固定收入,工商税、工商所得税,按比例分成。1953年至1978年工商税征收8882万元,县分成3819万元,平均分成比例为43%,占同期财政收入58.3%,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1979年到1985年,平均每年收入730.4万元,比1950年到1978年平均收入净增442.2万元,增长一倍半以上,平均每年递增11.56%,1985年首次达到1053.2万元,是工商税收入最多的一年,比1978年增长近一倍,比1984年增长25.1%,占财政收入52.26%。
农业税收入,1950年到1957年,全部上缴。1958年给县分成,一般年份均占财政收入34%左右。
企业收入,主要来自国营企业上交利润。商业企业是大户,从1957年到1985年,上交利润2052.5万元,占企业收入71%;其次是供销企业,1975年至1985年,上交利润740.7万元,占25.63%,(供销社1975年前征所得税);工业企业居第三位,从1952年至1985年,上交利润129.1万元,占4.47%;交通、农林、水产等企业从1957年至1985年,盈亏相抵,净亏损3163万元。企业收入约占财政总收入11.22%。
其他收入,主要包括行政机关的规费,公产罚没收入等,数量不大,每年收入多则一、二十万元,少则三、五万元,占总收入2.28%左右。
财政收入分期变化。1949年到1951年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财政总收入164.9万元,平均每年55万元。1952年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时期),财政收入819.1万元,平均每年收入163.8万元,相等于三年恢复时期收入的总和,平均增长197.8%。1958年到1962年“二五”时期,财政收入1828.9万元,年均收入365.8万元,比“一、五”时期年均净增202万元,增长123.3%。1963年至1965年,三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财政收入2218.4万元,比“二、五”时期五年收入净增389.5万元,年均收入739.5万元,增长166%。1966年到1970年“三、五”时期,财政收入2840.8万元,年均收入568.2万元,比三年调整时期年均净减171.3万元,下降23.16%,此间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遭到破坏,工业生产陷于瘫痪,有三年企业亏损153.4万元,致使收入大幅度减少。1971年至1975年“四、五”时期,财政收入5038.2万元,年均收入首次突破1000万元,达到1007.6万元,比“三、五”时期年均收入净增439.4万元,增长77.3%。1976年至 1980年“五、五”时期,财政收入5775.4万元,年均收入1155.1万元,比“四、五”时期年均增长14.64%。1981年至1985年“六、五”时期,财政收入7091.8万元,年均收入1418.4万元,比“五、五”时期年均增长22.79%,是各个时期收入最好的时期。
从1950年到1985年36年中,本县财政收入累计25777.5万元,平均每年收入716万元,其中:工商税收入13470.8万元,平均每年374.2万元。农业税收入8826.7万元,平均每年245.2万元。企业收入2891.2万元,平均每年80.3万元。其他收入588.8万元,平均每年16.3万元。
1950年财政收入31.9万元,1985年增加到1688.5万元,增长51.9倍。
肥西县历年财政收入统计表
表16—3单位:万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