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个体手工业
本地手工业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出土有大量的陶器、铜器和其他金属器具,如商周时期的陶鬲、陶簋、陶纺轮、青铜觚、傅钟;汉代砖、瓦、陶罐、陶灶、铜尺、铁锄;唐代陶壶、金发叉;宋代金簪等。显示了手工业由低级向高级,由少数种类向多种行业发展的历史轨迹。
历史上,三河镇手工业尤为兴盛。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三河勤益织布行老板聘请肥东人洪明远、洪明炯兄弟用木织机织制毛巾,遂将织布坊改为毛巾厂,为全国最早的毛巾厂之一。民国期间,三河有手工纺织机户千余家,木制机组约1500台,从业人员近5000人,年产各种棉布900余万米,销向河南、湖北、皖西等地,被人们称为土布纺织之乡。1948年,全镇有各种手工业1114家,分类是:木匠铺55、篾匠铺35、铁匠铺18、银匠店7、石匠店4、制笔店3、制鞋店3、槽坊21、糖坊6、染坊12、油坊2、豆腐坊59、酱园13、手卷烟业10、黄烟丝店3、舂坊2、雕匠店1、手工业38、成衣店17、手工织机户805。由于匠铺集中,竞争激烈,产品要打开销路,唯有靠质量取胜,因此制造出不少名优产品,方圆百里闻名,如“苏泰昌”(店号,下同)的“金波”甜酒,“中和祥”、“凌宝泰”的糕点,“张同兴”的麻饼,殷本善的铁锹、菜刀,缪明泉的风箱、风车等。尤其是缪氏风车,性能优良,风力稳定,风口放12枚铜板,摇一转掀起一块,每转不漏,堪称一绝。
1953年开始,国家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个体手工业者逐步参加手工业生产组和合作社。据1954年调查:全县共有各种行业41种,2522户,从业人员7688人。其中:城镇818户,2010人;乡村1704户,5678人。按行业分类是:金属品生产和修配业332户,1019人;木材加工业561户,1665人;竹藤棕草制品业179户,566人;纺织业442户,1553人;缝纫业375户,823人;食品业553户,1777人;建材业11户,40人;陶瓷业19户,102人;皮革业6户,9人;香料生产业12户,25人;文教用品及印刷业8户,18人;其他30户,91人,年总产值1171.42万元。当年组织的手工业生产组和合作社81个,社员805人,占城镇手工业人数的40%。1956年,城镇个体手工业者基本上都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农村的手工业者就地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农忙时参加农业生产,农闲时搞手工业生产。1979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私营工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1985年,全县有个体工业7121户,从业人员14790人,营业额2572万元,占工业总产值18.25%,自有资金428万元。
二、集体工业
1985年,全县有集体工业企业1033个,从业人员23485人,产值8303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51.1%。
“二轻”系统即原手工业管理局系统。1950年初,三河镇组织一个5人铁业组,1953年,上派镇建立“爱国”、“幸福”铁器社,“团结”木器社;三河镇组织“建国”铁器社等。1957年,全县手工业合作社(组)发展到106个,社员3270人,产值392.78万元。1959年,三河、上派两镇的铁、木、竹、五金、棉针织、被服、制线、印刷、陶瓷、建筑、综合等18个手工业社和皮革、雨伞、刻字、笆斗4个合作小组,共1506名工人,集中合并为12个国营工厂和1个建筑公司。各小集镇的84个合作社(组)2105人归属所在公社、大队。1962年后,将升级为国营的11个工厂(公司)和下放社队的57个企业恢复原来的集体所有制性质,由县财政退赔平调集体财物折款10万元;精简下放1958年后从农村进厂的职工1925人,手工业合作组织和生产,都得到恢复和发展。至1965年底,全县手工业企业62个,职工2119人,产值395万元,比1963年增长2倍。1966年“文化大革命”后,批判“奖金挂帅、物质刺激”,取消劳动分红和计件工资制,挫伤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停滞不前,1966年工业产值仅381万元。70年代在手工业社、组基础上办起了一批小工厂,产值迅速上升。1976年达1217.35万元,比1966年增长2.5倍;固定资产由27.79万元上升到235.8万元,增长7.48倍;自有资金由58.46万元上升到384.78万元,增长5.58倍。1978年以后,从“二轻”系统陆续划出74个小集镇厂、社给乡、镇管理。1985年,“二轻”系统实有企业23个,职工2200人,固定资产原值473万元,净值307.94万元,流动资金298.71万元,产值1116万元,利润48.62万元,比1980年分别增长29.85%~60%;纳税61.4万元。
其他系统1985年共有集体企业50个,职工1648人,固定资产原值426万元,净值352.6万元,产值912万元,利润51.1万元,纳税31.12万元,分系统所属的工厂及产值情况是:经委2个,产值30.69万元;粮食局4个,产值43.05万元;城建局1个,产值45.98万元;商业局4个,产值80.62万元;供销社16个,产值287万元;林业局3个,产值43.81万元;农业局3个,产值159.86万元;畜牧水产局2个,产值48万元;交通局3个,产值54万元;水利局5个,产值40.18万元;教育局4个,产值17万元;民政局1个,产值35.6万元;税务局1个,产值10.4万元;供电局1个,产值15.91万元。
乡、镇企业1985年,乡镇工业企业906个(含村办企业567个),从业人员17642人,固定资产原值2851万元,净值2407万元,流动资金1057万元,产值5547万元,比1975年增长9.6倍,占全县工业总产值35.36%,交纳税金135万元,利润443万元。
上派、三河两镇街道办工业企业54个,职工1995人,固定资产原值334万元,净值266.45万元,1985年产值728万元,利润19万元,纳税39万元。
三、国营工业
1949年3月,三河民主市政府接管私营裕和油坊,改名民生油厂。10月份在几家槽坊基础上建成三河酒厂,为本县第一个国营企业。1950年,先后建成三河新华电灯厂和上派电灯厂,均兼营粮食加工。1955年后又创办了“建设”窑厂、食品厂、印刷厂和官亭、小庙、高刘粮食加工厂及上派油厂。1958年“大跃进”高潮中,兴办了化肥厂、农机修造厂、钢铁厂、炼焦厂、水泥厂、造纸厂、文具厂、糠醛厂、橡胶厂等,并将一批集体所有制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上升为全民所有制,使国营工业系统企业达到24个。由于不顾客观条件盲目发展,致使国家财物遭受严重损失,如钢铁厂自1958年8月投产至1959年4月止,8个月时间亏损4.9万元,生产土钢35吨全部积压;机械厂制造的肥西1号脱粒机报废21台,12匹马力柴油机报废5台,损失折款6.96万元。1960年以后,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工业结构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对大部分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先后停办的有6个企业,即钢铁厂、炼焦厂、水泥厂、造纸厂、文具厂、橡胶厂;合并的有2个企业,即糠醛厂并入化肥厂,“红领巾”铁工厂并入机械修造厂;转变所有制性质的有11个企业,即原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上升为全民所有制的县木器厂、竹器厂、陶瓷厂、五金厂、县建筑公司、县皮鞋厂、三河竹器厂、三河被服厂、三河综合厂、三河纺织厂、岗集背篷厂,自1962年元月29日起恢复为集体所有制。调整以后,地方国营工业只有县食品厂、县印刷厂(公私合营),县化肥厂、县农机修造厂、三河酒厂5个企业,职工408人。通过贯彻《工业七十条》,工业生产逐步回升。1965年产值达到358.72万元,比1963年的97.42万元,增长2.6倍。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很多工厂停产或处于瘫痪状态,工业产值直线下降。1966年产值为497.98万元,1967年降为294.8万元,1968年再降到208.29万元。1968年以后,各厂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恢复了一些必要的规章制度,生产形势有所好转。70年代陆续新建了水泥厂、磷肥厂、农机二厂、三厂,扩建了三河酒厂甜酒车间和县食品厂酿酒车间。1972年创办“农药厂”,到1976年9月因国家禁止生产“六六六”和“滴滴涕”等农药而停办(厂房移交给磷肥厂)。在此期间,除1974年的“批林批孔”运动,使当年生产中的几项主要指标完成较差外,总体生产呈现了稳步增长的局面。1977年县国营工业企业产值达2470万元,比1965年增长90%。1978年以后,工业生产发展较快。1982年起,工业生产总值平均以16.4%的年递增率发展。1985年,全县国营工业企业40个,职工3384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517万元,净值1919万元,总产值4808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0.65%,创利税487万元。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