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49年前,本县工业仅三河镇有1家卷烟厂和5家碾米厂使用机器生产,其余即是分散于城乡各地的手工作坊和个体工匠,194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607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下同)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9%。经过三年恢复时期,1952年工业总产值919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8%。1953年国家开始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7年工业总产值为1582万元,比1952年增长72%,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1.9%。其中:国营工业由1949年的1个发展到22个,产值由1.2万元增长到870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55%;集体工业由1952年的2个发展到94个,年产值453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8.6%;私营和个体手工业产值259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6.4%。1958年“大跃进”高潮中,盲目兴办钢铁厂、炼焦厂等工厂,并将一批原来办得较好的集体所有制工厂(社)转为全民所有制,取消成本核算和严格管理,使国家和集体财产都遭受巨大损失。仅“大办钢铁”一项,全县即损失108万元。至1962年,工业总产值下降到963万元,比1957年下降39.13%。1963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工业生产形势逐渐好转。1965年工业总产值上升到2117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18.74%,比1962年增长119.8%,年递增30%。1966年以后受“文化大革命”运动冲击,工业生产明显下降。1969年工业总产值1602万元,比1966年下降26%。1970年贯彻中共中央大办“五小工业”(小化肥、小水泥、小钢铁、小机械、小煤矿)的精神,工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976年工业总产值4076万元,比1970年增长136.6%。1978年后本县国营,集体和私营个体工业都有较大发展。1985年,全县共有工业企业1073个,职工26869人,固定资产原值6601万元,产值15683万元。利润868.72万元,税金502.52万元。工业总产值比1978年(4443万元)增长253%,年递增率为19.74%,是1949年的25.8倍;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4.3%。工业产品也由解放初期的十几种发展到100多种。其中,一些有特色的产品,如皖西步犁、汽车缸套、巢湖甜酒、包公玉液白酒、毛巾、羽毛扇、钢丝钳及缝纫机针等畅销省内外。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