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化学工业
1959年筹办县化肥厂,1971年三河中学办了磷肥厂,后工业局又办起县磷肥厂。1978年以后,不少乡、村办起了小型磷肥厂,1981年最多时达到24家,1984年工商管理部门对其产品质量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的有13个厂,勒令停业。1985年全县有化工企业12个,从业人员840人,产值811万元。其中:国营企业2个,职工621人,产值773万元;集体企业10个(包括三河中学磷肥厂),从业人员219人,产值38万元。
主要工厂:
县化肥厂位于县城东郊邹岗头,1959年11月26日动工兴建,1961年2月投产。设计年生产能力为800吨合成氨。1963年9月,在国家化工部和省化工厅工程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改革工艺流程,在全国小化肥企业中首次生产固体氮肥碳酸氢氨,受到国家化工部和省化工厅的表彰。到1966年,生产设备经过多次挖潜改造,合成氨从年产800吨发展到3000吨,1965年和1966年连续两年利润均达百万元,跨入全国同行业先进行列,省内外先后有1100多工人和技术人员来厂实习,接受培训。“十年动乱”期间,管理混乱,生产不正常,9年亏损达360万元。1979年以后,加强了企业管理,生产形势好转,投资400万元(上级拨款300万元,贷款50万元,自筹50万元)扩建一套年产5000吨合成氨生产系统,1981年2月投产。同时该厂还注意挖潜革新,技术改造,先后进行重大革新17项,提高了产量,能源消耗也大幅度降低:焦耗降84.2%,煤耗降低64.3%,电耗降低83.6%。1983年和1984年利润分别达到104万元和151万元,被评为全国小化肥生产扭亏增盈先进单位。1985年全厂占地面积由建厂初期的51900平方米扩大到10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671平方米,其中职工生活建筑面积14487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8.5平方米,全民所有制职工571人(技术人员176人),附设劳动服务公司有大集体职工100人。固定资产原值573.66万元,净值392.67万元,年产合成氨12009吨,碳酸氢氨49059吨,产值735.9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3025元,合成氨成本每吨442元,比1961年的2836元,降低84.4%;纳税29.98万元,利润120.8万元。建厂25年来,生产规模扩大了13.5倍,共生产合成氨127148吨,碳酸氢氨467245吨,总产值8863万元,纳税总额298.25万元,盈利总额295.38万元,税利合计593.63万元,除去总投资456.12万元,盈余137.51万元。由于该厂连续超额完成各项生产计划任务,仅1983年以来即15次被评为中央、省、市、县先进单位,为本县最大工厂。
县磷肥厂初为肥光公社磷肥厂,建于1970年,厂址在肥光公社桃花大队,是肥光公社在县工业局的支持下,利用原桃花水泥厂的8间旧厂房,一台旧球磨机,由银行贷款5000元办起来的。工人29人,均系亦工亦农。1971年3月,经县革命委员会批准转为“地方国营肥西磷肥厂”。并由财政拨款6万元,自筹资金3.5万元,兴建了厂房、仓库和宿舍。1980年工厂迁至县农药厂旧址,进行了扩建和整修。至1985年,工厂占地13125平方米,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其中厂房、仓库1297平方米),晒场1825平方米,职工52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9.2万元,净值17.9万元,年产磷肥3700吨,产值37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6607元,纳税1.7万元,利润3.9万元。
二、机械工业
1958年10月,以县抽水机站为基础组建县机械厂。70年代初,又先后组建县农机二厂和县农机三厂。乡镇集体机械工业在原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于70年代后期逐步发展。至1985年,全县有机械工业企业53个,从业人员2310人,年产值1441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2.75%。其中:国营4个,职工517人,产值337万元;县属大集体2个,职工70人,产值59万元;乡镇企业47个,从业人员1723人,产值1045万元。
主要工厂:
县缸套厂位于上派镇派河北岸,前身是1951年组建的县抽水机站,职工30人,原址在县政府老大门处,1958年6月迁至现址,名为“地方国营肥西县机械厂”。1960年5月,原“红领巾铁工厂”房舍被大风刮倒,财产及129名职工并入该厂,易名为“肥西县中心机械厂”,职工人数达到327人。同年冬,因纠正“共产风”,解散大食堂,群众急需铁锅,该厂兼产铁锅。1961年5月,又挂出一块“肥西县锅厂”的衔牌,实际是一套班子两个厂名。1963年精简下放,职工减到51人,厂名改为“肥西县机械厂”,去掉锅厂牌子,以生产打稻机、磨面机、碾米机等农机为主,兼营农机修理。1969年1月,原国营县拖拉机站撤销,驾驶员随机下放到人民公社,下余48人并入该厂。8月,改称“肥西县农业机械修造厂”。合并以后,两个单位之间矛盾突出,一时难以解决,同时根据当时生产发展需要,县革命委员会于12月又决定,将原拖拉机站人员全部划出,组建“肥西县农业机械修造二厂”,老厂改称“肥西县农业机械修造一厂”。1979年10月,因农机产品滞销,转向以生产缸套为主,改为现名。主要产品有S195缸套,6120汽车缸套,350型制砖机,MG——78型制瓦机等。其中S195缸套,1979年在全国缸套行业产品质量检验中,被评为一等品,名列全国第四位。1980年在全国缸套行业检查室内快速磨损试验中,以0.06359毫米的最小磨损值居全国之冠。1982年11月被评为安徽省优质产品。1984年,再次获全国缸套耐磨试验第一名。产品行销上海、西南、东北、华东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该产品还于1981年起为株州市柴油机厂生产的柴油机主机配套,出口香港、巴基斯坦。1982年该厂被评为省多种经营先进单位。1985年,全厂占地33000平方米,职工204人,固定资产原值71.12万元,净值37.24万元,产值138.19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8275元,纳税5.97万元,利润8.93万元。
县农机二厂位于上派镇合安路和上三路的交叉路口,其前身为县拖拉机站机修车间,创建于1961年,站址在肥光桃花城,1969年1月拖拉机站撤销。管理人员及修理车间工人48人并入县农业机械修造厂,同年12月,原拖拉机站人员全部划出,创办“肥西县农业机械修造二厂”,并调进14人,厂址设陈岗头,利用已撤销了的“肥西县师范学校”的两幢平房做生产车间。1969年12月25日,在肥西中学靠上三路口处划出土地13500平方米,兴建车间及办公室545平方米,全厂由陈岗头迁入现厂址。1974年7月,省机械工业局下文规定,在该厂设立定点分配式油泵修复车间,承担六安、合肥、巢湖等10个地区、市的油泵修理业务,并拨款10万元扩建900平方米油泵车间,增添仪器设备。油泵修理业务曾扩大到全省及山东、河南等地。1977年10月,省农机管理局为了增强该厂农业机械的修理能力,投资23万元,兴建一幢1620平方米的大修车间,1979年末竣工。1980年因农机产品处在调整阶段,生产的农机配件产品没有销路,生产出现低潮。省机械厅建议,将县农机修造二厂改为小汽车修配厂。同时拨给技术措施资金7万元,用于小汽车修配作业线的改造,还从上海聘请老技工8人。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没有小汽车修理业务,生产和维修业务很不景气。因此,县政府于1982年4月决定该厂部份转产,将大修车间、油泵楼、仓库、宿舍共2910平方米建筑面积,固定资产41万元及55名工人划出,组建“肥西县棉织厂”,剩有职工70人,于1983年元月又恢复原厂名。1985年,厂占地9100平方米,职工77人,固定资产原值74.08万元,净值52.82万元,主要生产设备53台(套),从事油泵及农机修配业务,产值40.55万元,纳税0.97万元,利润2.77万元。
县农机三厂位于官亭镇西合六公路以南约500米处。1960年初,仅是7名工人组成的修理组。只有一副工具担和一台12寸台钳,为淠河工地民工修理大板车,4月,组建“肥西县淠河机械厂”,隶属淠史杭工程指挥部,厂址设官亭南郢。1964年9月,购买原官亭中学校舍33间即现在的厂址。1965年4月,厂名为“肥西县水利电力局机械排灌流动队”,并配备10~60匹马力柴油机23台,机动船2艘,沿淠河总干渠一带执行抗旱排涝任务,职工增至32人。1969年7月,“流动队”划交县工业局管辖,易名为“肥西县农业机械修配站”,原有排灌机械折价下放给人民公社或生产大队使用。1970年12月改称现名。以修理制造中小型农机具为主。1985年全厂占地15400平方米,职工58人,固定资产原值32.3万元,净值21.87万元,主要生产设备29台。产品有744型人力打稻机,370型轧籽机、D100型平底锅、V—24型万能粉碎机。年产值23.4万元,纳税0.56万元,利润0.45万元。
肥西除尘器厂位于上派镇青年路,二轻系统集体企业。1952年冬组织铁器生产互助组,1953年转为“爱国铁器社”,一直生产小型农机具。1979年转产除尘器改为现名。起初只能生产2个品种,9个规格,年产除尘器30台,1985年发展到生产12个品种,44个规格,产量增加到100台,比1979年增长2.33倍,产品销售省内300多家大中型工矿企业和江苏、青海、甘肃等19个省、市。全厂占地5225平方米,建筑面积2296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30.5万元,净值20.2万元,职工65人,年产值55.18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8622元,纳税2.1万元,利润2.7万元。
山南离合器总成厂山南镇镇办企业。原是“山南农机修配站”,建于1969年12月,当时仅有工人7人,以农机具修配为主,此后生产规模逐年扩大,职工增加到85人。1974年更名为“山南农机修造厂”,生产打稻机、面条机及手扶拖拉机配件等。1976年产值达24.5万元,利税3.4万元。1981年以后,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产品积压滞销,造成三年亏损共4万元。1984年下半年,该厂对人员及生产结构进行了调整,加强管理,开辟新产品,主动与安徽拖拉机厂和合肥手扶拖拉机厂联系,两厂的离合器总成配套全部转给该厂生产、加工、组装,厂遂改为现名,生产面貌迅速改观。1985年,工厂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752平方米,职工80人,各种生产设备22台(套),固定资产38万元,流动资金35万元,年产离合器总成6591套,手拖配件17756件,102型面条机15台,四开炒籽平锅15口,744型打稻机300台,修配收入3万元,总产值64.6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8075元,人均月工资85元,纳税1.65万元,利润3.37万元。
三、金属制品业
建国前,从事五金加工和修配匠、铺,遍布城乡各地。1948年,全县约有铁匠铺109家;铜匠铺、挑105家;白铁锡匠50家;银铺20家。有些工匠制作的手工产品,工艺考究,质量上乘,如三河铁匠殷本善制造的篾刀,上派“孔恒玉”,三河“老天宝”制造的银器,方圆百里闻名。
解放后30多年来,原来的手工金属加工业绝大多数发展成各种不同的小型工厂,产品种类也由单纯制作农业及生活用品,发展到铸造、加工、机械、电器等多种产品。其生产方式则普遍使用电动鼓风机、锻压锤、车床、刨床、钻床、砂轮机等机器,实现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生产。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1985年,全县金属制品业74个,从业人员1244人,年产值740万元。其中:大集体企业5个,职工610人,产值380万元;乡镇企业69个,从业人员634人,产值360万元。
主要工厂:
县轻工机具厂属二轻系统集体所有制企业,位于上派镇派河东岸,原是“肥西县五金社”,创建于1961年11月,利用县炼铁厂下马时留的工料棚作厂房,贷款3700元,工人52名,仅有3盘红炉,生产锹、锄、锅铲等,年产值5万元。1962年初,转产犁耳。1964年生产铁犁,在国内首次将小农具以铸代钢新工艺试验成功。1965年3月正式定型为65—3型轻便步犁。获全国改良农具二等奖。当年产值达25万元,是建厂初期的5倍,盈利5万元。1966年改名为“肥西五金厂”。1967年又改名“肥西县农具厂”。1971~1978年,先后试制成功C618车床、B665、B635牛头刨床,J53—300吨双盘摩擦压力机及10寸活动扳手等,并小批量生产。1979年9月,厂改为现名。但此后机械产品滞销,牛头刨、压力机相继停产。该厂及时转向恢复步犁和犁配件的生产,并根据不同地区农民使用习惯的需要,仿制出“沿江步犁”、“淮北2号”、“淮北3号”,使步犁品种增加到5个。1982年生产的35000部步犁和35万片犁耳销售一空。1983年增加生产手压井泵5000台,并为黄山电扇厂、滁县电扇厂铸造电扇底盘,增加收入20万元。1984年又试制成功机耕犁和施肥播种机。1985年,厂占地27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66平方米(其中厂房6566平方米),职工216人,固定资产原值88.12万元,净值54.29万元。主机设备87台(套)。产值205.34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9506元,纳税7.49万元,利润17.27万元。该厂自1974年以来,年年被评为县先进单位。1978年轻工部授予“支农标兵”红旗单位;1982年评为全国工交战线经济效益宣讲团四个企业之一;1983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先进单位”铜匾;1984~1985年连续两年获合肥市人民政府“最佳经济效益先进单位”奖杯。其产品“晶牌”犁镜1979年被安徽省和轻工部评为优质产品;1982年又被评为省“著名商标”。轻便步犁被评为省优质产品,犁耳被定为全国五个生产点之一。产品销售河南、江苏、山东、吉林及本省86个县的广大农村。
三河机针厂属二轻系统集体企业。原是1955年组织起来的被服生产合作社。从事服装加工兼制草帽。1970年10月,厂领导抓住缝纫机针市场供应紧缺这一信息,决定转向机针生产,用厂里积累资金3万元,购买和自制生产设备38台,并派18名工人至沪学习。上海一、二机针厂支持22台处理设备,1972年10月底试产成功。1973年生产家用14号机针15万包。1974年注册为“三河”牌(1979年3月改为“黄山”牌),产量上升到20万包。1976年全国30家针厂评比,得分84.6分,名列第七。1980年经上海工商机针小组检验提高到91.5分。1985年,厂占地2030平方米,建筑面积1727平方米,职工68人,固定资产原值27万元,净值17万元,年产机针80万包,产值22.6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3329元,纳税1.2万元,利润1.4万元,产品畅销18个省、市、自治区。
三河工具厂属二轻系统集体企业。原是50年代组织起来的“建国铁器社”。1958年曾上升为国营企业,1962年恢复为集体所有制,当时主要生产锹、锄、镰刀等农用工具。1970年10月,转产试制钢丝钳成功。1972年生产8寸钢丝钳2万把,销路很好。此后,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改造,提高产量、质量,品种也由原来1个增加到3个8种规格。产量达到15万把,比建厂初期增长6.5倍。1982~1984年先后出口到法国、美国、西德、荷兰等国12万把。1985年工厂占地2780平方米,建筑面积2140平方米,职工121人。固定资产原值31.3万元,净值16.4万元,产值50.7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4186元,纳税1.64万元,利润0.4万元。
新仓铸造厂新仓乡办企业。原是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只生产铁木农具。1963年增加铸造犁头、犁耳,年产值1万元。由于设备简陋,技术不过关,1966年停产。1973年重新恢复铸造业,更新机械设备,并派人出去学习,请来技术人员,为芜湖仪表厂生产汽车化油器,年产20万只,并兼铸犁头,球磨机钢球等,1974年产值3万元,交税1500元,首次创利4000元,扭转了企业的亏损局面。1979年更名新仓农具厂。扩大生产经营范围,为合肥锅炉厂生产炉塞、炉底、轴承座等,产值增到16.8万元。1980年1月,改厂名为现名。又为合肥锅炉厂生产省煤器、炉牌,同时为合肥电机厂生产电机减速机。1985年,厂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40平方米(楼房面积440平方米),职工81人,主机设备22台,固定资产20.6万元,年产炉牌50万片,省煤器30台,减速机3000台(套),产值6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7531元,纳税4.8万元,利润6000元,人均月工资80元。
四、建材工业
砖、瓦,旧以土窑生产为主。1955年夏,县“建设窑厂”建成,开始生产青砖。1957年建土窑两座,增加生产青瓦。1956年7月,创办“肥西县砖瓦陶器厂”,月产砖13万块。1960年在精简整顿中,“建设窑厂”停办,“砖瓦陶器厂”停止砖瓦生产。1963年,在县建设窑厂的基础上恢复了砖瓦生产,并逐渐发展成规模较大的青砖瓦厂。70年代后期,很多乡镇办起了轮窑厂,砖瓦生产业迅速发展。至1985年,全县有窑厂112个,从业人员4343人,年产砖32617万块,瓦2217万片,比1957年分别增长107.7倍和84.3倍。产值1428.2万元。其中:国营企业1个,职工517人,产值128万元;二轻系统集体企业1个,职工150人,产值30.2万元;乡镇企业110个,从业人员3674人,产值1270万元,有轮窑24座,土窑85座,年产砖14631万块,瓦1240万片。
本县水泥生产开始于1958年创办“桃花水泥厂”,1959年1月正式投产。但于1960年10月精简停办,22个月共生产水泥3700吨。1970年又重建县水泥厂。水泥预制品始于70年代初期。从预制水泥砖、瓦,发展到预制桁条,楼板及涵管等。很多企业由手工操作逐步发展到半机械化生产。1985年,全县有水泥预制厂17个,从业人员427人,固定资产57.94万元,产值258.8万元,纳税7.8万元,利润15.75万元。其中:国营1个(即水利工程队预制厂),职工20人,产值7.38万元:县属大集体2个(即城建局建筑公司预制厂,水利局潜南管理所预制厂),职工118人,产值52.42万元;乡镇企业14个,从业人员289人,产值199万元,年产预制瓦35.84万片(其中石棉瓦1万片),水泥砖9.05万块,民房构件7.909万立方米(其中桁条3674立方米),水利电力预制品2.2万件,涵管21.36公里。
其他建材业,1985年有采砂企业3个;采石企业14个;石灰制造业4个;油毡厂2个,除采石厂、石灰厂各有1个属交通局管辖的大集体企业外,其余均为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254人,年产黄砂157.77万吨,石料77.28万吨,石灰13796吨,油毡70183卷。产值326.59万元,纳税20.27万元,利润52.21万元。
1985年,本县有建材工业企业153个,从业人员6222人,产值2163.17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3.8%。其中:国营企业3个,职工735人,产值284.96万元;县属大集体企业5个,职工309人,产值150万元;乡镇企业145个,从业人员5178人,产值1728.21万元。
主要工厂:
县水泥厂1958年9月筹办“肥西桃花水泥厂”,厂址在现肥光乡桃花村,利用原“建设窑厂”为基础,1959年1月投产,1960年10月停办。1970年7月,在上派河北岸原水利局旧址重办水泥厂,1971年10月1日正式投产。原设计年生产能力为400号水泥4000吨,1972年实际生产水泥3421吨,1979年上升到8000吨。1982年采取“双掺法”新工艺,即将矿渣掺入量由原来的30%降到20~10%,而分别以10~20%的粉煤灰代替,水泥强度在390号以上,是我省的首创。它在保证水泥质量的前提下,既能节约烘用煤,使每吨水泥降低成本1~2元;同时废物利用,保护环境。当年水泥产量上升到10000吨。1983年企业实行承包责任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调动了职工生产积极性,产量增加到13000吨,1985年再次增加到16565吨,比1972年增长3.84倍。工厂占地37932平方米,建筑面积12404平方米,职工198人,固定资产原值148.36万元,净值111.54万元;产值149.58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为77.86万元,比1972年16.42万元,增长3.74倍。全员劳动生产率3932元,纳税9.62万元,利润20.7万元。自1981年以来,5次被评为县先进单位;1982年被评为省节约能源先进单位;1984年被评为合肥市“最佳经济效益单位”。
县砖瓦厂国营企业,位于肥光乡桃花城。1955年创办建设窑厂,厂址在赵大墩。征地50亩,职工150人,手工制作,年产青砖200万块。1956年春,又从万龙嘴征地150亩,建土窑1座扩大生产,因一场两地不便管理,加之万龙嘴黄土型性指数高,制坯裂纹多,年底迁至桃花城,征地150亩,建双门砖、瓦土窑各2座,添置手摇瓦机1部,1957年正式投产,年产青砖300万块,青瓦26万片。1958年10月,县水利局在该厂址原有房舍的基础上兴建水泥厂,将原窑厂并入改为砖瓦车间。1960年10月,水泥厂停办,砖瓦车间也随之停产,人员全部解散回家。1963年初,县公房产管理所出钱组成砖瓦生产组,为公房维修提供砖瓦。1964年初,成立“肥西县公房产委员会砖瓦厂”,1968年下放给上派镇管辖,易名“肥西县砖瓦厂”。1971年10月,三权收归县财政局。1973年该厂增建石灰车间,1975年在肥光乡王小郢征地5亩,石灰车间迁入新址,变为该厂附属石灰厂,后因连年洪水为患,于1977年被迫停产。1978年,由六安地区投资2万元,厂自筹4万元,兴建18门小轮窑1座,当年产红砖46万块。1979年,该厂划归基本建设局管辖,国家建材部和省建材局投资35万元,兴建36门大轮窑1座,1981年投产,年产红砖1300万块。1982年,县财政投资2万元对瓦机进行改造,7月,挤出瓦机试制成功,产量由70万片增加到140万片,人力减少30%,单项成本降低30%,省建材局为此召开了全省挤出瓦现场会,在全省推广。1983年被评为合肥市先进单位。1984年3月,该厂又从基建局划出属县经委直属企业。国家经委和财政部批准并投资70万元,引进国外空心砖生产线(总投资额540万元),正在筹建中,为填补省内空白,并对全国有示范作用项目。1985年,全厂占地133653平方米,职工445人,固定资产原值132万元,净值100万元,年产红砖2478万块,红瓦145万片,产值128万元,纳税20万元,利润8万元。
县建筑材料厂属二轻系统集体企业。位于上派镇四十埠村。1955年3月,初建于五十埠石佛寺,名为陶器组,6月,转为“先进陶器社”,有26人,2座龙窑,生产缸、罐、坛、碟等日用粗陶器。1956年7月,转为大集体,并增设砖瓦车间,改名“肥西县砖瓦陶器厂”,建土砖窑2座,月产砖13万块。1958年迁厂于今址,升为地方国营,改名“肥西县先进陶器厂”。职工210人,月产砖20万块。1960年征地60亩,并设石佛寺、中派两个分厂。1962年精简整顿时,撤销分厂,恢复为集体所有制,仍名“先进陶器社”。同时砍掉砖的生产,专门生产陶器。职工30人,年产值2.5万元。1972年冬,又改厂名为“砖瓦陶器厂”。1973年新建砖瓦窑各1座,生产砖、瓦。1979年4月,撤销陶器车间,1980年1月,兴建12门轮窑,10月投产,产值产量和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1984年9月,厂改为现名。1985年,全厂占地3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970平方米,职工170人,固定资产原值10.83万元,净值4.8万元,年产砖619万块,瓦24万片。产值30.2万元。比1980年增长2.25倍,纳税3.7万元,盈利0.26万元。
上派镇砖瓦厂位于上三路1公里处西侧,创办于1959年,原在四十埠村东,1975年迁现址。经过多年来不断投资扩建,兴建26门轮窑1座和10条50.4米隧道式人工干燥室,陆续购置了挖土机、推土机,采取轨道输送泥土。1984年以后,企业内部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以车间核算,各道工序实行定员、定岗、定产、定消耗,生产不断上升。1985年工厂占地113333平方米,职工419人,固定资产原值139.53万元,净值107.57万元,年产红砖2275.3万块,平瓦137.27万片,产值127.47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3042元。纳税14.68万元,利润0.19万元。
二十埠轮窑厂肥光乡二十埠村办企业。是本县乡村建材行业最早的轮窑厂。创建于1964年3月,集资460元兴建土窑,吸收30名社员。手工制作,半年烧砖4万块,10月份购置砖机1台,年底产砖30万块,产值9000元,工人劳动报酬由生产队记工。1965年,生产纳入国家计划,增添了设备,年产砖150万块,瓦5万片,产值5万元,纳税0.5万元。职工仍回队记工,每月发给补助费12元。1970年7月,建造18门轮窑1座,10月份正式投产。1971年工人增加到130人,年产砖450万块,瓦18万片。1975年增建土窑3座,此后产量质量逐年提高。1976年被评为六安地区“先进集体”。1982年被评为省“先进集体”。1985年,工厂占地3663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9平方米(其中楼房面积108平方米),职工270人,有成套机械化生产砖瓦机及汽车3部,拖拉机2台,设备资产20万元,年产砖715万块,瓦60万片,产值54万元,比1965年增长9.8倍,纳税3.2万元,利润8万元。
县石灰厂交通局于1978年6月投资9.7万元办的集体企业。1981年4月与肥光公社联营,主要生产石灰为公路建设服务,也对外销售。全厂有国家干部2人、集体职工3人,临时工30人(附近农民)。1985年固定资产原值12.83万元,净值8.96万元。年产石灰9094吨,产值43.9万元,纳税1.38万元,利润3.4万元。
官亭油毡厂官亭镇办企业。1970年12月创办。开始以粮油加工为主,兼营油毡及水泥预制品等生产。1971年生产油毡4000卷,产值5.2万元。1975年以后,不断更新设备,充实技术力量,产量逐年提高。1983年3月与粮油加工厂分开,成立“官亭油毡厂”。对生产设备进行了彻底改造,原料由粉剂改成水剂,每卷降低材料成本0.05元。1984年12月县政府授予“技术改造奖”。1985年,占地3333平方米,建筑面积2470平方米(楼房936平方米),职工52人,固定资产24万元,流动资金14万元。年产油毡3.8万卷,产值59.7万元,纳税3.4万元,利润4.1万元。该厂还不断开展对外技术辅导和技术转让,先后帮助本县三河及六安市、金寨县果子园乡、望江县华阳油毡厂培训技术人员和技术转让,收入2万元。
三河镇油毡厂建于1971年5月,占地2375平方米,建筑面积1056平方米,主要生产油毡。1985年,固定资产原值12.63万元,净值11.44万元,产值58.34万元,职工66人,全员劳动生产率8839元,盈利总额2.76万元,纳税5.43万元。
五、粮油饲料加工业
大米加工,旧时用木砻、土砻磨成糙米,然后用石臼舂成熟米(现通称大米),全县砻坊有数百家,其中绝大多数为米行兼营,他们自收稻谷,加工成大米后销售。三河镇开办机器碾米厂较早。1926年,商人杨福亭兴办“同昌米厂”,设备有德国造32匹马力柴油机1部,带4个斗子,后卖给周经章,改名“丰裕庆米厂”,至1953年停业。上派镇1929年有倪建泉等三股东合资开办碾米厂,设备有国产20匹马力柴油机1部,带一砻二斗,至抗日战争爆发后停业。此后在三河镇开办的米厂还有:“义源米厂”(1930—1953年);“同泰米厂”(1932—1938年);“泰丰源米厂”(1935—1953年);“天成米厂”(1933—1953年);“公成米厂”(1934—1938年);“同丰米厂”(1934—1953年);“新生米厂”(1947—1953年),上述9家米厂,共有12——40匹马力柴油机9部,砂砻2台,米机(斗)19部,年加工大米约5万吨。大多数售给外地米商。解放后,国家即着手进行米厂建设。1950年,先后在三河、上派两处,利用电灯厂的机械动力,委托加工粮食,供应市场。1951年秋在三河桥庵创办了“人民米厂”。1955年和1956年,三河、上派电灯厂发展为专营米厂。1955年在官亭办了“公私合营官亭米厂”。此后,在各区所在地又陆续兴办了小庙、高刘、化岗、山南米厂。由于国营粮食加工厂主要为城镇商品粮供应及外调出口服务,无力承担农民食用的大量的粮食加工任务,因此乡、镇及县属单位和村办的小型粮食加工厂自人民公社化以后逐步发展,特别是1978年以后发展较快。1985年全县粮食加工厂451个、职工2989人,产值2030.45万元。其中:国营7个(含5个米油厂)职工287人,产值1820.08万元;县属大集体3个,职工12人,产值12.37万元;乡镇企业441个,从业人员2690人,产值198万元。
面粉加工,旧时使用石磨,用筛箩(箩柜)筛面。石磨多用人工推,也有少数用毛驴拉。由于本地人民不喜食面,农民收的麦子除少数自加工自食外,大部分卖出。在集镇上从事专业加工的磨坊(农村也有一些季节性磨坊)除加工挂面外,也销售面粉给茶馆、糕饼坊制作点心糕点。据1956年调查,全县有磨坊123家,石磨124盘,毛驴80条,由于粮食实行统购统销,私营磨坊也随着消失。本县城镇供应面粉长期依靠调入。60年代以后,一些乡镇粮食加工厂,附带小型面粉机,兼营代客加工面粉。1983年,柿树岗乡办了一个面粉加工厂,有职工13人,年产值4万元。1985年,全县乡镇企业共加工面粉1390万公斤,产值532万元。是年,粮食局投资3万元,在该局杂品厂兴建小型面粉加工车间,年产面粉571吨供给本厂生产筒子面。
油脂加工,过去主要用石碾和木榨。由于所需资金较多,季节性强,专业经营很少,大部分油坊均系富裕农、商兼营,雇工生产,主要加工油菜籽,棉籽及少量花生、芝麻等。其经营方式,一般是代客加工,收籽付油退饼收取加工费。也有以饼抵作加工费的。少数资本雄厚的油坊,产销合一,批发、零售、兑换兼营。据建国初期统计:全县有油坊56家,木榨91台,地榨9台,日榨原料3.55万公斤。1949年3月,三河市民主市政府接收了郑姓私营“裕和油坊”后与“公私合营光明油厂”合并组成“三河油厂”。1956年以后,粮食局先后从供销系统接收了长安复兴油厂、官亭墩油坊、小庙北分路油厂、山南供销社油厂,并分别改称:“上派油厂”、“官亭油厂”、“小庙油厂”、“山南油厂”。1971年以后,官亭、小庙、山南油厂与米厂合并。1974年和1984年粮食局又在化岗、高刘米厂投资增建油脂车间。至此,除丰乐区外各区(镇)都有国营油厂,及时方便的保证了市场供应。农民食用油脂的加工,主要依靠乡村办的集体油厂。在生产方式上,都改变了过去的畜力碾碎,人工榨油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代之为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生产。1985年,全县共有油厂167个,从业人员2693人,产值2066.96万元。其中:国营油厂2个(5个油米厂合并的算在米厂内),职工191人,产值449.87万元;县属大集体油厂7个,职工31人,产值119.09万元;乡、村办油厂158个,从业人员2471人,产值1498万元。
饲料加工,解放后主要以米油加工厂的副产品,如面糠、碎米、豆饼等作为饲料供应市场。专业饲料厂的建设,始于1957年,县从城关粮站划拨草仓一幢(容量100万公斤),调拨40匹马力柴油机1部,购置粉碎机2台,建立“肥西县饲料厂”。职工25人,1960年移交给粮食部门,1962年因城建规划而拆除。1984年粮食局投资60万元在城关粮站新仓库处兴建“肥西县配合饲料厂”。各乡村办的饲料加工厂均为粮食加工厂附带经营,就地代客加工,没有单独计算。
1985年,全县有粮、油、饲料加工企业620个,从业人员5772人,产值4169.93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26.6%。其中:国营企业10个,职工555人,产值2338.47万元;县属大集体企业10个,职工43人,产值131.46万元;乡镇企业600个,从业人员5174人,产值1700万元。
主要工厂:
三河米厂原新华电灯厂与人民米厂合并组成。新华电灯厂是皖北军分区1950年在三河朱家嘴创办。设备有60匹马力蒸汽机1部,除发电外,带砂砻2部,铁磙米机4台,白天加工粮食,晚上发电照明。1951年交地方财政,1953年购买了“泰丰源”私人米厂全套设备及厂房,厂址亦随即迁至西街。1956年6月30日划交粮食部门。“人民米厂”是1951年秋粮食局以300元购买“义源米厂”全套设备在桥庵开办的。两厂于1959年1月27日合并,名为“三河米厂”。至1985年底,国家共投资24.6万元,进行新建扩建和技术改造,使年产大米能力达到11200吨,全厂占地8988平方米,职工39人,固定资产原值18.58万元,净值9.33万元,年产值244.8万元,纳税0.62万元,利润3.90万元。
上派米厂前身系“肥西县电灯厂”,创建于1950年春,原址在葛大巷,设备有日本产144汽车引擎1部,带6.25千瓦发电机1部和橡皮砻1台,螺旋式榨油机1台,白天加工糙米或油脂,晚上发电照明。1951年7月迁到周老坟(即现百货公司门市部),增购美国产雪法兰牌汽车引擎1部,并接收桃溪镇“大生米厂”老式单缸18匹马力柴油机1部,14寸橡胶砻谷机、2号米机各1台,改名“肥西县机米厂”,职工15人。1955年12月改称“国营肥西县上派米厂”。1959年8月迁到现厂址。国家先后投资40万元,进行新建和设备更新改造,使年生产大米能力达到7781吨,混合饲料3500吨。1985年,工厂占地13947平方米,职工43人,固定资产原值25.81万元,净值15.61万元,产值291.52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67795元,纳税0.65万元,利润2.71万元。
三河油厂由原“民生油厂”、“光明油厂”和“丰乐油厂”部份合并组成。“民生油厂”原名“裕和油坊”,始建于1941年,老板郑阳谷,生产设备有木榨6台,水牛8条,石碾1盘。1949年3月,三河民主市政府接管,改名“民生油厂”,新购木榨2台。1951年改名“合成油厂”,1954年交给三河供销社,1956年11月改称“肥西县粮食局第一油厂”。“光明油厂”,前身系“永兴公油坊”。始建于1940年,设备有木榨6台,水牛5条,石碾2盘。1955年改为公私合营。1956年4月作价移交粮食局。上述两厂址均在三河镇朱家嘴,因此,1957年并为一个厂。称为“公私合营光明油厂”。1979年改名为“肥西县粮食局三河油厂”。国家先后投资46.8万元,新建厂房430平方米,添置榨油机械25台,内燃电机组1套75千瓦,工业锅炉1台,年生产能力食用植物油1000吨。1985年,厂占地4050平方米,职工78人,固定资产原值38.79万元,净值29.02万元,产值227.87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29214元,纳税1.41万元,利润5.62万元。
上派油厂原系长安乡“复兴油厂”,隶属供销社。1956年12月作价交给粮食局,改名“肥西县粮食局第三油厂”。1958年7月迁到上派镇倪家老坟。同年10月改今名。1960年迁到万龙嘴。至1985年底,国家共投资230.5万元,用于新建和设备更新改造,机械总动力440千瓦,电机117台,榨油机71台,工业锅炉2台,实验化验仪器5套,内燃发电机组1套,浸出设备27台,载重汽车3辆,固定资产原值222.25万元,净值203.46万元。全厂占地19540平方米,职工113人,年生产食用植物油6000吨,为本县最大的油厂。年产值222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9646元,纳税1.33万元,利润2.48万元。
官亭米油厂原“公私合营官亭米厂”与“肥西县官亭油厂”合并组成。“公私合营官亭米厂”,原是刘子寿私人办的“寿记米厂”。建于1949年,厂址原在合肥坝上街,设备有国产老式20匹马力柴油机1部,日本产12匹马力丰田汽车引擎1部,班产大米12500公斤。1951年春与肥西县粮食局协商迁至肥西县张新圩仓库,由粮食部门委托加工,实行包缴制,即每批原粮抽出百市斤,经双方会碾确定精度、出品率后,包干交给粮食部门大米数,副产品抵作厂方工资,同时每百斤稻谷允许厂方提留2市斤大米作利润。1951年秋迁到官亭背亭仓作厂房。1952年改包缴制为工交费,每百市斤稻谷加工成标二大米,工交费为0.29元,主副产品全部交粮食部门。1955年7月实行公私合营,改名“公私合营官亭机米厂”,是年12月划交粮食局。“官亭油厂”原系官亭供销社墩油坊,1955年作价交给粮食局,名为“肥西县粮食局第五油厂”。1958年7月迁到官亭粮站西边,10月改称“肥西县官亭油厂”。1971年迁到官亭粮油分站小瓦仓库作车间,与米厂合并,称“肥西县官亭米油厂”。下设大米、油脂两个车间。自1955年以来,国家共投资32.5万元,用于厂房兴建和设备技术更新改造,机械总动力217千瓦,碾米机械11台,制油机械19台,饲料机械2台,年生产能力大米14000吨,食油695吨。1985年,厂占地5510平方米,职工56人,固定资产原值25.84万元,净值16.1万元,产值309.59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55284元,纳税1.08万元,利润3.6万元。
小庙米油厂小庙米厂建于1955年,隶属原公私合营官亭米厂,1963年划归高刘米厂,1973年划回成立粮食局小庙米厂。小庙油厂前身系北分路油坊,始建于1909年,1950年4月政府没收后交给高刘供销社经营,设备有木榨2台,水牛3条,石碾1盘。1956年,作价交给粮食局,改称“肥西县粮食局第四油厂”。1958年迁到小庙街南头,利用粮站50万公斤草仓作厂房,新购木榨2台,水牛7条,并新建草榨房5间。1961年县粮食局批准全套设备无偿借给小庙公社经营,职工20人全部回粮站,1971年退还粮食局。1972年用更新改造资金2.03万元,兴建厂房6间147平方米,新购95型榨油机2台,全部改造为电动机械化榨油,原木榨、石碾全部淘汰。后与米厂合并改为今名。建厂以来,国家共投资27.6万元,用于新建和设备技术更新改造,现有机械总动力154千瓦,电力机械设备1台,30型联合碾米机1套,榨油机械13台,年生产能力大米7000吨,食油693吨。1985年,厂占地6692平方米,职工46人,固定资产原值26.05万元,净值17.33万元,产值197.94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43030元,纳税0.57万元,利润4.33万元。
高刘米油厂1955年底由公私合营官亭机米厂迁来20匹马力柴油机1部开办的大米车间,属官亭机米厂领导。1959年划归高刘区粮站,1963年成立“高刘米厂”。粮食局先后投资25.5万元,建大米车间200平方米,改柴油机、大糠炉为电动。1984年新建油脂车间210平方米,购榨油机2台,改称今名。1985年,厂占地4655平方米,职工33人,机械总动力199千瓦,电力机械2台,碾米机械6台,榨油机械15台,年生产能力大米12000吨,食油670吨。固定资产原值24.24万元,净值16.12万元,产值150.83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45706元,纳税0.15万元,利润1.85万元。
山南米油厂米厂始建于1959年,由三河米厂调拨其购置的“泰丰源米厂”的英国产40匹马力柴油机1部,新购砂砻、米机、大糠机各1台,升运机3台,利用粮站草仓5间作厂房,班产大米1万公斤。1964年以后,省粮食厅先后投资7.1万元,新建楼厂房4间372平方米,更新机械设备,改为电动生产。油厂的前身系“山南油坊”,始建于1929年,地址在山南街东瓦砾塘拐,设备有木榨2台,水牛7条,石碾1盘,1950年由山南乡农协会主持接办,1952年交给山南供销社,1955年划交粮食局,改称“粮食局第六油厂”。1958年10月,改称“肥西县粮食局山南油厂”。1965年厂址迁到现在米厂西边先建草房后改为基建房7间190.4平方米。1971年与米厂合并,称现名。下设大米、油脂两个车间。1972年购榨油机2台,淘汰木榨、水牛、石碾旧的生产方式。建厂以来,国家先后投资28.7万元,用于新建扩建和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机械总动力221千瓦,碾米、榨油等机械设备26台,年生产能力大米16167吨,食油714吨。1985年,厂占地2500平方米,职工35人,固定资产原值25.57万元,净值17.41万元。产值402.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14883元,纳税0.94万元,利润8.71万元。
花岗米油厂始建于1965年8月,粮食局由上派米厂调拨砻谷机、米机各1台,并投资2900元,利用旧草仓做厂房安装机械,9月份正式投产。1972年新建厂房,购进30型联合米机一套。1974年成立花岗米厂,实行单独核算。同时新购榨油机5台,后改称现名。自建厂以来,国家共投资21.9万元,用于扩建和购置设备,机械总动力171千瓦,碾米、榨油等机械设备25台,年生产能力大米6000吨,食油680吨。1985年,厂占地2405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9.84万元,净值14.62万元,职工44人,产值223.3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50752元,纳税0.76万元,利润2.83万元。
县配合饲料厂位于上派镇四十埠村东。1984年6月,粮食局投资60万元,动工兴建主厂房568平方米,仓库容量2500吨。10月份建成试产,设计年生产能力最高可达5000吨。当年生产配、混合饲料91吨,产值3.46万元,产品销售一空。县粮食局决定,自1985年起各米油厂生产的统糠统一供给饲料加工厂,作为生产配、混合饲料的原料。是年底,全厂职工77人,固定资产原值51.58万元,净值48.55万元,生产配、混合饲料2182吨,产值68.52万元,比1984年分别增长23.25和19倍。利润5.35万元。
清平乡粮油饲料加工厂乡办企业。1966年8月茶棚等六个大队集资2000元办“茶棚油厂”。当时仅有木榨2台,工人12名,年加工油料50多吨,产油17吨,产值2.89万元,纳税700元,利润3000元,人均月工资35元。1973年,新建厂房240平方米,购置95型榨油机,生产实现半机械化。每百公斤菜籽出油34公斤。1976年,更厂名为“清平综合厂”。以油厂为基础,新办了“农机修配厂”、“拖拉机站”及养猪场。1980年又将上述三单位划出,恢复油厂。1981年扩建厂房616平方米,添置95型榨油机1台,开始代粮食部门加工菜籽,年加工量500吨。为群众加工菜籽225吨,产值上升到39.95万元。1985年,又增加了粮食,饲料加工,更为现厂名。全厂占地3330平方米,建筑面积960平方米,有各种机械设备15台,固定资产23万元,流动资金20万元,年加工油料750吨,产油脂257吨,产值43.69万元;加工饲料600吨,产值16.5万元;合计产值60.19万元,纳税1万元,利润2.5万元,人均月工资60元。
柿树岗乡面粉厂乡办企业。1983年2月利用拖拉机站6间库房作厂房,采取集资贷款的办法,招收工人13名,投资32000元,购置26型面粉加工机械一套,当年投产即收入13331元,利润1428元。1985年,加工小麦1050吨,收入40729元,纳税1600元,利润20373元,人均利润1567元,人均月工资65元,收回全部贷款的63.7%,并新建库房208平方米。
六、食品业
旧时,糕点坊、糖坊、豆腐坊、粉坊、酱坊等遍布各地。三河镇的糕点、千张、兰花干子,丰乐镇的黑干等县内外闻名。1953年后,粮食统购统销,除国家和集体经营的食品厂外,其余以粮食为原料的各种作坊均被取消。1979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食品加工业蓬勃兴起。不仅乡镇村办,联户和个体户也办。如金牛乡六合村螺塘生产队42户,即有18户参加合资经营豆腐坊,并有柴油机、电动机、小钢磨及做豆腐等机械设备,实行半机械化生产。1985年,全县有食品加工业200个,从业人员3535人,产值1922.68万元。其中:国营企业2个,职工191人,产值103.23万元;县属大集体企业14个,职工367人,产值142.45万元;乡镇企业13个,从业人员285人,产值111万元;村、联户办企业171个,从业人员2692人,产值1566万元。
主要工厂:
县食品厂国营企业,建于1955年9月,原是县供销社投资1.5万元在上派镇中街租赁8间民房开办的糕饼作坊,工人38名,都是原个体手工业者和帮工的糕饼师傅,主要产品是麻饼、大扎、方片糕等,年产量120吨,产值18.3万元。1957年6月,迁至上派河以北的合安路东侧,新建厂房1800平方米。1958年9月,县财政投资7.85万元在现厂址(合安路西侧,距原厂址约百余米)又新建糕点车间1119平方米,职工增加到111人,产品扩大到30多种,产量提高到395吨。1981年,又贷款19万元,增建糖果车间,并添置机械设备,使糖果生产实现机械化,日产由750公斤提高到1500公斤。1985年底,厂占地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564平方米,职工122人,下设糕点、糖果、酿造三个车间。有固定资产原值53.79万元,净值21.79万元,各种机械设备43台,年产糕点360吨,糖果250吨,酱油200吨,豆制品66吨,产值82.73万元,纳税3.5万元,利润2.83万元。
县粮油食品厂国营企业。创建于1979年12月,原为县粮食局知青杂品厂。主要生产筒子面、兼营早点、烘面包等。1983年3月改为现名。统一经营,分开核算。投资21.9万元新建小型面粉加工车间,改建筒子面生产线,购置机械设备6台。1985年,厂占地728平方米,职工73人,固定资产净值21.9万元,年生产面粉571吨,筒子面341吨,产值20.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2808元,纳税1.1万元,利润2.4万元。
县禽蛋制品厂供销合作社集体企业。建于1982年10月,当时接收撤销的县农机培训班和农机研究所房屋34间作为厂房。1983年9月投产,当年获利7267元。1984年由上派镇倪长岗迁至肥光乡肥光村,征地8.13亩,建厂房、仓库10间,鸭棚6间,当年加工皮蛋4.7万只,收购活鸭5.6万只,加工成板鸭、统鸭2140只,产值22万元,获利4.6万元。加工的板鸭色白、肉嫩、味美,被评为市供销系统优质产品。1985年兴建80吨冷库1座。有职工28人,固定资产原值28.24万元(净值同),产值24.3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8679元,纳税4.19万元,利润0.23万元。
青春食品厂界河乡办集体企业。占地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平方米,职工34人,1985年1月创办时仅能生产生姜糖、麻饼等六个品种,就地销售。3月份与合肥青春食品厂开展横向联系,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办法学习技术,并集资购置了打蛋机、拌面机、粉碎机、切糕机和烘箱等机械设备,生产冰糖球、蘑菇香酥、开口酥、奶油蛋糕等42个品种,年产糕点65吨,产值9万元,利润0.4万元。产品畅销六安、舒城等地。
七、酿酒业
解放前,县内各集镇一般都有槽坊,酿造白酒,品种有大麦烧、高粱酒、米酒,统称“烧酒”。酒精量一般只有46度左右。三河镇酿酒业比较出名,有槽坊4家,雇工约20人,日产白酒六、七百斤。“苏泰昌”作坊酿制的低浓度糯米甜酒——“金波酒”,闻名县内外。
1950年建三河酒厂。1971年在县食品厂内增建酿酒车间,1979年扩建为“肥西县酒厂”。2家酒厂1985年底有固定职工315人,年生产白酒1501吨,甜酒1074吨,产值414.1万元,纳税103.82万元,利润21.75万元。
主要工厂:
三河酒厂位于三河镇朱家嘴。1950年由三河3家、上派1家槽坊合并组成“地方国营三河酒厂”。为本县最早的国营工业企业。15名工人,手工生产,用小药曲作糖化剂,生产46度粮食白酒。1950年生产白酒31吨,产值3万元,纳税2.82万元,盈利0.29万元。1957年开始生产糯米甜酒,1964年增加生产瓜干、稗子白酒,1983年以后,又增加了“纯米酒”、“三粮液”、“精糯香槟”、“味美香槟”、“汽酒”等新品种。1952年以来,国家先后投资194.62万元,进行厂房新建扩建和设备更新改造,兴建白酒库容110吨,甜酒库容172吨,水井2眼,水塔1座,添置各种机械仪表196台(件),革新自制10台(件),实现运输车子化;用水和产品入库管道化;蒸饭、吊酒锅炉送气化;原料破碎、搅拌机械化。1985年吨酒煤耗降为719公斤,降低85.77%,被评为省节能先进单位;“巢湖甜酒”金黄透明,温醇甜蜜,1981年和1985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983年以1003分的最高分被评为全省同类产品第一名。畅销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1982年被评为省先进单位。1985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6502元,比1950年增长7.25倍。厂占地32188平方米,建筑面积15567平方米(其中生产用建筑面积11630平方米)。职工175人,固定资产原值193.18万元,净值154.73万元。产值288.79万元。纳税76.05万元,利润20.08万元,自建厂以来共上交税利2050万元,是国家投资的10.5倍。
县酒厂位于县城东北合安路东侧。前身系县食品厂于1971年建的酿酒车间。1979年11月1日与食品厂分开建厂。次年生产白酒228吨,产值38.65万元。5年来国家陆续投资91.5万元,进行扩建,主要车间全部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产品增加到7种:有纯粮液、包公玉液、庐西特曲、幸福酒、桂花酒、葡萄酒、香槟等,“纯粮液”1982年在六安地区评比中荣获第一名。1984年参加合肥地区评比又居榜首。1985年,厂占地264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34平方米(其中生产建筑面积3643平方米),职工140人,固定资产原值219.51万元,净值204.87万元。产值125.3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8354元,纳税27.77万元,利润1.67万元。5年共交纳税金153.33万元,是投资总额的1.68倍。
八、纺织业
解放前,手工纺织城乡皆有,市场上土布(又称老布)也很多。纺织业比较集中的是三河镇,1905年勤益毛巾厂用木织机织制毛巾,1945年曾办过“永安纺织厂”,有铁机20台,筹办不久即解散。1948年,全镇有800多机户,织机2000台,其中雇用4~6人的小业主约占30%,每天每台机织布1匹(合20米),时值15元。其品种有土布、条格布及细布等。有的还织土丝绸,畅销省内外。
50年代,手工纺织仍较普遍,直到70年代才逐渐淘汰。1956年3月,三河镇组建“光华棉织生产合作社”,职工220人,有脚踏手拉木布机100台,用机制纱生产国货呢,提花毯及平布等,年产值28.68万元。1958年9月,上升为“地方国营三河纺织厂”,增加铁机30台,职工发展到750人。1962年经济调整时停办。同年,三河镇又将针、纺、丝织各业人员集中起来,重新组建了“三河光荣棉织厂”,1971年7月转产提花枕巾遂改名为“三河毛巾厂”。1980年10月,县“知青办”和工业局联合创办“肥西县针织棉纺厂”安排一部分知青就业,主要生产打包布,后因产品滞销停产。1982年后,国家投资270万元(贷款为主),兴建了“肥西县棉织厂”。乡镇陆续兴办“孙集纺织厂”,“南岗毛巾厂”等。至1985年,全县有纺织企业24个,从业人员1461人,产值682万元。其中:国营企业1个,职工337人,产值216万元;县属大集体企业5个,职工346人,产值212万元;乡镇企业18个,从业人员778人,产值254万元。
主要工厂:
县棉织厂位于县城上三路口南200米处右侧。建于1982年4月,县拨贷给资金270.5万元,购置织布机240台;6月,从县农机二厂划给大修车间、油泵楼共2420平方米作为厂房,安装布机48台。7月,征用土地15亩,兴建1195平方米布机车间。1983年6月竣工,1984年1月全面投产。当年生产平布224.39万米。职工来源,除农机二厂转产调入固定工人55名外,在城镇待业青年中招收合同制工人300名,每人带资金700~1000元(3年内偿还)。1985年,厂占地20884平方米,建筑面积4765平方米,职工337人,固定资产原值193.51万元,净值189.18万元,产值216.04万元,纳税12万元,亏损总额3.71万元。
县织布厂位于城北郊1公里左侧,是县经委直辖的集体企业,职工40人。原系1980年10月县知青办和工业局联合办的“肥西县针织棉纺厂”,当时借用轧花厂几间旧房和几台搁置多年并多次受水淹的20年代丰田布机,生产打包布。1981年4月,劳动局借给11万元,在肥光公社卫星大队征用7.6亩地建厂房945平方米,秋迁入新址。1984年6月,由于打包布滞销,转产化纤编织袋。1985年7月,因资金不足,被迫暂时停产。从1981年4月投产以来,累计生产打包布49.36万米,化纤编织袋31230条,总产值40.52万元,纳税10900元,利润2800元。
三河毛巾厂二轻系统集体企业。1962年三河镇组建的“光荣棉织厂”,生产土布、手套、民用线、丝花线等。1964年有职工75人,产值14万元,利润1.6万元。1970年,试制提花枕巾,1971年7月改为现名。1978年增加生产印花巾新品种,1980年该厂生产的“红牡丹”印花巾获省纺织厅“优良产品”证书。1983年5月,又增加生产毛巾被,11月开始生产出口浴巾,6个品种,24个花色。年出口量30万条,至1985年出口金额达105万元。该厂还生产扎猪鬃黄绳,有黄绳机7台。并附设知青厂1个,生产花绳、手套等市场需要的小商品,有花绳机30台,手套机14台。1985年底,职工220人,固定资产原值22.1万元,净值12万元,产值96.3万元,纳税7.42万元,利润2.7万元。
三河棉织厂三河南街于1955年10月办“丝棉制线厂”,生产丝花线、棉线、丝绝缘绳等。1963年以后,生产品种不断增加,有草帽、回纱布、手套、蚊帐布、打包布、松紧布、花绳、色条布、彩条被单布等。1979年4月,划属县二轻局。1985年,占地3013平方米,建筑面积1799平方米,职工137人,固定资产原值14.05万元,净值9.51万元,年产棉布59万米,产值68.7万元,纳税2.93万元,利润0.92万元。
孙集纺织厂乡办企业。位于孙集乡孙集街东。1982年6月筹建,采取区乡入股办法,集资11万元,贷款32万元,县有偿投资15万元,共58万元,新建车间1120平方米,筒易搭盖105平方米,购置1164纱绽,织布机8台及清花、梳棉、并条等配套机械12台,于年底试车投产。1985年又增添1511型织布机14台及双面摇纱机、电动打包机、脱水机、刮浆机各1台。全厂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54平方米,职工198人,年产纱140吨,布56万米,产值83万元,纳税2.2万元,利润3.7万元,人均月工资40元。
三河镇第一棉织厂杨婆村村办企业。位于三河镇东街黄水井,创办于1971年2月,由22个农民集资440元,自带脚踏手拉织布机4台,手摇纺纱车4部,租用3间民房,利用下脚料棉花及破旧被絮做原料回纺成纱,织再生布供给劳保用品单位做劳保手套等。年产再生布47238米,产值4.41万元,利润0.65万元,人均月工资仅26元。1972年,厂址迁至杨婆大队办公室,新建厂房117平方米,并购置回纺纱机3台,半机械化铁木结构布机8台,基本上废除了手工操作。1975年正式生产化纤回纺布,十支纱回纺布及手套等产品,年产回纺纱9.31吨,化纤10支纱回纺布23.7万米,产值21.32万元,纳税1.26万元,利润2.57万元。1982年增置1511m型44寸自动织布机20台及落筒机、卷纬机、整经机等配套机械,生产蚊帐布、打包布、维棉白布、床单等。1985年,厂占地2017平方米,建筑面积1650平方米,从业人员142人,主机设备44台(套),设备资产31.1万元。年产各种坯布77万米,产值43.4万元,纳税1.3万元,利润0.4万元,人均月工资40元。
九、缝纫业
1949年前,大多数是手工缝制,流动服务,为富裕户和办喜事人家上门加工。一部分在集镇上开裁缝铺,一般有缝纫机,代客来料加工。解放后,经过合作化运动,缝纫店铺及工人逐步组织为合作社(组),1956年底有被服社26个,工人654人,仍以来料加工为主。1975年开始,转向以生产成衣为主。1985年底,全县有被服加工业60个,从业人员535人,年产值242万元,纳税5万元,利润22.35万元。其中:属二轻局、商业局管辖的集体企业3个,职工177人,产值105万元,纳税2.9万元,利润2.75万元,其余属乡镇企业。
主要工厂:
县服装厂1955年3月组织“丽华被服社”。1958年与“皮鞋厂”合并,上升为“地方国营肥西县皮革厂”,1962年1月又恢复为“丽华被服生产合作社”。1985年2月,与上海市服装鞋帽公司达成联合协议,自行集资,招收40名合同制工人,建成5条小型西服生产流水线,年产西服3000套。是年底,全厂占地457平方米,建筑面积480平方米,职工82人,固定资产原值4.9万元,净值3.5万元,流动资金16.1万元,年产各种服装35680件,产值20.5万元,纳税0.7万元,利润0.4万元。
三河服装厂50年代中期建立“三河光明被服生产合作社”。1958年转为“地方国营肥西县三河被服厂”。1962年恢复为原来生产合作社。1985年,厂占地1215平方米,建筑面积999平方米,职工66人,固定资产原值3.8万元,净值2.1万元,年产服装3万件,产值58.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8606元,纳税1.2万元,利润1.7万元。
十、羽毛、皮革制品业
本县羽毛、皮革制品业创办于50年代中、后期,主要生产羽扇和皮鞋。1985年,有企业6个,职工258人,产值105.66万元。其中:属县供销社和二轻局集体企业2个,职工180人,产值38.1万元。其余为乡镇企业。
主要工厂:
三河羽毛工艺制品厂供销系统集体企业。位于三河镇中街。创办于1956年,初名“三河羽毛扇厂”,1983年改为现名。产品由原来的几种增加到十几种,产量和质量亦有了很大的提高。1981年参加轻工部召开的全国羽毛扇工艺评展会,荣获四等奖。1982年获省轻工业产品一等奖。1985年,厂有职工133人,固定资产原值10.1万元,净值9.1万元,年产羽毛扇17万把,不仅销售国内各省市,而且出口美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产值21.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586元,纳税1万元,利润0.6万元。
肥西皮鞋厂厂址山南镇,二轻系统集体企业。前身系“山南镇综合厂”,1978年9月转产皮鞋,1980年改为现名。1985年,厂占地2694平方米,建筑面积744平方米,职工47人,固定资产原值5万元,净值3.6万元,年产皮鞋9381双,产值17万元,纳税1.1万元,利润0.8万元。
合肥市皮革研究所三河实验厂乡镇企业。占地1683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职工32人。1985年1月筹建,三河镇杨婆村投资10万元,合肥市皮革研究所投资设备1万元,并负责技术辅导,当年建成投产,生产黄牛面革、二寸绒面革、二层彩革、山羊正面革等7种皮革制品,年产各种面革161584平方尺,产值28万元,利润0.7万元。人均月工资35元。
十一、木、竹加工业
解放前,个体木匠及作坊遍布城乡。手工操作,制造农具和生活用具。有些木匠工艺精湛、产品考究、在当地享有盛名。如丰乐区流传有这样的民谣:“张木匠犁、李木匠耙、黄木匠水车会讲话”。1954年后,个体工匠都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有木业合作社(组)20个,社员288人。50年代末期,开始使用圆盘电锯、带锯,此后,木业机械逐渐普遍使用。木器厂实现了半机械化生产。70年代,部分木制农具为铁制机械所代替,木器业除生产耙、耖、牛角头等部分农具外,转向生产家具。1985年,全县有木器业30个,从业人员977人,年产木器15.2万件(农具5万件),产值355万元。其中:属二轻系统集体企业2个,职工141人,产值120万元。其余为乡镇企业。
竹器制造工人旧称篾匠。本县篾业生产用竹大多数是由丰乐河、杭埠河从舒城、霍山扎排运进。因此,沿河街镇竹器业较为集中。解放初期仅三河镇就有篾匠店120家,师徒300余人。1953年1月,三河镇组织的“新华竹器合作组”,是本县最早的合作组之一。1954年11月,四个合作组联营成立的“三河红星竹器生产合作社”,有职工208人,占全县篾业总人数518人的40.5%,是当时县内最大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以后,上派镇、丰乐镇分别成立了“前进竹器社”、“联民竹器社”,各较大集镇也都组织起篾业社。1958年“大跃进”时,“前进竹器社”和“红星竹器社”曾上升为国营企业,分别名为“肥西县竹器厂”和“肥西县三河竹器厂”。1962年1月恢复为原社。其余竹器社在经济调整时,都与铁木社合并成为农具厂或综合厂(社)。70年代以后,由于塑料产品增多,不少竹制品为塑料制品所代替,因此,竹器行业逐渐萧条,一些厂家另谋出路。上派“前进竹器社”于1973年转产橡胶杂件,改为“肥西县橡胶厂”;三河“红星竹器社”于1972年增加藤椅生产,变为“三河竹藤厂”。1983年4月又发展塑料生产,更厂名为“肥西县塑料三厂”,仅保留一个竹藤车间,年产竹藤制品3000件。至此,属于二轻系统的竹器生产基本消失。划归乡镇管理的竹器企业以生产农用竹制品为主,由于其生产工艺落后,仍靠手工编制,发展不大。至1985年,全县有竹器业50个,从业人员350人,年产竹制农具8万件,产值10万元。
主要工厂:
县家具厂位于县城派河大桥东侧约一华里处。系1953年成立的“新华木器社”。1958年,曾上升为国营企业,名为“肥西县木器厂”。1962年1月仍恢复为社。1964年6月,安装了第一台电动带锯,此后陆续增加了刨床、打眼机、梳榫机等,到1981年有各种机械设备22台,除投装手工外,其余工序实现了半机械化生产。该厂还于1979年5月开始,在中国科技大学帮助下,用3年时间,于1982年9月完成了轻工部下达的科研计划,成功地建成了一座太阳能木材干燥窑。获1982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成果二等奖,1983年,获轻工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和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85年,全厂占地11137平方米,建筑面积6991平方米,职工120人,固定资产原值44.7万元,净值37.9万元,年产家具11250件,产值109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9086元,纳税3.9万元,利润5.1万元。
十二、橡胶、塑料制品业
本县橡胶、塑料行业是70年代初期兴办起来的。均是县属大集体和乡镇集体企业。1985年,全县有橡胶厂3个,职工159人,固定资产原值34.77万元,净值22.55万元,产值119.83万元,纳税19.8万元,利润11.26万元。其中:镇办1个,职工16人,产值6万元。塑料厂8个,职工354人,产值86.15万元。其中:乡镇企业4个,职工139人,产值17万元。
主要工厂:
肥西橡胶厂位于上派镇中街。属二轻系统集体企业。其前身系1955年8月成立的“前进竹器社”。于1970年转产橡胶制品。首先派人到外地学习生产技术,回厂后土法上马,自制1台平板硫化机,购置1部锅炉,先是制出传动带,后又替化肥厂生产橡胶杂件,1971年扩大生产水利用品和汽车橡胶配件,产值5.6万元,利润3400元,初见效益。1973年,省石化厅检查胶橡行业时,将其列入生产计划,统一安排原材料及主产品。厂遂改名为“肥西橡胶厂”。此后,产量和质量逐年提高,品种也由原来的13个,增加到73个。1976年后,按省石化厅统一安排,专产汽车橡胶配件及少量硬轮。生产设备逐步完善,有配方、炼焦、硫化、成型、检验等较齐全的工艺流程。产品实行石化部颁发的统一标准,质量不断提高。1978年在六安地区同行业评比中获得第一。1981年在全省橡胶生产大检查中,该厂杂件组各项指标汇总得93分,名列第三。1984年县列为重点发展企业,拨给扶持资金和贷款91万元,用于发展生产。1985年,全厂占地22811平方米,建筑面积1705平方米,有各种机械设备22台(套),固定资产原值21.67万元,净值13.15万元,职工102人,产值81.23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7964元,纳税13.5万元,利润9.46万元。
肥西塑料工艺厂二轻系统集体企业。前身是县服装厂。1971年由于门市加工业务清淡,转产塑料制品。派人至合肥塑料厂学习技术,自制和购进了注塑机、挤出机、冷压机、吹塑机各2台,开始生产洗衣板、雨伞袋、水瓶塞、浮球(化肥生产用),到生产塑料电线、化肥袋、农用薄膜。1974年产值达100万元,盈利3万元,人员由原来的40人增加到110人。厂名改为“肥西塑料服装鞋帽厂”。又增加塑花生产,每年塑花产值1万元。1977年4月,塑料与服装鞋帽两类产品分家,单独成立了“肥西塑料厂”,有职工76人。1980年初,又改名为“肥西塑料花厂”。当年生产塑花32万支(盆),产值32.6万元。1982~1983年,塑花工艺技术向高标准发展,制出了塑料大盆景,不同规格品种达到53个,职工增加到140人。连续两年在省塑花行业“品种与质量”评比中获第二名。1984年,塑料厂一分为三:即“肥西塑料工艺厂”、“肥西塑料一厂”、和“益群商店”。“工艺厂”专门生产各种塑花。1985年,厂占地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01平方米,职工45人,有主机设备14台(套),固定资产原值23.8万元,净值17.47万元,产值3万元,纳税0.16万元,亏损1.15万元。
肥西塑料一厂二轻系统集体企业,系1984年与原“肥西塑料厂”分开组建的(前已详述),占地2730平方米,建筑面积729平方米,职工36人,主机设备7台(套)。固定资产原值12.7万元,净值8.88万元。主要生产电线、塑料管等。1985年产值1.7万元,纳税0.16万元,亏损1.05万元。
肥西塑料二厂二轻局于1982年11月组建的知青集体企业。以生产塑料编织袋为主,占地2016平方米,建筑面积910平方米,职工77人,主机设备34台(套),固定资产原值18.4万元,净值16.9万元。1985年产值32万元,纳税1.5万元,利润0.8万元(盈利总额2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4156元。
肥西塑料三厂在三河镇,二轻系统集体企业。是原“三河竹藤厂”于1983年4月改产。占地2840平方米,建筑面积1223平方米,职工67人,主机设备7台(套),固定资产原值41万元,净值32万元。主要生产油桶、农药瓶及包装等7个品种,仍保留传统产品——藤椅、躺椅等生产。1985年产值32.45万元,纳税1.3万元,利润0.23万元,人均劳动生产率4843元。
小庙塑料厂五十里小庙镇办企业,位于合六路边。原是乡拖拉机站,1984年12月与合肥市东风塑料厂协作转产塑料制品而建厂。利用原有厂房和资金1.2万元,集资5000元,县财政支援2.7万元,购置生产设备7台(套),主要生产包装袋、浴罩、雨衣等。1985年,厂占地3996平方米,建筑面积760平方米,职工41人,固定资产8万元,年产塑料包装袋3万件、浴罩1万件、雨衣10万件,产值25万元,利润2.5万元。产品畅销省内外,而且通过西藏外贸出口尼泊尔塑料雨衣1.7万件,价值3.4万元。
十三、造纸及纸制品业
1958年1月,县商业局投资建“肥西县造纸厂”。5年共生产机制纸465吨。产品成本高、质量差、售不出去,亏损严重。1962年10月撤销,职工130人,分别调离和下放。固定资产38万元由县财政局接收。
70年代中期以后,陆续兴办“上派镇造纸厂”、“三河镇造纸厂”、“四合造纸厂”、“高刘造纸厂”和“三河镇纸箱厂”等,至1985年,全县有造纸及纸制品厂5个,从业人员198人,年产值81万元。
主要工厂:
四合造纸厂四合乡办企业。1975年6月自筹资金5000元,利用原有的25间旧房转产造纸,开始时只能生产黄板纸,产品滞销。1978年在“合肥轻机厂”的协助支援下,改装设备,转产草纸(俗称土纸),十分畅销。1985年,新建车间420平方米,资产总值达25.6万元,产值11万元,职工80人,全员劳动生产率1375元,人均月工资45元,纳税3000元,利润1.1万元。
三河镇造纸厂建于1982年7月,占地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0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5万元,净值12.27万元。职工78人。主要生产卫生纸,1985年产值37.2万元,盈利0.42万元,税金1.5万元。
三河镇西街纸箱厂建于1985年,主要生产纸箱、包装物。占地6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固定资产1.1万元,职工26人,年产值8.6万元,亏损0.5万元。
十四、印刷业
1949年前,三河镇有3家私营印刷店,十几名工人,只有几块石板,石印帐簿、折子及十行纸等,经营业务很小。1955年后私营印刷店,有的组织成生产合作社;有的实行了公私合营。投资购置了机械设备,铅字印刷。70年代以后,一些单位、学校和乡镇也办起了小型印刷厂,就地为学校和单位服务。1985年,全县有印刷厂19家,从业人员855人,产值251万元。其中:国营1家,职工118人,产值59万元;县属集体企业9家,职工231人,产值140万元;乡镇企业9家,从业人员506人,产值52万元。
主要工厂:
县印刷厂前身系三河镇“文华”、“进化”两家私营印刷店于1956年2月私商改造时组成的“公私合营肥西县华光印刷厂”。当时职工14人,房屋14间,设备仅有圆盘机3台,固定资产6600元;只能承印发票、帐册等。1956年5月1日,为承印肥西《农民报》,厂址由三河迁至上派镇中街倪氏祠堂。改名“肥西县农民报印刷厂”。1957年,肥西《农民报》改为《肥西日报》,厂名亦改为“肥西日报印刷厂”。1961年《肥西日报》停刊,厂名又改为“肥西县印刷厂”。1976年在上三公路东侧征地23亩,新建厂房及办公楼2300平方米,原老厂址占地5亩,尚有一个纸箱车间和87间宿舍,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两处相距约1公里。该厂可以铸字,排印各种书籍、刊物(包括英语书刊)和各类商标。并不断开展技术革新,提高产品质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增加经济效益。如改造6台半机动圆盘机和3台半机动4开机为全自动化,每人由原操作1台增加到2台,月产由15万印张提高到23万印张。工效提高60%。1985年,有职工112人,主要生产设备68台(套),固定资产原值47.17万元,净值25.34万元,产值58.62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4968元,纳税3.2万元,利润3.27万元。自建厂以来国家共投资32.97万元(包括拨给的流动资金18.3万元),而该厂向国家交纳税金19.17万元,上交利润73.79万元,合计109.5万元,是投资总额的3.32倍。
三河印刷厂1955年12月由三河11家个体印刷户计40人组成的“和平文具印刷生产合作社”。当时有2块石板,印刷十行纸、折子及格子帐本,兼营刻章、制毛笔、牛角章盒等。1956年工人集资1050元购置圆盘机2台,印刷作业本。1957年10月,从合肥市“新华印刷厂”求援2台圆盘机,成立了“三河印刷厂”。是县手工业局系统成立最早的合作工厂。1958年7月上升为全民所有制,1959年3月与“三河综合厂”合并,称为“地方国营三河综合厂”。设印刷车间。1962年1月恢复为集体所有制,12月印刷车间由综合厂划出,名为“三河印刷社”。1964年3月,仍名“三河印刷厂”。此后,该厂积累资金,兴建厂房,购置机械设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产量。1985年,工厂占地2547平方米,建筑面积2019平方米,职工80人,有电机动力125千瓦,主机设备36台(套)。固定资产原值14.9万元,净值9.2万元,产值91.37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0877元,纳税6.1万元,利润4.55万元。
双河小学印刷厂位于南岗乡双河村,1977年由双河小学创办,开始刷红纸卖,半年净赚1280元。1978年县教育局支持6000元,陆续购置了印刷机、压痕机、烫金机、自动切纸机等生产设备7台,解放牌卡车1辆,共投资5万元。可以印刷彩色商标及包装盒等。至1982年底即盈利9.7万元。为学校翻建校舍12间,厕所1座,拉围墙180米,购课桌80张及部分校教具,共用去2.65万元。1985年,厂有工人19名,固定资产5万元,年生产作业本90万册,产值11.2万元,利润1.5万元。
十五、其他工业
本县的日用电器、船舶及药品制造业,均是单个集体企业。
洪店电子仪器厂洪店乡办企业,创办于1983年,自筹资金10万元,实行技术、管理人员聘用制和工人合同制,聘用2人,招收工人10名,临时工15名。生产“回春牌”电热毯及组装高能电子节油点火器和有色金属冶炼三个项目,当年产值30万元,利润4万元,人均月工资40元。1984年正式投产,工人增加到42人,临时工27人,年产电热毯3.5万床,产值60万元,利税8万元,人均月工资50元,年终奖人均100元。1985年,厂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职工400人,自有流动资金150万元,设备资产21万元,年产电热毯50万床,同时兼产电热丝、电风扇配件,产值突破1000万元,税利150万元,人均月工资75元。“回春牌”电热毯”分别获“省优”、“部优”称号。
县造船厂属交通局集体企业。厂址在三河镇北木瓜园。1956年6月,三河8个运输合作社相应成立8个临时船舶维修组。1958年,运输社合并为2个高级社,共同购地32.4亩,建立木船维修厂。此后,逐渐新盖房屋212间,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分设车、钳、刨、铸、焊、漆、锻、电、木模、木锯等车间。除承担本公司(高级社后转为航运公司)船舶维修外,1959年开始制造木质拖船。至1985年,共制造各种船只81艘。其中:木质拖轮4艘(120匹马力3艘、135匹马力1艘);钢质拖轮1艘(80匹马力);钢骨水泥客轮2艘(20匹马力、72—85座);钢质客渡船3艘(30座);钢质货驳20艘(75吨级);钢骨水泥货驳29艘(共709吨);木质驳船22艘。有职工139人,固定资产原值29.8万元,净值6.93万元,流动资金13.47万元,年产值28.3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2036元,纳税0.94万元,利润1.59万元。
肥西县制药厂在三河镇东街,建于1972年8月,占地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主要生产针剂等药品。1985年,有职工92人,固定资产原值18.6万元,净值12.6万元,产值74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8036元,利润1.6万元,纳税3.1万元。
肥西县历年工业总产值表
表9—1单位:万元

肥西县若干年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比较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