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耕地面积
耕地面积,肥西民间旧以斗、石为单位,一斗合0.5亩,10斗为1石。因丈量田亩用“弓”(一弓为当地五尺),面积又俗称“弓口”。
1949年以来,耕地面积一般用统计亩(上报统计数,为纳税田亩)。按原政区范围,1949年全县耕地为159.3万亩。1950~1956年境域调整划出8万多亩,但因几年垦荒面积较大,1956年耕地仍然增加到179.4万亩。1957~1965年境域调整又划出近20万亩,加上水利工程和社办厂、场占地,1966年耕地下降到127万亩。以后年年都有零星占地,1978年政区调整再划出7.6万亩,1978年底耕地减少到110.9万亩。1979年后,县域稳定,耕地变化不大。1979~1985年全县减少耕地0.3万亩,多为房基占用。据调查上派地区28个单位1979~1981年占用耕地279.06亩(其中立案批准征用的102.9亩)。1985年全县耕地面积110.6万亩,其中水田86.1万亩,旱地24.5万亩。全县人均耕地1.3亩。
按1985年县域范围(剔除划出地区)历年耕地变化如下表:
历年耕地概况表
表4—3单位:万亩

二、农业区划
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1981年5月~1982年8月县组织农业、畜牧、土地、林业、水利、气象、农机、水产、社队企业、农经、科教能源环保和综合等11个专业组,开展农业资源调查,根据县内低山残丘、湖河平原和丘陵岗地的不同地形和农业生产特点,将全县划为5个综合农业区:
湖河平原粮油区为县东南部沿湖沿河圩区。总面积284.1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13.1%;耕地178797亩,占全县耕地面积16%;农业人口150211人,占全县农业人口19.9%,人均耕地1.2亩,每个劳力平均3亩。本区素称“鱼米之乡”。土壤主要为河流冲积物、湖相沉积物母质发育而成的水稻土,肥力较高,通气性较好,偏粘砂泥和粘砂泥,不保水肥,易澄板,有排灌条件的较好。零星分布的小粉土和潜育型青湖泥田、沼泽型陷泥田最差,本区重点发展双季稻,面积可调整到占耕地面积70%。实行绿肥、稻、稻,油、稻、稻轮作,改沤水田种油菜,降低地下水,改善土壤,防止水稻土的次生潜育化。
潜南丘陵粮油区为县南部,与湖河平原区相接。总面积712.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32.9%,耕地面积384603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34.7%,农业人口265898人,占全县农业总人口35.2%,人均耕地1.5亩,每个劳力平均3.5亩。本区为淠河灌区,大部自流灌溉。耕地土壤多为下蜀系黄土母质发育而成。水稻土中以土层深厚、保水保肥的黄白土田和下位粘盘黄白土田为最优,面积也最大。上位粘盘黄白土田,马肝田,下位粘盘马肝田次之。澄板、漏水、漏肥的侧渗黄白土田,水漂白土田为最差。旱地土壤中黄白土最佳,上位粘盘马肝土最劣。本区为肥西粮油重要产区,宜麦、稻或油、稻轮作。水稻以中稻为主,双季稻为辅,冬播作物实行麦、油、绿肥各占1/3的逐年轮作方式,多施土杂肥,扩大绿肥、水稻面积,利用秸秆还田,改善低产土壤。
潜山高丘林牧区为县中西部山丘区,中部高四周低,是肥西林业基地。总面积242.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11.2%。林业用地108223亩。耕地面积87115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7.9%。农业人口62297人,占全县农业总人口8.2%。人均耕地1.4亩,每个劳力平均4亩。由于山场面积大,复盖率高,饲草饲料资源丰富,宜林宜牧。但是水热资源差,土地贫瘠,岗地多死黄泥,冲田多乌青浆泥,宜麦、稻,油、稻,绿肥、稻(杂)为主,轮作换茬,提高地力,改沤种油菜,改造冷浸田。
潜东丘陵粮油棉区在县中东部,江淮分水岭以南。农业人口105662人,占全县农业人口14%,总面积321.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14.8%,耕地166885亩,占全县总耕地15%,人均1.6亩,每个劳力平均4亩。本区水稻土层深厚,土壤与潜南丘陵近似。荒岗多,地贫瘠,有棉花生产基础。宜以棉花生产为重点,粮油生产为基础。棉田可由原占耕地10%发展到25%,适当集中,以便管理。水稻宜以单季为主,南部可适当种植双季稻。实行麦、稻,绿肥、稻,油、稻的耕作制度,施肥改土,改善地力。
潜北丘陵农林牧区在县西北部,属淮河流域。总面积60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28%,耕地290401亩,占全县耕地26%,农业人口171525人,占全县农业总人口22.7%,人均耕地1.7亩,每个劳力平均4.1亩。本区提水灌溉面积大,保证率低。土壤母质为下蜀系黄土。旱耕土壤面积大。较好的是黄白土和下位粘盘黄白土,最差的是上位粘盘马肝土。水稻土中比较好的潴育性水稻土面积较大,也有部分通透性不良的淹育性水稻土。宜以农为主,林牧结合。种植宜水、旱作物并重,宜单季中稻或中稻为主、单季晚稻为辅。实行麦、稻,油、稻,绿肥、稻的轮作,改造大面积的中低产田。根据水热条件,不宜双季稻的生产。主攻小麦,多种豆类、玉米、高梁、山芋等耐旱作物,以养地、避灾和生产优质饲料,发展畜禽。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