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幼儿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本地无专门幼儿教育机构。1954年秋,在肥东实验小学内办起了全县第一所幼儿园。开始设一个班,33名在园幼儿,5名教职工。1957年,增加到3所,14个班,144名在园幼儿,10名教职工。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城乡幼儿园陡增到268所,1619班,在园幼儿达44347人,教职工5118人。1960年,幼儿园增至427所,但在园幼儿却减至20421人。农村幼儿园的幼儿,大部分吃住在园,由生产大队指定一两名社员照料生活,对幼儿教育甚少。1961年,农村幼儿园(班)大都停办,仅存实验小学、梁园小学、排头小学、撮镇小学等附设的4所幼儿园,计有9个班,303名在园幼儿,48名教职工。1962年,减为3所。十年动乱期间,幼儿园全部停办。
1978年以后,县成立幼儿保教委员会,专管幼教工作。至1985年底,全县有幼儿园(班)41所(其中教育部门办的34所,机关、厂矿办的7所),在园幼儿2965名,教职工104名。县直机关幼儿园是县内重点幼儿园,其前身是实验小学附设幼儿园,60年代曾被评为省、地、县的先进单位。1980年,县政府拨款6万元,进行整修,改为县直机关幼儿园。1985年底,开设7个班,324名幼儿,教师23名,其中幼师毕业的6人,普师毕业的10人,其余7人皆为受过短期专业培训的中学毕业生。1983年后,该园致力于贯彻《幼儿教育纲要》,要求幼儿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发展。
二、小学教育
县内创办小学始于民国元年,至民国6年共办了12所,列表简述如下。

民国10年后,先后办起了石塘、撮镇、长乐、廿埠、桥头集、大圣庵、王铁地等小学。民国20年后,办起了青龙厂、明教寺、商冲、众兴集、岘山、罗堂岗等小学。抗战前夕,国民政府推行“新县制”,实施“国民教育”,规定每乡办一所中心国民小学,每保办一所国民小学,但在抗日战争期间大部分停办。抗战胜利后,陆续恢复了一些学校,至民国37年底,全县有小学136所(包括排头、六家畈、长临河等私立小学),371班,学生10369人,教职工595人,那时的公立小学校长由县政府委派,教师由校长遴聘,报县政府备案;私立小学的校长和教师则由校董会聘请。公立小学的经费由政府拨给一部分,地方筹集一部分;私立小学主要从祠产、庙产收入和学生缴纳学费解决。政府每年拨给的教育经费为数甚微,如民国22年,合肥县的人口有1305646人,教育经费7万元,人均教育经费只有0.054元。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坚持教育向工农大众开门的方针,积极发展教育事业,1949年底,全县有小学214所,其中撮镇、店埠、梁园、柏龄、石塘、白龙、柘塘、双墩、大吴等小学为公办小学,其余均为民办小学(在少数民办小学内开设公办班),有教师693人(其中公办116人,民办577人),学生1145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30%。
1950年至1952年,在整顿原有小学的同时,大力宣传和鼓励群众办学,广大农民通过土地改革运动,觉悟提高,生活改善,迫切要求在文化上翻身,普遍成立校董会,自筹基金,自聘教师,创办学校,使小学教育蓬勃发展。同时,绝大部分私塾并入了学校。至1952年秋,小学发展到468所,教职工增至1934人,在校学生达5705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52%。这年秋,全县小学都改为公立,有1800余名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小学归政府接办后,进行了整顿,把重点放在纠正学校中的混乱现象,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明确规定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中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教师的基本任务是把学校办好,把学生教好。学生的任务是学好功课。各地不准抽教师做其他工作,不准抽学生到校外从事突击性工作,严禁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并将店埠小学改为实验小学,进行教改实验。在往后的5年内,全县小学教育一直沿着正常的道路向前发展,被人们誉为教育战线的“黄金时代”。
1958年,在大跃进的影响下,不适当地提出“七天普及小学教育”的口号,使小学迅猛发展,是年全县小学达541所,教职工2793人,在校学生109719人,入学率上升至91%,由于学校发展过快,造成教师、校舍、经费三紧张。当时,教师和高年级学生都要参加大炼钢铁,大战“三秋”,教学秩序遭受破坏,加上一批骨干教师被错划为右派,致使教育质量急剧下降。
1961年,全县小学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调整了小学布局,撤并了一批在大跃进中盲目发展的学校,精简了超编教师,还动员7740名超龄生回乡参加劳动。至此,小学压缩到387所,教职工减至2210人,学生只有52168人。
1963年3月,中共中央颁发《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即四十条),对小学的教育任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时间、校长职责、教师职责均作了明确规定,本县确定实验小学、排头小学、梁园小学、撮镇小学,长临河小学为试行“条例”的小学。从这年的下半年开始,贯彻“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使民办教育事业得到发展,至1965年,全县已办起各种形式的民办半耕半读小学3677所,连同公办全日制小学共4013所,教职工上升到5897人,在校小学生116367人,入学率达91.1%。从1964年下半年开始,在梁园区镇东小学进行“三学段”试点,各区也确定一至几所学校试行。这些学校根据农事季节特点,把寒暑假改为午忙假、秋忙假和春节假,改一年两学期为三学段,改星期天休假为初一、十五休假。全年教学、劳动、休息的时间比例,由原来的“九、一、二”(即九个月教学,一个月劳动,两个月休息)改为“八、三、一”。与此同时,还在几所试行条例的小学中试行五年一贯制。
“文化大革命”初期,学校“停课闹革命”,1969年开始复课,城镇小学交工厂领导,农村小学交生产大队领导,普遍进驻工宣队和贫宣队,实行“工农兵上讲台”、“开卷考试”、“推荐升学”、“教师回原籍,接受再教育”,使学校乱了套,成为本县新中国建立以来小学教育质量最低的时期。
1977年后,开始拨乱反正,调整学校布局,整顿民师队伍,重建中心小学,恢复考试制度,恢复秋季始业,在小学中贯彻执行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小学工作条例》和《小学生守则》,并把普及小学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至1985年,全县7~11周岁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6.69%,年巩固率为99.08%,毕业率为96.05%,普及率为97.19%。从1983年开始,在全县开展文明学校活动,至1985年底,实验小学、李六小学、定光小学等134所被评为文明学校。从1984年开始,在小学中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小学“长短课交替,两个渠道同开,大小课堂结合”的教学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被誉为合肥地区教学改革的“一颗明珠”。实小的教改成果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全省有30多个市、县,3000多名教育工作者来校参观。全国人大常委、清华大学名誉校长、著名教育家刘达,安徽省人大副主任张祚荫、郑锐、杨承宗、应宜权以及美籍华人吴世珊女士先后来此视察和参观,对他们的教改都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1949~1985年肥东县小学教育概况表



三、中学教育
解放前,本地从民国30年(1941年)起,陆续办起3所中学:
合肥县立初级中学民国30年春,在护城李蕴章的享堂创办,校长由合肥县县长刘文潮兼任。李仲宾任校务主任,主持学校工作。教师有白昌源、陆晓村、郭明德、魏克钧、程泳沂等10余人。经费来源由肥东办事处发给和收学租。当时,招收3个班,学生140人。民国33年4月4日,因新四军某部与国民党驻享堂自卫队发生战斗,自卫队在溃退时,将学校设备破坏殆尽,学校迁至县东的龙华寺。民国34年8月,日军投降,合肥光复,学校临时迁至合肥城内原庐州中学校址,以后几经周折,于1946年4月正式迁至大兴集李鸿章享堂。1949年春,肥东新县成立,学校改名为肥东初级中学,9月份又迁至梁园,与私立求实中学合并,仍名肥东初级中学(今梁园中学)。
私立肥东初级中学民国35年秋,在梁园城隍庙开办,校长先为李仲宾,后为倪映霞,校务主任龚典章。教师有刘延炳、完慕涵、陈宏顺等。有田产约700亩,作为办学基金。当年,招收3个班,学生130人。1949年春,为避免与公办肥东初级中学同名,遂改名私立求实中学。
私立巢湖初级中学1947年秋,借用长临河小学校舍开办,校长罗刚长期住在南京,教导主任张智珊代理校务,教师有戴汉生、吴树模、罗森甫、吴凯礼、盛方斌等。办学经费靠社会集资和收学费、收学租解决。当年,招收3个班,学生百余人。民国37年底,国民党军刘汝明残部向南溃逃,沿途拉丁抢劫,学校停办。1949年1月,长临河地区解放,3月份学校恢复,更名私立崇实初级中学(今长临河中学),开设4个班,学生100多人。
新中国成立后的普通中学,有公办中学、乡办中学,还有小学附设初中班。
(一)公办中学
1949年,全县仅有公办中学1所,即肥东初级中学。1952年,私立崇实初级中学由政府接办,改名肥东第二初级中学。1956年,创办店埠初级中学。同年,梁园中学增设高中部。1957年,县北地区创办八斗初级中学。全县共有公办中学4所,学生2335人,教职工163人。
1958年以后,中学发展很快,当年就办了杨塘中学、众兴中学、撮镇中学和临河中学(1959年并入撮镇中学)。1959年,办了张集中学、白龙中学,在店埠中学增设高中部。1960年,办了柏龄中学(后并入石塘中学)。在长临河中学增设高中部。至此,全县有公立完全中学3所,初级中学7所,在校学生8628人,教职工561人。这段时间正赶大跃进年代,学校政治运动多,学生生产劳动多。一面批判“分数挂帅”、“白专道路”;一面大搞“教育放卫星”、“插红旗、拔白旗”,违反了教育规律,教育质量下降。
1962年后,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停办了石塘中学(1963年借肥东师范校址恢复),撤销了长临河中学高中部。全县还精简中学教职工176人,下放超龄中学生1506人。1963年,巢湖中学由忠庙迁至县内的安徽省水产专科学校校址。至1965年,全县有店埠、梁园、巢湖3所完中和长临河、石塘、杨塘、八斗、张集、白龙、众兴、撮镇8所初中,在校学生5463人。
1964年,为了适应农村生产特点,首先在撮镇中学试行“三学段”(改一年二学期为三个学段),然后向全县农村中学推广。这一经验,安徽日报、光明日报都作了报道。1965年,省教育厅在撮镇中学召开了现场会,要求全省农村中学推广他们的办学经验。1966年上半年,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来安徽视察,在稻香楼听取该校校长万炳传的汇报,对他们的改革给予肯定。
“文化大革命”期间,不顾客观条件,提出“上高中不出社,上初中不出队”的错误做法,使中学所数陡增,1969年,原有公办中学采取“母鸡下蛋”的办法,扩点办学,使公办中学增加了11所,其中肥东中学(原店埠中学)扩出西山驿、三十埠2所;梁园中学扩出草庙、路口2所;巢湖中学扩出杨店、陈集2所;八斗中学扩出响导1所;杨塘中学扩出古城1所;白龙中学扩出青龙1所;长临河中学扩出马集1所;原撮镇中学改名长乐中学,并扩出1所新的撮镇中学。1972年,又新办复兴、阚集、王城、元疃4所中学。1976年,在店埠镇新办肥东二中(原为肥东师范中学班)、在五七大学增设附中,将社办的矿山中学改为公办桥头集中学。至此,全县有29所公办中学,而且除元疃、阚集2校外,其余27所中学都有高中部;学制都由原来的“三、三”制改为“二、二”制。
在十年动乱时期,中学先是停课串连,后是两派武斗,1970年以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炮制的“两个估计”、“白卷英雄”、“一个小学生日记”、“马振扶中学事件”相继出笼,加上“开卷考试”、“推荐升学”、“开门办学”等一系列错误做法,使中学教育质量一落千丈。
1977年后,中学进行了调整,至1985年,全县有肥东一中、二中、梁园、长临河、撮镇、石塘、众兴、八斗、古城、白龙、桥头集等11所完全中学(不含设在撮镇的省石油处中学)和三中、西山驿、马集、阚集、巢湖、复兴、张集、草庙、路口、杨塘、陈集、响导、杨店、王城、青龙、元疃、三十埠、撮镇二中等18所初级中学以及长乐职业学校、高亮农业职业学校的初中部。
从1977年开始,全县中学先后恢复考试制度,恢复秋季始业,恢复初中三年制和部分高中三年制,贯彻执行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学工作条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中学生守则,使教育质量有了显著提高,1977年至1985年,有2783人考取中专,2646人考取大学。1985年,本县中学生参加省、市数、理、化等学科竞赛,有66名学生获得名次。
(二)乡办中学
1958年夏,全县出现了社办农业中学的高潮,一个月内就办起了26所,86个班,有学生4583人,教职工304人,在全省教育战线上形成“一马当先”的局面。省委宣传部立即组织全省地、市委宣传部长来此参观,接着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多快好省办教育》一书,专门介绍肥东创办农业中学和普及小学的经验。自此之后,来此参观者纷至沓来,应接不暇。其中以桥头集矿山中学最为突出。他们的办学成果曾在1958年全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展览会上以显著地位展出,这年秋天,钱俊瑞、张云逸、康生等来此视察。1959年,该校被评为全国教育战线的先进单位,出席全国文卫系统群英会,周恩来总理亲授奖旗一面。
上述这些农业中学,由于发展过快,师资不足,教育质量过低,在三年困难时期,绝大部分停办,只剩下矿山中学1所,从1963年始恢复,至1985年发展到48所,317班,学生20424人,教职工954人,其中有公办教职工417人。农业中学在创办时的宗旨是:面向农村,半耕半读,为人民公社培养农业技术人才。但创办不久,就逐渐改变了“半耕半读”的教学形式,执行普通中学的教学计划,教授普通中学的课本,按照普通中学的培养目标去培养学生,为了名实相符,县政府于1984年11月正式下文改为乡办初级中学。
(三)小学附设初中班
1968年,县革委会急于普及初中,在35所小学中附设36个初中班,招生1630人。1969年,又扩大在102所小学内附设127个初中班,学生达2819人。1977年,在整顿学校工作中,发现小学附设初中班弊多利少,削弱了小学师资力量,影响小学的普及和提高,也降低了初中生的质量,1978年,采取停、并、转的办法,对附设初中班进行调整,至1985年,全县只有4所小学附设初中班,学生212人。
1949~1985年肥东县普通中学概况表



1985年肥东县公办普通中学概况表




1977~1985年肥东县考入中专、大学(包括专科)人数统计表
上一篇:第一节 私塾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