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师范教育
(一)肥东师范肥东师范,系1951年暑期创办的,始名“安徽省肥东县乡村师范学校”,校址在对河张村张氏公祠和排头童氏宗祠,校长由副县长马杰兼任,当年招收初师班学生50人,中师速成班学生38人,同年12月,又从土改工作队青年队员中招收初师班学生100人。1952年,改名“安徽省肥东县初级师范”,除开设初师班外,增设小学教师轮训班,县长晏兴堂兼任校长,1953年上半年,副县长周凤舞兼任校长,从下半年开始配备了专任校长。1958年,由初师改为中师,开设中师班、中师速成班、初师班、幼师班和技工班,至1960年,全校有20个班,学生1302人,教职工93人。1961年8月,贯彻安徽省“关于调整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的决定”,保留中师部,停办初师和技工班。初师生少数转入附近中学学习,大部分动员回农村生产。同年9月,接收95名小学教师进校轮训,学制一年。
1962年下半年,肥东师范撤并,一部分学生并到滁县师范,一部分移交店埠中学代管,称店埠中学师范班。1964年6月,店埠中学师范班改为滁县专区小学教师进修学校,下半年又改为凤阳师范附属肥东教师轮训班。1965年,恢复肥东师范,但没有正式招生,只从各公社抽调耕读小学教师100人进行培训,实行社来社去。1970年至1976年期间,采取“推荐”招生的办法,先后招收培训班、文体班、中师班共15个班,学生801人。1978年起,师范恢复正常招生制度,8年来,计招收中师班22个,学生1009人。另外,1980年以后,还招收了民师班、培训班和进修班。进修班的学员都是顶替的离、退休教师子女。自1951年建校以来,虽然屡经变动,但仍发挥了“教师摇篮”的作用,共培养出中师毕业生1278人,中师速成班毕业生211人,初师毕业生1018人,各种培训班、轮训班毕业生945人,计3452人。该校现有12个班,其中中师班7个,进修班5个,学生551人,教职工68人,校舍4598平方米,平均每生占有8.3平方米。
(二)矿山师范和撮镇师范1958年,办了矿山初级师范和元疃初级师范,矿山师范设在桥头集附近的小葛村,1958年招生395人,有教职工23人,当时师生的主要任务是大办钢铁,第二年学校停办,无毕业生。1958年,元疃师范招生178人,有教职工17人,1959年迁至撮镇,改名撮镇师范,1960年,在校学生达718人,毕业26人。1961年停办,学生大部分回乡生产,小部分转入普通中学就读。
二、职业技术教育
(一)初级农校1958年下半年,县里办起了店埠、石塘、肖凤、高亮4所初级农校,共招生1746人,1961年调整时期全部停办,无毕业生。
(二)中级农业技术学校1964年下半年,利用高亮初级农校的校址,创办高亮农业技术学校,实行半耕半读。教职工11名。当年,招收一个班,46人,学制四年;1965年,招收一个班,学生54人,学制三年,开设语文、数学、政治、农业常识等课程;每学期都以分散或集中的形式,用2/5的时间让学生参加田间生产、饲养、植树等劳动。学校有一个农场,土地约150亩,其中耕地65亩,种植粮食、油料和黄花菜;其余为山地,栽培油桐、杉木、马尾松等。1968年,学生全部毕业,从此农技校停办,
(三)职业学校本县中等学校结构单一,除师范外,均是普通中学。每年高、初中毕业生除少数升学外,大部分要走向生产岗位。由于他们只受过普通教育,没有专业知识,在经济建设中,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于1980年成立中等教育结构改革领导小组,把部分高中改为职业中学。从1982年开始,长乐中学、五七大学附中,均不招高中班,改招职业班。1984年,合肥市教育局正式批准长乐中学为“肥东县长乐职业学校”,五七大学附中为“肥东县高亮农业职业学校”,分别招收木工班、缝纫班、植保班、财会班、建筑班和兽医班,现有学生305人(其中长乐职业学校的植保班、财会班、建筑班186人毕业后由国家分配工作)。
三、其他类型专业学校
在1958年大跃进的年代里,县内很多部门和区、社在桥头集矿区办起了各种类型的中等专业学校。县委工交部办了矿山机械学校,招生280名,开5个班,配备教师5名;县委财贸部办了财贸中学,招生700名,开9个班,配备教师19名;卫生局办了卫生学校,招生195名,配备教师4名;长临河公社办了文体大学,招生430名,开了7个班,配备教师8名。这些学校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大办钢铁”和开采白云石,很少学习文化和专业知识,均在三年困难时期相继停办。只有卫校于1979年在店埠恢复,作为培训在职医护人员的场所。
1970年秋,县革命委员会利用原高亮农技校的校址,创办五七大学。名曰大学,实为农业技术训练班。学员由基层推荐,县里批准。学制有长有短,最长一年,最短两个月。学员毕业后国家不包分配,实行社来社去。至1976年,共培训农技员、拖拉机手、电工、兽医、赤脚医生876人,同时附设中学班。自从1976年之后,五七大学名存实无,成为一所普通中学。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