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1952年底,合肥市国民经济恢复工作胜利完成。1953年,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1954年,市计委对全市主要产品、公私比重和运输能力等进行了初步的平衡安排,整理了工业(1952~1953年)、商业(1951~1953年)、财政金融(1950~1953)等基本统计资料,摸清了私营工商业及手工业户数、从业人数和资金情况。这一时期,在执行计划过程中,各单位较普遍地偏重于完成产值产量,忽视财务成本和商品流转费用,随意更改计划的现象比较严重。
1955年,市计委对棉布、砖瓦、印刷品等主要工业品进行了供、产、销平衡,编制了《合肥市国营、合作社商业销售计划》、《1955年劳动工资工作计划》等。30个地方国营、公私合营、合作社营厂,计划总产值2370.5万元,实际完成2758.4万元,超额计划16%,比1954年增长76%。主要工业产品如双轮双铧犁、砖、卷烟等分别完成计划的100%、125%、124%;未完成的有耐火砖、瓦、自来水笔等。在农业生产方面,由于指标订得偏高,计划没能完成,全年实际总产量2412.28万公斤,只完成计划的81.10%。商业调拨不及时,渠道不畅,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以计划为基数,国营商业收购完成105.65%,销售完成103.87%;合作社商业收购完成80.84%,销售完成127.15%。7个主要商品收购中,超额完成计划的有鲜蛋、大米、油料,接近完成的有毛猪,完成较差的有杂粮、大豆、小麦。市场总流转额为9569.65万元,完成计划的98.27%;批发额为5167.39万元,完成计划的95.20%。
在努力完成1955年度计划的同时,市计委和各主管部门经过反复讨论,制订出1956年生产计划。1956年合肥市工业企业有128个,其中地方国营21个,公私合营8个,合作社营3个,私营大型3个、小型93个。工业各经济类型的比重:地方国营占64.20%,比1955年下降1.5%;公私合营占20%,比1955年上升1.8%;合作社营占3.4%,比1955年上升0.2%;私营占12.4%,比1955年下降0.5%。全市耕地面积保持在原有水平上,但复种面积较1955年增长21.03%;粮食作物总产量计划比1955年增加30.36%。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计划达8844.2万元,比1955年增加154%。为了完成1956年度计划,市计委除按季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统计工作进行全面综合检查外,还对一些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1956年粮食作物总产量完成省下达计划的96.57%,较1955年实绩增长39.90%。其中夏收作物只完成省下达计划的60.31%,较上年度实绩下降18.93%;秋收作物完成省下达计划的104%,较上年度增长53.23%。农业夏收未完成计划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受旱,其次是田间管理不善,在生产安排上计划性差。
合肥市1957年度国民经济计划,是在深入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情况下执行的。是年,地方工业年度计划总产值为9667.3万元(不包括手工业),实际完成14330万元,较1956年完成的9207.2万元增长55.64%。手工业生产总值计划1881.7万元,实际完成1920.8万元,较1956年实绩1206.3万元增长59.23%。农业1957年耕地面积为11.27万亩(包括菜园地在内),较1956年11.95万亩减少6800亩;总播种面积为19.71万亩,复种指数达174.87%。粮食作物总产量计划为2942.63万公斤,实际完成3267.04万公斤,完成计划111.02%,较1956年实绩增长23.37%。基本建设方面,1957年共新建、扩建项目186个,完成投资4373.62万元,其中列入国家投资计划的共101个。全年投资计划为3367.92万元,实际完成3085.22万元。在主要工程中,工业系统新建、扩建项目19个,市政建设系统新建、扩建了9条道路及下水道,文教系统新建、扩建2所大学、3所中学、16所小学和淝滨剧场及群众艺术馆。此外还新建职工住宅29.2万平方米,并扩建了火车站和飞机场。1957年,合肥市国营商业系统外购计划为4518.9万元,实际完成5972.6万元;销售计划为13132.2万元,实际完成12744.5万元。财政收入,全年共完成2836.10万元,为预算的116.83%;财政支出,全年共支出1133.74万元,超过预算9.79%。中学由8所增加到10所,中等专业学校由8所增加到10所,小学由7l所增加到81所,大专学校仍为4所。医疗机构共达113个,较1956年增加4个,病床由1956年的1775张发展到2101张。城市共有剧团8个,影剧院(队)9个。观众达435.09万人次,较1956年增加62.59万人次。
1953~1957年,全市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17819.3万元,其中工业占28.80%,农田水利占6.43%,文教卫生占22.58%,交通运输占4.46%,公用事业占8.96%,财粮贸易占4.90%,行政建设占6.41%,其他非生产性投资占17.46%。
工业生产方面:1957工业总产值(包括手工业,下同)实绩14330万元,较1952年936万元增长14倍,年均增长70.2%。
农业生产方面:郊区农业1952年每亩单产301斤,1957年在合作化的基础上,积极改进生产技术,精选良种,每亩单产达613斤,较1952年增长103.65%。
商业方面: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基本建设规模的扩大,全市有计划有组织的商业网开始形成。1957年社会商品零售额达8842万元,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指标的126.03%。经营的商品达32000多种,从而保证了人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保持了物价的稳定。
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方面:到1957年底,合肥市有剧团8个,剧院、电影院8座,还新建、改建了博物馆、图书馆、工人俱乐部、体育馆、游泳池等一批公共设施,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标。在校中学、小学生数分别超计划指标26.2l%和64.58%。医疗设备迅速增加。人口死亡率由1953年的6.9‰降到1957年的4.08‰。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方面:到1957年底,组织起来的高级农业(蔬菜)生产合作社共29个,入社农户占总户数的96.33%;手工业基本上实现了合作化。
人民工资增长方面:1957年全市工业部门职工年均工资为586.83元,较1952年增长54%;农民年均收入较1952年增加60%。
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
1958年,市计委决定对工业、农业、商业等部门的计划实行“两本帐”:一是将市下达各部门的计划作为“必成数”;二是将各部门根据“大跃进”精神具体安排的大于“必成数”的指标作为“期成数”。据《合肥地区1958年度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总结报告》称:由于钢铁工业的飞跃前进,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产值达到62403万元,超额88.59%完成国家计划,较1957年增长2.27倍。农业生产1958年虽然遇到严重干旱,仍然取得了大丰收,总产值达25779万元,粮食产量(包括大豆)101809万公斤,棉花产量1590万公斤,油菜籽产量1336万公斤;全年饲养猪126.8万头、羊1.7万头、鱼类3155万公斤,造林面积110.7万亩。1959年5月,计划部门觉察到上述统计数字偏大失实,其主要原因是统计机构不健全,统计口径、计算方法一再变更,一些单位虚报。后经再三核对,将工业总产值由原确定的62403万元减少为43167万元,并对其他方面的数字也作了调整。
1959年,在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的思想指导下,合肥市计划部门制订了城市全面跃进的计划。在农业生产方面,继续贯彻“以粮为纲,大力发展多种经济”的方针,加快林、牧、副、渔业的发展。在基本建设方面,遵循中央提出的“缩短战线、集中力量、保证重点”的方针。是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计划完成95458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66490万元,比1958年43167万元增长54.03%;农业总产值28968万元,比1958年25779万元增长12.37%。年末统计完成情况:工业生产总产值84483万元,农业总产值30095.1万元,全年粮食总产量10.55亿公斤,棉花总产量1245万公斤,油料作物比1958年增长18.66%;基本建设投资额达19147万元,占省下达计划10071万元的190.12%。
1960年,合肥市以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为中心,大力发展农业、农机、化肥、农药、轻工业及小商品生产。考虑原材料和电力供应不足等因素,计划工农业总产值20.8亿元,比1959年11.2亿元增长85.71%。工业总产值计划“必成数”13.5亿元,其中轻工业8亿元,重工业5.5亿元;“期成数”工业总产值15亿元,其中轻工业9亿元,重工业6亿元。农业总产值计划7.3亿元。年末工农业总产值实际完成13.6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0.88亿元,较1959年增长22.35%;农业总产值27459万元,较1959年下降9.6%。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2275万元,较上年增长16.34%。交通运输货运量完成1010.62万吨;社会商品零售额完成29036万元。
1960~1961年,合肥市贯彻中央《关于全党动手、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指示》和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1962年,省人民委员会于7月份正式下达合肥市国民经济计划。该计划包括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物资供应、商业、文化教育卫生等6个部分。其中工业生产计划安排重工业产品51种,轻工业产品56种。主要产品产量为:生铁11400吨,钢6500吨,钢材5200吨,水泥1500吨,烧碱600吨,化学肥料2716吨。农业生产计划,省下达安排粮食种植面积10.03万亩,总产1000万公斤;市下达粮食种植面积13.64万亩,总产1392.32万公斤。省下达棉花种植面积2000亩,总产2万公斤;市下达种植面积2167亩,产量2.39万公斤。省下达3种油料作物种植面积9000亩,总产40万公斤,市下达种植面积10732亩,总产79.61公斤。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计划为372.31万元,其中中央部属项目6个,省属项目20个,市属项目11个。商品购进计划为11562.41万元,商品销售计划为12767.47万元。财政收入预算为4036.13万元,集团购买力指标为2329万元。
1962年市国民经济计划完成情况:在工业生产方面,由于经过企业调整、精减职工、清企核资和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因而生产计划完成得比较好。50种主要产品,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计划的有合成氨、化肥、农用泵、棉纱、棉布、胶鞋、牙膏等37种,特别是支农产品和轻、手工业产品,绝大部分都比1961年有所增长。如化肥生产3078吨,比1961年增长1048吨;合成氨生产1648吨,比上年增长992吨;铁锅生产增长6.14万只,满足了城乡人民生活的急需。在农业生产方面,由于郊区贯彻“为城市服务、为职工服务”的方针,因而粮食产量达1734.42万公斤,超额完成计划24.57%;油料产量达23.17万公斤,超过计划15.83%。为扩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郊区将菜地面积由上半年3.5万亩压缩到2.1万亩,面积虽然减少,但全年蔬菜上市量仍达到5876.22万公斤,保证了市场供应。在基本建设方面,共完成投资额821.77万元。施工项目中全部竣工或交付使用的有23个,部分投产或交付使用的有11个。竣工房屋面积达3.33万平方米,计划外工程施工受到遏制,19个停建工程都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商品购进11994.2万元,完成计划103.6%;商品销售14459.2万元,完成计划111.7%。1962年共精减职工55818人。财政金融贯彻“当年平衡,略有回笼”、“严格财政管理,控制货币投放”方针,在组织财政收入、压缩集团购买力和加强信贷资金、现金管理方面都取得了成效。财政收入共完成4076.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1%;实现集团购买力1923万元,比省分配指标减少397万元;银行信贷收入大于支出50751.6万元,现金回笼979.3万元。这些成绩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稳定市场起了积极作用。
“二五”时期,由于受1958年、1959年、1960年瞎指挥、高指标、浮夸风的影响,加上统计机构变动大,统计人员不固定等因素,造成统计资料残缺不全,统计数字严重虚假,使各级党政领导不能掌握真实情况,给指导经济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经市统计局对1958~1962年国民经济统计数字进行核实修订,除3个县和巢湖区外,195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原报34375万元,应调整为32255万元,减少6.2%;1959年原报55479万元,应调整为50885万元,减少8.3%;1960年原报73734万元,应调整为6512万元,减少10.7%。主要工业产品产量:1958年生铁原报67976吨,应调整为42420吨;钢原报5877吨,应调整为2331吨。1959年生铁原报407840吨,应调整为378893吨;钢原报45811吨,应调为40355吨;水泥原报51753吨,应调为10733吨。1960年生铁原报503968吨,应调为451757吨,减少10.4%;钢原报75444吨,应调为58345吨,调低13.5%;钢材原报67438吨,应调为58345吨,减少13.5%;水泥原报26034吨,应调为25919吨。
“二五”时期,合肥市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5.7亿元,比“一五”时期增长2.2倍。其中工业投资占72.9%,建成或部分建成投产项目817个。新增固定资产3.7亿元,其中工业占69.5%。合肥市在重点加强工业建设的同时,也注意非生产性建设,5年内共完成投资额1.2亿元,占总投资额的21%。5年内新建房屋203万平方米,比原有房屋面积增加60.7%;实现供水总量4853.8万吨,比“一五”时期增长6.5倍;累计铺装道路面积116.8万平方米,长度179.6公里,比1957年底增长1.3倍。到1962年底,全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达到138个,比1957年底增加43个。5年内新增钢铁冶炼、机床(锻压)设备、汽车配件制造、滚动轴承、化工原料、化学肥料、塑料、橡胶加工、人造板、纺织、仪器仪表、陶瓷等12个工业部门。在12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二五”时期新投产的有84种。1962年全市工业企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净值为18202万元,比1957年增长6.5倍。“二五”时期年均总产值为4.26亿元,是“一五”时期年均总产值0.66亿元的5.45倍。特别是“二五”时期后两年,由于执行了国民经济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郊区1961年粮食总产量为2730万斤,比1960年增长7.7%;1962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269万斤,又比1961年增长56.3%。1962年比1957年,蔬菜种植面积扩大5.1倍,总产量增加2.58倍。由于贯彻“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方针,商业市场日益繁荣。“二五”时期,年均社会商品零售额16079万元,比“一五”时期年均5795万元增长1.7倍。财政收支年均收入6548.6万元,比“一五”时期年均收入增长3.9倍;支出1871.8万元,比“一五”时期增长1.29倍。1962年比1957年,全市货物运输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增长5.8倍和164倍。到1962年底,全市职工人数达13.75万人,比1957年增长1.3倍。
国民经济调整计划(1963~1965)
在国民经济出现好转的基础上,中央决定从1963年起,继续对国民经济进行三年调整。市计委在积极组织计划实现的同时,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调整工业企业,使轻、重工业之间的比重关系发生显著变化,轻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61年的49.9%上升到1963年的68.8%;2.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扭转亏损,增加盈利,使市属工业企业的利润比1962年上升35.43%;3.加强地方工业产品的产销平衡工作,建立合同制度,坚持按计划按合同产销;4.加强基建计划管理,严格按基建程序办事。
1965年,省里安排合肥市市属工交企业三项费用共75万元,较1964年81万元减少7.4%。另外,省安排合肥市地方国营企业中小型技术组织措施贷款20万元。省拨三项费用指标与实际需要差距很大,市计委根据“钱少多办事”的精神,将1965年三项费用总数分配到各主管部门,各部门再根据分配的控制数报项目,由市计委转报省核批。在分配总指标时,除留一部分作学上海、搞技术改革暂不安排外,共安排了大小项目133个,拨款71.385万元。其中:工交企业项目129个,拨款69.615万元;文化企业项目4个,拨款1.77万元。这些项目完工投产后,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品种花色,改善劳动条件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年调整时期合肥市主要计划指标完成情况表

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
1966年合肥市编制国民经济计划的指导思想是:积极备战,把国防任务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现有企业潜力,大力增产支农产品,增产适合农村需要的日用工业品;大力发展农业,在努力增产粮食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搞好蔬菜生产,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扩大旱涝保收农田面积;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合理组织商品流通,推行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
计划安排:工业总产值49500万元,郊区粮食总产达到3775万公斤。具体指标:粮食总产16750万公斤,棉花总产637.5000万公斤;基本建设项目30项,投资总额1232.75万元;财政收入7130.05万元。工交企业三项费用投资145万元。其中,安排给长丰县15万元;安排给纺织行业35万元,集中用于解决棉纺织厂漂、染、印质量问题;安排给轻工、手工行业35万元,重点用于解决电池厂、玻璃厂、味精厂的质量、产量问题和造纸厂原料堆放问题;安排给重工行业40万元,城市公用事业5万元。
1969年度计划,是市革命委员会综合组根据省革委会召开的常委扩大会议精神,结合合肥市具体情况提出的。在国民经济建设方面,贯彻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把发展农业放在首位,把工业部门的工作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以钢为纲,狠抓钢铁、支农产品。计划工业总产值6~6.6亿元。在214种产品计划中,计划完成棉纱11.78万件,钢5.5万吨,钢材8万吨,电解铝1300吨。农业计划粮食生产保证数2.35亿公斤,争取完成2.5亿公斤;计划生产棉花550万公斤,油料611万公斤,生猪饲养量33万头。在基本建设方面,安排了合肥钢厂、合肥化肥厂、合肥变压器厂、巢湖汽车配件厂、合肥轴承厂、合肥印刷厂轮转车间、合肥农机一厂、合肥电机厂、东风塑料厂、合肥电厂等重点项目的续建工程。是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完成工业总产值6.34亿元;完成粮食总产2.01亿公斤,棉花总产134万公斤,油料总产284万公斤。市属运输企业全年完成货运量155.4万吨,周转量3100多万吨公里,客运200多万人次。基本建设全年完成投资额4036万元。
1970年,合肥市革委会生产指挥组在编制计划时要求突出政治,把加强战备、支援农业放在第一位。是年,国民经济执行情况:完成粮食总产2.5亿公斤,棉花总产281万公斤,油料总产387.5万公斤,生猪饲养量24万头;完成工业总产值(按1957年不变价格计算)8.76亿元,社会商品零售额1.62亿元;完成财政收支分别为1.53亿元和0.275亿元。是年,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5929万元;学校数比1969年增加270所,学生人数增长16123人;市属交通客运量385万人次,货运量245万吨。
第四个五年计划(1971~1975)
“四五”计划时期,全国仍处于“文化大革命”中,合肥市计划工作仍由生产指挥组下设的综合组负责。
1971年,合肥市工业生产的安排原则是:根据中央及省计划会议精神,狠抓国防工业生产建设,动员民用工业生产军工产品;狠抓基础工业,努力增加原材料生产,把矿山和钢铁搞上去,把电力、水泥以及烧碱、纯碱等基本原材料工业和短线产品抓好;大力抓好支农产品生产,积极发展新品种,提高自给水平。特别是机械工业任务重,重点项目多,非标准设备多,时间要求紧,事先没有充分时间同生产单位讨论,就将省下达合肥市的420多个产品(不包括非标准矿山、冶金、化工设备具体品种)的生产计划全部如数下达。主要产品产量:钢11万吨,钢材7万吨,铁2万吨,发电量4.8亿度。计划交通运输任务比1970年增长62.45%,粮食总产量2.75亿公斤,基本建设投资额5235.1万元;商品购进总额32700万元,销售总额24600万元,外贸出口任务1658.95万元。
由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对经济工作的干扰,给企业造成极大混乱,1971年计划完成情况不好。是年,工业总产值(按197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9.47亿元,完成计划91.94%。主要产品产量:钢9.93万吨,钢材6.62万吨,均未完成计划;粮食总产量2.52亿公斤,完成计划91.45%;基本建设投资额,完成计划101.76%。社会商品零售额为18014万元,客运量为490万人次,货运量为284.15万吨。
1972年计划的主要指标:农业,粮食总产量3.25亿公斤,油料1375万公斤,棉花490万公斤;工业,总产值确保10.5亿元,争取11亿元(按1970年不变价格计算),其中钢产量10万吨,钢材7.25万吨;发电量5.5亿度;基本建设,投资总额5115.75万元;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分别为2.06亿元和1500.02万元;商业购进总值5.53亿元,销售总值5.94亿元。是年,计划执行情况:粮食总产量2.99亿公斤,完成计划92%;棉花379万公斤,油料542.5万公斤,均未完成计划指标。财政收入20625.5万元,财政支出3299.8万元,支出增大。按1970年不变价格计算,工业总产值9.59亿元,完成计划91.33%,其中钢产量11.424万吨,钢材7.80万吨,超额完成计划;发电5.36亿度;基本建设,完成投资额6137.63万元;社会商品零售额为22443万元;全年货运量为344.88万吨。
1973年计划:工业总产值11.5亿元;粮食3.26亿公斤,争取3.73亿公斤;棉花保证480万公斤,争取687万公斤;油料1515万公斤。基本建设投资6863.7万元,其中钢铁占25.5%,机械占20.9%,轻纺占8.9%,电力占3.5%,水利占2.7%,城市建设占2.6%,市属中、小学校舍占0.25%。财政收入22426.1万元,比1972年实绩增长8.72%;财政支出1599万元。计划还安排生产支农钢材5320吨,木材180立方米,水泥1130吨,电动机1185千瓦,变压器3800千伏安。
1974年,在出现多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农业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收成。当年粮食总产量3.16亿公斤,棉花总产量458.32万公斤,油料总产量703万公斤。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83亿元;货运量400万吨,客运量7609万人次;基本建设投资总额7500万元。
是年12月,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要求全党着手抓经济。
1975年合肥市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4.97亿元,比1970年增长69.50%。其中,完成农业总产值1.703亿元,比1970年增长40.5%。与1970年比较,粮食产量3.27亿公斤,增长30.6%;棉花总量326.5万公斤,增长16%;油料作物总产量807万公斤,增长98.2%。农业机械化水平与1970年相比,农用拖拉机由36台增加到278台,手扶拖拉机由36台增加到685台。农机总动力、排灌机械、机耕面积均比“三五”期未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完成工业总产值13.27亿元,比1970年增长74.2%。与1970年相比,钢产量17.86万吨,增长1.75倍;钢材8.26万吨,增长81%。1975年与1970年相比,合成氨增长1.93倍,农用化肥增长1.77倍,化学农药增长55%,中型拖拉机增长4倍。轻工产品自给率提高,老产品得到发展,一大批新产品问世。电子工业规模由小到大,过去不能生产的电视机、无线电测量仪器和一些军工产品,都能成批生产。
是年,合肥市完成基本建设投资额8890万元,比计划超额22%,比1970年增长2倍以上。“四五”期间,新建和扩建了长丰化肥厂、合肥钢厂、安徽拖拉机厂、手扶拖拉机厂、汽车厂、重机厂、锻压机床厂、电机厂、轴承厂等一批骨干企业,正在新建、扩建的有手表厂、自行车厂、电子管厂、制药厂、橡胶轮胎厂等重点项目。全市财政收入2.32亿元,比1970年增长51.9%;社会商品零售额比1970年增长71.8%,商品购进总值、销售总值分别比1970年增长35.5%和65.7%。在文化、教育方面,1975年全市中小学达2083所,在校学生为29.4万,分别比1970年增长213%和80.5%,已基本做到城镇普及初中教育,农村普及小学教育。
“四五”时期,5年中共完成人防坑道工程10万多立方米。
第五个五年计划(1976~1980)
“五五”计划时期的经济工作,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
第一时期,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到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合肥市广大干部群众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各项建设,使工农业生产得到较快恢复,科学、文化、教育工作开始走向正常。但是,由于还没来及对当时经济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进行纠正,因此在计划工作中,继续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盲目追求高速度。
第二时期,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合肥市开始全面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并逐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
1976年,合肥市按照农、轻、重的次序安排计划。工农业生产总值16.2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4.1亿元,农业总产值2.12亿元。粮食(包括大豆)总产量3.83亿公斤,争取4.05亿公斤;棉花620万公斤,油料1479万公斤。工业主要产品577种。产量:钢20万吨,生铁7.3万吨,焦炭15万吨,钢材13.65万吨,电5.6亿度。省下达合肥地区预算内基本建设项目198项,投资总额6938.54万元;货运量415.7万吨;预算内财政收入26119万元,预算内财政支出2646.33万元。
计划执行情况:在粉碎“四人帮”之前,计划工作仍受到干扰破坏,合肥市各个行业均没有很好完成计划:粮食总产量3.65亿公斤,完成计划95.29%;油料完成计划45.47%,棉花完成计划51.77%;工业总产值13.911亿元,基本完成年度计划;地方交通货运量完成计划96.36%;财政收入完成计划94.14%,财政支出超过计划133.85%。
1977年,合肥市开展“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群众运动。市委提出粮、棉、猪三超“纲”,郊区提出实现“大寨区”。计划粮食总产量4.07~4.2亿公斤,棉花总产量652万公斤,油料总产量1717万公斤,生猪饲养量62.8万头;计划工业总产值15亿元,主要产品647种,其中省安排416种;计划财政收入26386万元,财政支出2706.4万元;计划节约煤70250吨,焦炭8000吨,电力2100万度。
计划完成情况:工业总产值15.01亿元,比上年实绩递增7.8%;70种主要工业产品,完成计划的有47种,占67.1%;支农产品和轻工产品合成氨、化肥、农药、拖拉机等增长幅度较大。农业生产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完成粮食总产量3.41亿公斤,比1976年实绩下降6.95%;棉花总产量327万公斤,油料总产586.5万公斤,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1.6万马力;地方货运量474.14万吨,周转量5250.4万吨公里;财政收入28038万元。由于仍然盲目追求发展高速度,1977年计划指标订得偏高,加之农业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使部分计划未能很好完成。
1978年合肥市继续执行高速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在1978年2月15日召开的市计划工作会议上,根据全省的规划要求,确定合肥地区1978~1985年总的奋斗目标是:三年大见成效,打基础;八年大步前进,大提高;逐步把合肥建成以机械、冶金、电力工业为重点的,主要产品向高级、精密、尖端成套方向发展的,轻重工业协调、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到本世纪末,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彻底纠正“左”倾思想的干扰。是年,市国民经济计划主要指标:粮食总产3.75亿公斤,比上年增长10%;棉花总产480万公斤,比上年增长47%;油料总产1087.5万公斤,比上年增长85.4%。工业总产值16.8亿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2.5%;财政收入2.95亿元。计划完成情况:粮食9.73亿公斤,棉花765万公斤,油料4388.5万公斤,工业总产值18.32亿元,财政收入3.69亿元,均超过计划数。
1979年市国民经济计划于6月28日正式下达。计划完成情况:工业总产值17.29亿元,比1978年增长4%;列入考核的100种主要产品,完成和超额完成计划的有73种;全年货运量364万吨,周转量5608万吨公里。农业遇到持续干旱,但是由于认真贯彻了中央关于农业问题的文件,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普遍实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因而减轻了干旱损失,粮食总产(不包括大豆)2.94亿公斤,棉花总产量145.5万公斤,油料723万公斤。基本建设完成投资1.16亿元,国家预算内项目已经建成或基本建成的有合肥手表厂,合肥制药厂青霉素车间,合钢焊管车间等。财政收入3.34亿元,财政支出7581万元。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事业都有发展,恢复和建立了一批科学技术管理机构和专业研究机构,扩建、维修了一部分校舍,加强了计划生育工作。
1980年,合肥市贯彻国家计委《关于拟订1980、1981两年国民经济计划的通知》精神,在轻纺和民用电子工业产品正式计划外,还安排了一些增产计划。在加强建材工业、搞好工业内部调整、努力增加品种规格、多生产工农业和基本建设急需产品方面下了功夫。在制订计划时,特别注意大力发展林业、畜牧业、渔业,抓好蔬菜等副食品生产;强调缩短基本建设战线,提高投资效果,严格按基建程序办事,加强自筹资金基本建设管理;强调搞好市场供应,努力扩大外贸出口;要求努力做好物资工作,组织货源,增加供应,提倡节约。计划安排:粮食作物3.76~3.85亿公斤,棉花350万公斤,油料1124万公斤,造林1万亩。工业生产总值比1979年增长8%,争取10%;主要产品产量:钢18.7万吨,钢材13.7万吨,发电量5.45亿度。财政收支分别比上年增长17.9%和12.8%。省下达合肥市外贸收购计划为7248万元,比上年计划数增长61.35%;下达信贷货币净回笼2000万元。
为实现1980年国民经济计划,市计委采取了以下措施:重视市场调节,把市场的需要作为安排计划的根据,并开始注意市场调节;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积极进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在安徽拖拉机厂、合肥矿山机械厂、合肥日用化工厂等12个企业中进行扩大自主权试点;坚持“按劳分配”原则,搞好职工升级和奖励工作,择优升级,反对平均主义;切实做好物价工作,选择一些产品实行浮动价格,对工商之间、工工之间利润分配不合理的产品价格进行合理调整;城乡挂钩,协调发展,大力发展集体所有制经济。
1980年计划执行情况:工业总产值18.14亿元,基本完成预定目标。主要产品产量钢为23.57万吨,钢材10.82万吨,发电5.1亿度。农业产量为粮食3.85亿公斤,棉187万公斤,油料1295万公斤,造林3059亩。
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
“六五”期间,合肥市计划工作的重点是:一方面继续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适当安排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着手推行计划体制改革。
市计委为进一步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使全市经济保持适度增长,提出:1.继续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全面整顿现有企业,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2.积极推进技术进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大力推广先进技术,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利用外资;3.积极稳妥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制,克服平均主义、吃“大锅饭”问题;4.把商业流通体制搞“活”搞“通”,贯彻执行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逐步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通过市场进行调节等管理形式;5.加强能源管理,搞好节能技术改造,实行能源定量供应,超耗加价,节约有奖。
1981年计划安排情况:工业总产值19.08亿元;主要产品产量:钢19~20万吨,钢材16.7~18.5万吨,生铁10万吨,焦炭13~13.5万吨,铝材0.3万吨。农业主要产量粮食3.92亿公斤,棉花368.75万公斤,油料2230万公斤,造林5100亩。基本建设投资3155.7万元,社会商品零售额计划增长5.16%,财政收入指标2.98亿元,财政支出比上年下降22.9%。
为全面完成1981年国民经济计划,市计委提出:1.加快工业调整,大力发展消费品生产;2.进一步落实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稳定、完善、改进农业生产责任制,搞好社队企业的调整和整顿;3.严格控制基本建设规模,加快基本建设进度;4.进一步活跃市场,坚决稳住物价;5.积极推行生产责任制,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6.发挥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7.进一步做好劳动就业工作。是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良好,基本实现省委年初提出的“基建要下,生产要上,开支要减,财政要平,物价要稳,市场要活”的要求。农业在连续两年增产的基础上,又获全面大丰收。农业总产值达2.3亿元,粮油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粮食总产4.78亿公斤,油料总产3700万公斤,棉花总产376.5万公斤。在工业方面,上半年总产值比上年同期下降4.4%,下半年贯彻省委经济工作座谈会精神,扭转了生产下降的趋势。全年工业总产值达19.1亿元,超额完成计划。基本建设完成投资额1.50亿元,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13.7%。财政收支情况较好,收入比上年增长1.18%,支出比上年减少11.19%。
合肥市1982年度计划是根据国务院《关于国营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整顿的决定》精神安排的。在计划实施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大力发展消费品生产,调整重工业的服务方向,将消费品生产重点放在发展纺织、食品、服装、皮革、塑料、日用小商品和国家布点的六大日用机电产品方面;2.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地对国营企业进行全面整顿,首先抓好对全市经济影响较大的重点企业的整顿;3.狠抓能源节约,大搞木材综合利用;4.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狠抓科学种田,大力普及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切实搞好蔬菜生产,满足城市人民的需要;5.缩短基本建设工期,提高投资效果,统筹安排施工力量,把好开工关;6.搞活流通渠道,加强工商产销衔接,做到以商支工、以销促售;7.发展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8.加强物价管理和市场管理,保持市场物价基本稳定。是年计划完成情况:农业在连续三年大丰收的基础上,取得了抗灾夺丰收的胜利。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31亿元,(按1982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比1981年增长124%;粮食突破5亿公斤,油料突破5000万公斤,棉花、烤烟因受洪涝灾害影响,产量下降;农业专业户、重点户占总农户的5%。工业生产增幅较大,经济效益提高,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9.28亿元,比1981年增长9.36%,基本实现了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同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较好,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较快,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5亿元(不含集体),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82亿元。根据陈云同志“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指示精神,合肥市生产性建设投资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商品购销两旺,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比1981年上升1.2%,低于1981年上升幅度;财政收支平衡,货币回笼增加,各部门努力增收节支,较好地完成了财政包干任务;全市认购国库券811万元,超额12.3%完成省下达的任务。
合肥市1983年度计划,是根据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和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全国“六五”规划要求安排的。市计委贯彻执行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积极改进计划管理工作。是年,国民经济计划完成较好。全年粮食总产量(包括大豆、高梁)15.06亿公斤,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5.6%;工业总产值23.03亿元,比1982年增长19.45%;财政收入超额6.66%完成计划;小学、初中、高中招生数分别为8.3、4.2、0.87万人。
1984年3月31日,合肥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关于合肥市198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要求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5亿元,比上年增长8.2%;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加10%,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加7.5%,基本建设投资总额5168万元;财政收入3.72亿元,比上年增长2.44%,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8%。
为完成1984年计划,市计委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1.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计划管理,把计划建立在充分调查研究、充分咨询和进行了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市经济信息网络和决策咨询体系;2.继续搞好企业整顿,狠抓扭亏增盈,将市属100个预算内企业中的15个大中型企业全部整顿验收完毕,将85个小型企业整顿验收75%;3.大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降低企业原材料消耗,提高产品质量;4.加强地方工业品购销,搞活农副产品购销,实行商品多渠道流通;5.发展县级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是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26.84亿元,比1983年增加8.94%;粮食总产量比1983年增长5.4%;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1983年增长14.6%,预算内财政收入比1983年增长10.5%。
1985年1月,合肥市计划会议下达的主要计划指标是:工农业总产值41亿元。其中农业11亿元,比1984年增加16.28%;工业30亿元,比1984年增加11.77%。财政收入比1984年增长7.1%;基本建设投资1.395亿元,比1984年减少47.4%;生产粮食16.25亿公斤,棉花750万公斤,油料17095万公斤;完成交通货运量631万吨,社会商品零售额13.24万元;将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6.5‰。
由于市政府积极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坚持“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方针,因此工交生产效益明显提高,农村商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商品购销两旺,城乡市场繁荣,对外贸易有了新的进展,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是年计划完成情况:工业总产值34.5亿元,比1984年增长28.54%;货运量673.1万吨,超计划6.67%。农业总产值10.5亿元,比1984年增长10.99%。其中由于粮食种植面积比1984年减少5%,所以粮食总产量15.53亿公斤,仅完成计划95.57%;油料比1984年增长32.1%。财政收入占年度预算的108.74%,教育经费支出比上年增加31.34%,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4.88%。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