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嘉庆年间,庐州城有谢家桥、浅坝桥、惠政桥、镇淮桥、九狮桥、小史桥、岁丰桥、时雍桥、石灰桥、飞骑桥、指挥桥、和平桥、洛水桥、升仙桥、会仙桥、永乐桥、眊龙桥、德胜门桥、威武门桥、拱辰桥、淝宁桥、观德桥、雨花桥、指花桥、灵观桥、通私桥、二里桥、大安桥、小虹桥、通津桥等几十座桥梁。其中,石拱桥25座,石板桥3座,吊桥2座(德胜门吊桥和威武门吊桥)。民国37年,合肥城有桥梁33座。
1949~1956年,建设部门共改建6座石台、木台钢梁木面桥,其中改威武门桥(今淮河路桥)为钢筋混凝土悬臂式T型梁桥;共填实6座古石拱桥,拆除观德桥、毛老爷桥、凤凰桥和眊龙桥。17座新建桥梁中,除大窑湾桥是贝雷式钢架木面桥,水厂桥(今屯溪路桥)是木台钢梁桥外,其余均为木架桥。1956年,市区共有桥梁27座,其中小桥24座。1958~1959年,建设部门共修建5座跨河、跨铁路专用线桥梁。1965~1966年,改建1座中型桥(原通津桥、孝肃桥处,今芜湖路桥)和1座小桥,新建7座小桥。1970~1971年,改建2座小桥和1座大桥(屯溪路桥)。1973年底新建单跨50米的长江路桥。1976年改阜阳路桥为市区最长的多孔跨径双曲孔桥。1985年修建了范巷口人行立交桥。1986年新建1座4孔箱式逍遥津地道。1987年新建寿春路桥。此桥长85.9米,其中1孔跨径72米,是安徽省第一座中承系杆拱型桥梁。至1992年,合肥市建成区内共有65座桥梁,其中跨河桥50座,线路桥、立交桥“座,人行隧道1座。
主要跨河桥梁
合作化路桥位于城西合作化路北段,接近清溪路东口,横跨南淝河上游。1955年,建设部门曾在此处建成木结构梁式桥,桥长37.4米,宽4米,4孔简支梁,木桥面,设计荷载8吨。后因此桥木料腐朽而于1980年被封闭。1982年市政府决定于合作化路中心线原木桥上游65米处重建新桥。新桥为2孔20米RCT型梁式,长54米,宽14.5米,其中车行道宽11米,两边人行道宽各1.75米。下部结构为RC桩基础,双桩式桥墩,U型毛石砼桥台。桥面设计标高17.5米,桥梁底部标高16.04米(按吴淞口标高计算,下同);设计荷载汽车20吨,挂车80吨。工程共耗用钢材46.63吨,水泥625吨。
亳州路桥位于水西门外,北连亳州路南端,南接环城北路及寿春路延长段,横跨南淝河,是市区最长的一座T型桥梁。
明清时期,水西门处淝宁桥为3孔石拱桥,1954年因桥中孔被大水冲毁而被改建为撑架式木质结构。1957年,因在该桥上行车危险,而在其上游30米处建一座半永久性下承式撑架木桥。桥长46.2米、宽5.5米。1976年因该桥木质腐朽,进出北郊和市区的车辆需绕道4公里以上,市政府决定在此桥上游50米处建新桥。新桥于1982年4月竣工,上部结构为应力RCT型支梁,中孔跨径25米,两边孔跨径各20米,总长76.8米(含桥台长度),面宽16米,其中车行道宽12米,两边人行道宽各2米。桥面梁底标高18.5米,RC桥墩,浆砌块石重力式桥台(采用灌注桩施工);设计荷载汽车15吨,挂车80吨,抗震裂度7。
阜阳路桥位于市区北部,北接阜阳北路,南连阜阳路与环城北路交口处,横跨南淝河,是合肥市南北走向的交通干道桥之一。
清光绪年间,北门护城河上有3孔石拱结构的拱辰桥。1954年,该桥毁于洪水。1955年,市政府决定在古桥址下游50米处(今双岗街南端)建新北门桥。北门桥长46.58米,4孔;木桥面宽5米,有木栏杆。桥下部结构:桥南为两个石砌桥墩,桩基桥台;桥北为木结构双排架。上部结构为简支梁木结构贝雷钢架。1976年,建设部门在此桥上游150米、阜阳北路中心线处建阜阳路桥。阜阳路桥地基土壤为轻亚粘土,承载力每平方米12吨。上部结构:中孔主拱圈为等截面悬链双曲拱,共7肋6波,肋中距2.8米,肋高6米;两个边孔各由7根肋组成高低拱,拱上为连续梁式结构,桥面为厚6厘米的预制微弯板上加浇混凝土。下部结构:底宽25米、长20米、高3.5米,系轻型整体盒式毛石混凝土扩大浅基础。阜阳路桥中跨50米,总长97.2米,总宽20米,其中车行道宽15米,两边人行道各宽2.5米;桥面中心标高18.25米,拱底标高17.5米,最高洪水位16.19米。此桥按荷载汽车15吨、挂车80吨,5级航道标准设计。抗震裂度6。
大窑湾桥位于环城东路北端,横跨南淝河,可通往胜利路。1953年有关部门曾兴建一桥,桥下部为木桩填土桥台、双木排架、木桩中墩;上部为贝雷钢架、纵横木梁、木面板。桥长42.6米,2孔,每孔跨径21.34米;桥宽4.3米。设计荷载汽车8吨。此桥于1954年7月被洪水冲毁.1955年在原桥位复建,后于1980年汛期前被拆除,1981年在原址重建了一座人行桥。人行桥下部为重力式桥台,有2个钢筋混凝土灌注桥墩;上部为贝雷钢架,工字钢、槽钢纵横梁,木面板。桥长61米,3孔,其中中孔跨径25米,两边孔跨径各18米;桥宽4.3米。桥面设计标高16.29米,桥下净空高7米。
寿春路桥位于市区东部淮河路桥上游120米处,横跨南淝河,是安徽省第一座中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也是合肥市区东西走向的主要通道桥之一。
1987年,为缓解淮河路桥运输压力,市政府决定投资建造寿春路桥。该桥于1988年1月1日建成正式通车,共耗用钢材269吨、水泥1989吨、木材251立方米、砼5356立方米,总造价188.5万元。下部东、西桥台结构为“U”型钻孔灌注桩基础,台后设水泥混凝土阻滑板;上部结构为2个钢筋混凝土半月形拱肋,28根钢丝绳吊杆悬吊着23块特大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桥身由408块板梁组成。桥长86.9米,其中1孔跨径72米;桥宽30.38米,其中快车道宽14米,两边慢车道各宽4.5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6米。桥面设计标高15.522米,荷载汽车20吨、挂车100吨。抗震裂度7。桥两端建有4座童男童女塑像。
淮河路桥位于大东门外,西连淮河路东端,横跨南淝河,东接蚌埠路西端,是市区东西走向的主要通道桥之一。
清光绪年间,威武门(今淮河路东头)处有3孔石拱桥。1950年,桥身两侧有人行木桥。1952~1953年省公路局投资兴建3孔型新大东门桥。其下部结构:两岸为水泥混凝土石砌重力式桥台,中间两桥墩为水泥混凝土块砌石;桥墩、桩基、支撑桩、护坡桩、撑架桩分别由434根0.4×0.4米和0.2×0.2米的正方形钢筋混凝土桩组成,每根桩长1.1米。上部结构主要为钢筋混凝土上承式单活动支座悬臂T型梁。桥长40米,桥面设计标高15.908米,荷载汽车13吨、挂车60吨。
1984年,市政府为改善大东门一带交通和便利桥下过水,决定扩建大东门桥,并将其改称淮河路桥。建桥工程共耗用混凝土2060立方米、浆砌切石和砼砌体1174立方米、钢材115吨,总造价103.46万元。桥下部东、西两岸为水泥混凝土装砌块石“U”型桥台,高桩灌柱桥墩;上部为双悬臂和单悬臂“T”型桥身。桥长80.6米,5孔,其中中孔跨径22米;桥面宽17.2米,其中快车道宽7.1米,两边慢车道各宽1.9米,两侧瓷砖铺面人行道各宽3.1米。桥面设计高程为15.90米,快车道设计荷载汽车13吨、拖车60吨。
长江路桥位于小东门处,南连长江路、马鞍山路、巢湖路交会点,横跨南淝河,北接胜利路,是火车站通往市中心区的主要通道桥,也是贯穿市区东西向最大的一座单孔跨径双曲拱型桥。
1973年,为解决淮河路交通阻塞的状况,市革命委员会决定在淮河路桥下游的小东门处建桥。工程由市基建局投资,于当年12月底竣工,耗用钢材60吨、木材70立方米、水泥1050吨,总造价42万元。桥下部东、西两岸为圆孔钻砌沉井挖孔灌注桩,上部主拱圈为7级8肋,拱上每边有5孔,每孔由跨径3米的小拱排架组成。桥长75米,宽20米,其中车行道宽15米,两边人行道各宽2.5米。桥面用0.06米的微弯板铺筑并现浇0.12米厚的水泥混凝土。桥面设计高程15.75米,流水断面276.8平方米,通航标准6级。
孝肃桥位于市区东南,桥西连芜湖路与巢湖路交口,横跨南淝河,东接芜湖路与坝上街交口处,是合肥市东西走向的主要跨河桥之一。
该桥始建于宋代,元至大二年(1309)重修,明弘治九年(1496)复修,清康熙六年(1667)、道光四年(1824)两度复修。嘉庆八年(1803)记载该桥名为通津桥。光绪十三年(1887)再度续修。继之为纪念宋朝名臣包拯(包孝肃公),该桥被命名为孝肃桥。民国25年曾将原桥改建成木结构车行梁式桥(俗称大洋桥),后于抗日战争中被毁。民国34年抗战胜利后复建。1950年市人民政府建设科出资将桥面板更换。1952年此桥被洪水冲毁后,皖北行署指示公路局在此建桥。此桥下部为浆砌块石重力式U型桥台和0.4×0.4米正方形钢筋混凝土桩基、双排架桥墩;上部为下承式贝雷式钢架木梁木面。桥长52.32米,3孔,其中中孔跨径21.34米,两边孔跨径各15.24米;桥宽11.5米,其中双车道每边净宽3.34米,两边人行道各宽1.04米。1963年因该桥质腐木朽,行车危险,市政府决定改建。1964年11月,改建的新桥竣工,被命名为芜湖路桥。工程耗用钢材20吨、水泥520吨、木材100立方米。桥下部为浆砌块石重力式U型桥台,钢筋混凝土双排架桩基础桥墩;上部为钢筋混凝土T型板梁。桥长53.17米,3孔,其中中孔跨径21.39米,两边孔跨径各15.89米;行车道宽14米,两边人行道各宽2.5米,系钢筋混凝土铺装。此桥设计荷载汽车10吨、挂车80吨,桥下净高7米,达六级航道标准。1990年,市政府决定将芜湖路桥复名为孝肃桥。
屯溪路桥位于市区东南,东连屯溪路东段,西接屯溪路与巢湖路交口,横跨南淝河,是合肥市东西走向的通道桥口,系1954年建造。桥下部为双木排架重力式桥台,上部为木梁木面,中跨为贝雷钢架。桥长43.58米,5孔,其中中孔跨径22.85米,两边4孔跨径各5米;宽4.1米,其中车行道宽3.4米。此桥设计标高15.025米,荷载8吨,为临时性桥梁。
1970年,市革命委员会决定在原址重建新桥。工程耗用钢材90吨、水泥500吨、木材50立方米,造价49.76万元,其中主桥26.87万元,引道22.89万元。桥下部东、西岸为水泥混凝土重力式桥台,浆砌块石护坡;上部为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长62.74米,其中1孔跨径50.3米;桥面行车道宽10米,两边人行道各宽1.5米。设计桥面标高16.50米,荷载汽车18吨、拖车80吨,达六级航道标准。
南淝河大桥位于18公里铁路专用线6公里+757.27米处,横跨南淝河。1954年5月始建时为全木结构,总长43.58米,主跨21.58米,两边跨各11米。1958年,被改建成3×16米RC梁式桥。1963年再度被改建。由于此桥建筑质量差,至1964年6月桥墩、桥台、纵横大梁多处出现裂缝,1965年虽经加固整修,但多处裂缝未能根治,终于于1969年经鉴定报废。
1986年,市政府决定在南淝河桥原址建造新桥。新桥于1988年4月1日竣工。结构为3—24米RC梁式桥,T型桥台,24根灌柱桩基础,承台、台身为150#混凝土结构,胸墙、台帽200#混凝土结构。桥墩上方设置有2座避车台。设计桥面荷载200吨,抗震7级。
主要立交桥
范巷口人行立交桥位于市区中心长江路与徽州路交叉口处。这里是市内人流、车流交汇最集中的路口之一。1985年日均机动车流量6000辆,非机动车流量5700辆、人流量5万人次,市政府决定在此建造人行天桥。工程自7月20日开工,于10月1日竣工,共耗用钢材230吨、木材12立方米、水泥180吨;总造价117万元,其中主体工程造价占总造价的68%,拓路、照明、拆迁、绿化等项目费用占总造价的32%。该桥结构为Y112型弧形梁,主桥用工字钢焊接,正面呈十字形交叉,跨度分别为45.4米和43.7米,中间有直径6米的圆孔。开放式桥梯为单形梁加悬臂踏步,宽2.5米。桥下最大净空高度5.6米,机动车道净空高度4,5米,非机动车道净空高度3米。桥基部位承载力为每平方米25吨。桥梯旁装8盏折式混合灯,桥底中部装四盏吸顶灯。该桥是合肥市第一座钢架弧形立交式桥梁。
蚌埠路立交桥位于市区东部三里街西与淮南铁路线97公里+267.7米交会处,是合肥通往南京、上海等地跨越蚌埠路的铁路立交桥。
该桥自1983年初动工,于次年4月竣工通车。共耗用钢材70吨、水泥1320吨、木材80立方米,总投资为234.37万元。桥长50米,3孔,其中中孔跨径9米,两边孔跨径各5米;桥面宽4米,铺双道铁轨,系下跨式钢筋混凝土连续箱型框架。桥下净空高度:中孔4.5米,北、南边孔分别为2.8和3米;机动车道宽9米,长310米,最大纵坡3.9%;两边非机动车道各宽3.5米,长310米,最大纵坡2.5%;两边人行道各宽1.5米。引道长19米,并设有排水系统。主桥洞内以长方形日光臂式灯照明。1989年蚌埠路拓宽改造后,全桥为5孔,净跨(7.81+5.58+10.05+5.58+7.81)米,净空(4.8+4.8+4.5+4.8)米。
蜀山路立交桥位于18公里铁路专用线9公里+808.55米处。桥上为18公里铁路专用线;桥下蜀山路与铁路法线交角14°30′,中线与桥孔中线一致。
此桥始建于1958年7月,年底竣工时为长22.8米。净跨5米的双孔RC梁式桥。
1988年,因蜀山路路幅加宽,市政府决定改建蜀山路立交桥。改建后此桥为13米加23米加13米的三孔RC连续箱形框架桥,净高5,2米,长53.7米,宽6.6米。立体箱身系300#混凝土结构,栏板、扶手系200#细石混凝土结构,挡土墙系浆砌片石基础、混凝土预制块贴面。工程总造价124万元。
当涂路立交桥位于城东、淮南线铁路正线99公里+947.33米处。桥上为淮南铁路线,桥下横跨当涂路。桥长13.5米,净高5.5米,桥宽45米(外宽46.7米);其中快车道21米,两边分车带各3米,慢车道各5.5米,人行道各3.5米。结构为9米+21.5米+9米三孔不连续框架,浆砌块石墙体。此桥建于1988年8月,竣工于翌年12月。
主要人行地道
寿春路人行地道,位于逍遥津公园南大门南50米处,横穿寿春路东段中心线地下,是合肥市首座公用地道桥。
1986年,为方便公园的游客和行人,市政府决定修建此地道。地道整体为RC箱式结构,平面呈工字形,总长115.89米,净宽9米,净空高2.8米,进出口净宽4.5米;梯道为挡土墙式。地道顶板、底板厚0.5米,侧墙厚0.45米,斜型墙厚0.4米。墙面系折线形挂条,可减少地道四面回声。主地道内部两侧设有排水明沟,北侧一间水泵房装有自控水泵。上部设计荷载汽车20吨,挂车100吨。工程耗用钢材119吨、水泥410吨、木材68立方米。主要工程量为土方5800立方米、回填土2900立方米、碎石垫层113.1立方米、RC和混凝土1190立方米。
民国37年合肥城区桥梁一览表
上一篇:第一节 道路
下一篇:第三节 路 灯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