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传染病
(一)天花
旧时,县境天花流行猖獗,麻脸者处处可见。民国31年(1942年),高河一带,天花流行,死亡甚众。1949年石牌镇牛行村,10余名儿童患天花病,幸存者仅2人。1950年,石牌、黄龙、平山、洪镇、江镇、高河等地,天花流行。黄龙乡流行最甚,病死者120余人。该乡释加村3~4天中,死于天花的达52人。这年县卫生院报告收治天花病人78人。
接种牛痘是消灭天花病的重要措施。县民种牛痘防天花,历史悠久。过去人云“生子只算生一半,过了天花才保全”。认为人生必须种痘,种痘才过天花关。
民国时期,插花郎中较多,他们多是到村庄接种,多在小孩两臂各种5颗。种痘费男孩1元,女孩半价。痘苗在安庆“牛痘局”购买。除了种痘防天花外,亦有用已愈病人的痂皮直接填塞鼻腔的种法。
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种痘工作,县政府在1950年中央提出3年消灭天花的号召和卫生部《种痘暂行办法》下发后,于1950~1952年连续3年在全县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普种牛痘运动。3年共普种牛痘7154万人(次),应种对象的普种率达90%以上。3年普种,效果显著,1953年宣布,怀宁消灭了天花。
1974年,全县最后一次普种牛痘,计接种55万人。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消灭了天花。根据省卫生厅的通知,全县种痘亦同时停止。
(二)霍乱、副霍乱
民国时期,城乡常发生霍乱流行。民国14年,县城安庆小南门码头一带真性霍乱大流行,高峰时每日发病200余例,死亡达半。
建国后,积极采取了预防措施,一直无该病报告。仅外地转报副霍乱病人4人,经治愈回县后,连续追踪观察3年,粪便培养均为阴性。
60年代,副霍乱于东南亚流行。为监测该病,在县医院建立了肠道专科门诊,同时接受全县送检任务,县防治肠道传染病机动队,也同时成立。
70年代,县防疫站细菌室建成,全县检验任务遂由防疫站承担。
80年代初期,副霍乱在外地蔓延,全县各医疗单位均设立了肠道病专科门诊,县防疫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同时,在全县开展了以“三管一灭”(管水、管粪、管饮食、灭苍蝇)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以杜绝该病的传染源。
历年对全县渔、船民及进入县境作业的渔、船民进行粪检,同时对县境的主要水源进行采样监测。
1953年以来,在该病流行季节,对重点人群、医务人员、饮食服务人员、渔民、船民等均进行霍乱疫苗接种,并发给接种证。1982年以后停止使用。
(三)脊髓灰质炎(脊灰)
该病通称小儿麻痹症,1964年有病例报告,并引起关注;嗣后,历年均有散发病例,1964~1985年,全县共发病57人。
1965年首次服用口服型糖丸疫苗,0~7岁儿童均接受免疫。共服Ⅰ—Ⅲ型苗各9.50万人份,免疫覆盖面积达95.61%(9.5/9.9362)。
此后历年按计划服疫苗。22年来,共供疫苗16.43万人份。1975年服苗14万人份,为历年之最。该病列入《1982~1990年全国计划免疫规划》,按规划规定,1985年年发病率应控制在0.5~0.1/10万以下,而全县1985年发病率则在1.02/10万,高于规划指标。
(四)麻疹
麻疹为儿童常见传染病。民间认为是人生必患之病。建国前,流行猖獗,死于并发症者屡见不鲜,难计其数。
建国后,虽经积极防治,仍有不少发生。80年代前,麻疹为各类传染病中发病率最高疾病之一。1962~1967年连续6年年发病率在300/10万以上,1973年发病率最高达1239.19/10万。
1968年前,无特殊免疫制品,主要是开展宣传卫生知识,注意个人、住宅卫生,减少传播机会及并发症。流行期间,对易感儿童曾用中草药及注射胎盘球蛋白以降低发病率和减轻病情。1968年麻疹疫苗问世后,开始引进,当年接种4万人份。以后每年均有数万儿童接受免疫。17年来,共使用疫苗87万人份。扩大计划免疫规划实施后,该病发病率逐步下降,1984年年发病率为49.02/10万,达到麻疹发病率控制指标要求。
(五)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流脑为全县为害较大传染病之一。建国后虽经积极预防,在流行季节仍有发生,1967年患者4698人,发病率高达836.37/10万;死亡134人,死亡率亦达21.46/10万。
50至60年代,该病预防主要是卫生知识教育,对集体儿童用药物滴鼻、涂咽,对重点人群采用口服磺胺药物等综合措施。
1971年开始使用流脑疫苗,至1978年共用疫苗59万人份,1979年停止使用。1985年开始使用冻干多糖疫苗计17万人份。
(六)狂犬病
狂犬病是人、畜共患病,多以犬伤后发病。病死亡高达100%。1953年报告3例均死亡。1968年红星、皖河、城关等地发生狂犬伤人72起,有25人注射了狂犬疫苗,该年无病例报告。
1982年开始,狂犬咬伤人畜屡有发生,全县有850人被犬咬伤,占安庆地区同期10县总犬伤人数37%;发病13例,占安庆地区同期总发病人数15.3%。病者全部死亡。
这年有一狂犬窜入石牌镇咬伤数人后,又先后窜入实小幼儿园咬伤正在上课教师、学生及在家职工。1982年~1985年,全县共有1984人被狂犬咬伤,发病28人,全部死亡。
灭犬是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1952年省防疫委员会通知要求动员群众灭犬,在群众自觉基础上组成打狗队,当年全县灭犬2953条。
1982年以后,县政府、卫生、公安局等先后发出文件、代电,要求全县人民积极灭犬,预防狂犬病,犬伤人数明显下降。但城乡养犬者仍未减少。
1968年,曾使用狂犬疫苗给犬伤者注射,每疗程14针,因在膜壁二侧注射不便,1982年开始改用“吸咐人用狂犬疫苗”作皮下注射,每疗程5针,一月完成。凡犬伤者,如能全程足量接受接种,均免发病。
近年狂犬伤人已逐年减少,发病率亦有所下降。
(七)流行性出血热(出血热)
出血热是自然疫原性疾病。原流行于淮河两岸,1971年县内首次有病例报告。病者系红星血防组医师赵寄萍(经南京鼓楼医院确诊)。
嗣后,每年均有病例报告,1982年后发病率逐年提高,由1971年的0.67/10上升到1985年的16.5/10万。流行地区也逐渐扩大,由原来的两个乡发展到1985年的16个乡、镇。流行地区有红星、腊树、皖河、江镇、石牌、洪镇、大洼、雷埠、平山、温桥、三祝、月山乡等。红星、皖河、腊树3地发病最多。
鼠类为该病传染源,尤以黑线姬鼠。该鼠为县境室外优势鼠种。灭鼠为预防出血热的有效措施。1984年红星乡为县灭鼠试点。灭鼠前室内、外鼠密度分别为11.13%和22.90%,灭鼠后分别降低到5.71%和0.98%;灭鼠率室内为48.70%,室外达95.72%。这年红星乡灭鼠26.64万只。试点后,又在全县推广试点经验,不断地开展灭鼠工作。
(八)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
乙脑是县内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全县各地都有发生。由于误诊漏报,50年代仅报告8例。60年代资料较完整,逐年均有病例报告。1966年发病率高达26.21/10万,略高于全省同期发病率(24.9/10万)。
该病无特效治疗药物,早期使用中药能减轻病情,减少后遗症。1968年开始使用乙脑疫苗对儿童进行基础疫苗及加强注射,每年5万人份以上。间时扩大年龄组接种。从1968年至1985年,共用疫苗108万人份。从1980年后,发病率已控制在10/10万以下。
(九)白喉
民间称“锁喉风”,为一古老疾病,县境历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1955年和1957年发病率最高,分别为21.89/10万和21.57/10万。1957年11月皖河乡双一村先锋村民小组暴发流行,40户202人中有84人患病,发病率达41.58%,死亡1人,病死率1.19%。1985年发病率已下降到0.146/10万,达到《全国计划免疫规划》中控制指标。
注射白喉类毒素为预防该病主要措施,1952年开始应用,每年接种数万人次。从1952年至1985年,共有161万人次接受免疫,接种人数最多的为1975年和1978年,分别为14万和27万人次。1984年开始使用百、白、破三联疫苗作儿童基础免疫,白喉类毒素用于加强注射。
(十)百日咳
为常见多发传染病之一。年年均有病例报告。1973年发病率高达450.13/10万。
1957年开始使用百日咳疫苗作儿童免疫,每年0.40~1.00万人份。1972年停止使用。
1984年开始将“百、白、破”三联疫苗作儿童基础免疫。发病率自1984年起有明显下降(16.50/10万),基本达到全国免疫规划中发病率控制指标(30~10/10万)。
(十一)病毒性肝炎(病肝)
病毒性肝炎,包括甲、乙型肝炎。1958年开始有疫情报告,之后均有散发病例。1978年发病率为340/10万,高于同期省年发病率(136.12/10万)。这年红星公社南埂大队暴发流行、发病率为1万/10万。
1979年省立医院、安徽医学院、省防疫站在全县作肝炎病毒抽样调查。检测县直机关、厂矿、学校的不同职业、性别、年龄的人群502人。人群总感染率为10.56%,其中:HB3AG阳性率8.77%,高于全省平均数(6.95%),抗HB3阳性率1.7%。嗣后,隔年对上述人群进行了追踪观察。
1959年列入乙类传染病管理,1982年实行卡片报告。该病目前无特异性免疫措施,仅作一些预防知识教育和饮食卫生管理等预防措施。
(十二)结核病
该病为慢性传染病,城乡均有不同程度散发病例。1974~1976年3年死亡回顾调查资料中结核病死亡率为67.74/10万,占同期各类死因比的8.5%,居全县各种死亡顺位的第7位。
1976年县防疫站在龙泉公社龙泉、团月两个大队调查,感染率为5.69%,患病率为1.81%(18.10/10万)。1979年全国统一组织作流行病学调查,全省抽样点33个,高河公社白马大队为省抽样点。该点患病率为1830/10万,涂阳率378/10万,感染率17.7%,标化发病率2190/10万。全部病人均进行正规化治疗。连续观察3年,每年摄片1次,费用全免,共耗资2万余元。
接种卡介苗是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1961年首次使用皮上划痕法接种3.10万人。以后每年均按计划接种,至1985年共使用卡介苗66.27万人份。
1971年卡介苗接种中,万桥公社三合大队赤脚医生误将皮上划痕卡介苗给23名儿童作皮注,使受注者全部发生严重反映。县卫生局立即组织医务人员在该队设家庭病床,免费治疗,历时数月。追踪观察2年,未留下后遗症。
(十三)伤寒、副伤寒与痢疾
伤寒与副伤寒,县内历年均有少数散发病例。1952~1953年,曾使用霍乱、伤寒、副伤寒三联疫苗进行预防接种23.80万人次。以后每年均对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医务人员、经常外出人员、渔、船民等重点人群进行接种。由于加强食品卫生管理,使发病率逐年下降。
痢疾,包括细菌性痢疾与阿米巴痢疾,发病率高,乡间流行为重。1971年温桥公社硖石大队暴发菌痢,发病千人,经积极防治,得到及时控制。该病目前尚无特异免疫,50年代曾用口服痢疾噬菌体预防该病。
二、寄生虫病
(一)疟疾
疟疾在县境流行时间长,发病率高,清末及民国时期,流行猖獗,建国后虽有所控制,但仍然严重。
1952年洪镇区发病1937人,死亡30人。该区新隆乡冯二顺互助组15个劳力有14人患病,以致稻熟无人收割。
1965年,县防疫站在小市乡调查6个生产队102户、424人,发病率高达46.7%;其中最高一个生产队达72.5%。这年全县发病率为2041/10万。
50年代特别是1958年前后,全县开展了几次规模较大的群众性除四害运动,发病率虽有下降,但流行仍难以控制。60年代初,主要进行“抗复发治疗”、“休止期根治”、“预防服药”,同时开展卫生运动,大力灭蚊等进行综合性防治。1965年共培训抗疟员2921人,完成休止期根治5959人,预防服药7.54万人,根治率达83.2%。1972年疟防工作再次掀起高潮。这年共发动专业人员82人,赤脚医生601人,卫生员4396人参加防疟工作,共根治、预防服药11.50万余人。同时,要求送药员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不服不走”,提高了服药质量。
1976年为预防地震,居民多居防震棚,防治措施未落实,年发病率高达2526.59/10万,为发病率最高年。1977年全县居民进行全民预防服药,服药率达60%以上,这年发病率比上年下降60%(1120.9/10万)。至1979年,年发病率徘徊在1000/10万以上。
1980年以后,由于疟防工作扎实,发病率已逐渐下降,从1983年起,连续3年控制在500/10万以下:1985年年发病率为87.4/10万。使猖獗一时的疟疾得到了控制。
(二)血丝虫病
1958年首次进行全县普查。在1972年第二次普查中,血检45.05万人,占应检总人数81.1%,发现微丝蚴阳性者1.55万人,微阳率3.45%;有该病病史者3032人(0.67%)。共计有血丝虫病人1.86万人,总患病率4.12%。病人分布全县各地。
1980年血检6859人,微丝蚴阳性262例,微阳率3.73%。同时进行虫种鉴定,确定怀宁为马来丝虫流行县。
小市乡为该病高发区,1973年血检1.82万人,受检率为90.50%,微阳率达6.37%。
1977~1979年,县防疫站调查了县内各地“按蚊自然感染率”:中华按蚊为6.0%(9/150),雷氏按蚊为28.57%(2/7)。接近全省两种按蚊感染率。
人宅中华按蚊自然感染率为1.67%(7/420)。伊蚊自然感染率为0%(0/423)。
历年对查出的病人全部由县防疫站免费供应海群生治疗。重点地区(小市)人群全部由供销社供给海群生拌食盐(药盐)。1978年6月小市公社共供药盐5万公斤,平均每人2.5公斤。药盐浓度分别为1.2‰和4.8‰,达治疗量。服药盐后4年血检追踪,微阳率由服药前5.08%下降到0.07%。同时,对该社血检微丝坳阳性者定期血检,药盐防治后4年阴转率达98.8%,效果显著。但药盐尚未在流行区全面推广,今后仍需大力推广。
(三)钩虫病
为县内感染较多的肠道寄生虫病,流行全县,菜粮间作地区尤重。1972年共检查33.20万人,受检率66.4%,查出钩虫感染者11.05万人,感染率为30.5%,治疗10.10万人,受治率95%。
1979年,县防疫站同洪镇公社卫生院,对该公社红旗大队进行钩虫病防治试点,受检率82%,感染率42.5%。对查出病人已全部治疗。同时,血防部门在开展血吸虫病普查时,对检出的钩虫感染者及时进行了登记和治疗。
(四)蛔虫病
为县内感染率最高的肠道寄生虫病,尤以农村儿童感染最多。1971年温桥公社粪检5335人,阳性3922人,感染率73.5%。1979年江镇公社粪检1400人,感染率74.4%。
在1979年“国际儿童年”里,对全县10周岁以下儿童一律给予免费驱蛔。这年共免费发放甘积片12.98万片,山道年酚肤片9.25万片,驱蛔糖片1.75万片,驱蛔灵片1.75万片。
(五)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
1973年秋,皖河、平山、江镇、大洼、雷埠、城关等地发生一批原因不明的发热病人。经流行病学、血清学、病原体检查确诊为钩体病,首例病于7月25日发生,全年共报告55例,抽查患者血清9份,其中阳性8份,以波摩那型为主。
为掌握钩体病情况,县防疫站于1973年夏在适于本病流行的洪镇公社洪镇大队和大洼公社岗山大队,作该病流行病学调查,两地共查健康人群血清384份,发现阳性15份,感染率为3.78%,以波摩那型为主。同时,采集猪血清(宿主)27份检出阳性16份,感染率高达59%。认定怀宁县有该病传染源存在且有发生流行可能。后该病间年偶有发生。
县卫生局1973年7月19日举办了区、社医院医务人员培训班,专题学习钩体病的防治办法,以提高诊断治疗水平。
(六)血吸虫病(见专节)
三、皮肤病
(一)麻疯病
该病为慢性传染病,旧时无资料可查,但人人皆畏。
50年代末,即着手该病防治。60年代前,病人均在家隔离治疗,药品由县防疫站免费发给。据1966年统计,全县确诊患者13人,散居于红星、城关、洪镇、五横、秀山、石镜及“三二六”地质队等地区和单位。70年代后,部分病人送合肥、铜陵麻疯病院治疗,医药费由县卫生部门拨给,生活费由县民政部门补助。
1984年,累计有患者22人,死亡3人,治愈6人,现症患者13人,患病率1.90/10万(13/681252)。
1985年有患者9人,仅1人住院治疗,其余病人均在家诊治。这年患病率1.30/10万。这年安庆地区卫生局投资50万元在县境总铺乡建成麻疯病院一所,隶属于地区。
(二)头癣
头癣为农村常见的皮肤病,清末及民国时期流行极盛,50年代仍很严重。过去患者多土方自治。1958年全县开始该病的防治工作,举办理发员培训班,宣传防治方法,推广猪油拌川练子外用单方治疗。
1964年,县防疫站在龙泉公社进行消灭头癣试点。调查该社人群患病率达8%。同时,对查出患者内服广谱抗菌素、灰黄霉素及外擦硫磺膏治疗。疗效达94.4%。1966年计划推广龙泉经验,在全县进行普查,因“文革”开始,未能进行。
1978年5月在龙泉公社召开了防疫工作会议,布置了该病防治工作,在小市公社进行头癣病防治试点。会后在全县迅速开展了普查普治工作。全县共查出病人4040人,患病率533/10万。查出病人均免费给予治疗。嗣后历年均全面进行查漏补治,以巩固疗效。
1983年调查全县尚有未治愈病人28例,并作了耐药性培养,未发现耐药菌株。
1984年,在头癣重流行区小市乡作整群抽样调查,抽检9143人,受检率94%,检出新发病人2人,新发率380/10万。抽检257名原病人,受检率85.9%,治愈率96.9%,未愈率1.95%,未治率0.39%,复发率0.8%。
1985年县防疫站用“按方位抽样调查法”调查11个村1.73万人,受检1.53万人,受检率85.6%。查出新发病1人(7/10万)。对原有病人107人进行复查,其中受检率70.3%,治愈率95.3%,未愈率1.9%,漏查0.95%,未治0.95%。
两次调查表明,全县头癣病防治效果显著,已基本消灭。
四、地方病
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通称“二地病”,均与地貌缺碘有关,多见于县内山丘地区。
1982年省地方病防治工作会议后,县里先后召开和举办了防治“二地病”培训班,开展了预防和治疗工作。
1984年对全县各类学校7~14岁在校学生进行普查,受检10.03万人,受检率99%,发现甲状腺肿大1.96万人,肿大率19.6%。同时,在重流行区的温桥、洪镇、石镜乡及轻流行区的平山、腊树、山口、五横等乡各抽一个村进行抽样调查。受查地区总人口1.45万人,受查1.33万人,受查率91.3%,查出甲状腺增大609人,增大率5%;甲状腺肿大1909人,肿大率13.8%。二者共2518人,肿增大率19.0%。查出地方性克汀病11人,患病率0.083%。
根据普查与抽样调查资料,经省防疫站核定:秀山、三祝、枫林、总铺、石镜、育儿、洪镇、山口、黄龙、龙泉、大洼、平山、温桥、腊树、雷埠等16个乡为流行乡。总人口为31.74万人。月山、五横、凉亭、黄墩等4个乡为可疑流行区,总人口10.51万人。
1984年对全县水源中含碘量作了调查,共查水样28份,水碘平均含量为4.82ug/e,最高为45ug/e,最低为0.3ug/e。经统计学处理水碘含量与地甲病呈中度相关。
提高食盐含碘量是防治该病的主要措施。1982年7月县里规定,对12个流行乡27万人群全面供应碘盐。1984年9月又对已确认的全县16个乡40万人群供应碘盐。
为使病区群众食到合格碘盐,1984年县防疫站培训了碘盐监测员50人,发放碘盐监测包50只。同时在石镜乡分龙村进行碘油注射治疗病人。对1985年病区效果进行考核,共查2260人,查出甲状腺肿大和增大者985人,其中甲状腺肿病人352人,患病率15.4%。原接受治疗731人,治愈136人,治愈率24.77%,有效率29.6%。新发160人,新发率7.08%。
现尚有克汀病420人。
五、高血压病
1980年根据全国统一规划,对皖河公社中心、庆洲两个大队15岁以上人群测量,应检2376人,实查2024人,受检率85.1%,患病率1.20万/10万,通过资料分析:县内高血压患者女性高于男性(14.31:8.75),高年龄组高于低年龄组,与劳动强度及饮食有关,与遗传有关。
怀宁县1980年8月高血压抽样调查情况

上一篇:第五节 医疗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