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疫情
(一)流行历史
怀宁县为安徽省血吸血病严重流行县之一。据1972~1975年,我国先后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和湖北江陵出土的两具西汉古尸的肝肠组织中,检获“日本血吸虫卵”,从而证明我国洞庭湖流域和长江中游一带至少在两千年以前就有血吸虫病。而怀宁、安庆地处长江中下游,居湖南湖北下游,与长少、江陵可称一衣带水,而怀宁境内主要水系与长江相通,由此可知,血吸虫病在怀宁流行的历史与湖南湖北同期。
又据1956年第五期《安徽卫生志通讯》刊载的王韵烈《安徽省血吸虫病流行概况综述》一文中记述:“据文献记载,我省钉螺最早发现于黄洲(GREDLERl881年),继之陆续又在宁国(SCHMACHERUNDBOTTQERl890年)、东流(HEUDEl890年)、安庆(MELENEY,H·E1924年)(注)、歙县(李赋京,1936年)、绩溪(任京永,1936年)等地发现钉螺。”又载:“血吸虫病人最早在安庆发现(TAYLOR,H·B1907年),后又相继报告在芜湖……等地有血吸虫病例。”又载:“安徽之另一流行中心为安庆,在早期文献中已有(TAYLORl907年)报告,以后虽乏调查报告,惟据作者与私人通信所获,谓该地对江大渡口方面,患大腹者极多耳。”而安庆自南宋末年至1951年全归怀宁统辖。现今钉螺分布仍在一条水系,一片滩地。由此,怀宁已在1907年就有血吸虫病病例,1924年就发现钉螺。无疑,在此期间就有血吸虫病广泛流行。
(二)流行范围
经1952~1985年反复调查,已查清县境血吸虫病流行范围和流行程度,掌握了流行因素和流行特征。
血吸虫病流行范围:东至总铺乡永林农场,西抵小市乡受泉村,北至金拱乡双车村,南至红星乡保婴村。周围邻区有安庆市、皖河农场和东至、桐城、潜山县的流行区与怀宁流行区毗连。全县20乡110村流行血吸虫病。按地理环境,钉螺孳生特点,怀宁流行区属湖沼山丘型。
流行区地形复杂,山多、水多、滩地多,丘陵、湖泊、河流并备。流行区一般是大片状分布,东起总铺,西迄小市,连绵6个乡,沿皖河两岸诸湖沼有洪镇、月山两区6个乡,均为怀宁县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
(三)流行程度
【钉螺面积及类型】截至1985年底,全县历史累计有钉螺面积6085.75万平方米,居安庆地区9个血吸虫病流行县的第5位,居全省流行县市的第6位。累计有螺面积中,湖沼型的湖滩、洲滩、江滩占64.75%,共3940.63万平方米。“三滩”钉螺呈片状、带状分布,密度和阳性率都很高。从1974年调查石门湖的螺情资料看:钉螺分布范围一般都在10~16米高程左右,相当于常年枯水位与洪水位之间。
山丘型地区有螺面积占35.25%,共2145.12万平方米。有螺面积在100万平方米以下的有高河镇、石牌镇和平山、温桥、黄龙、石镜、巨网乡;100万平方米以上有金拱、小市、龙泉、黄墩、万桥乡;300万平方米以上的有江镇、红星、总铺、秀山、三桥乡;600万平方米以上的有月山镇;900万平方米以上的有洪镇、山口乡。
山丘地区,多以山峰为界,自成水系,将流行区分划成块状,具有一定的界限性和孤立性,如石镜、秀山、黄龙、温桥、龙泉、平山等乡。钉螺面积最少的平山乡只有25.20万平方米。最多的秀山乡达357.50万平方米。最少的钉螺孤立块只有866平方米。
【病人分布及发病率】截至1985年止,全县累计血吸虫病人为5.07万人,居安庆地区第5位。其中晚期血吸虫病人占病人总数4%。病人分布在25个乡117个村。流行区发病率高的乡如山口、总铺、洪镇、温桥等乡,分别为46.43%、43.04%、32.93%、32.25%;发病率低的乡有平山、石镜乡,分别为8.29%、3.96%。病人的分布与钉螺的分布关系密切,一般成正比。有螺面积越大,发病人数越多,反之则愈少。如洪镇乡有螺面积1132.15万平方米,有病人8848人,历史患病率46.6%。有螺面积和患病人数均居全县首位。
与疫区毗连的乡村居民,也不同程度地受到血吸虫病的威胁,在非疫区乡村也查出病人。全县有245个非疫区乡村,累计查出病人561人。
历年春夏季节,沿湖居民因下湖开荒生产、打湖草、拉猪菜、扑洪水鱼、下水抢捞午季等接触疫水频繁,造成了急性血吸虫病的发生。自1959年至1985年,全县共发生急性血吸虫病3723人。1964、1966、1967、1969年发生多起集体成批血吸虫病急性感染。发病人数,与感染季节、方式、男女性别及职业的关系密切,根据1964年县血防站住院部收治的342例急性血吸虫病人统计分析:5月份49.7%,6月份为48.0%;农民90%,工人0.3%,学生4.7%,干部0.7%;男性78.7%,女性21.3%;感染方式主要是打湖草。
流行区晚血病人也多。1982年冬对全县晚血病人进行调查,全县历史累计有晚血病人1995人,其中属晚血死亡的1036人,因伴有其他疾病死亡的111人,迁出14人,现有现症晚血病107人。
【危害耕牛】疫区常出现耕牛劳役减退和死亡。据1970~1982年资料统计,全县13年用孵化法共普查耕牛9.01万头,检查患病牛9723头,阳性率最高的1970年达30.4%,阳性率最低的为2.33%。又据1975年普查18个流行公社,耕牛粪检9792头,阳性率为10.3%,阳性率最高的山口公社为18.5%,最低的公社亦有5%。
传染源,除病人和家畜外,还有野生动物,如豪猪、鼠、兔等也可感染血吸虫病。
(四)危害程度
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学名日本血吸虫)经过中间寄生钉螺(学名湖北钉螺)体内无性增殖后,以其尾蚴逸于水面而感染人畜致病。少年罹患血吸虫病常成为侏儒,妇女罹患血吸虫病多不能生育。急性感染者,高热、腹泻、危及生命,慢性感染者,肝脾肿大,日渐消瘦,进而丧失劳力。晚血患者则肝硬化腹水而最终死于肝功能衰竭或上消化道出血。故怀宁民间俗称“大肚子病”、“水鼓胀”、“蛊胀”、“扬子热”,并有“神仙难医”的绝症之说。
血吸虫病在怀宁流行,危害深重。万桥乡有个邹家畈屋,原是地主房屋,30年代前住进的佃户叫徐邹生,一家5口人,住进后都先后得了“大肚子病”(可能是血吸虫病)死亡。继由王小能一家4口人迁入,不到几年又死绝了。后又有陈百胜父子3口,何正全父子3口,孙五铭父子两口,陶宏盘父子两口,汪先富父子3口,先后迁入,均先后得“大肚子病”而死。到1952年仅幸存1个寡妇,是汪先富的妻子。当地群众说这个屋进一户,死一户,是个棺材屋。地处月山、总铺乡石门湖一带,方圆15公里,被“大肚子病”毁灭遗存的“无人村”的遗址,至今仍可目睹的有10多处。群众说这里“村庄靠在大湖边,有屋无人不起烟”。洪镇乡黄山村,建国前5年全村死265人,绝74户;建国初有59个寡妇,73个巨脾腹水病人,还有14个青年没有发育成人。
二、防治
防治工作,是采取以灭螺为重点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一)查螺灭螺
1952年,分别在重疫区的十里乡、泉水乡进行查灭螺试点。1955年,在全县开展了群众性螺情大普查,用环境抽样方法调查确定了流行区乡。1956年和1957年,在全县开展了4次灭螺突击运动,首次查出有螺面积3570.15万平方米,基本弄清了钉螺分布区域。同时,在清河、总铺等6个地方的内陆和湖沼,用清沟土埋、开新填旧、水改旱、稻草还田加石灰沤肥、砒酸钙、老虎花、茶子饼等方法进行了灭螺试验。通过试点试验,观察灭螺效果。湖滩则结合生产垦殖灭螺。
1964至1965年和1970至1976年两个时期,做到全党动员、全民动员,开展普查普灭。查出的有螺面积,在内陆灭螺主要与调整灌溉水系,兴塘兴圩,改田改地结合实施,用人工改造清除钉螺孳生环境。在湖滩灭螺主要采取能围的则围,同围湖造田结合实施;不能围的“三滩”,坚持机垦、药杀等方法灭螺,以降低钉螺密度,减少人群感染。内陆和湖滩灭螺都科学地安排人工与药物,因地制宜,有机结合。
1977年以后,查灭螺工作更深入更细致。内陆和已围的湖滩,在该地基本消灭钉螺以后的几年内,对残存钉螺的消灭,主要环节是查,目的在灭,反复斗争,除害务尽。查螺方法:对基本消灭钉螺的社队,对历史有螺的地方,进行普查,特别注意搜查复杂地形和源头、毗邻、死角地带,并逐步把查螺范围扩大到非流行社队,着重解决“漏查”问题。对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社队,则进行考核查。对“三滩”地区,按照自然环境和历史钉螺分布情况,分一般调查和重点调查,弄清螺情分布现状,做到有螺能查到;内陆残存螺点,发现一个灭一个,达到消灭内陆钉螺、控制压缩“三滩”钉螺的目的。
有效的灭螺措施,一靠人工,二靠药物。人工灭螺主要与农田基本建设结合,与湖滩造田结合,它是动员群众自己起来同血吸虫病作斗争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如采用的开新填旧、移沟土埋、铲螺土堆肥、铲埂培埂、水改旱、火烧、沙压、筑高圩垦种,筑矮圩关水浸杀、不围垦种、堵湖汊养殖等方法灭螺。人工改造灭螺仅1970~1974年,全县发动近300万人次投入人工灭螺。人工改造后结合反复药杀,使大面积钉螺均已达到灭净的目的。但筑高圩垦种,影响蓄洪泄洪,水改旱粮食有减产,灭螺不易巩固,后几年又全部回改了。
药物灭螺主要采用五氯酚钠,它具有省人工、效果快、可以反复使用的特点。五氯酚钠早在60年代初就开始试用,1964年后普遍使用。仅1973年会战,全年约用五氯酚钠100~150吨。20多年,全县有螺面积都经过多次药杀,各种环境钉螺,都主要是经人工与使用五氯酚钠后彻底消灭的,故在灭螺史上起了巨大作用。
查螺灭螺,贵在坚持。从1952年以来,坚持不懈,反复查灭。仅在1970~1980年的10年间,在反复查螺中新发现的有螺面积就达1200多万平方米。由于及时发现,而被及时消灭。至1985年,全县反复灭螺面积62954.20万平方米,灭光钉螺面积5080.41万平方米。
(二)查病治病
【查病】早在1950年,由县医院在全县11个区27个乡进行了血吸虫病调查工作,检查出有明显体征的晚期血吸虫病人765人。1952年11月,在茅岭村用粪便沉渣涂片加卵化检查,至1954年在各试验区共粪检7472人,查出血吸虫病人1825人,阳性率24%。1955年,全县在各乡以户为单位随机抽样进行粪检调查。1956年用皮试和粪检两种办法调查。1958~1985年,疫区都坚持普查、抽查和重点查,先后采用粪便沉渣涂片、直肠镜检、尼龙绢集卵、间凝、皮试筛选和综合查病等方法检查,提高了检查率。流行区两周岁以上人口都接受了查病1~10次以上。非疫区也进行了反复查。全县大部分地区都基本查清了血吸虫病人。
【治病】1953年由县血防站站部、实验区、石库治疗组,首次治疗血吸虫病人153人。1955年以前,都是在实验区和部分乡收治血吸虫病人,全用酒石酸锑钾20天疗法。但该药反应较大,疗效约70%左右。1956年在月山血防组进行酒石酸锑钾3天疗法试点,1957年又在三桥血防组进行驻社治疗试点。3天疗法和驻社疗法均在全县普遍推广。仅1958年和1959年共治疗病人1.72万人,对压缩病情起了一定的作用。1965年使用20%血防846麻油溶剂,送药上门治疗,因反应大而停用。1968年改为硬酯酸846糖果和血防乳干粉治疗。1969年进而改为血防846片,疗程10天,采用住院和送药上门治疗,服药方便反应轻,使部分“禁忌”或“缓治”的病人得到治疗。70年代,采用两种抗血吸虫药物“联合疗法”,如血防乳干粉五天合并锑273五天的“五·五疗法”,血防846五天和锑273五天的“五·五疗法”,治疗了大批慢性血吸虫病人。70年代末,出现了硝硫氰胺,该药具有疗效高、疗程短、使用方便、安全度大等优点,加快了治疗进程。1981年,采用吡喹酮治疗,并全面采取驻村设点治疗。由于吡喹酮优于硝硫氰胺,使一些遗留多年未治的晚血和伴有夹杂症的血吸虫病人得到了病原治疗的机会。到1985年,几年间,全县逐年查出的病人当年则基本都得到治疗。
治疗晚血病人,50年代以中医为主,根据病情以四诊八纲辩证论治。治疗方剂有“怀宁杀虫丸”、“复方加速追虫丸”、“奶婆娘”、“牛黄只术丸”等10多种。1956~1962年治疗的病人最多,共治4840人次。“怀宁杀虫丸”于1952年刊登在安徽省卫生厅编印的《中医座谈会资料汇编》上。这年秋,中国科学院寄生虫研究所派出专家、教授10余人,在高河疫区设组,临床研究晚血病人的治疗。1960年县血防站设立住院部,后又搬至月山血防组,设有病床62张,常年收治晚血病人和伴有夹杂症的血吸虫病人,临床上采用中西医内外科结合治疗。
1970年,月山血防组建立手术室,开展了外科手术治疗。1981年,手术室由月山血防组搬迁到县血防站住院部。到1985年,为晚血病人巨脾门脉高压症患者实行手术治疗的有716人,除施行脾切除附加腹膜后大网膜固定术外,对部分患者施行了有门~奇静脉断流术、脾~肾分流术、肠~腔分流术、脾~腔分流术及保留脾脏选择性远端脾肾分流术等,并将针刺麻醉技术应用于临床,共用针麻施行手术183例。
【耕牛查治】对耕牛的查治,主要由兽医部门负责。从1958年开始,由各公社兽医站组织力量检查治疗。到1982年共检查耕牛10.67万头,查出病牛1.20万头次,平均阳性率11.15%,治疗1.71万头次。
(三)查治经费
血吸虫病的查治经费,1966年以前,实行免费,后又改为收、减、免的办法。1966年根据中央卫生部、财政部246号、188号文件“关于血吸虫病检查和治疗实行免费的通知”,对血吸虫病人、病牛的检查、治疗等一切医药费用,实行全部免收,由国家财政报销。国家从1949~1985年,拨血防业务经费共479.95万元。除此,国家历年免费供应用于灭螺药如五氯酚钠、血防67等,都是大量的。仅在7年会战时期,每年要用五氯酚钠100~150吨。再加上疫区担负群众性千军万马“送瘟神”费用和义务工,其代价更大。当然,而得到的社会效益却是无法估量的。
三、防治成果
(一)疫情变化
【疫区缩小】血吸虫流行疫区明显缩小。全县平山、龙泉、石镜、金拱、高河等乡达到消灭标准而转入监测阶段;黄龙、温桥、三桥、小市、黄墩、秀山、万桥等乡和石牌镇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月山、总铺、红星、山口、洪镇、江镇等乡没有消灭血吸虫病,但疫情也都有明显下降。至此,全县血吸虫病主要流行区已压缩在沿江湖一线的江洲湖滩地区——红星、山口、洪镇、江镇等乡。
【螺情下降】全县累计灭光钉螺面积5080.41万平方米,同历史累计有螺面积6085.75万平方米比较,下降了83.21%。现剩下的钉螺面积1005.34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石门湖、七八里湖和红星乡江洲滩,他们依次占31.99%、48.45%、12.5%。
螺区大大缩小,同历史钉螺分布区相比,乡由20个压缩到14个,村由110个压缩到65个。
钉螺密度降低,较大的有螺湖泊石门湖、冶塘湖、七八里湖和江洲滩的钉螺密度,依次下降了76.7%、100%、98.5%。
【病情减轻】全县历史统计查病186.20万人次,共查出病人4.97万人。历史累计治疗病人13.80万人次,现有现症病人458人,病人下降达99.08%。查病阳性率也有明显下降。1970年阳性率21.58%,1985年阳性率降至3.2%。
血吸虫病急性感染大大减少,60年代10年中平均每年感染急性血吸虫病人309人,70年代10年平均每年感染急性血吸虫病人50人,减少率为83.8%,发病人数由1964年的1117人下降到1985年的35人。
(二)疫区变化
【湖沼区的变迁】石门湖:过去万亩湖滩,杂草丛生,上中下游都有钉螺分布,是钉螺老窝,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每到汛期,江水倒灌,一片汪洋,直接危害沿湖乡村。沿湖人民流传一首民谣:石门湖畔好地方,瘟神横行人遭殃,灭门绝户田荒芜,呼天哭地盼天亮。如今围湖造田,圩内田成方块渠成网,垦殖灭螺除了病害,沿湖四岸机声隆隆响,粮食丰收,五业兴旺,成为县境鱼米之乡。仅月山区在湖内围垦区的大圩围垦面积3000亩,1981年消灭了钉螺,又获得了经济效益,国家共投资6万元,粮食、养殖1年收210万元。
冶塘湖;经过围垦灭螺以后,造田1.60万亩,于1982年消灭钉螺以后,近几年粮食连续丰收。平常年景,可收获粮食600万公斤,油料40万公斤,鲜鱼1.10万公斤。沿湖17个大队3.29万人,每人每年可增收粮食200公斤。
北湖圩:江镇公社梅林大队于1964年围垦灭螺,圩内开垦田地1100亩,查清灭净了圩内钉螺,粮食获得了丰收。这个大队2153人,平均每年每人收获粮食125~145公斤。
【山屋嘴新貌】秀山乡栏坝村山屋嘴,旧社会被血吸虫病摧残得死的死、逃的逃,至解放前夕只剩下上10户,40余人,其中有10几个大肚子病人,17条讨饭棍。人们过着贫病交加、讨饭度命的日子。1976年消灭了钉螺,治好了病人。
现在这个村庄,拔掉了病根,挖掉了穷根,全村21户,104人,人人身体健壮,户户生活富裕。村民郑金荣夫妇,旧社会得了大肚子病,丧失了劳动力,家里只有两间破屋,无吃无穿,沿门乞讨。解放后,夫妻两人做了脾切除手术,治好了血吸虫病,生了1儿2女,身强力壮,收入年年增加,盖了6间新瓦房,每年能收3000余公斤粮食,儿子做手艺,一年收入几百元,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全家人感激地说;多亏共产党,枯树重发芽。
【今日砂子坡】龙泉公社是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建国初期共有1051人,70%以上的人患有血吸虫病。当地群众称这里是“兔子不拉屎、鸟雀不做窝、女的不生孩、男的怀鬼胎、有屋无人住、禾苗无人栽”的地方。1965年开始,这个公社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根治血吸虫病同治山、治水、治田紧密结合,大打消灭血吸虫病歼灭战,于1976年消灭了血吸虫病送走了“瘟神”,使这个有名的穷砂子坡变成了富裕乡。如今,龙泉的山,山山林满坡,荒山秃岭办起了林场,造林1000余亩,有果木林、竹林、杉木林,满山林成材,树成荫。龙泉的田,过去荒的多,种的少,现在螺窝变良田,正常年景年亩产达500余公斤。龙泉的水,结合灭螺,兴修了两座水库,开了1条两公里长的团月河,改了1条4公里长的古龙泉河,兴修了1条4公里长的新龙泉河,清理了钉螺孳生环境。保证了百日无雨不旱。龙泉的人,精神振奋,面貌一新,全乡现有6244人,人人身强体壮,过去当兵去不了,现在体检合格率逐年提高,先后有91人参了军。1982年全乡共有耕地4788亩,粮食总产量达27万余公斤,工业总产值达64万余元,呈现一派喜人景象。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