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怀宁集市历史悠久。据史载,早在汉、三国、北宋时期,小吏港(今小市)、皖口(今山口镇)、石牌口(今石牌镇)、黄马河等已初具集市雏形。明末清初,江家嘴(今江镇)、洪家铺(今洪镇)、高河埠(今高河镇)、河口、雷埠、腊树等陆续形成商品交换的集市。民国时期,全县共有大小集市23个。其中以石牌、高河、洪镇集贸为盛。集期大部分沿袭“朝市”制度,每天早晨赶集,有全天、半天,或隔三日,也有逢三八的。上市主要商品有稻米、菜油、家畜家禽、禽蛋、水产品、肉类、蔬菜、豆制品、窑货、芦柴、竹席、竹木等农副土特产品和手工制品。高河埠、集贤岭之稻米,王家河、小吏港之竹簟,瓦窑铺、罐子窑之陶器,山口镇、江镇之鱼市,清河之猪市,均为邑中有名的专业市场。
民国27年日军入侵后,县内部分集镇沦陷。大部分集镇成为日军扫荡、抢劫、烧杀、掠夺的目标。天灾人祸,几度兴衰,到1949年,全县仅有石牌、高河、黄马河、三桥、小市、王家河、洪镇、江镇、老峰等9个初级市场。
建国初,国家对集市贸易采取贸易自由、税不重征、稳定物价、打击投机倒把的扶持政策。1951年,全县集市贸易成交总额为6.56亿元(旧人民币)。1952年“五反”运动初期,由于出现一些过火行动,挫伤了部分私商经营积极性,是年纠偏。1953年县、区、乡3级先后召开物资交流会9次,成交总额为70.19亿元。其中国营公司占23.6%,合作社占19.1%,私商占26.6%,农民占30.7%。交易品种有工业品、手工业品、土特产品,其中工业品占41.5%,手工业品占2.69%,土特产品占55.66%。通过召开物资交流会,扭转初级市场呆滞,全县集市贸易呈现出建国后少有的繁荣景象。
1953年起,主要农副产品粮油棉麻逐步实行统派购,集市贸易商品限于耕畜、家禽、蔬菜、柴草等三类物资。到1957年,允许农副产品收购任务完成后部分进入集市贸易市场,虽然对上市品种作了许多限制,但由于政府采取了“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政策,全县集市贸易仍然比较繁荣。尤其1956年下半年至1957年,国家允许部分工业品自销,全县上市商品大幅度增加。
1957年8月,国务院规定,国家计划收购和统一收购的农产品一律不准进入自由巾场。完成任务后的多余部份也只能售给国家或国家指定的合作社。1958年“大跃进”开始,赶集人数急剧减少。商业部门搞“大购大销”,一切物资均由商业部门经营;农村取消了自留地,停止了家庭副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小商小贩等转入国营、集体,不能自产自销。因此,集巾贸易基本关闭。在集市贸易关闭的情况下,1960年转为地下黑市交易,商品价格一般超过国家牌价2~3倍。1961~1963年,开始“调整”,集市贸易先后开放,赶集人数猛增。据石牌镇调查,日上市人数由1961年春200人,到1962年秋增至2100人,入秋后,由于小手工业品、农副产品增多,上市品种也由1961年初93个增至320个,并扩大到一二类物资。据1962年7月份统汁,上市粮油达4.00万公斤。当年,全县集市贸易成交额为342.30万元。1963年,主要专业市场实行归口管理,上市一二类物资减少,三类物资增多,价格逐步回落,市场秩序稳定。1965年,据石牌镇等13个集市统计,集贸成交额为149.17万元,主要是进入集贸市场一二类物资减少近30%,从而保证了国家的收购。
1966年,“文革”开始,集市贸易被视为滋生资本主义的土壤,受到严格限制。三类物资只准卖给国家,不准上市交易。1972年为了限制集市贸易,统一集期;并在交通要口设立检查站禁止粮油外运。1975年限制“资产阶级法权”,把集市贸易当作资本主义尾巴一割再割。1976年关闭集市贸易,农副产品、小工业品在集市上几乎绝迹。石牌市场只剩下蔬菜零星买卖和仔猪交易。
1978年,集市贸易重新开放,取消统一集期,恢复传统集期。上市的商品种类范围逐年扩大,1979年规定,除棉花不准上市外,其它农副产品在完成国家征购、统购、派购任务后都可以上市,全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为530万元。1985年增加到1774.2万元,比1979年增长2.35倍。15类商品成交额全面增长,与1979年比,工业品类增长156倍,干果类增长4倍,棉麻烟类增长60%,油脂油料类增长13%,饲料农具类增长4倍,日用杂品类增长2倍,蔬菜类增长3倍,粮食类增长60%,家畜家禽类增长3倍,其它商品类增长5倍。
城乡集市贸易全面恢复后,全县城乡市场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先后建立各类市场30个。其中综合性农贸市场10个,专业市场或交易所20个。
附:石牌镇集市贸易
石牌地处怀、望、太、潜4县毗邻处,皖河中、下游结合部。明、清乃至民国时期,4县边区均以石牌为初级市场开展集贸活动。
光绪年间(1875~1908年),上下石牌屋宇栉比,人口密集(约五六千人),大小商店400余家,酒楼茶肆、鸦片烟馆20余家,街上行人熙攘,车水马龙。
民国初,设有厘金局和当铺。潜山、太湖竹木商云集上石牌“水陆集”(茶馆)。民国13年,上石牌较大的批发商有坤源、通和、泰元祥3家,主要商号有永顺和、德昌祥、傅和顺、潘庆大等22家。下石牌早期资本比较雄厚的商号有3个“万老”、10个“千老”(指资本有纹银万两、千两),主要商号有盛天长、朱复昌、柯恒大、孙永兴、涌兴裕、德元祥、天茂等80余家。到抗日战争前,上下石牌大小商店仍在400余家,其中徽商占有商号34家,一般中等商号资本约在8~10万块银元。这一时期为石牌商业兴盛时期。闹市区集中在下石牌汀字街、后街城隍庙一带,曾有“安庆四牌楼,石牌半街头”之说。
民国27年6月,日军侵占石牌月余,烧、杀、淫、掳,石牌最大的商号盛天长被焚为灰烬,100多家商店倒闭,许多中、小商号“奄奄一息”。从抗战胜利到解放前夕,在通货膨胀,物价朝夕波动之下,所有商号濒于破产边缘。
建国初,工商业复苏,石牌镇有纯商户529家,资金223万元。1952年恢复到634家,是年秋,在该镇首次举办城乡物资交流大会,购销总额145万元,零售市场交售额为10万元,从而推动了工农产品的交换活动,搞活了市场。1953年以后,随着粮油棉实行统购统销,石牌集市贸易逐步受到了限制。到1958年公社化后,完全关闭。1961年开始松动,1962年秋,一些小手工业品、农副产品上市,受到社会各方面欢迎。农民说:“自由市场卖,自由市场买,高对高两不吃亏”,干部、职工反映:“以往有钱买不到,现在有钱买得到,于城于乡均有利。”1963年后,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集市贸易商品交易只限于三类物资。1964年全镇市场成交额为132万元,到1965年仅上升6%。接着,“文革"10年,集市贸易又经历了限制、管死到完全关闭3个阶段。1978年起,逐步松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集市贸易的恢复与发展,使石牌古镇焕发了青春,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镇内居民、单位纷纷开店,四乡农民竞相进镇设点做生意。到1985年,已建立综合性农贸市场一个(设有顶棚),小工业品、竹木、粮油、畜禽、建材、柴草等多门类专业市场6个,占地面积1.95万平方米。除国营、集体设有200个门市部外,个体商业网点发展到865个。渠道畅通,市场繁荣,商品丰富,有上海货、武汉货、安庆货和江浙货等铺位,人们形容说:“买不到的石牌能买得到,卖不脱的石牌能卖得脱”。全天经营,不仅有县内商家,还有外县、外省商家,日上市人数近两万,上市品种3000余种,有现货、期货,年成交额1052.90万元,从而由过去封闭型的地方产品交易市场,发展成为今天开放型的物资集散地。
怀宁县1950~1985年若干年份主要农副产品集市贸易零售价格表

怀宁县各类市场简介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