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怀宁气候温和,水面广阔,据1982年水产区划报告,境内内河、湖泊、池塘、水库水面共有22.37万亩,其中可养水面11.73万亩,占总水面的52.45%。水质肥爽,光照好,天然饵料种类多,适宜各种鱼类及水产动物繁殖生长。至1985年,已利用8.52万亩,占可养水面的72.62%。
一、品种及其分布
县内渔业资源较为丰富,鱼类品种共有86种,分属22科。按生态分,可分为湖泊栖息、江河半回游和过河口回游3个类型;按鱼科分,鲤科占鱼类总数55.81%,鲍科占10.47%,其它占33.72%。其它水产动物有我国珍贵特产白鳍豚及龟、鳖、虾、蟹、蚌、螺等。这些鱼类及水产动物广泛分布,栖息于境内江、河、湖泊、沟渠、池塘、水库和稻田。
在众多鱼类中,具有较大经济价值的鱼类有青、草、鲢、鳊、鲤、鲫、鳙、鲚、鳡、鳜、黄鳝等40余种。1979年,开发西江套后,始产银鱼。珍贵鱼类有中华鲟、白鲟、鲥鱼、长吻鮠、栉虾虎(俗称麦鱼)等数种。
中华鲟地方名:鲟鱼、苦腊子。生活于大江及河口区底层,属回游性鱼类。5~6月,幼鲟集群于河口区肥育,秋季上溯,过大江,穿三峡,到长江上游产卵。体长3米余,重达500公斤,有活化石之称。肉味鲜美,卵尤名贵,皮可制革,为一种重要大型经济鱼类,境内江段有分布。近数10年来,肆意滥捕,资源大为减少。
白鲟地方名:象鱼、象鼻鱼、鲟枪。体态裸露无鳞,分布于长江水系,在长江上游产卵,亦进入皖河下游,活动于水的上层。个体大,可长达3米,重达400余公斤。肉质肥美,鱼卵甚佳,营养丰富,誉为珍品,为特有大型经济鱼类,被列为国家保护鱼类之一。
鲥鱼地方名:时鱼、三来。生活在海中,4~6月溯江而上,进行生殖回游。秋季幼鱼大多顺流而下,至河口和近海生活,立夏前后过皖。县内沿江渔民有“四月鲥鱼濯浪花,渔舟出没浪为家”和“清明早,芒种迟,立夏小满正当时”等鱼谚。一般体重1~1.5公斤,大的3~3.5公斤。肉味腴美,富脂肪,为名贵食用鱼类。
长吻鮠地方名:江团、鮠鱼、白吉、蓝鱼、肥头鱼。无鳞,生活于江河底层,每年3~4月上溯产卵。一般长30余厘米,重1公斤,最大个体可达10公斤,境内江段有分布。肉味鲜嫩肥美,刺少,为上等食用鱼。
栉虾虎地方名:麦鱼、春鱼。属虾虎鱼科,与庐山石鱼同一种类。产于月山镇黄岭村马咀石硚一带的长约0.5公里,宽约50米的游石河段(即月石河)。民国四年《怀宁县志》载:“马咀河则产麦鱼,其大如麦,以麦秋出,故名。”体细长,大者寸许,小者三分。春秋繁衍,一年内即长成鱼。生活在清澈小溪中,藏于乱石缝中生息。5~6月为渔汛旺季,届时,当地农民至马咀石硚上下河段,用乱石垒坝,拦河张捕,亦有用撑网、虾笼的,年产量在500公斤左右。肉味鲜美,除鲜食外,多焙制成鱼干,别具风味。
二、人工放养
(一)鱼苗培育
60年代中期以前,县内鱼苗主要来源于张捕。清道光四年(1824年),山口镇杨、姚二姓渔民开始在双河口马店、朱墩一带江段张捕鱼苗。后逐渐延伸到张港、安庆西门大新桥、东门龙狮桥等处。同治三年(1864年),鸭儿沟网船墩渔民刘德朗设张绠10~12棚,下绠网100余条,继续张捕。民国前后,全县年张捕鱼苗12~14亿尾,除供县内养殖外,江、浙、沪等省、市500多家客商前来采购贩运。建国后,为集体张捕,1959~1962年,张港、山口渔业社和芝麻湖、红星公社水产养殖场等6个单位,年平均张捕7.5亿尾,鱼苗销往江西、湖南、湖北、新疆和东北三省。6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长江水域污染,洞庭湖、鄱阳湖两大产卵场面积缩小,鱼苗产量骤减,张捕量相应减少。
1966年,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与县内水产科技人员,始在麻塘湖水产养殖场进行人工繁殖试验,获得成功。至1974年,繁殖鱼苗3630万尾。1979年后,皖河、雷埠、腊树公社部分大队渔场相继建造孵化池、环道池开始正常的人工繁殖。1981~1985年,全县年平均繁殖鱼苗1351万尾。
(二)鱼种培育
【鱼池育种】清道光四年(1824年),郝山黄家大屋(今腊树乡烟墩村)黄芝瑞的公公,在自家田里挖鱼池3口,从江边购回鱼苗约30万尾投放育种。初以黄豆浆为主饵,后期搭配猪粪肥水,养到农历七月,黄、白鲢长达3~5厘米,以千尾3担稻赊给附近村庄农产养殖,年底前收帐,广圩鸭儿沟网船墩刘德朗从同治四年(1865年)起,连续三代,自张捕鱼苗,自育鱼种,每万尾夏花鱼种28~30块银元销往江、浙等省。民国以后,海口洲、魏家咀、陈湾、大洼岭、蒋庄、车形、吴家祠堂、郝山、山口镇等9处,相继挖鱼池近20亩,从鱼苗养到冬片。
1956~1978年,经营方式以集体放养为主,县、社、队水产养殖场、渔场30个单位,共投放186亩,年下池鱼苗5159万尾,培育夏花、冬片1200万尾。1979年以后,集体、个体一起上,先后办起鱼种场78个,计有鱼池543口,1008亩;还利用河湖套、塘梢200亩。1985年,全县投放鱼苗8500万尾,育成夏花和13厘米以上的鱼种2850万尾,基本满足县内成鱼养殖的需要。
【稻田育种】平山公社农科站渔场于1982、1983年,在早、晚两季稻田里投放黄鲢、白鲢、草鱼、白鲫鱼苗进行试养育种,均获较好的经济效益。以晚稻为例,亩增产10%,获纯利92元。1984年春,大洼乡范祠范中良先在1.08亩花草田挖了一分亩鱼池,投放草鱼、黄鲢、白鲢、白鲫、罗非鱼1.50万尾,后利用早稻烤田期,在田里开挖井字形沟,将鱼池的鱼引到稻田里,从此田无杂草、无虫害,收早稻400公斤,比正常年景增产两成,后期取捕20厘米左右鱼种1万尾,加早稻,共收入1000元。其效益虽好,但农民多怕麻烦、费工。此后,稻田育种逐渐消失。
【罗非鱼种越冬】1984年10月,平山乡农科站渔场利用刘洼水库后龙井(温泉),建造温泉越冬池28.23平方米,将1900尾长10厘米重19公斤的尼罗罗非鱼种,放进3口水深1米的越冬池育种,水温(恒温)16~18℃,获得突破性成功。翌年4月,取捕1306尾,重23.5公斤,成活率为68.7%,增重4.5公斤,出池后繁殖罗非鱼鱼苗4.50万尾。
(三)成鱼养殖
民国前后,成鱼养殖有私养、官养。清末,山口镇农民在镇东侧龙塥口垒石坝拦汊250亩,直接投放鱼苗。民国5年,潜山县知事刘普元以400块大洋买下龙塥,改为官养,后又带渔利卖给山口镇。民国19年,安庆渔业养殖公司老板何自鸣、何自香、徐自建,在广圩长丰港、宣团寺、张家赛3处约2万亩湖泊水面投放夏花鱼种,经营成鱼养殖,历时8年。民国时期,民间私养,多为公堂、族姓房头、田庄合股出资买鱼种放养。
建国后,以公养为主。1955年,全县养殖产量为650吨。1956年起,县和张港、山口镇渔业社先后办起国营、集体养殖企业。1965年,全县养鱼6.83万亩,养殖产量达1225吨。随着天然捕捞量下降,由养捕并举,转为以养为主,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渔业生产责任制,出现了国营、集体、联户、个人承包4种形式,1982年养殖面积扩大到7.42万亩,占可养水面63.3%,养殖产量上升到1525吨。1985年养殖面积为8.52万亩,产成鱼2003吨,占全县成鱼总产的72.23%,比1970年增长3倍。
【池塘养鱼】境内农户历代利用门前宅后池塘养鱼,夏末、秋冬投放鱼花火片、冬片,翌年春节前车干塘取捕。建国以后,经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公社化,房头、公堂、田庄渔利池塘变为集体养鱼,以生产队为单位,统一投放夏花或冬片,由看水者管理,农历年关前统一取捕成鱼,按劳力、人口、工分等分鱼扣款。1980年以后,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养鱼池塘随灌溉田亩变成联户养鱼,投放的鱼种费和捕获的成鱼,按户、人口分摊。一般稀放粗养,产量不高,亩产成鱼均在14公斤左右。少数跨队、组的宅塘。由队组或私人承包,向集体上交承包费。凡管理得当,饲养精细者,均获高产。1985年,平山乡鱼种站6.7亩山塘,进行精养试验,亩产成鱼400公斤。小市乡受泉村李庆满,深挖精养鱼塘1.8亩,增设增氧机潜水泵,人工投饵,当年亩产成鱼765公斤。全县池塘养鱼44341亩,产成鱼1512.3吨,亩均34公斤。
【内河、湖泊养鱼】50年代初,沿河、湖地区,主要靠扎摒拦鱼。1956年起国营芝麻湖水产养殖场始在三鸦寺湖、方家湖、夏家湖、芝麻湖等约3.30万亩湖区水面投放鱼苗,进行成鱼养殖。60年代末,70年代初,强调“以粮为纲”,沿湖区社、队围湖造田,养殖水面逐年缩小。80年代后,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始退田还湖。1985年,全县已养殖的38处内河、湖泊,面积为2.10万亩,产成鱼近300吨。
【水库养鱼】水库始建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建成后,除蓄水灌溉田亩外,还利用水库水源充足、水深、面阔、水活等自然条件,开展成鱼养殖。经营形式有国营水产养殖场、水库管理所独立经营和库村合养。初期一般不投放鱼种,也不投饵,靠采捕水库中天然鱼类自然繁殖。80年代起,开始人工投饵料进行混养,广种薄收,产量普遍不高。近年,实行集体专业承包,多数水库养殖生产始有起色。1985年,全县水库养殖面积2.00万亩,产成鱼18.82万公斤。主要品种有青、草、鲢、鳙、鲤、鲫、鳊等经济鱼类。
【稻田养鱼】70年代末,始在水源条件好的社、队进行小范围的试验。方法有鱼稻连作,利用冬闲田、不插双季稻的田块,一季稻收割后蓄水养鱼;或是鱼稻兼作,在稻棵里养鱼,鱼稻共生。1984年,全县稻田养鱼300亩,产成鱼5吨。1985年扩大到500亩,产成鱼7.5吨。
【坑凼养鱼】1971年,皖河公社湖仓大队仅有1户社员开始坑凼养鱼。1979年扩大到13户,在2.3亩坑凼里投放鱼种1150尾,年冬取捕成鱼712.5公斤,亩获高产309.78公斤,从此坑凼养鱼普及全县。1982年全县共有125户农民,利用村旁、门口、田边坑凼及“鸡口”、“牲口”田计20亩,投放鱼种9600尾,平均亩产成鱼267.5公斤。1985年猛增到1665户,养鱼300亩,产成鱼91.2吨,亩产达304公斤。
(四)河蚌育珠
1968年,麻塘湖水产养殖场首次插植手术蚌1000只,1970年取珠1.5公斤。此后,连续12年,每年挂蚌5000只,共取珠15.2公斤。1981年开始,先后有皖河公社渔场、万明大队、大洼公社西洋湖渔场、月山公社农科站和庆洲大队社员崔宏来等挂蚌育珠。至1985年,共育出珍珠45.6公斤。
此外,境内少数个体户和乡村渔场,从1984年以来,开始试养乌龟、鳖、黄鳝、河蟹等,均获得成功。石牌镇潘塅村退休工人盛兴来,1984年以690元从湖北黄石市一家专业户繁殖场选购金钱龟、乌板龟、黄板龟各2.5公斤,计81只,放进16平方米水泥池混养,以鱼虾、螺蚬、家禽内脏等动物性饵料为主,菜饼悬吊为辅助饵料。至1985年共繁殖300多只,农历中秋卖给商贩,过秤30公斤,收入1860元。
三、天然捕捞
(一)捕捞水域
民国初年至1956年,境内捕捞区有长江、皖河、长丰港及菜子湖诸水系。70年代初,强调“以粮为纲”,圈圩垦荒,一些内河、湖泊逐渐变成圩田、湖地。至1985年,全县内河、湖泊水域缩小到14.20万余亩;而境内江段亦随着广圩区划出,缩短为20公里。
(二)捕捞工具
【渔船】民国15年,至建国初,全县常年有捕捞船210只,1437名渔民,大部分来往于芜湖至九江的江面上常年从事捕捞。兼搞渔业的副业船1668只,8975人,分别于皖河、菜子湖水系、大沙河水系、长丰港等45.90万亩天然水面进行季节性捕捞。随着天然捕捞水面不断缩小,到80年代中期,全县仅有捕捞专业船114只,渔民228人,兼搞渔业的副业船564只,渔民1850人,分布在皖河、菜子湖水系捕捞。
【渔具】境内捕捞渔具,常见的有30余种,按其结构不同分网具、钩具、杂具3大类。作业方式分流动性和定置性两种。到60年代,网具有大小围网、豪网、刺网、撒网、赶网、脚网、鲥鱼网、刀鱼网、罾网、蟹网、虾拖网、被服网、夹网等;钩具有大钩、小钩、撒钩;杂具有鱼镣、鱼钗、麻罩、摸皮(探脚)、鱼笼、蟹笼、蟹钩、花罱、围凼、鱼鹰、摒业(簖箔)、推子、虾扒、卡子。1961年以后,又增加框架网、双层挂网、单层挂网、虾网摒等。1980年以后,麻罩、摸皮、夹网、大罾、脚网、花罱皆被淘汰,簖箔也被限制使用,鹰业限制发展并逐步废止。
【渔法】在捕捞中,为提高捕捞效果,一般根据各种渔具的性能、用法和鱼类活动规律,抓住季节、地形,不断改进捕鱼方法。渔谚云:“寒露霜降水推沙,鱼儿找路回老家”。三四十年代,每当夏汛、秋后水退季节,山口镇108把大罾就在皖河沿岸设埠头,渔民日夜守罾棚,轮流扳罾。大罾由网片、罾爪、罾架组成,呈正方形,长宽各11.3米,中间部位网眼密,四周部位稀,滤水快,起网易,入网之鱼不致逃逸。操作时,松开牵引绳,放罾下水,网片铺于水底,每隔约10分钟,拉梯形绳索,扳罾离水,再拉牵引绳,鱼落罾袋后,放开罾梯让罾网重落水中,如此反复,日捕鱼量,正常情况下几十至百把公斤。出鱼旺季,碰上鱼群,一部罾一夜可捕7500公斤。船罾结构和大罾大致相似,在船头作业。四五十年代,张港、山口镇、广圩临江渔业社等70多部船罾出动,在皖河下游石门湖一带水面流动作业或联合固定船、罾横拦河面,统一捕捞。大拉网是河、湖中常用的大型网具,由网衣、浮子、脚纲等部分组成,呈宽带形,长度、深度随捕捞水域而定,数片网合结而成,网衣上系浮子,浮于水面,下纲用铅块,使网纲贴底。网的上面套支撑架,防鱼逃出网外。下网时,将网的一端拉网索留在岸上,用船装网驶向捕捞水域,将网下成圆弧形,然后将网的另一端绳索交岸上人员。拉网人数随下网长度而定,一边有8人的、10人的,两边拉网人员,不断反复移扣,渐渐缩小网口,两头到边为止,收网起鱼。亦可用两只船各装一部分网,在下网处,把网缝合后分别下网,成一圆弧形,以包围鱼群,两船靠岸后,收网取鱼。1983年在芝麻湖鲶鱼头一网捕鱼45吨。大钩有钩纽、钩纲、鱼钩组成,一杆钩约1千张钩,钩上系浮筒。钩纲系压子石,流动作业,一人划船,一人顺流向水中放钩,放完后两头用定位石固定之。早、晚各拎钩一次,用拈钩取鱼,产量甚高,江、河、湖皆混合使用。河湖沿岸有用鹰捕。大洼乡鸣风、凤凰等村民以古法罧业捕鱼,每年积柴于深凼,鱼藏柴下,拿去积柴,以网取鱼,一次取鱼数百公斤,一年可进行多次。丘陵区水塘有“干凼取鱼”法。
(三)捕捞量
民国8年,全县年天然捕捞量615.5吨,其中鲥鱼、刀鱼各30吨,鲤鱼、青鱼各75吨,鲌鱼、白鲢各100吨,鲫鱼、鳙鱼各40吨,乌龟、虾各25吨,鳊鱼、黄鳝各15吨,蟹20吨,鳖14吨,鳜鱼6.5吨。民国15年以后,年捕捞量654.1吨。1949年655吨。1956年高达3285吨。后因皖河下游改道,菜子湖水系兴建水利工程,江湖阻隔,捕捞量骤减。1965年降至1235.5吨。70年代以后,由于多种原因,江、河、湖自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加之船网增加,酷渔滥捕,天然捕鱼量逐年下降,到1985年仅为770吨。
怀宁县若干年份渔业生产情况表

四、鱼病防治
六七十年代,重在预防,在鱼放养前,对鱼池周围的环境进行清理。先清除池底淤泥和腐烂物,留水3厘米。每亩鱼池放生石灰100公斤,耘扒推开,遍洒周围塘埂,杀死各种微生物和寄生虫,然后蓄水养鱼,每亩再用半公斤鱼腾精或漂白粉代水清塘,进行消毒。鱼种养殖场在放养前,还对鱼种进行消毒处理,一般采用8PPM硫酸酮,同时加入10PPM漂白粉,溶解混合后待用。在10~15℃水温中,浸洗鱼种20~30分钟,水温高则浸洗10分钟,对消灭大多数寄生虫和细菌均有效。
80年代初,除坚持预防外,开始对鱼病采取治疗措施。常见的鱼病有白皮水霉、细菌性腐病、肠炎、烂鳃、赤皮等鱼病,均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其法有二:一法用辣蓼、苦楝叶煎煮成液,加入生石灰、人尿和盐溶液混合,调匀后,全池泼洒,两天后再重洒一次。用量每亩每市尺水深,用辣蓼1.3公斤,苦楝叶2公斤,生石灰6公斤,人尿5公斤,盐0.6公斤。另一法每50公斤青鱼,每天投喂“四黄粉”250克,即黄柏、黄连各85克,黄苓、大黄各40克,碾成粉末后拌入饲料中,或做颗粒饲料,连喂10天(20亩以内水面)以上。此二法在黄龙、大洼、腊树等乡渔场使用,效果甚好,成活率达75~80%。
上一篇:第五节 畜牧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