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畜禽品种及分布
(一)家畜
县内家畜有牛、猪、羊、马、兔等类。以牛、猪为主,羊、兔次之,马仅数匹。
【牛】牛有黄牛、水牛、奶牛3类。黄牛多属大别山黄牛,淮北黄牛少量。大别山黄牛,毛以黄毛居多,褐色次之,少数黑毛,占全县总牛数的一半以上。其体型细致紧凑,蹄质结实,行动灵活,适于浅山丘陵区水田、旱地耕作,繁殖快,俗语云:“牛过牛,3年满山头”。水牛系江湖区水牛类型,全身灰色毛衣,挽力较黄牛强,适于圩区和沿江洲区耕作,丘陵区也有饲养。奶牛,1980年从浙江引进黑白花奶牛10头,由石牌镇猫山大队饲养,因管理不善,产乳量下降,经济效益不佳,现仅存4头。
自1963年开始,先后引进南洋牛、秦川牛、西门塔尔牛种与本地黄牛杂交繁殖。1980~1983年,先后在万桥、龙泉两地设置配种点,用西门塔尔牛精液冷冻颗粒进行人工配种,因受习惯势力影响,1985年仅产出良种牛74头。
【猪】猪无地区性,全县皆饲养。50年代,以安庆六白猪、皖河黑猪为主。安庆六白猪,除四蹄、嘴筒、尾夹为白色外,余为黑色,繁殖性能强,初窝产仔7~9头,三四窝后可产仔12头,经产母猪利用期10年,体型小,耐粗食。皖河黑猪,产于皖河一带,以全身毛衣黑色而得名,繁殖性能近似安庆六白猪。1956年开始,先后引进约克夏、巴克夏、长白猪、内江猪、苏白猪、金华猪、上海猪等优良猪种,与本地猪杂交繁殖,衍变至今,多为中约克品种的杂交后代。
【羊】按其毛色有黑、白两色,境内以白山羊居多,主要分布红星、山口两乡。
【兔】境内饲养品种有菜兔、长毛兔两类。本地菜兔,供食用,长毛兔为中国长毛兔、西德长毛兔两种,主要取毛,多为专业户饲养。
(二)家禽
县内家禽有鸡、鸭、番鸭、鹅4类。以养鸡为普遍,鸭、鹅次之。
鸡以本地土种鸡居多,饲养量占总数的97%左右。其羽毛混杂,常见有黄、麻黄、芦花色,少数为黑、白两色。80年代,引进来航鸡、白洛克鸡。鸭多属大麻鸭。50年代引进北京鸭,70年代又引进齐毛鸭,分布皖河沿岸,以大洼、黄龙两乡饲养较多。番鸭,在境内有零星分布,饲养数量不多,其头面似鹅,体态似鸭。鹅以大白鹅、狮头鹅为主。80年代又引进皖西白鹅,分布白洋湖及皖河中下游圩畈区。
二、饲料
(一)粗饲料
稻草为耕牛冬季舍饲期间主要饲草,全县年产稻草两亿公斤,年入饲率近40%。此外,还有少量农副产品的、糟等。
(二)精饲料
主要饲料有粮、糠、麦麸和饼类。据1982年统计,全县每年喂养畜禽用粮达2500万公斤,糠、麦麸5000万公斤以上,菜籽饼275万公斤,棉籽饼25万公斤。
(三)青饲料
种类多,来源广,有人工种植的白菜、包心菜、萝卜、瓜类、豆类、鲜山芋藤和红花草等;有水生“三水一萍”(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和浮萍)、菱角秧、竹叶禾、水杂草等;还有大量的野生青草、野菜。境内可利用草场10万余亩,成片的48块,可食牧草33种,为家畜牧期的天然青饲料。
(四)混(配)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混(配)合饲料以糠、麦麸、玉米、贝壳、鱼粉为原料按比例加工配制,用于喂猪,经济效益尤为显著。饲料添加剂有维生素添加剂、微量元素添加剂、氨基酸类和激素类添加剂,一般根据畜禽发育需要,分别定量掺入饲料中喂养。
三、饲养
畜禽饲养素为农家传统,历史上有“无豕不成家”之说,但在民国时期,由于地主阶级残酷剥削,广大农民十分贫困,饲养很少,畜牧业发展极为缓慢,至建国前夕,全县仅存耕畜2.50万头,猪6万头。建国后,县人民政府贯彻执行《华东区禁宰耕畜暂行条例》,制止了乱杀耕畜现象,在民间组织成立兽医协会,鼓励农民发展畜禽生产,实行“私有私养公助”办法,使畜牧业得到恢复和发展。1953年,耕牛存栏3.05万头,猪12.74万头,分别比1949年增长21%、1倍。1954年特大水灾以后,瘟疫暴发畜禽死亡严重。因此在1956年农业合作化高潮中,允许私人养猪,同时发展集体养猪,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开始涌现一批高级农业社、队集体养猪场。1957年,耕牛存栏2.93万头,猪11.93万头,羊0.21万只,基本恢复到接近水灾前的数量。
50年代后期,公社化中,强调“一大二公”,畜禽以集体饲养为主,各公社都办起了“万头猪场”、“万只鸡场”、“万只鸭场”。由于饲养无术,管理不善,一度出现牛不归舍,猪不归圈和偷宰、饿死牲畜的现象。1961年,国民经济调整,贯彻“公私并举,以私养为主”的方针,由生产队划1~2分地给养猪户做饲料地,并对资金有困难的养猪户给予扶持。集体养猪则实行“三包一定”或“公有私养”的管理办法。畜禽生产开始出现转机。
1970年以前,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口号下,实行“公养为主,队队办场”,畜牧生产处于停滞状态。1970年以后,实行交售肥猪奖励粮食的政策,投放养猪贷款,给养猪业注入了活力。1973年全县生猪存栏量上升到19.15万头,社员交售肥猪9.21万头,为历史最好水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私养,各类饲类专业户应运而生。1985年,全县有养猪专业户2579户,养牛专业户133户,养羊专业户31户,养兔专业户4户,养蜂专业户72户,共饲养猪1.71万头,牛431头,羊248只,兔290只,蜜蜂1050箱。
主要畜禽饲养方法与管理各异。耕牛饲养分放牧、舍饲两个阶段。清明前后开始放牧,谓之“放青”,以牵牧为主,少数群牧。入冬以后,进入舍饲阶段,产粮区农户用稻草搭成草架,棉区棉农用干草在避风向阳处堆成草垛,让牛在架垛下自由采食,夜间关进牛栏。春耕、“双抢”大忙季节,给牛喂些精饲料,如用米浆或米饭加入少量食盐增膘。冬季寒冷天气,用温水泡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牛。猪饲养有地区性,新安、高河、月山、三桥等浅山、丘陵区,以圈养为主,一圈养1~2头,定量给料,日喂2~3遍;皖河、红星等圩畈洲区,多实行放养,日补料1~2次。其喂养,一般分3个阶段,仔猪以精饲料为主,架子猪以青饲料为主,育肥猪多搭配精饲料。近年,一些养猪专业户推行科学养猪,在仔猪断乳后,就开始喂配合饲料,以缩短饲养周期,提高出栏率。家禽除专业户实行群养群放外,个体农户均为散放,早晚各喂料一次。
怀宁县若干年份畜牧专业生产情况


四、疫病防治
畜禽主要疫病有传染病、常见病和寄生虫病3类,计20多种。民国时期,牛炭疽、破伤风、猪瘟、猪丹毒、鸡新城疫等疫病广为流行,严重危害畜禽。建国以后,县政府重视畜禽保护,层层建立兽医机构,广泛开展疫病防治工作,使其逐步得到控制或消灭。1953年开始,对3.80万头家畜进行防疫注射,主要是对耕牛、猪进行炭疽、牛出血性败血症、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的防疫,其菌苗有炭疽牙孢、氢氧化铝出败苗及猪兔化弱毒疫苗、猪丹毒疫苗。1957年开始对2.70万只鸡进行防疫注射,主要预防鸡新城疫。1958年,全县给3.24万头、6.73万头、3272头牲畜分别注射猪兔化弱毒疫苗、猪丹毒疫苗、猪肺疫苗;治疗猪、牛普通病1586头。同年发现洪镇、月山、总铺、广圩等地血吸虫感染耕牛情况严重,并逐步蔓延到20个乡。60年代初,开展普查普治,取得显著效果。1963年春夏之交,低温多雨,畜禽疫病同时暴发,在境内大范围流行。死猪2908头,以高河区、红星公社为重;死鸡17万多只,以三桥区最重,死亡率达50%。县人委为此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抓紧防治,控制疫病蔓延。耕牛锥虫病在全县均有发现。1982年对月山、洪镇两个重点区进行查治,在凉亭、五横等10个公社采血3430头,查出阳性牛339头,阳性率9.9%,通过3年查治基本控制。1983年发现全县有口蹄疫水泡疫点236个,病猪1492头,经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至1985年已基本控制疫情。80年代以来,对家禽注射禽霍乱疫苗进行防疫,有较好效果。初发病家禽及时采用抗菌素、磺胺类药物治疗也有一定疗效。近年,全县冬春二季对畜禽普遍进行疫苗预防注射,使死亡率明显下降。现在猪、禽死亡率分别控制在5%和12%以下。
1952年,县成立兽医协会,各区设分会。1953年,县成立畜牧兽医工作站。1963年,各区、公社建立集体性质的畜牧兽医站。几经变化调整,1985年,全县有县畜牧兽医站1个,区、镇、乡集体畜牧兽医站28个,家禽检疫站1个。共有技术人员24人,其中畜牧兽医师2人,助理师、技术员12人;集体兽医人员175人。
1975年,建立石牌家畜检疫站,实行小市场检疫,并于翌年先后在月山、高河、黄马河、江镇、洪镇等集镇设立检疫点,对过境猪、牛进行检疫,严禁外地畜疫流入。1985年开始,对县内农贸市场出售的肉食品进行检验,防止畜禽疫病传染。


上一篇:第四节 林 业
下一篇:第六节 渔 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