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生产习俗
农业旧时,县境农民在春播稻谷以后,当秧苗长到13公分左右时,即选定吉日,在秧田边烧纸、放鞭炮,开始拔秧,俗称“开秧田门”。开秧田门后,农家置办丰盛的中餐,请帮忙插秧的人员赴宴。以后每天清晨拔秧,当日插完,不留秧苗过夜。时至今日,当地农民开秧田门时,仍有鸣放鞭炮的习惯。
渔业旧时,每年渔民开始下河前要请河神,祈求“顺水发财”。新中国建立后,此习俗消亡。
航运业航运户以船为家,日守滩头,夜宿孤舟。船上禁忌较多,如船上12项部件,以十二生肖命名:幔子叫“老鼠”,舵牙叫“牵牛”,锚枕叫“虎口”,篷上竹杆叫“免耳”,船头叫“龙头”,力索后段叫“狗尾”,牵绳叫“马脑”,葫芦叫“猴子头”,插栓叫“鸡冠栓”,篷爪带缆子叫“羊脑”,船头部件叫“猪嘴脑”。船民忌语较多,如:船帆(谐“翻”)叫船“篷”,盛(谐“沉”)饭叫“装”饭,桅(谐“危”)杆叫“将军柱”,筷(谐“快”)子叫“篙子”;船上器具忌用桑(谐“丧”)槐(谐“坏”)树制作。逢年节要敬神,船头上要贴上“龙头长金角,虎口吐银牙”的春联;年初一跑第一趟生意要请河神保佑;此外,还规定妇女不能站在船头上,上下船要走船舷。新中国建立后,提倡科学,船民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封建迷信的积习已被淘汰。
商业旧时,集镇与要道都建有商号(行)、店铺。商店开张时,要贴对联,挂彩球,放鞭炮,挂起“千金牌”;头一两天商品售价低于市价,以招引顾客,店主与“朝奉”(即雇请的伙计)对顾客殷勤接待,献烟敬茶;早晨第一笔生意尽量做成,对熟人可赊欠。“朝奉”进店前,先与店主订合同,合同中规定:“朝奉”头三年有吃无工钱,还必须遵守店规,早沏茶、扫地、擦店主烟袋、摆设货品,晚上关门做家务、看店;要求手脚勤,嘴“甜”,说话做事不越轨;3年后才议定工钱,干与不干听便。行商以肩挑、车拉方式,将商品搬出搬进贩买贩卖从中牟利。姚王集系古老的牛集,春季开集,夏末收集。开集时,赣、鲁、苏、浙客商云集该地,买卖耕牛,生意十分兴隆。麒麟集每月逢三、六、九日开集,桐城、庐江、枞阳3县农民在此交换土特产品和工艺品,各种风味小吃店随地而设,日暮人散。县境其它集市均行早市。上述习俗除雇工外,其他流传至今,大同小异。
手工业旧时,手工业者干活一般都有一定的区域和主户。砖匠、木匠、漆匠、铁匠、篾匠、裁缝等,有上门工的,也有开店铺的。师傅带徒弟,先备从师酒,凭中人议定从师条件,签订合同书。一般徒弟3年出师,当徒弟时有吃无工钱;还要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师傅上门工,徒弟挑工具先上主户门,安排工作环境。吃饭时,师徒不可并排坐,也不能坐在同师傅正对面的位置上,并先于师傅吃毕。手艺人上门工时,一天做定额的活,带徒弟上工则增加二分之一的活,按个半工收钱。师傅不外出上门工,徒弟要给师傅做家务、种田,回家应得到允许。逢节日,徒弟必带礼品看师傅。而今建立了新型的师徒关系,师傅按时付给徒弟一定报酬,但有些老规矩仍然保存。
二、生活习俗
服饰新中国建立前,县民多以土纺土织的老布为衣服主要面料,以钱桥土布为优。农村以白土布用桦树叶、乌树叶或锅烟染成灰色布制衣。一般男性多穿对襟短褂或收襟长褂;大折腰、大裤脚的长短裤,冬天棉裤外扎裤脚带;老年人冬穿收襟长棉袄,系腰带,外罩长大褂,头戴“马虎帽”,脚穿两块瓦棉鞋。富户男性夏季多穿对襟的“洋布”或纺绸小褂,下穿灰色大折腰长裤,丝光袜,黑布鞋;冬季穿长袍大褂,外加马褂,头戴瓜皮帽,民国时兴礼帽。其服装质量有别,样式单一。女性夏季多穿收襟长袖褂,下穿大折腰齐膝短裤,外罩长裙或大折腰长裤,脚穿青布绣花鞋。富家女性夏季穿灰色收襟上衣,下穿大折腰短裤外加百折裙,颜色艳丽;民国时期兴二五旗袍,脚穿缎质绣花鞋。阴雨天,人们脚穿桐油油的布质钉鞋、木套子。民国初,男性剪去长发,剃光头或平头,发型单一;女性老年人梳发髻,中年人梳二搭毛,留看毛,少年梳辫子,系扎红头绳或绒球,插发夹。富户女性多戴耳环、手镯和戒指,质料有金有银。骄惯儿童戴银项圈,富家男性也有戴戒指的。新中国建立后至“文化大革命”前,县民凭票供应棉布,衣着朴实无华,色彩单调(以白、黑、蓝、黄、灰为主),样式简单。改革开放以后,土布无人问津,衣料日益考究,由棉布、化纤向毛料过渡。男性服装以中山装、工人服、夹克衫、牛仔裤、军装、西装为主;年轻女性服装颜色式样多,有各样的长短裙、连衣裙、小脚裤、紧身裤,夏装、冬服明显不同。中老年人服装式样变化不大。
饮食县民以大米为主食,辅之小麦、玉米和山芋;每日三餐,两稀一干。城镇居民轻早餐,重晚餐。新中国建立前,农民常以白菜、萝卜、南瓜煮粥饭,冬闲农民只吃两餐或一餐,“糠莱半年粮”,求饱不求好。山区农民于四、五月份上山采山茶(即茅棠茶),晒干储存,夏秋日,以山茶置罐内煨汤解渴和待客,茶汤为橙红色。富户多上街坐茶馆,喝茶吃点心。冬季,富户酿造糯米甜酒,并以鲤鱼置糟内腌成糟鱼当莱。农村置办酒席,一般要用三道圆子(鱼、肉、山粉)、两道鱼、水碗(汤菜)四五个或七八个;家中来客,以蛋面或肉面敬客,谓之“烧茶”、“打尖”。新中国建立后,主粮未变,麦、玉米作调胃口的副食品;人人注意饮食卫生和营养。县民四季喝茶,炎夏多喝饮料;酒的品种多样化,因人而异;冬季,家庭、饭店均烧火锅,菜肴花样越来越多,传统饮食正在不断演变。
行止1949年以前,县民外出多步行,只有极少的人坐轿子。运货物多以肩挑背驮,杂以独轮车。人们为抬挑时省力,便带一打杵(打杵为圆柱形,直径约4.5公分,齐肩高,一头扁平微凹),歇息时以杵撑扁担;上下坡时支撑身体,以减轻劳累;行走时以打杵过空肩将扁担梢托起,双肩承受压力,俗话说:“打一杵,歇一肩,不怕山高路途远”。新中国建立后,自行车、平板车、拖拉机、汽车由少增多,行人、运货处处方便。
三、岁时习俗
阴历年节旧时,从腊月二十三日起,县民家家户户扫壁灰,清畜圈,通阴沟,除垃圾,洗刷家具什物,并开始置办年货,购买新衣帽。小年(腊月二十四日)晚上,以三碗菜或六碗菜接祖、送灶神,烧黄笺(有的地区还在黄笺上写上全家老幼名字),放鞭炮。次年正月十五日送祖、接灶神。除夕(大年)下午,各家贴春联、门庆,挂年画,室内布置一新。傍晚,各家于堂屋祭祖,嗣后全家老小,依辈份围坐吃年饭(也叫团圆饭)。贫困户只有这餐才能尝上鱼肉。饭后,由户主给小孩发“压岁钱”。晚上,点过夜灯,掏过夜火,并做两件事:一辞年,午夜时要焚香放鞭炮,祈求明年吉利;二守岁,说是夜间祖宗要回来看看,守岁人于午夜开门等候。正月初一为春节。天亮后,全家穿戴新衣帽,向天地、祖宗、长辈拜年,尔后全家围坐吃意思饭,餐桌上有面条、五香蛋、鸡、鱼、粑、汤圆等(面是钱吊子,蛋是元宝,象征做事如金钱那么“吃香”;鸡头给当家人吃,表示位高有人求;鱼表示年年有余;粑表示挣钱像掏粑;汤圆表示做事不出差错,有圆满结果。)上午,邻里间相互登门拜年,三五成群,人来人往,见面作揖问好,视老者说些吉利话,小孩讲些鼓励话。下午各家人均不出门。从初二日到十五日,是群众组织灯会歌唱时间,有龙灯、狮子灯、采茶灯、八仙灯、牛头灯、花船等。灯会先下帖子到各地村庄集镇人家,然后送灯上门。接到灯帖子的人家,门前摆香案、礼品,燃放爆竹,谓之接灯。灯会先舞灯,后演唱。其间有的舞技高强的灯会,还以百张桌子叠成宝塔形,狮子逐层起舞,名曰“狮子望长江”,这种舞技最为壮观。此外,有的地方晚上还唱大戏、小戏。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中午各家以3荤3素祭祖后,围坐吃午餐,晚上吃元霄。此夜舞灯、唱戏,谓之“闹元宵”。新中国建立以来,县民上述风俗习惯绝大部分沿袭下来,但已基本剔除了其中封建迷信的内容。
清明节旧时称扫墓节。“清明大似年”,异乡游子都纷纷回乡扫墓。墓前以三菜祭礼,坟上插标志。清、民国年间,各族祠堂开门,大摆筵席,族长、房长在这天处理本族子丁事宜。新中国建立后,教师、职工、学生祭扫烈士墓。“文化大革命”后,上坟扫墓的人越来越多。
端午节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旧时各家贴“端符”,门上插菖蒲和艾。蒲似剑,艾如鞭,镇邪除秽。家家吃粽子、蒜子、杏子,饮雄黄酒,燃苍术,象征平安。集镇上举行龙舟赛。亲朋多用粽子、绿豆糕相赠,对孩子赠以兜包布。新中国建立后,县民对这种习俗除迷信色彩的内容外,均沿袭至今。
七月半(又叫中元节)即阴历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家家吃新米粑谓之“粑魂”。傍晚燃放鞭炮香纸,望空叩首作揖,是谓请夜神。此节至今,县民只有少数人还在祭“神”,多数人还有吃米粑的习惯。
中秋节即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汤沟、横埠、老洲区盛行打糍粑,买月饼;麒麟、官桥、枞阳、白云区盛行裹粽子、买月饼,夜间吃饼赏月。亲朋间以月饼、糍粑、粽子相赠送。此习俗,自古至今流行不衰。
冬至县民祭扫墓地。凡坟冢坍陷,墓主家人均在这天培土加高;未安碑者,可在这一日安置石碑。
腊八节又叫鸳鸯节,即阴历腊月初八日。这天有的吃腊八粥(糯米加红枣、绿豆、莲子、红绿丝、桂元、糖等),并以此赠送亲朋邻居。男女婚嫁多择此吉日,俗语“越要发,逢腊八”。民歌有“腊月腊八日子好,许多大姑改大嫂,嘴里哭心里笑,屁股坐着大花轿”。今时,腊八婚嫁,仍被县民广泛采用。
号名节新中国建立前,周潭、横埠区在男子弱冠之年,由家长择吉日请绅士,用红纸写正名,贴在墙上,向祖宗祭祀,为孩子正式取名。此节在建国后消失。
四、婚丧习俗
(一)婚嫁
清、民国时期,县民婚嫁经过六道程序,叫六礼。一纳采,男有意向女方送点礼物,表示求婚。二问名,男方问清女方姓氏、出生年月。三纳吉,到祖庙占卜凶吉。四纳聘,宣布订婚,男方送聘礼。五择吉,择定完婚日期,并征求女方同意。六迎亲,新郎到女方接新娘。男女婚姻由媒人撮合,要门当户对,父母同意方可订婚。订婚时,男方以红纸写好庚帖,帖文为“乾造生于×年×月×日×时,大吉大利”装在红纸封套内,封套外写“天作之合”或“五世其昌”,并伴以面、肉、糖食由媒人送往女方家中。女方以同样形式写庚帖,将“乾造”改“坤造”,以庚帖和鞋、袜、糖食再由媒人带给男方家中。双方收庚帖后,自行生效。娶亲时,根据男女出生年月日选吉日,由男方送日子;日子送后,双方积极筹办结婚用品。娶亲时前两天,男家向女家送三牲(肉、鱼、鸡)礼、拜香盒子、尖包、传包衣服;同时,男方出人到女家抬嫁妆。穷人家嫁女嫁妆只有“头尾”(棉被、枕头、小柜与盆桶);一般人家陪一条边的嫁妆(四季衣裳、蚊帐、棉被、枕头、衣橱、银橱、梳妆台、箱子、柜、满凳、盆桶);富家陪的嫁妆更多。娶亲时,男女要沐浴、吃红枣、花生仁、桂圆、莲子汤,意思是“早生贵子”。男方上午发轿,媒人相随到女方,女方中午请客,饭后由姑娘、嫂子给出嫁姑娘梳头、捏脚、穿上嫁时衣,由父母领姑娘向祖先祈祷拜辞,由兄弟驮上轿,但姑娘不能回头,在轿上要哭诉。轿内不问寒暑放铜火炉,为姑娘踏脚。母亲送女儿上轿也要哭诉。轿门贴对联,男方贴上联,女方贴下联。轿子回到男方村庄,必须迎水上;男方在门前用石灰划横线,摆好香案,轿子落在横线上;放鞭炮,举行接轿仪式;然后由新郎开轿门,两边有姑娘嫂子接新娘出轿门,由新郎背新娘到洞房。此时,看热闹的人抛掷小石子,新郎则抛糖果,谓之“抛发”。晚饭后,举行拜花烛仪式,喝交杯酒,然后新郎新娘各持红线一端,由新郎牵入洞房。长辈来房,新娘要拜迎;看新娘的讲些四言八句,新娘按意思表演,这样闹到深夜,谓之“闹洞房”。第二天上午,新郎新娘拜祖宗和长辈,第三天,新娘携新郎回到娘家,叫“三朝回门”,中饭后又返回婆家。婚后20多天,女方母亲带男孩和礼品到男家“满月”。
新中国建立后,男女依据“婚姻法”自由恋爱,互相认识交往,倾心相爱后,男女双方各自赠送纪念品,继而了解德才,争取家庭支持,然后择日办理结婚手续。结婚形式简单,婚前二日,男方向女家送些礼品;第三天,男方到女家迎娶新娘至家举行婚礼,宴请宾朋。婚后第三天,新郎新娘到女方家中,习俗称谓仍叫“三朝回门”。
新中国建立以前县境出现的几种特殊婚姻:
等郎媳(俗称押子孵)一般夫妻年龄较大尚未得子者,先抱个女孩来家“押子”,作为未来男孩的妻子。往往男孩很小,而女子已成人,就由父母作主成了亲。若这对晚育夫妻养个女孩,则将先抱养女孩作养女,再许配给他人。童养媳父母养不活女儿,从小许配领养在婆家,成人后,由公婆定日期,男女双方完婚。
寡妇改嫁妇女改嫁旧称白虎,历来被人歧视,改嫁妇女从壁洞中爬出,不带财产,只带几件衣裳,其家产归公婆或叔伯兄弟所有。
抢亲丈夫死后,妇女不愿再嫁,由公婆或叔伯要媳妇嫁人,于是勾通男方在夜间抢出妇女成亲。还有强族压弱族,女方违约不嫁,遭至抢亲的。
换亲家贫寒或男子有缺陷,难找到妻子,由父母作主,将男子的姐或妹,与另一家的有兄弟的姐妹,相互调亲。
招亲女家无儿子,父母为女儿招婿,男子以女方为家,赡养女方父母至终。
转亲兄弟中一人死后,另一兄弟同死者遗孀成亲。
新中国建立后,除招亲还沿袭外,余均被杜绝。
(二)丧葬
死人收殓有如下程序:先给临终者穿准备好的衣裳,长子扶正其头,家属在周围,并烧轿马和纸,名曰“送老上路”。死后约20分钟,将死者放置停床上,手中握钱,腿要直,脸用布或纸盖上,叫“盖脸纸”。头上方有盏七星灯,一碗饭上放两只蛋,停放至入殓。亲朋来吊丧,儿子跪接,女儿哭泣,来人向死者叩头,家属要陪跪,必须喝茶后离去。入殓时,全家痛哭,并用松柏枝醮水洒在尸体上,谓之沐浴,再给死者换上新做的衣裳,样式为唐服,内束白战袍,外罩大红袍,表示“生降死不降”。死者入棺,钉好盖,再行祭奠。
葬礼大致有四步,丧服、宴七、送葬、安葬。丧服,视生者与死者亲疏而异。一般分五等,叫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服中以斩衰为重,缌麻为轻。长子、长孙的丧服最重要,承担丧祭的任务。民国后期,对古丧服有所改变,孝子一般多用白土布做帽,穿白孝袍,白布鞋,其余人的鞋前挂白多少按亲疏依次退减。新中国建立后,吊唁死者的人臂带黑纱或胸戴白花,以寄哀思。宴七,人死之日起,每7天祭祀一次,共7个祭祀日。其中逢初七、十七、二十七为“犯七”,犯七和五七,由亲朋祭奠,其余为家人祭奠日。送葬,长子穿白孝服,其余人戴白孝帽,送葬人扶棺柩两边横木,孝子执孝杖在前,鸣锣、放炮、散纸钱,家属以哭声代送葬挽歌。安葬要请“地仙”,择好坟地。坟地要求开阔,有来龙去脉,左右有护爪,远山近水环绕如城廓。安葬时间要按“六甲”推算,定方位开穴,穴底要平,穴中烧稻草、纸、筷子等。棺柩放平后,用小布袋装一升三合(约1.3公斤)米,由下传到上,意为传代(“袋”与“代”谐音)。长子长孙兜土从棺木上头撒到下头,意为上代“发”下代。堆冢要圆锥形带长尾(叫坟梢),坟前有拜台,左右有护爪。葬毕,即行墓前祭奠。丧事毕,丧主须在家守孝或于墓旁搭棚守孝,并为死者立“木制牌位”供于“香堂”。新中国建立后,丧事从简,陈规陋习大多废除。
四、其它习俗
(一)重文习武
明清以来,桐南的枞阳、义津、官桥一带,文风很盛,儿童八九岁入私塾(俗称“破蒙”),先拜孔子,后拜老师,描红临帖,读《三字经》、《千字文》,后作文、作诗、读经史等。20岁左右入经学。这些地区私塾、经学比比皆是。俗有“穷不丢书”、“文不过南乡”之说。
1949年以前,以桐东周家潭为中心,盛行教习武功之风。每在冬春之际,各个村庄均有一二十个青年自觉组成学拳小组,先学徒手,后学器械(刀、棍、铁尺、耙等)。40天为1期,前30天学武术,后10天习比武。一般学完3期称拳师,可开门授徒,教学有成绩者称为老拳师。习武者主要学长拳、猴拳、破门、地八仙、太极拳等。其架式主要有高盘少林式飞脚跳墙;低盘武当式缩身扫地桩。东乡习武以防御为主,初行于章周两家,后推行到县境内外。东乡负有盛名的拳师不少,如清代的章观鳖的半耙扫地桩术,至今令人传颂。俗有“打不过东乡”之说。新中国建立后,有家长传教子女的,也有三五青年一起请拳师教的,但习武风气不比从前。
(二)往来礼仪
农家来客,主人点头打招呼,笑脸相迎,请客人坐,并泡茶、递烟,摆上糕点,吃糖打蛋或面条、饭菜等;客人告别时相互作揖问安,今人多兴握手。亲朋家中的婚丧,要馈赠钱物。生子女(俗称坐月子)亲朋要送贺礼;女方父母要送四季衣、鞋、帽和产妇吃的鸡、蛋、糖、桂圆、枣子等。小孩“洗三朝”要包喜钱,并穿百衲衣,戴虎头帽。逢花甲之年做寿(60岁生日),子女亲朋都要为父母赠送寿礼、寿联、寿匾,举行拜寿仪式,吃寿饭。凡订亲男子,逢年过节时要带礼品到女方家看节。亲朋生病或遭灾,都在上午登门慰问,说些吉利话,并赠送一些钱物帮助解困。新屋上梁时,亲朋赠送红布幅和其他礼品,以表示祝贺;屋主抛糖果让人哄抢,营造喜庆气氛。1949年以前,一般人家儿子结婚后,父母将儿子拨开,单立门户,请亲戚长辈或绅士为凭,将房产土地按儿子多少分摊。新中国建立后,有儿媳与父母同居一起的,也有分居的,但一般不计较财产,凭劳动收入建立自己的小家园。
(三)房屋建筑
旧时,群众做屋多讲究地势、门向。丘陵与洲圩区不同,屋基选择多顺山势,以坐北朝南后檐靠山的为好;房屋一头对山,为“钻山屋”、“箭山屋”,房屋后靠塘,为“后艄空”,这两种屋皆主不利。门向对山窝或独山者,主聚财、富有;门对一山多峰,主出文人或武人。忌讳在有坟地建屋,门向忌“白虎”、“白蛇”、“烟火”、“箭头”等。洲圩区建屋局限于堤埂内外,顺堤挑墩子,以芦苇为壁,多系矮小草房,不问门向。新中国建立后,县民做屋破除了封建迷信思想,但注重房屋采光和单门独户以及周围环境。
(四)迷信陋习
旧时,农村有各种庙会。入会者8至12人,轮流主持,定时烧香拜神佛,然后宴请与会者。阴历二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为观音会;二月廿三、九月廿三日为娘娘会;以上二会,限女人参加。二月初二日、八月初二日为土地会;四月八日为五猖会;以上二会限男性参加。五月十三日为关帝会;六月十三日为龙王会;以上二会不限男女。八月十三日为文昌会,文人参加祭拜文昌大帝。九月二十二日为火神会,入会者祭礼火神,祈免火灾。进香还愿者,披红挂彩,香客队伍手提灯笼,肩抬猪羊,敲锣打鼓,向许愿寺庙进发,沿途寺庙均进香礼佛。县内还愿者,一般到七家岭华佗庙,当日返回;个别的还到九华山拜佛。新中国建立以后,上述迷信陋习均基本破除。

上一篇:第一节 宗教
下一篇:第三节 方言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