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明代以前,县境宗教主要是佛教和道教。清初,伊斯兰教随回民内迁而传入。清末,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入侵,天主教、基督教亦随之传入。在上述宗教中,影响最大的是佛教,自晋梁时期流传至今。新中国建立前,县无专门机构管理宗教事务。建国初期,由县委统战部门主管。“文化大革命”中,宗教被当“四旧”批判,部分寺庙受到破坏,僧尼改事他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政策得以落实,宗教工作由县委统战部主管。1988年以后,县政府内设立民族宗教事务科,具体管理民族宗教工作。
一、道教
东汉末年,左慈在浮山妙高峰摘星岩炼丹。北宋和州人张同之,弃官隐居浮山壁立岩修道炼丹,后人题名该洞为张公岩。现其地存丹井、杵药台。元代裴“仙”居青山石屋修道炼丹,常会“仙侣”讲丹术,今丹炉犹存。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县人方佑与黄观同科好友,会同里人在五华山(今名黄公山)建黄公祠(即大王庙),庙主为欧阳道士,后其二女继承道业。明末梁真人(号清芝,今安凤乡梁家嘴人),在江西龙虎山学道回乡,在乡里传道,发展道徒数百人,并划分坛域。民国36年(1947年),先后请职的有25人。1949年以前,县内从事道教职业的达500多人,计有16姓坛域。新中国建立初,计有道士35人。“文化大革命”期间,道教活动绝迹。改革开放以后,道教恢复正常活动,县境有道士108人,教徒1800人。
县内道教属正一道,主要经典有《道德经》、《玉皇经》、《开坛经》、《请圣经》、《四圣经》等。该教派划分坛域,世袭相传,吃荤娶亲,在家里从事道教职业。
二、佛教
佛教传入县内为晋梁时期。晋僧清供首先在青山创建石屋寺。南朝陈太建七年(575年)前,天台宗始祖智者大师在浮山创建浮山寺。宋天禧年间(1017——1021年)郑州名僧远禄,重建浮山寺。嘉祐年间(1056——1063年),朝廷派内翰吕济叔到浮山传旨,赐匾额曰:“赦赐大华严寺”,并赐远禄为“圆鉴大师”。熙宁年间(1068——1077年)义清禅师由洛阳来浮山,参礼远禄后住持华严寺。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朗目和尚从云南到浮山,重修远公塔院和浮山寺庙。太史吴应宾(佛教居士),募建“丈六金身”铜像一尊于金谷禅寺。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三月,神宗皇帝钦差任大用至浮山,颁赐《大藏经》5048册;李皇后赐和尚紫衣袈裟、花幡、银两;沈王捐万金,建造华严寺大雄宝殿。明末清初,无可大师(即方以智)派其徒山足和尚住浮山,重修《浮山志》,建造“藏经阁”,使浮山佛教名振海内外。清朝末年以后,县境佛教开始衰落,直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政策得到落实,佛教才开始复苏。
县境佛教流派先后有净土宗、华严宗、天台宗和禅宗。宋代,禅宗中的曹洞宗由其七世祖高僧远禄传入浮山。
县内寺庙,晋梁时期创建的寺庙有浮山寺(宋代易名华严寺)、石屋寺。宋代创建的有合明寺(后方乡)、护国庵(宋名白云寺,在山)、岩寺寺(会宫乡)、查林寺(雨坛乡)、白云岩寺(白梅乡)、灵山寺(金渡乡)、四望寺(周潭乡)、天真寺(白石乡)。明代创建的有天峰寺(官桥乡)、永利寺(枞阳镇)、赤城寺(杨湾乡)、禅智寺(钱铺乡)、柳子寺(白柳乡)、三贞庵(阳和乡)、大王庙(下枞阳)、黄侍中庙(会宫乡)、宋公庙(官桥乡)、龙泉庙(白湖乡)、将军庙(义津乡)。清代创建的寺庙有望龙庵(枞阳镇)、宝华庵(会宫乡)、永镇庵(陈洲乡)、古梅庵(白石乡)等。因种种原因,有的已不存在,幸存者亦大多面目全非。其中重点寺庙有:
石屋寺该寺坐落石矶乡。因其地有一巨石下空如屋而得名。晋清供禅师于此建庙;元代裴道士在此炼丹;明代西蜀熊和尚重修;清初再度重修;民国36年(1947年),佛缘和尚扩建该寺,在寺前建有香亭。“文化大革命”中,佛像被毁,殿宇改做林场职工居室。1984年,住持僧真达维修,现有殿宇2进,禅房5间。
金谷寺该寺坐落浮山东部山腰。原有东西楼,中为大殿,供奉“丈六”金身佛像。石壁上刻有佛像28尊,依岩建寺颇为壮观。因历史原因佛像被毁,楼殿被拆。1988年浮山管理处重修该寺,殿中供阿弥陀佛站像一尊,观音、地藏菩萨木雕像各1尊。
会圣寺该寺位于浮山中部,自宋以来名人贤哲多会于此。寺周石廊石壁上石刻满目,门前银杏矗立,谷中翠竹婆娑。该寺毁于清末兵燹,宣统二年(1910年)重建。新中国建立后,50年代末改作饲养场,后为林场职工宿舍。改革开放以后,落实宗教政策,1986年,浮山管理处进行了拆建,安排了住僧,殿内供有弥勒佛、韦陀菩萨和“三尊大佛”等雕像。
望龙庵该庵原名望龙禅院,坐落枞阳镇金鸡山下的月儿湖畔。清康熙年间修建。太平军在此召开两次军事会议,遭清兵烧毁后由尼姑募化重建后殿。1977年,县文物管理所重修恢复原貌,是省文物保护单位。
天峰寺该寺坐落官桥乡杨家山,近临菜子湖。明崇祯七年(1634年)建,时名天峰庵。清乾隆十六年(1751)重建庵屋,由3间扩为2进,改名天峰寺。民国十二年(1923年),由住持殷和尚扩建为3进,殿内除供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塑像外,增添四大金刚、十八罗汉塑像。“文化大革命”时被毁。1985年,由尼姑妙容募化重建寺宇12间,供佛像3尊。
白云岩寺该寺坐落白梅乡岩前村。宋白云演禅师道场,义清和尚住持浮山华严寺时,以白云岩为方丈。元西僧了悟禅师建东西两寺,西寺即白云岩禅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该寺列入恢复规划之中。
三贞庵该庵在枞、桐、庐3县交界的岱鳌山东侧的峡谷间,今属阳和乡,创建于宋代。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改为“三圣庵”。清乾隆三年(1738年),又易名“三贞庵”。“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84年,宗教政策得到落实,重建了该庙。今庵旁有珊瑚金桂、菩提树、清宰相张廷玉撰文的《重修三贞庵记》刻碑。
永镇庵该庵在陈洲乡桂坝村,清雍正十年(1732年)建,民国20年(1931年)重修。今有屋2进,后进供有地藏王、观音、龙王等菩萨塑像。
枞阳县寺庙情况一览表
(1989年)

三、基督教
民国2年(1913年)在义津桥建教堂1座,称圣公会,主教为许光汉。民国4年(1915年),在枞阳镇建教堂1座,称“中华圣公会枞阳三德堂”,设在下街(今枞阳小学)。民国10年(1921年),主教为宁志华;民国34年(1945年),主教为项崇(黟县人)。
基督教有“圣公会”和“内地会”两支派,枞阳镇、义津两地教堂属圣公会支派。
1952年11月统计,县内有基督教主教2人,传教士2人,教徒87人。1957年后,因历史原因,该教会停止了活动。1981~1985年,基督教由庐江、无为等县自由传教人传入,在县境的红杨、白梅、钱铺、将军、石马、钱桥、阳和、会宫等乡发展了169名教徒,设立家庭聚会点8处。1989年,县境有基督教徒近2000人,家庭聚会点有12个,属自由传教。
四、天主教
约在民国元年(1912年)前后,西班牙教士在枞阳、义津两镇设立天主教分堂。枞阳镇天主教分堂始设陶公祠,后在街后建教堂传教。义津镇天主教分堂始设胡家祠堂,后买李万顺房屋作教堂,堂主吴庆云。两镇教堂先后发展教徒100余人。义津镇天主教于民国6年(1917年)后停止发展教徒。枞阳镇天主教1952年后停止活动。1952年统计,枞阳义津两镇教堂教主2人,教徒99人。1953年以后,县境无天主教活动。
五、伊斯兰教
清初,北方的回民因战争原因,少数人流入县境,伊斯兰教亦随之传入。后建清真寺于枞阳镇。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修了枞阳清真寺。后因兵燹,该寺被毁。清真寺是伊斯兰教活动场所,寺内由阿訇主持。枞阳镇清真寺阿訇先后为马克亮、杨克亮、马肇成等。在望龙庵附近建了3间平房,作为教务活动场所;有教徒129人。伊斯兰教信徒忌吃猪、狗、马、驴、骡和一切凶猛兽禽肉;月斋时忌烟酒和房事;动物的血和自死的禽兽也忌食。婴儿入教3天内举行“吹班克”仪式,阿訇祈祷“作证词”起个经名;入教者结婚,要男女父母都同意,证婚人阿訇到场,并付聘金。教徒绝气,由阿訇做“讨派”,尸首以水净白布裹身,装入经通盒送至坟地,临葬前念经,念经后埋葬;死后7日、1月、40天、100日和周年时请阿訇上坟念经。平时,每星期日晚上到清真寺作礼拜,由阿訇祷告,有一、三、五拜(两叩首为一拜),拜时面向西。回民在县境较少,其风俗习惯受到县民的尊重和政府的保护。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民俗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