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教师队伍
清末,朝廷诏令废科举、兴学堂,师资来源主要是秀才或举人。
民国时期,县内中小学教员,大都由校长聘任。聘任对象主要是大中专毕业生,个别为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还有少量的初、高中优秀毕业生。民国22年(1933年)统计,桐城县(含今枞、桐两县)有小学教员450人。民国31年统计,县有塾师1873名。民国37年统计,全县有小学教员3344人,浮山中学有教员30余人。
新中国建立后,县中小学教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1949年,县小学教师298人,中学教师110人。1952年,中小学教职工增加到1116人。1960年,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县人民政府从机关厂矿中调入一些适宜教学的干部充实了教师队伍。1965年,中小学教职工增加到3662人。“文化大革命”十年间,基层社队任用了大量民办教师。1975年统计,县共有小学教职员6217人,其中民办教师4818人;中学教职工1459人,其中民办教师446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整顿了教师队伍,精减了部分民师。1985年,县中学教师有1321人,其中民办教师16人;小学教师有4912人,其中民办教师2884人。1989年,全县教职工数为8680人,其中民办教师3258人。是年,全县高、初中教师共1175人,其中大学本科毕业的有214人,大专毕业的和本科肄业的有627人。
二、教师待遇
(一)政治待遇
民国年间,教师社会地位不高,特别是小学教员,受人歧视,有“前生作多了恶,今生教小学”之说。
新中国建立后,教师政治地位不断提高,各级党团组织积极关心教师。1951年,县人民政府规定对旧社会过来的教师,由县乡村师范附设短训班,施以政治和业务教育,然后安排任教;对年老教师,给予救济,并安排他们为成人教育服务。1956年,县委召开初等教育优秀教师会议,历时4天,有88人获奖。1962年,县成立文教甄别办公室,对1958年以来,遭到批判、处理的教师,甄别平反了286人。1963年,县委在教育系统成立1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04名。1964年,中小学教师1749人中有共产党员113人、共青团员648人。1965年,中学教师党员发展到128人,小学教师党员发展到70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师被列为“九种人”(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右派分子、叛徒、特务、走资派、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之一,倍受歧视,并斥之为“臭老九”,有的教师遭到批判斗争,有的教师被迫害致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所有受打击、迫害的教师(含错划的右派分子)全部平反、纠正。1979年,全县建立38个基层教育工会、49个分会、200个小组,恢复会籍和发展新会员2197人。1985年,庆祝第一个教师节时,县内各地都举行规模不同的会议。枞阳县历届中共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都有教师代表参加。
(二)经济待遇
1949年以前,多数教师生活贫困,入不敷出。新中国建立后,教师的物质生活得到基本保证,并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而不断改善。1949年至1951年上半年,政府对留用和新招收的教师实行供给制。1949年,人民政府对每位教师每月供给30公斤稻。1951年,政府对乡村教师每月供给薪粮90公斤,市镇教师每月100公斤。1952年,全县实行工资改革,以粮为薪的时代宣告结束。1956年,小学教职员工1260名参加工资改革,从教龄、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学历4个方面衡量评级。小学教师人均工资达37.80元,学校行政人员人均工资达46.35元;幼儿教师人均工资达34.33元。1958年,民办教师工资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记工标准,一般月工资为16元至22元。1963年,中学教师的平均月工资为46.11元,小学教师平均月工资38.3元。1972年,县落实民办教师报酬,实行国家补助、教师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和社队补贴工分三结合的办法。国家每年给民办教师的补助费小学为150元至170元,中学为190元至200元,补贴工分以同等劳动力的全年工分为标准。1979年8月,国家每月发给公民办教师副食品补贴5元。1985年,实行工资制度改革,教师长期从事本职工作的,除按规定发给工龄津贴外,还发教龄津贴。1986年,中学民师每年补助标准不低于600元;小学民师每年补助标准不低于550元。补助费由县财政负担一半,定期下拨,另一半由各乡村群众集资解决。1988年,县教师工资标准提高10%,并实施《中小学教师职务工资标准方案》。《方案》规定,中小学教师受聘或被任命职务后,凡工资低于所任职务最低等级工资的,均可进入本职务最低等级工资档次。是年全县享受高级讲师待遇的3人,享受中学高级教师待遇的54人;享受中级职称待遇的816人;享受小学高级教师待遇的445人;享受初级职称待遇的2386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