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清代地方武装
清咸丰二年(1852年)八月,太平军逼近长沙。安徽巡抚蒋文庆通饬各县修筑城墙,编保甲,备器械,设防堵局,以防太平军入境。十月,桐城县(含今枞、桐两县)防堵局成立,马星曙主局事,募乡勇500余人。城守把总李兆奎,枞阳把总芮永福,邑人马三俊都亲自督练乡勇操功习武。县内巨豪大户和绅士商定乡民均要捐款,以供乡勇活动开支。
同治元年(1862年)八月,知县薛元启募乡勇200余人,镇守城池,由城守把总张德荣统领。薛元启调集一部分乡勇与无为县一部分水师会合,镇守今枞阳县周家潭。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六月,安徽抚军王之春通饬各县地方官与城绅举办团防,先整顿原团练,后招营勇。十二月,桐城知县符兆鹏与邑绅等四处筹款,招募营勇500余人,由典史文宏基统领。文宏基购买军械,以“洋操”训练营房,后分驻5乡,即枞阳、汤沟、孔城、城垣、练潭。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改团防为巡警队,设巡官1名,知县陆士奎兼任队长,胡鞠生任教练。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十月,桐城县招募营勇300余人,扩充巡警队,至此巡警队达500余人。该队后改为巡防营。
二、国民党地方武装
民国元年(1912年)1月,桐城知县刘蔚堂购军械,招兵勇,操办团练,日夜习练“洋操”、“洋枪”,兵勇改穿“洋装”。孔城、枞阳、汤沟、练潭、大关等地均设有团防局。民国6年后,县内有武装乡勇500余人,分驻孔城、义津、汤沟、枞阳、练潭、大关等地。民国16年9月至民国21年,桐城县(含今枞、桐两县)设自卫团,先后任团总的有张悦舟、李柏樵、王纯卿,自卫团分驻县内4乡及桐城县城。
民国24年9月,县长徐国治见地方武装力量单薄,加之桐城为皖西“剿共”特区之一,便扩充地方武装,成立了县自卫总队,下设武装壮丁队和普通壮丁队。各区配编武装壮丁中队,区长兼任中队长,每队壮丁90名。另外各区还配编普通壮丁中队,也由区长兼任中队长。每年分两期集训,训练后的壮丁作为“铲共义勇队”和“模范壮丁队”的兵源。各区还编有壮丁40余人的巡察队,主要担负巡防、放哨、侦察、搜捕、警戒等任务。武装自卫队所需经费一律在各保摊派。
民国27年6月,日军侵入桐城县境,国民党桐缄县政府迁往唐家湾。县自卫总队改编为抗日人民自卫军,由县长潘慰农兼任司令,下辖5个常备中队和2个学兵队(实为共产党控制)。每个常备中队下辖3个分队,分队编制120人、学兵队为80余人。这支地方武装计有重机枪2挺,轻机枪12挺,另有小钢炮1门,步枪700余支。
民国28年1月,国民政府颁布了战时《国民军事组训整备纲要》,统一改县抗日人民自卫军为县国民自卫总队。桐城县自卫总队队长由县长兼任,授上校衔,副总队长授中校衔。自卫总队编有5个常备中队。同时增设警队,警队下设12个新训分队,每个分队编制30人左右,主要任务是搜集情报和维护地方治安。
民国29年4月,桐城县国民自卫总队(包括新训队)改编为县国民兵团,团长由县长魏际青兼任。兵团下设政治指导室,配主任指导员、副指导员、副官、书记官等职。原来的5个常备中队和学兵队均改称自卫中队。
民国33年8月,县政府军事科裁并县国民兵团,设团副3人,分别负责兵役、编练、警卫。原来的4个自卫中队,后扩充为4个大队、12个自卫中队,并裁编各区警保队,实际编制1500余人,分驻全县各重要关隘。同年,县国民兵团,为了扩充兵源,组织了两期训练,受训国民兵达1.2万余人。
民国34年4月,全无若接任桐城县长,并兼任国民兵团团长,赵东江任副团长。民国35年2月,国民政府命令缩减地方武装,全无若将新编的3个自卫大队整编成1个自卫大队,下辖6个中队。
民国36年5月,游铨任县长。7月,游铨召开县参议会,向全县人民摊粮派款,由县副参议长张护棠前往国民政府国防部,购回了步枪220支、机枪2挺、子弹数百箱。并将国民兵团改编为县民众自卫总队,由县长兼任总队长,孙希光、刘东雄任副总队长。8月,自卫大队改称警保队,下辖6个中队,每个中队编制为140人。同时在区一级设7个联防办事处:城厢、孔城、木崖、樟树、枞阳、汤沟和桐怀潜边区。各乡成立分队,配编30余人。全县计有57个独立分队,东南乡(今枞阳县境)联防大队长刘东雄,辖5个中队。每个中队有110人左右,步枪约90余支、机枪2挺。自卫队兵员给养,军需装备,归各区自行筹集。
民国37年12月,新任县长范用九将县民众自卫总队改编为县民众自卫团,辖2个营,兵员700余人。民国38年1月,国民党第八绥靖区发布命令,将县警保大队和所有联防大队改编扩充为2个自卫团。警保大队及城厢、孔城、木崖、樟树等联防大队改为自卫军第一团,由县长范用九兼任团长;东南乡联防大队和警保第六中队改为自卫军第二团,刘东雄任团长;两团共有武装人员3200余人、长短步枪2000余支、机枪20余挺。
三、人民地方武装
(一)皖中工农红军独立团
民国19年(1930年)5月,中共安庆中心县委在会宫学堂石疏小娘家,召开了桐城、庐江、潜山、太湖、怀宁、望江、宿松、贵池等县联席会议,决定武装暴动。同月4日,陈雪吾在方家仓团山头自家中召开10余人参加的会议,宣布省委决定,成立工农红军独立团,陈雪吾任团长,陶国器任政委,张舜卿任副团长,刘子丹任政治处主任。6月,陈雪吾先后领导了鲁山和欧家岭武装暴动。是年7月,独立团扩编成鄂豫皖边区红军独立第三师第二团,下辖4个营,2000余人,枪300余支,陈雪吾任团长,张舜卿任副团长兼参谋长,朱锦铭任副团长兼特务营营长,吴克正任副政委,除特务营驻欧家岭外,其余3个营分别在潜山、太湖、舒城、宿松、望江等地活动。8月,国民党安徽省主席陈调元调集桐、庐、舒3县团防兵丁3000余人“围剿”欧家岭。经3昼夜激战,红二团终因寡不敌众,阵地被突破,副政委吴克正和二营营长姚茂年等在战斗中牺牲。鉴于当时形势,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活动。
(二)桐城学兵队
民国27年(1938年)4月,中共桐城特支成立后,通过当时倾向抗日的国民党桐城县党部书记徐伊复做权绅唐传新的思想工作,组织了一支以中、小学教师和高、初中生为基础的抗日武装——桐城学兵队。开始队员仅10余人,唐传新任队长,周邦彦任副队长,陈定一任指导员。唐传新病故后,周邦彦任队长。为便于团结抗日,学兵队对外称桐城县后备队,并在学兵队中建立了中共党支部,曾海涛任支部书记。学兵队很快发展到200余人,下设3个中队,另有一个宣传队,共拥有各种武器80余支(挺)。同年8月,学兵队与新四军四支队取得联系,改编了桐北、桐南、桐东3乡的土顽武装,镇压了抗拒整编的桐东匪首周维衡。同年12月,学兵队到唐家湾捕获并枪决大劣绅光香九。民国28年4月,学兵队在桐东施家湾捕杀了大恶霸周松如,同时收缴桐南方文元和桐东周海清2个地方民团的枪械。9月,学兵队在白云柳峰山击落低空盘旋的日军飞机1架,机上2名驾驶员毙命。10月,学兵队部分人员在枞阳幕旗山,趁敌不备,炸毁日军碉堡2座,击毙日军20余人,缴获三八式步枪27支、机枪1挺、子弹万余发。另一部分学兵队40余人由队长周邦彦带领在棋盘山一带埋伏,袭击日军军车1辆,毙敌3人,获轻机枪1挺、短枪3支。同年秋天,周邦彦辞职,学兵队由周若庄接任队长。次年2月,县长魏际青下令解散学兵队,队员大部赴无为抗日民主根据地
(三)桐东独立大队
民国29年(1940年)5月,中共桐庐县委书记鲁生将方瑛、林亚斌、周绍斋掌握的地方武装lOO余人,改编为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桐东独立大队,方瑛任大队长,鲁生任教导员。下设3个连,方瑛部编为一、二连,林亚斌、周绍斋任连长,桂平、周握奇任指导员;江北游击纵队特务连编为第三连,连长王障东,指导员王光钧。另编1个特务排,排长张日武,内设机枪班、通讯班、侦察班,直属大队部领导。
(四)桐南独立团
民国30年(1941年),中共桐庐县委为了发展抗日武装,先后成立猎户队、山外游击队、山里游击队、模范队、桐怀潜游击队等小型抗日队伍。是年3月,县委又把各地武装和桐西游击队整编成桐庐县独立总队,林立任总队长,有长短枪500余支。8月中旬,总队奉皖江区委书记何伟之命,改桐庐独立总队为桐南独立团,傅绍甫任团长,林立任政委,叶树槐任参谋长。团下辖2个营,一营营长叶树槐,教导员马守一;二营营长张振中,教导员宋海珊。8月底,桐南独立团进入桐东地区,同驻守三公山地区的新四军五十五团相呼应。11月,国民党一七六师3个团和桐、庐、无3县自卫团“围剿”三公山。桐南独立团配合五十五团反“围剿”,经7昼夜激战,五十五团退守无为。桐南独立团留下50人由林立和张振中带领在桐南一带继续坚持游击活动,其余部队撤到无为抗日民主根据地。12月,桐南独立团编入新四军正规部队。
(五)桐南游击大队
民国32年(1943年)2月,鸾凤游击队正式成立,杨富顺任队长。同年8月,何东初、周敏、江树华和部分游击队员到石矶头活动,收编伪军何八点的小股武装,成立桐南游击队,由何八点任队长,叶树生任指导员。次年1月,桐南地区组建桐南手枪队,由陈定一指挥。3月,手枪队发展到60多人,刘畏羽任队长兼指导员。是年6月,组建了桐南游击大队,有200余人,陈定一任大队长,刘畏羽任副大队长。原桐南第一中队编为桐南游击大队一中队,原手枪队抽出一个精干排组成桐南游击大队二中队,手枪队其余人员改编成手枪连。民国34年3月,桐南游击大队发展到300余人,被编入新四军沿江团,奉命北上。
(六)桐庐县大队
民国36年(1947年)3月,成立桐庐县游击大队,黄抑强任大队长,刘建民任教导员,许文泽任桐北特派员,属皖西工委领导。8月,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刘邓大军)南下,桐庐县游击大队乘机发展持枪队员350余名,活动于庐江的沙溪、黄泥河和桐庐县的钱桥、义津、三公山、桐东及孔城等地。月底,刘邓大军南下的一批干部由马力率领,在桐庐境内的戴店建立了桐庐办事处。12月,第二批南下干部又到桐庐境地,并在庐江的大凹口正式成立中共桐庐县委和桐庐县民主政府,县委书记马力,县长陈继贤。在县委、县政府成立的同时,南下的部分连排骨干与桐庐县游击大队合并,组成了桐庐县基干团,由胡广任团长,马力兼政委。民国37年1月,以基干团为基础组建桐庐独立团,胡广任团长,马立任政委。12月,独立团调往皖西二分区,编入第二野战军第十军。独立团调离后,桐庐县以南下干部为主力,同时从全县民兵中吸收了大批优秀青年,组建桐庐县大队。周慕樵县长兼任大队长,周百川任教导员。县大队下辖3个连,一、三连驻安凤岭,二连驻汤沟小尖山,大队部设在安凤岭野猫窿王家祠堂(今枞阳县安凤粮站所在地),共有队员500余人。同时,桐庐县的钱桥、义津、安凤、枞阳、破罡、陈湖、白云7个区均成立了区干队。每个区干队40~100人不等。1950年9月,县大队改编为公安连,归属安庆军分区建制。1951年2月,公安连扩编为独立营。12月,独立营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七)县人民武装部
1949年5月,县人民政府设立武装科。1950年10月,根据皖北行署颁发的《人民武装组织暂行条例》规定,成立县人民武装部,下设军事股、政工股。1951年,根据华东军区命令,县人民武装部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隶属安庆军分区领导,设组织干部统计股和作战教育股以及复员管理股。同时,县辖12个区均成立武装部。1954年10月,遵照中共中央军委指示,县人民武装部进行整编,称兵役局,原人民武装部名称继续保留,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设预备役军官科、统计科、征集科、动员科、民兵科,同时撤销区人武部,保留武装助理员。1959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1958,年4月颁发的《关于加强地方党委对军队领导和密切地方党委同军队关系的指示》,县兵役局复改为人民武装部,设作训科、政工科、组织动员科。1961年5月,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总政组党字(1961)136号文件精神,县人民武装部成立党委。1966年10月,县人武部奉命接收县公安中队,并将其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枞阳县中队。1975年11月,县中队改属县公安局领导。1986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1986)5号文件精神,县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其工作性质、任务不变,内设军事科、政工科和办公室。1988年5月,全县64个区、乡、镇和县直均设武装部。
枞阳县人民武装部(兵役局)主要负责人名录

上一篇:第一节 驻军
下一篇:第三节 民兵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