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集镇建设
新中国建立前,县内乡村集镇有29个,其中明、清时代形成的集镇27个。这些集镇一般只有一条狭窄弯曲的石板街道,两侧房屋陈旧,多为店铺和简陋的手工业作坊。新中国建立初,全县集镇有36个;1989年达63个,其中区驻地集镇9个、乡驻地集镇44个。县境多数集镇依山傍水,紧靠交通要道,既是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又是工业品贸易场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般集镇都新建了楼房,街道较宽坦,公共设施基本配套,部分集镇已使用自来水;集镇规模由原来10余户人家发展为数百户,个别集镇已达千户。1984——1985年,县城建部门配合区、乡政府对所在地的集镇,按照现状和发展趋势,制定建设规划。1987年后,重点规划了7个集镇(即枞阳、汤沟、义津、麒麟、钱桥、项镇、左岗),按近、远期提出发展目标。此外,县境各乡还有一些规模不大的集镇,如阳和、石婆、大塘、官青、石马、杨湾、浮山、会宫、雨坛、双丰、龙桥、张北店、黄羹、古塘、高岗、高黄、新开、白荡、新破罡、凤仪、仪山、大新、桂家坝、长沙、后方、老庄、钱铺、鹿狮口、横埠河、柳杨、公塥、柳寺、枫冲、高岭、岩前、吴桥、施湾、青山街、萱镇、陈瑶湖、老湾、红杨、铁铜等。古老的小集镇有姚王集、安凤岭、龙口、杨家市、将军庙、石溪、虾溪、孙畈、北埂、王家套等。1989年,县境重点集镇建设正按照规范化的要求发展。
(一)汤沟镇
该镇距县城东40公里,位于长江北岸,与贵池市隔江相望,属长江冲积平原地带。镇境物产丰盛,水陆交通便利,是东部4区(汤沟区、横埠区、陈湖区、老洲区)商品经济中心。镇辖5条街道、2个行政村,县、区镇企事业单位70余家,镇区面积2平方公里。该镇古名“双溪”,为桐城四大名镇之一,建于明代中期,双溪河穿镇而过。民国期间,该镇系桐城县第五区;民国27年(1938年),日军侵皖,成为沦陷区;抗战胜利后,桐城县在此设立桐东办事处;民国36年为建制区。新中国建立初,该镇为湖东县治,1954年为区镇机关所在地。1985年,县政府规划该镇为“汤沟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东部地区贸易中心和物资集散地,以发展第三产业和农副渔加工工业为主的集镇”。随着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和桂家坝码头集镇的兴起,汤沟镇的建设亦随之加快。
汤沟镇街道,抗战期间,商会曾用提高盐价的集资办法,铺成石条路面。1954年、1958年、1979年,人民政府3次对街道进行拓宽改造,拆迁房屋9000多平方米,将弯道修直,铺成长1400米、宽8米的水泥路面;并铺排污涵管10条,由北向南入双溪河。镇设清道工4人,分段清扫街道垃圾。全镇公厕7座,卫生设施基本配套。1985年,将陈洲乡的造福片、大新的双溪片划归汤沟镇,扩大了镇区范围。1986年,建机井2口,日产水1000吨,供水面90%以上,基本上解决居民饮用水问题。1988年,对河南小街进行改造,拆迁旧房4000多平方米,将1472米长的公路拓宽为12米,并铺柏油路面。1989年,县工商部门在街北侧张家墩路段,兴建长238米、宽18米的农贸市场,解决了310户商贩摊点;县开发公司在街北至车站的新街地段,投资兴建小商品市场1处,面积为3209平方米,解决了150户商贩摊点。是年,镇区面积达2.5平方公里,有各类房屋1152幢,建筑面积13.2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7.12平方米。该镇道路呈十字形,每天有班车直达合肥、安庆和县城。
(二)义津镇
该镇距县城北33公里,镇上驻有县、区、镇办企事业单位50余家。镇辖12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委会。镇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民国时期,该镇曾先后划归鞠隐乡、义军乡管辖,后划为桐城第四区。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设立义津镇,属义津区管辖。1956年,该镇改为白杨乡。1958年后,改为东风人民公社义津管理区。1984年,改为义津乡。1987年,撤乡成立义津镇。该镇为镇、区机关单位的所在地,为义津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县境后3区(义津、钱桥、麒麟)的物资中转地,是以农机修配和轻工、手工业为主的集镇。
新中国建立前,义津镇正街长700米,宽3米,鹅卵石路面,中间横嵌石条。抗日战争期间,在正街上、中、下3段设3道石砌门闸,门额为“白杨古镇”、“保障义津”、“义水潆洄”,夜间有专人负责关闭门闸,新中国建立后拆除。1959年,街道改为砂石路面。1980年,街道拓宽修直为水泥路面,长为800米,宽为5米。1984年起,在通向牛集方向的公路上,开辟一条长2400米的街道。1989年止,新辟的街道两旁已有镇企事业单位40余家、集体联合企业20余家、个体户40余家,义津、牛集已连为一体。对外交通有:义津至牛集公路,砂石路面;老街口至粮站公路,长800米;义津至枞浮公路,是一条简易路。镇有石桥1座,总长15米,水泥桥面,两边有9级步阶。1949年前,该镇房屋均为平房,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新中国建立后,镇区的市面房已进行改造并新建了许多楼房。据1989年房产登记发证时统计,街道镇区各类房屋648幢,其中2~4层楼房420幢,总建筑面积为6.07万平方米,人均住宅面积为6.95平方米。
(三)钱桥镇
该镇距县城北41公里。1989年,镇有人口2128人,其中城镇人口1250人,镇面积约l平方公里。
该镇形成于明代。原址在现址南面1公里处的钱家桥。明弘治年间,布政司都事钱如畿建桥于王家渡,以利行人,以其姓氏称其桥为钱家桥,后在该处形成小镇。该镇地处白荡湖上游西岸,来往客商船只较多,是座水码头。街道两边有商店、饭店、水作坊等20余家。新中国建立初,该镇连遭水灾,商民迁至老人膀营业,遂成新镇。50年代初,镇有供销社、粮站、营业所、邮电所、医院、文化站、中小学等。1964年,枞庐公路修通,促进并发展了枞、庐两县边境贸易。80年代,乡镇企业发展很快,农机修配、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有10多家。商业中心集中在公路街旁,计长1200米,房屋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该地盛产粮食及花生、土布、耕牛、生猪等农副产品,是枞阳、桐城、庐江3县边境客商进行贸易的重要场所。
(四)项铺镇
该镇距县城3l公里,为白云区公所驻地。1989年,镇有人口3615人,镇面积约为1平方公里。
该镇形成于明代初期,最早为几家项姓商铺。民国年间,沿山岗东西走向的街道长约250米,两旁为日杂店、鞭炮店、豆腐作坊、糕饼坊、茶馆、饭店、米行等。1949年,桐庐县人民政府、白云区公所设在该镇,此后建起供销社、百货分销处、食品站、粮站、营业所、邮电所、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院、医院、中小学等20多个企事业单位。1973年,枞阳至陈湖公路通车,公路穿镇而过。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商业贸易日益活跃,乡镇企业不断发展,老街之外延长600米,继而又新建1条公路街,长约500米。镇上有传统鞭炮业50多家,豆制品水作坊40多家。该镇所产花炮、臭豆干、生腐、千张、皮蛋、粉丝等产品闻名境内外;镇医院生产的葡萄糖注时射液,为县卫生系统重点药品。全镇房屋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其中楼房占55%。该镇背山临湖,水陆交通方便,各乡公路相互连接,已成为该区的商贸中心。
(五)周潭镇
该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69公里,为陈湖区公所和周潭乡政府的驻地。1989年,镇有人口3514人,其中农业人口844人,镇区面积约0.9平方公里。
该镇形成于明代初期,因地势如潭,又为周姓聚居之地,故名。1949年,镇上有铁匠铺、木匠铺、茶馆、饭店、烟丝店、杂货店等20家;有东西向街道1条,长约400米,宽3米,石板路面。古建筑有“八角亭”、周姓祠堂等。周潭镇习武成风,被誉为“武术之乡”。新中国建立后,镇相继建立供销社、食品站、邮电所、营业所、医院、文化馆、广播站、中小学等企事业单位20余家。1973年,枞(阳)陈(湖)公路通车,该镇成为枞(阳)铜(陵)公路上的中转站。80年代后,乡镇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有较大发展,先后创办农机修配厂、草包厂、花炮厂、油厂;铁器社、木器社、糕饼坊等20多个企业;个体工商服务行业有80余家。1983年,周潭老街受淹,市场被迫向北迁移,老街成为住宅区。1989年,由企事业单位集资,在老街至公路三叉口处铺成水泥路面,长约700米,宽约8米,形成了一条新街。该镇处在陈瑶湖、枫沙湖畔,土特产品有鲜鱼、莲藕、芡实、野鸭、皮蛋等。该镇已成为县境东北边境的经济贸易中心。
(六)扫帚沟镇
该镇距县城东25公里,滨临长江北岸,为破罡区公所驻地。1989年,镇有人口2500人,其中农业人口320人;镇面积约0.5平方公里。
该镇形成于清代中期,时永赖圩建成,人们沿堤搭棚,聚居堤上;因其地处交叉路口,来往客商途经此处,遂形成集镇。民国年间,镇上有饭店、茶馆、杂货店、药店等。街道南北走向,长约100余米,宽3米左右。两侧有少量穿斗式楼房,大都为土墙瓦房和草房。新中国建立后,相继建立供销社、食品站、邮电局、营业所、文化站、广播站、医院、兽医站、中小学等企事业单位。1978年,区公所由老街迁至扫帚沟的西岸沙包上(距老街约1000米),另辟新街。新街有农技站、工商所、税务所、交管站、航管站、轧花厂、油厂、堤管会、公路道班等。街道由东至西,长约400米,宽约20米。镇上新建房屋1800平方米,其中楼房占50%。该镇地处长江北岸大堤内侧,江边有水运码头,陆地有客运车站,水陆运输业较为发达。
(七)石矶镇
该镇距县城东16公里,是枞阳区公所驻地。1989年,镇有人口25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0人;镇区面积约0.4平方公里。
该镇形成于清代中期,地处永登、永赖两圩之间的石矶头。左右有3道圩堤相连,交通便利。民国年间,镇上有商店、药店、饭店、茶馆、手工业作坊等20余家。街道东西走向,长约200米,宽约3米,局部为石板路面;房屋多为瓦房和草房。新中国建立后,镇上有供销社、食品站、粮站、医院、营业所、邮电局、文化站、农技站等10余个企事业单位。1975年以后,有两条公路贯穿其境。80年代后,乡镇企业、个体工商业多在镇上建房设店。1989年,由区公所牵头,各单位集资,将街道铺成长600米、宽4~5米的水泥路面。镇上新建房屋面积有1500平方米,其中楼房占40%。
(八)官桥镇
该镇距县城北13公里,是官桥区公所、官桥乡政府驻地。1989年,镇有人口28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5人;镇区面积约0.6平方公里。
该镇自明朝始,有官办商埠,时在河涧上架一石桥方便上街行人,故名官埠桥。民国年间镇有商店、饭店、茶馆、手工业作坊等20余家;街道东西走向,长约200米,为石板路面。街道两旁房屋半为砖木结构,半为草房。新中国建立后,镇有供销社、食品站、粮站、医院、营业所、邮电所、文化所、广播站、农技站、兽医站、电影院等企事业单位。1957年,桐枞公路从南往北贯穿其境;1978年,枞(阳)雨(坛)公路通过该镇,因此该镇陆路交通十分方便。80年代,该镇兴办了农机修配厂、副食品加工厂、建筑队、合作旅社、商店等10余家企业,加上原有的个体工商户计有70余家。该镇有两条公路街,全长800米;房屋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其中楼房将近50%。该镇属县城近郊商贸集镇,特产麦鱼、茶叶。
(九)麒麟镇
该镇距县城46公里,是麒麟区公所、麒麟乡政府驻地。1989年,镇上有人口3202人,镇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
该镇形成于清代,每月集逢三、六、九。民国时期,该镇为阳和岗乡辖地,街长300米,居民20余户,有茶馆、饭店、豆腐坊、杂货店等。新中国建立后,镇上有供销社、百货商店、银行、邮电所、医院、文化站、中小学等。1957年,桐枞公路通车,形成800米长的公路街。1984年,区公所将邮电所至医院的小街扩建成长400米、宽10米的农贸市场。1986年,兴建1条长400米,宽8米的新街,村办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新街两侧建房40余幢。镇有县、区、乡办企业30余家、个体工商户160余家,为县西北边境崛起的商贸中心。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每月三、六、九日,邻县工商业者、远近农民成群结队前往该镇,进行商品交易。
(十)老洲镇
该镇距县城60公里,滨江临圩,是老洲区公所、老洲乡政府驻地。1989年,镇有人口4309人,面积约0.9平方公里。
该镇原址在江堤外滩,古称荻埠,“荻埠归帆”系老桐城县八景之一。1949年,镇有商店、作坊20余家,街道南北走向。后因洪水侵袭,江堤崩塌,部分居民移至江堤内侧。1955年,镇址迁至江堤内,区、乡等单位相继建房,形成东西走向的街道。1984年,街道长1000米。1987年,县区乡投资18.68万元建了自来水厂,日供水1000吨。镇有县轧花厂、乡镇油厂、农具修配厂、水泥预制厂、砖瓦厂、食用菌厂、建筑公司、照相馆等企业;有商业、饮食、服务网点150余家。镇区房屋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50%为楼房。
(十一)左岗镇
该镇距县城57公里,为横埠区公所、左岗乡政府驻地。1989年,镇有人口3095人,面积约0.9平方公里。
明洪武元年(1368年),左姓由皖南泾县来此定居,后形成小集镇。新中国建立前,街道狭窄,南北走向,长约200米,泥土路面,临街有杂货店和茶铺。全镇草房居多,杂有少量的土木结构的小瓦平房。建国后,镇有文化站、农技站、工商所等20余个企事业单位;汤(沟)雨(亭)公路贯穿其境。1972年,公路改造,将原公路改成街道。1984年,该镇架通高压电。1989年,乡、村企业和工商业户的经济迅速发展,街道铺成长1200米、宽8——12米的柏油路面,各类房屋建筑面积达2.3万平方米,其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占50%;镇附近农村盛产粮食、竹木、柴草等农副产品,早市日成交额3~5万元,为县东部的重点贸易集镇。
二、乡村建设
新中国建立前,县境山区以及低山区的村庄一般多依山建筑,5~8户为一自然村,个别单门独户在茂林修竹丛中自成一村。农舍多泥土墙,茅草顶盖,一般农户有3~6间草房,少数富户有8间合院砖木结构瓦房;丘陵区村庄分布在丘岗、田畈之间,村庄相对集中,农舍一般为土砖或生土夯实为墙,屋顶多为稻草覆盖,少数富户建有四合院瓦房;洲圩区村庄多数沿圩堤或河岸台地而建,分布自然成排,结构简陋,墙体以竹木芦柴编织,内外用泥浆抹光,属矮屋窝棚,少数富户建造木柱穿斗、青砖墙体的小瓦房。
建国后,国家实行土地改革,贫苦农民分得土地和房屋。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农村一部分农户开始建造新房或修缮旧房。1958年后,县境农村一度实行“居房集中化”,拆小庄并大庄,一批农舍被强行拆除,建立了一批新的规模较大的居民点。1961年后,农村经济有所好转,乡村建设速度随之加快,但农舍营造和居住未能摆脱传统模式。1981年后,农村经济活跃,农民逐渐富裕,“有钱先建房”,建房已成为广大农民第一需求。1989年,县境80%左右的农户新建和扩建了住房,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19平方米,比1977年增加1.37倍。农村住宅形式多样,有的还兼有生产、经营性质的用房。农房建筑由同堂共垛走向单门独户,由依山傍水转向临街靠路。农房四周的空隙地,注重发展庭院经济和美化环境。全县共有中心村435个,自然村4444个。农村建设正按照农业区域规划,不断完善综合性配套设施。中心村基本上实现交通公路化,并建立商业服务网点和广播设施等;98%的中心村还架设高压电,部分村民使用沼气池、省柴灶,日常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下列3个行政村变化较为突出。
(一)大塘村
该村位于县城北部39公里处的丘陵地带,属钱桥区钱桥乡。全村有31个自然村庄,531户,2712人;有耕地1741亩,其中水田1585亩;有水面200亩、山场300亩。新中国建立之初为贫困村,民宅以草房为主;70年代,增添了部分小瓦房。1974年,大塘村开始兴办小型修配厂。1976年,全村通高压电。1981年以后,陆续办起轮窑厂、建筑公司、针织厂等11个村办企业,经济逐年增长。1988年,全村工、农、副业收入为21万元;村内先后建起卫生室、电影院、广播站、小学校等;村绿化覆盖率为45%;31个自然村庄均铺上3米宽的沙石路,彼此衔接;全村共打水井10口,解决了村民饮水问题;村部还提取一定数额的公益金,用于烈军属优抚、五保户养老、教育附加和村干部补贴等。1989年,该村工农业总产值150万元,人均收入为850元,有435户村民建造了砖瓦结构的新房。
(二)高黄村
该村位于县城东12公里处的沿江圩区,属枞阳区长河乡。全村有11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550户,2048人;耕地1383亩,其中水田737亩,旱地646亩。60年代,该村属贫困村。1976年,该村兴办石灰厂、石子厂、预制构件厂、粮食加工厂、小型电器厂5个村办企业,解决了部分劳力就业问题,发展了村经济。1978——1989年,村投资2.6万元,先后3次修建小学校舍。村部每年还在收入内提取一定比例的公益金,用于烈、军属、五保户的社会福利。该村积极发挥地处公路的优势,发展交通运输业,全村有各种型号交通运输车53辆、运输船3条,从业人员达480人。1989年,全村人均收入为430元。
(三)桃山村
该村距县城45公里,地处低山区,属白云区金社乡。全村有自然村庄17个,村民小组13个,465户,2045人;有耕地9430亩,其中水田9230亩;有水面200亩、山场5230亩。60年代,属贫困村,农户住房多数是低矮草房。从70年代起,村利用山场发展林业,先后建立4个茶场、1个柑桔场、1座砖瓦窑厂,经济效益增长明显。1975年,为改变交通闭塞状况,村出资修建1条宽3米、长3公里的公路与县干道衔接。1981年以后,农牧副业得到迅速发展,属县第一个脱贫致富村。1984年,通了高压电,农户均安装了电灯;并先后拨专款修建小学校舍。1989年,全村拓种经济林木1530亩,森林覆盖率达67.02%;集体副业年产值15万元,副业专业户有280户,全村人均收入350元。该村每年都拿出部分资金用于公共设施建设,建成了文化室、卫生室、广播站、电影院等。全村有375户已新建砖瓦结构的住房,户均建房面积达76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为17.3平方米。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