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县建筑业历史悠久,历代均有能工巧匠。他们用精湛的技艺,建造了各种优美的建筑群体;众多的古建筑因年代久远或遭兵燹,已不复存在。现存的古建筑有义津桥、浮山三宝塔、拔茅山张氏祠堂、枞阳镇陈家祠堂、望龙庵、周潭八角亭、青山石屋寺等。
民国时期,枞阳镇虽设有建筑业工会,但多数砖木工或受雇于人或分散经营,建筑业停滞不前。
新中国建立后,建筑工人由个体走向集体,建筑企业迅速地得到恢复和发展。1980年后,县办、乡镇办的建筑企业互为促进,队伍日益壮大,并拥有一批技术骨干和机械设备。他们除完成县内城乡建筑任务外,还有40%以上的建筑力量到外省、市承包建筑工程;县建筑公司还多次组织建筑技术力量到国外承建工程。
一、建筑设计
50年代初,县内建房,除大型建筑请省、市技术人员设计外,一般是砖木工自行设计。1958年,县建筑公司成立了设计室。1983年,县建设局成立建筑勘察设计室,负责建筑设计和管理。1984年,经省主管部门审定,县建设局设计室为二级设计单位,可承担6层以下的混合结构建筑设计。到1989年止,该室共完成设计任务224项,其中2~6层楼房42幢,建筑总面积3.6万平方米。主要设计项目有县水泥厂生产车间、县招待所宾馆楼、县粮食局综合楼、县交通局综合楼、县五交化商场、县糖业烟酒商场、县棉麻公司大楼、县城建局住宅楼、工商行办公楼、卫生学校教学楼等。
二、建筑技术
新中国建立初期,建筑风格沿袭传统模式;楼房一般只有2层,砖木结构;民房的墙壁多以土坯垒起,以稻草或小瓦盖顶,只有少数为砖木结构的房屋。城镇建设无统一规划,布局混乱。80年代城镇建设逐步按规划实施,建筑物设计讲求通风采光、位置环境和布局造型等。职工住宅一般设有阳台、居室、厨房、水电等配套设施。施工单位根据建筑物情况,普遍采用砖、混凝土或框架结构,外部墙壁或喷涂彩色水泥,或粘贴瓷砖、玛赛克、大理石等;室内由用石灰水刷壁,发展到涂料刷壁或贴装饰纸。施工单位多承包楼房建筑。一般的民房除3层以上的外,均由个体砖工或小型建筑队承包施工。县内规模较大的施工单位,除承揽境内的工程外,还承揽外省市大型的建设工程,并取得较好的声誉。
新中国建立前后,施工技术,主要是靠老工人多年从实践中获得的传统技艺。1957年,建筑业开展技术革新活动,改进施工技术和工艺,增添小功能的机械设备。80年代,改革开放,县外建筑行业的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不断被县建筑企业吸收,技术设备不断引进,促使县建筑业有了很大发展。1989年,县建筑技术力量增强,有工程师5人、助理工程师31人、施工技术员111人,四级施工人员1340人;县内53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已拥有机械设备2349台,固定资产总值903万元,年完成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
三、建筑管理
(一)行业管理
民国时期,建筑业者以行、会出面包揽工程,由掌线师傅领班上工计酬。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设基层建筑工会;1958年,设地方国营建筑公司(社)。1962年,建筑社改为集体性质。1982年,县建设局理顺系统外的建筑业关系,实行行业管理监督。1986年6月,由县计委、工商局、建设银行、建设局联合印发了《枞阳县集体建筑企业管理规定》,对建筑企业实行管理监督,端正经营思想,严格把好工程质量关。1988年,县整顿建筑企业,强调专业化,确定企业发展方向,“压缩一批、巩固一批、合并一批、输出一批”,提高了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1982年,根据国家建设部规定,县建设局对县内建筑企业进行资格质量审查,登记发证。1985年,核定各企业等级。1988年,对县内建筑业全面复查,对能晋升级别的企业报批升级手续;符合原级别的予以保留,对不符合的企业,进行合并。1989年,核定三级建筑企业2个、四级企业24个、非等级的建筑队27个。
(二)工程管理
1977年,凡是县内基建项目,均须经城建部门审批后方可施工,外地建筑队伍进城施工(含本县农村建筑队)均须办理登记手续。1986年,建设单位须在城建部门领取准建证,然后方可采取招标选择,或由城建部门安排施工单位。施工单位须领取施工许可证,方可施工。工程造价按省规定的“工程预算定额”和安庆地区“材料差价标准”测算,协商提取施工费。城建部门对县境工程全面进行技术质量监督指导,工程竣工后,由城建部门检查验收合格,方准交付建设单位使用。1988年,城建部门监督指导工程25项,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总造价350万元。1989年,监督指导工程31项,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工程总造价435万元。
附:典型建筑物简介
(一)传统建筑
惜阴亭古名“运甓亭”,位于城关镇达观山南坡上,为后人纪念晋朝陶侃而建。《安庆府志》载“……陶侃为枞阳令,常曰:大禹惜寸阴,我辈当惜分阴,后人慕之,为建此亭”。明正德十年(1515年),知县张崇德易名惜阴亭。惜阴亭高约5米,砖木结构。亭基为砖石铺砌,占地面积约40平方米,从山南登3道石阶入亭。亭身有根粗圆木柱撑顶,亭基四周砌有石栏杆,高约1米。亭顶为六角起翘,悬有铜铃;顶端有彩色陶瓷宝顶。亭檐四周镶有木花格。正南亭檐有一块长方形匾额,上刻“惜阴亭”(楷书)。1943年前后,惜阴亭遭日军飞机炸毁。
三宝塔又称众僧塔,位于浮山会圣岩左侧的山坡上。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由浮山住持和尚朗目建造。后经几次修复,至今仍保持原貌。塔身为方石结构,高7米,共7层,呈正六边形;塔座占地面积8平方米;北有小石拱门,可观塔内;第二层塔檐下有石匾,上刻“三宝塔”3字,为朗目和尚所书。造型系明代空筒形特色,古老庄重。
八角亭位于陈湖区周潭街东隅。亭建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亭基为砖砌,呈长方形,阔12米,进深7米,占地面积84平方米。亭身为木质结构,9根圆木顶柱,直径均为0.32米,高5米;亭阁顶分2层,第一层四角正檐飞翘,与二层四角正檐交错,构成总体八角形,造型为传统重檐歇山式。亭顶覆盖红褐色琉璃瓦,瓦面铸有植物花纹图案。梁架支撑复杂,多为斜拱斗,梁柱雕有虎形图案。顶部四周有木刻天花板,虎狮盘绕,人物林立。顶部有一升底形方孔,入口可至二层亭阁。亭体形似多瓣莲花,玲珑秀丽,堪称精湛的古代建筑艺术品。
望龙庵该庵原名望龙禅院,位于城关镇西北1公里处,背依金鸡山,面临月儿湖,南眺大龙山。清康熙年间(1662——1722)建造;同治年间(1862——1874)遭兵祸焚毁,后由尼姑募款重建。新中国建立后又按原貌修复,整体建筑呈正方形,砖木结构,占地面积为1600多平方米,有佛殿、经房19间。正殿为主体建筑,厅堂宽广,四柱罗列,拱斗挑梁,齐檐飞角,木柱垫有圆形石趸,衬梁雕有花纹,天花板饰有彩图,屋面古瓦覆盖。两侧为经房、厢房,比正殿稍低。殿前有宽阔的庭院,东端为长方形花台,假山重叠;西端为尼姑禅院。院外有远眺台,障以白石栏杆,与两侧花墙融为一体。庵前庵后古木参天,清静幽雅。咸丰年间,太平军将领李秀成、陈玉成为解天京(南京)之围,曾两次在望龙庵召开军事会议。该庵于1961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庵的正门上壁嵌有大理石匾,上刻“太平军枞阳会议旧址”。
文昌阁位于城关镇东白鹤峰顶。清朝乾隆末年,邑人建阁于山腰的古庵旁,后毁于战火,继复建于白鹤峰顶。阁坐北向南,砖木结构,占地约326平方米,为两层楼房,有堂厅、厢房10余间,砖壁板楼,四面开窗,上盘系木穿斗,飞檐六角悬挂风铃,屋面盖以青瓦。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知县吕荣与邑人捐银,在文昌阁左右建有“荫隙亭”和“丹桂轩”。两旁周围,皆绕以石栏。亭前有石凳、石门;亭后有石廊。清光绪年间,邑人吴汝纶建“藻咏楼”于阁旁,藏经典书籍,以利后学。民国27年(1938年),文昌阁遭日军飞机炸毁。
陈氏祠堂该祠位于城关镇正大街中段,凤凰山南麓。系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旧址,1961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氏祠堂系清代建筑,前后3进,占地面积531.2平方米,建筑面积494.5平方米。前进因街道拓宽时拆除,中后进房屋于1978年按原貌修复。总体系砖木结构,拱梁立柱穿斗,墙壁齐檐封火,屋面覆盖古瓦,翘檐飞角。门楼呈八字形,门框为方柱石,门上方刻双狮抢球。进门两边是板壁厢房,两进之间,有长方形天井。中进宽阔,厅堂竖立8根主柱,石趸高垫。上梁雕刻人物、花卉、龙虎、鳌鱼等;天花板饰有彩色花纹。转过石墙屏风为第三进,方形天井,两厕为东西厢房,明窗画栋。三进相连,外连内分,布局匀称,具有明清时代的建筑艺术风格。
天主堂该堂位于城关镇射蛟台南麓(今县邮电局宿舍区)。约在民国元年(1912年)前后,由西班牙天主教神父来枞阳购地建造;总体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砖木结构,坐北朝南,由办公楼、礼拜堂、宿舍和厨房4个部分组成。办公楼为三层三开间,楼梯代替走廊,造型仿西方建筑风格。两侧连厨房,楼房前有宽阔庭院。庭院西端建有礼拜堂,系传统歇山式建筑,面向东,屋面盖有红砖瓦。院前有2米高的砖墙。总体造型为中西结合的建筑艺术风格。民国29年(1940年),天主堂被日本侵略军毁坏,仅剩办公楼。新中国建立后,该楼为县邮电局办公室。
圣公会城关镇圣公会(基督教会),又名“三德堂”,位于射蛟台东麓(今县政府和农业局巷道后侧),依山建筑,正门对巷道。民国4年(1915年),美国传教士来枞阳镇,先在上街头租用民房传教;民国11年(1922年),才建造了这座房屋。其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砖木结构,双檐,呈歇山式,正门刻“圣公会”三字。内设礼拜堂、教室、图书馆、办公室、传达室、宿舍等。整体构造具有东西方建筑风格。民国30年(1941年),该建筑部分被日本侵略军毁坏。新中国建立后,残存房屋改为职工宿舍。
浮山中学钟大楼该楼位于浮山飞来峰下,古华严寺旧址西侧,由知名人士房秩五赴沪、宁、京、津等地募捐筹款,从芜湖请来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竣工于1926年。该楼坐西北向东南,背依凌霄岩,建筑面积857.6平方米,7开间,前后有走廊;楼中间上下层为办公室和会议室,东西上下层为教室;空间以古木横梁支撑,门窗、走廊外檐为砖拱型;楼体呈马蹄形,俗称“马蹄楼”,具有西方古罗马建筑风格。民国30年(1941年),该楼西南一角,被日本侵略军飞机炸坍;民国32年修复原貌。新中国建立后,又得到进一步修缮。
双瞻阁该阁在浮山抱龙峰南麓,是浮山中学创办人房秩五故居。主人登阁,可远瞻其双亲墓地,故名“双瞻阁”。双瞻阁由邑人杨幼卿设计,建于民国18年(1929年);占地面积约1913平方米,其主体建筑面积为192平方米。楼阁为主建筑,形似乌纱帽。总体建筑由门亭、楼阁、厢房构成。门亭为双层,底层连楼阁外走廊,上层与楼阁相通。主楼为3开间,底层有厅堂、厢房,上层有书房、会客室。楼阁飞檐翘角,整体建筑融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与西方建筑风格于一体。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县为了发展旅游业,于1990年前后新建了“紫霞居”、“邀月堂”等附属设施。双瞻阁于1989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浮山游览区景点之一。
(二)现代建筑
县大会堂该堂位于城关镇二大街,坐西朝东,背依达观山,面对东南两街口,是县直机关、群众集会的公共场所。1956年,由县建筑社设计并建造,建筑面积为450平方米,砖木结构,拱斗式,由门厅、会堂、礼台3个部分组成。门厅有底楼两层,两侧为厢房,中部为会堂,设有800个座位;礼台高1.5米,两旁有台阶和砖砌台柱,饰有屏风帷幕。门壁上方刻有“大会堂”三字。大会堂地基复杂,前段是流砂质,后段为石岩质,县建筑社工人在无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凭着长期积累的建筑经验,使该会堂建筑质量达到了规范要求。
县工人俱乐部该建筑物在城关镇二大街,凤凰山北面山坡上。1956年9月,由县建筑社设计和施工,占地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俱乐部照壁前,有6根园形砖柱排列,门上方照壁书写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10个大字。俱乐部底厅为3开间,装有彩色灯具;两端为厢房和休息室。楼上设有图书、阅览、展览、棋艺、扩音室等。俱乐部后面为庭院和办公楼房。
县新电影院该院位于城关镇湖滨西路,面向东南。1980年,由省建筑设计院设计,县建筑公司施工,建筑面积1790平方米。门厅为2层,楼上为放映室,观众厅有1000余座位,跨度为21×24米,最远视距为24米,可放映大型宽银幕和立体遮幅式影视片。银幕下面为舞台,可演戏曲剧目。顶部为钢筋混凝土结面,总体造型简洁大方。
城建局住宅楼该楼位于城关镇光明路,是县房产开发公司二号商品楼。1980年,由县城建局勘察设计室设计,县建筑公司施工,共5层,建筑面积1020平方米,共20套住宅,其中大套每套面积为56平方米;小套每套面积为46平方米。总体建筑简洁素雅。
莲湖饭店该店位于城关镇湖滨西路,坐落在莲花湖水面上,共6层。1984年,由省建筑设计院设计,县建筑公司施工,框架结构,一面临街,店面前为花栅。一楼设商业网点、接待室、储蓄所、理发店等。二楼有客房、会议室、餐厅等。总体分为饭店、宾馆两部分,交错组合,中间形成湖面天井,造型是现代与传统技巧有机的结合。总体建筑宏伟秀丽,像停在湖面上的一艘游轮,登楼远眺,别有情趣。
粮油食品局办公楼该楼位于城关镇正大街,坐北朝南,共6层。1986年,由县城建局勘察设计室设计,县建筑公司施工。该楼为框架结构,两侧为封闭式走廓,方形窗架,配有袋形深茶色玻璃钢窗。斜坡屋顶,整体豪华大方。
五交化大楼该楼位于城关镇二大街,坐东朝西,共4层。1986年,由县城建局勘察设计室设计,县建筑公司施工。建筑面积为2642.56平方米,框架结构。基脚因土层深软,采用浅埋十字条形钢筋混凝土为基础,正面外型为腰鼓形,横架以遮阳板相隔,简洁大方。
白鹤峰宾馆该馆位于正大街县招待所楼后。1986年,由县城建局勘察设计室设计,县建筑公司施工,共4层,建筑面积1218平方米。砖混结构,墙面为马赛克装饰,总体建筑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具有时代感。
建材大楼该楼位于城关镇枞阳北路。1987年,由县勘察设计室设计,县湖滨建筑公司施工。共4层,建筑面积1365平方米,框架混合结构。阳台采用封闭式凸出,具有立体感。
农机大楼该楼位于城关镇枞阳南路,1987年,由县城建局勘察设计室设计,湖滨建筑安装公司施工。建筑面积1329平方米,共5层,框架结构。平面型外墙局部粘贴了釉面砖,总体造型美观。
毛纺厂精纺车间该车间位于下枞阳幕旗山西麓。1987年,由南京毛纺厂设计,县建筑公司施工。建筑面积1515平方米,其中主厂房885平方米,主房结构为钢筋浇梁柱,预制砼屋架,三跨锯齿形瓦屋面。市面外墙为彩色干粘面,总体布局简洁、科学。
交通大楼该楼位于城关镇湖滨西路。1987年,由县城建局勘察设计室设计,县建筑公司施工。总建筑面积2470平方米,框架结构,分前楼、后楼两部分。前楼4层,沉井灌柱桩,钢筋砼条形为基础。底层为营业间,2~4层为办公室,会议室。后楼7层,混合结构,以块石做基础,为办公、住宿楼。总体造型为“工”字型,以楼梯连接。外型饰以米黄色和黑色的釉面砖。
邮电局综合楼该楼位于城关镇环城北路,面向东南。1988年由省邮电设计所设计,县建筑工程公司施工。建筑面积3175平方米。共5层,框架结构,1层为营业厅,2~5层为机房,外墙饰以天兰色马赛克,总体造型简洁明朗,突出邮电部门的特色。
职业高中教学楼该楼位于城关镇月儿湖畔东边的山凹处。l号教学楼,坐北朝南。1989年由县城建局勘察设计室设计,城关镇建筑公司施工。建筑面积1055.97平方米,共3层,混合结构,平面为八角形,曲折面使教室窗扩大,采光效果好。2号教学楼,坐南朝北,与1号楼相对,中间为体育场。建筑面积1550平方米,混合结构,为4~6层组合,高低错落,立面整洁,具有现代立体建筑特色。
农业银行办公楼该楼位于城关镇二大街,坐东朝西。建筑面积1858平方米。1989年,由省建筑设计院设计,县建筑工程公司施工。共5层,混合结构。底层为营业间,2~5层为办公室。外墙饰白马赛克,铝合金排窗,配以茶色玻璃,一楼向街面延伸。主楼挺拔,气势雄伟,融中西方建筑风格为一体。
百货公司大楼该楼位于城关镇正大街和二大街结合处。1989年,由省建筑设计院设计,县建筑公司施工。建筑面积1865米,共6层,框架结构。1~4层为营业厅,5~6层为办公室,底层设有大型橱窗,陈列货物和宣传画。外部造型为方柱夹长条窗,以马赛克饰墙面,线条分明。
工商银行大楼该楼位于城关镇湖滨西路,面向莲花湖。由县城建局勘察设计室设计,城关建筑公司施工,1989年建成。共6层,l层为营业间,2~6层为办公室、会议室、活动室等。墙面饰白色釉面砖,褐色小波瓦结顶。总体建筑造型高雅宏伟,具有古典建筑风貌。
城关镇开发公司综合楼该楼位于枞阳北路,坐西朝东。1989年,由县城建局勘察设计室设计,城关建筑安装大队施工。共6层,底楼为营业间,2~6层为住宅。底楼立面外廓为飞檐,墙面为白色釉砖,凸出部分用红色小玻瓦点缀,造型高雅。
县财政局住宅楼该楼位于城关镇月儿湖畔,坐北朝南。1989年,由县城建局勘察设计室设计,后方乡建筑公司施工。建筑面积1320平方米,共6层,混合结构,24套住宅。该楼突出墙面重点装饰,总体造型与环境协调。
城关中学教学楼该楼位于城关镇湖滨东路,背山临湖,坐北朝南。1989年,由县城建局勘察设计室设计,湖滨建安公司施工。建筑面积1727平方米,共4层,砖混结构。采用南外廊,钢窗封闭式,第二层以天桥与背山的地面相接。总体造型简朴、明快。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