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性别构成
1954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县内总人口中男性占总人口51%,女性占总人口49%。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县内总人口中男性占总人口53%,女性占总人口47%。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县内总人口中男性447303人,占总人口的52%,女性402654人,占总人口的48%。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县内总人口中男性469531人,占总人口的50.82%,女性454378人,占总人口的49.18%。性比例103.35(女性为100,下同)。70年代初,一对夫妇只准生2个孩子,性比例在106~108之间。1979年后,提倡一对夫妇只生1个孩子,城镇干部、职工的独女户占有一定的比例。
从境内地区之间的性比例看,1990年高于全县平均性比例的有城关、白梅等23个乡镇;
其中白梅乡性比例111.47,为全县之冠;次为城关、周潭、吴桥、钱铺、将军、金渡、水圩7个乡镇,性比例在107~108;性比例低于100的,有雨坛、牛集等12个乡镇,平均性比例97.4;最低是雨坛乡,性比例为93.12。
性比例按年龄段划分:1990年统计,0~19岁年龄段性比例在105左右;20——24岁年龄段性比例为92.12;25——59岁年龄段性比例较高,其中20~29岁和55~59岁两个年龄段性比例高达114;65岁以上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性比例较低,且年龄越高,性比例越低。1990年,85~89岁年龄段性比例下降到27;95岁以上老人11人,其中女性占9人。
二、年龄构成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相比,一是县内人口年龄构成变动较大,人口老化系数(65岁以上同15岁以下的人数相比)由9.6%上升到15.97%;二是人口负担系数(14岁以下和65岁以上人口与劳动能力的人数之比)下降,由79.54%下降到
49.64%,其中负担65岁以上人口系数由7.01%下降到6.83%,负担14岁以下儿童系数由72.53%下降到42.82%;三是各年龄组人口变动大,其中5~14岁年龄组由248842人下降到163531人,法定起点婚龄组(20~24岁)青年男女由49255人上升到103266人,上升幅度为47.69%,育龄妇女由193617人上升到236119人,被抚养的14岁以下和65岁以上人数由359371人下降到303130人。
新中国建立后,社会生活安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日益改善,人口平均寿命逐渐提高。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测算,全县人口平均寿命为66.83岁,男性64.45岁,女性69.21岁。县内70——94岁年龄组的人口由1982年的16304人增加到22360人,占总人口百分比亦由1.97提高到2.51。
枞阳县1982、1990年人口普查各年龄组情况表

三、文化构成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人口的文化素质逐渐提高(见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县6岁以上(含6岁,下同)人口777218人,识字的450070人,占6岁以上人口总数的57.8%,其中大学(含大专)文化程度2597人,高中(含中专)34311人,初中127721人,小学286513人。县内12周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有310811人,占总人口的34.9%,比1982年下降2.95%。
1990年全县人口中各文化层次人数与1982年相比,每万人中:大学文化程度人数由1982年11人增加到29人;高中文化程度由1982年311人增加到385人;初中文化程度由1982年1106人增加到1434人,小学文化程度由1982年2833人增加到3203人。
第四次人口普查表明,县内男性文化程度高于女性文化程度。文化程度越高,女性比例越低.全县识字的450070人中,女性有152105入,占识字总数的34%;全县大学文化程度2957人中,女性有262人,仅占总数的9%;15岁以上女性人口文盲、半文盲的占68.59%,是男性文盲、半文盲的2.2倍。
枞阳县部分年份人口文化程度变化表

四、职业构成
县内居民历来以务农为主要职业,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5%以上。民国25年,全县(原桐城县)劳动力22万人,从事工业的仅8000余人。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地方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及文化、教育、卫生各项事业的发展,枞阳县内居民的职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以农为业的逐年减少,务工经商者逐年增多。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县从业人口总数528614人,占全县总人口数的59%,占全县15岁以上人口的84%,占劳动年龄人口(男16~59岁,女16~54岁)的96%。按行业划分:从事农、林、牧、渔业的485528人,占从业人口的91,7%;从事工业的11779人,占从业人口的2.2%;从事商业、饮食和服务行业的9777人,占从业人口的1.94%;从事教育、科研、文艺、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的9803人,占从业人口的1.86%;从事交通、邮电通信事业的9803人,占从业人口的1.04%;从事金融、保险事业的743人,占从业人口的o.14%,从事建筑业的1217人,占从业人口的6.22%;机关、团体工作人员3650人,占从业人口的o.67%;从事公用事业及其他劳动的1267人,占从业人口的0.23%。
1980年全县总人口923909人,其中农业人口865237人,非农业人口58882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由1962年的5.3%上长到6.94%。全县共有劳动力610638人,其中在业人员528614人,劳动力资源利用率为85%。
五、民族构成
枞阳县是汉族聚居区,历史上亦有少数民族居民因战乱、灾荒、婚嫁、工作等原因迁入境内定居。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县汉族入口923576人,占总人口的99.96%,少数民人口363人,占总人口O.04%。
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县有蒙古、回、苗、壮、布依、朝鲜、满、高山、土家、达斡尔10个少数民族。与第三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土家族(7人)、达翰尔族(1人),少了彝族、侗族、黎族、鄂伦春族。人数最多的回族有29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33%。
按地区分布:境内10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城关、义津、杨湾等24个乡镇,其中城关镇有回、满、壮、蒙古、土家、高山6个民族196人,占全县少数民族总数的57.1%,义津镇、杨湾乡各13人。铁铜乡10人,雨坛乡9人,官桥乡7人,钱桥乡6人,新开、周潭、官青、牛集乡各4人,其余乡镇为1~3人。少数民族分布:回族297人,其中居住在城关、义津、杨湾、铁铜、雨坛5个乡镇的计243人,其余55人散居在汤沟、石矶、古塘、黄羹、破罡、陈洲、老洲、吴桥、水圩、老庄、白梅、白石、金渡、白湖、钱桥、石马、牛集、官桥等18个乡镇;蒙古族4人,居住在城关、阳和、石马3个乡镇;苗族2人,居住在城关镇;满族3人,居住在城关镇;布依族4人,居住在城关、陈洲、白石、浮山等4个乡镇;土家族7人,居住在城关、汤沟、陈湖、会宫、浮山、石马、金社等7个乡镇;朝鲜族、高山族各1人、达翰尔族1人、壮族21人,居住在城关镇。
枞阳县3次人口普查民族人口一览表

六、姓氏构成
县境居民,约有百余姓氏,常见的有:
方吴钱李何姚周王刘章房史左徐张杨疏(束)江陈陆陶胡丁黄田殷叶盛潘汤曹唐孙余程汪高祖夏韩董宋舒阮许朱齐谢
枞阳居民除阮、周等姓外,大都在元末明初由外地迁来定居,子孙繁衍至今,聚族而居者多。
方姓聚居地以浮山、会宫、义津、龙桥为主,其杰出人物有方以智、方苞、许鲤(龙桥许方为一姓)。姚姓聚居在浮山、钱桥(古麻溪河畔)、老桥、姚王集等地,其杰出人物有姚鼐、姚康、姚莹。盛姓聚居地在义津,其杰出人物有盛汝谦。余姓聚居地以会宫为主,其杰出人物有余珊、余光烺等。吴姓聚居地以高甸、浮山和钱桥、白石、金渡为主,其杰出人物有吴一介、吴檄、吴汝纶等。汪姓聚居地在官桥、白石,其杰出人物有汪堂。阮姓来枞较早,始于唐代,聚居地山,其杰出人物有阮鹗、历史人物有阮大铖等。杨姓聚居地以杨湾、汤家沟为主,其杰出人物有杨巨邻等。何姓聚居地以青山为主,其杰出人物有何如宠。张姓聚居地以拔茅山、连城湖、安凤岭、乌金渡为主,其杰出人物有张敏求、张度等。刘姓聚居地以陈家洲为主,其杰出人物有刘大櫆。周姓迁枞,始于唐代,聚居地以周家潭为主,其杰出人物有周歧、周京等。李姓聚居地以龙城、城山为主,其杰出人物有李宗传。童姓聚居地以枞阳镇为主,其杰出人物有童自澄。王姓聚居地以会宫、安凤、白石、金社为主,其杰出人物有王胜、王光鸾、王灼。程姓聚居地以安凤和会宫为主,其历史人物有程学启。朱姓聚居地以会宫、安凤、阳和为主,其杰出人物有朱光潜、朱子清。唐姓聚居地以破罡、钱桥和浮山为主,其杰出人物有唐哲民。左姓聚居以左家岗为主,其杰出人物有左光斗。陈姓聚居以官山、山为主,其杰出人物有陈澹然。疏姓聚居地以白石为主,其杰出人物有疏枝春、疏筤、疏北山等。黄姓聚居地以横埠黄家山为主,其杰出人物有黄镇。章姓聚居地以陈湖大山、横埠后方为主,其知名人物有章伯钧。钱氏聚居地在白荡湖边的宕山,著名人物有钱如京、钱澄之等。齐氏聚居地在雨坛查林,著名人物有齐之鸾、齐心孝等。史姓聚居白荡湖边的安凤、破罡一带,其著名人物有史恕卿。房姓聚居在白湖境内,其著名人物有房秩五、房师亮父子。施氏聚居在安凤、浮山境内,代表人物有施从云、施剑翘等。徐姓聚居小岭、石溪,陶姓聚居白石、金社境内。胡姓聚居浮山、破罡、白梅境内。谢氏聚居水圩一带。
其它各姓则呈零星分布状态,一般族居地不过百余户。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