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代以后到民国年间,县内随着人口数的不断增长,人口密度逐渐增加。清道光六年(1826年),桐城县(含今枞、桐两县)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65人,民国25年(1936年)人口密度增加到每平方公里247人。此后,由于内战不止,灾害不断和疫病流行,人口密度波动不大。民国37年(1948年),县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61人。新中国建立后,枞阳县人口增长较快,人口密度也逐渐增加。1959年,县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97人,1960年下降到270人。1990年,全县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91人,比1982年的469人增加22人。境内人口密度与邻近地区相比,少于安庆市区和无为县,多于怀宁县60人、桐城县44人、望江县16人,比全省平均人口密度多135人,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4倍多。
县境沿江和圩畈地区人口密度较大,丘陵和山区人口密度较小。1990年,城关、长河、破罡、汤沟、老湾、老洲等沿江地区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973人,高于全县人口密度近400人;汤沟镇和城关镇是境内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汤沟镇每平方公里4410人,接近全县人口密度的8倍,次为城关镇,每平方公里2572人。将军、高甸、官桥、施湾等丘陵和山区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68人,其中施湾乡人口密度最少,每平方公里仅有261人。
1957年,全县有农业人口53.37万人,非农业人口2.4万人,1958年后陆续招干招工,非农业人口有所增长,至1965年,县内非农业人口增加到3.4万人。1968年始,响应中央上山下乡的号召,部分干部家属、城镇居民、知识青年下放到农村,非农业户口有所下降。1978年,县内非农业人口有3.5万人,仅占县总人口的3.3%。1980年后,每年都有少量的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同时农村中下放人员陆续回到城镇,非农业人口数量增加。1984年统计,全县非农业人口有36983人。1990年,县有非农业人口68716人,占县总人口的6.94%;其中城关镇有22272人,占县非农业人口总数的32.4l%,汤沟镇有3458人,占县非农业人口总数的5.03%。
枞阳县1990年人口分布一览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