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中医
1、队伍建设
清光绪十五年(1889),全县有中医百余人。县城、徐家桥、新仓、小池、寺前河、刘山铺、弥陀寺、黄界河、薛义河、望天上花桥等集镇,有中药店21家,大部分有中医坐堂行医,有时也上门施诊。民国10年((1921),全县有中医300人,药店70余家。18年,国民政府推崇西医,禁止中医开业、带徒,致使中医发展受挫,后有人为生活所迫,去淮北、合肥、六安等地做插花(种牛痘)郎中。36年,县中医界成立“中医公会”,公推知名中医、县参议长韦格六任名誉会长,中医蔡民秀任理事长,全县260名中医均为会员。
1950年,人民政府发出“团结新老中西医”的号召,中医人员积极发挥自己的医术专长,为广大疾病患者服务。1952年,中医自愿结合创办中医联合诊所,参加诊所的中医178人。1955年,全县368名中医中药人员,有250人参加诊所。1959年,参加区和公社卫生院(所)的中医159人,中药人员52人,中医学徒48人。
“文化大革命”中,1967年全县有82名中医中药人员被迫改行,70人下放回家,大部分老年中医被批斗,中医中药队伍受挫。1969年后,医务工作逐步正常,错批错处的中医得到平反。1972年收回被“清洗”回家的中医65人。1985年,全县在职中医中药人员227人,其中主治中医师3人,中医师39人,中药师8人,中药士48人。
为壮大中医队伍,除每年接纳从大专院校分配的少量毕业学生外,还鼓励有实践经验的名老中医带学徒。1954年,有中医学徒13人,1955年增加到36人。1957年8月,县卫生主管部门印发《关于对中医带徒工作的几点改进意见》,对学习方法、内容、学徒待遇和要求,作了具体规定。年底有中医学徒51名。1961年,92名中医带学徒105人,最多的1名带3人。1964年5月,对全县中医学徒进行审查考核,有54人转为正式中医。1965年,有26名学徒转为城镇户口,吃商品粮。同年7月,由省卫生厅统一命题考试,27人考试合格,发给出师证书,分别转为国家和集体单位的正式医生。1966年重新规定,中医中药学徒,须报县审批后方可吸收。当年吸收学徒8人。1972年11月,给18名中医中药学徒转正定级。1974年3月,对1957年以来招收的22名中医中药学徒转为集体单位职工。建国以来,全县共培养中医中药学徒283人。
为提高在职中医中药人员的业务水平,或选派他们到外地进修,或由县集中培训。1956年,县医院选派1名中医到芜湖中医学校学习,3名中医到合肥中医学院进修,结业后转到合肥针灸师资班继续培训。1975年,15名中医参加省中医函授学校学习。同年,县举办第一期针灸训练班,由参加省针灸师资班结业回来的中医任教。1958年,县初级卫校设1个中医班,学员40人,学制3年,聘请县内名老中医任教。1960年9月,中医班停办,成绩好的学员被介绍到区、公社卫生院行医,其余均回农村从事农业生产。1980年11月,举办中药剂训练班,学制6个月,推荐1967年以来招收的38名中药人员入校学习,结业后回本单位工作。1984年3月,举办中医训练班,学制1年,学员41人经考试合格,全部发给结业证书。
2、医疗技术
建国前,县人治病主要靠中医。许多中医因医术高而倍受人们尊敬。清代县眼科医生殷家玉,医术相传6代,历时160余年,声誉传遍邻近数县。光绪二十五年(1899)骨科中医吴福基,开设吴椿茂药店,挂“跌打正骨科”招牌行医。民国24年(1935)中医金九陔研制的“疟丸”,31年张立群用鳖甲煎水给病人服用,对当时流行的疟疾均取得很好疗效。山龙乡可溪冲外科中医李殿英父子,用祖传医术,治疗脓肿疱疖,只需1至2方即可使之痊愈。
1952年,县部分乡村流行麻疹、肺炎、痢疾,县、区联合组织防疫队,其中中医178人,分赴病区抢治,治愈4325人。1954年,受水、旱灾害影响,灾区疟疾、痢疾流行,225名中医到各地抢治,后其中44人被评为卫生工作模范,两名老年中医被评为特等模范。1955年6月,老年中医王宜斌、朱希圣,在中医座谈会议期间,帮助县医院解决疑难病症数10例。1956年,县召开中医座谈会,专题研究如何用中药防治血吸虫病,当年用中药治愈晚期血吸虫病人65例,次年治愈99人。1957年,县医院中医组成肾脏病研究小组,对临床急、慢性肾脏病患者,用中药进行探索性治疗,治30例,7例痊愈,其余病情都有明显好转。1958年9月,中医邬九鸣应用威灵仙治疗急、慢性咽喉炎和鱼骨鲠喉等症,应用紫背浮萍治疗传染性肝炎,都获明显疗效,后被选派参加全国医药卫生技术交流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同年,县医院中医用针灸治愈聋哑病人8例。1963年,中医邬九鸣、李子来、董迎仙将县清代名医王念歧著《证治论读》一书的手抄本,加以整理补充,印发全县中医,作临床参考和课徒教本之用。1970年,县医院制剂室试制成功40余种中草药制剂,其中“威灵仙”经省推荐参加全国中草药医疗法展览会。1971年,为攻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全县中医献出单方、验方40余条。牛镇区中医聂岷樵根据自己几十年的临床经验,编出《成方实践歌括》和《临床血症实践歌括》两书送县卫生局。1984年,邬九鸣、陈发旵献出自己编写的《汤头歌》和《方剂主次歌》两书,博得参加县中医座谈会人员的好评。
3、典型医案
副主任中医师邬九鸣3例:
刘XX,男,36岁,寺前区人。1954年患急性黄胆型肝炎。1962年2月,病情加重,肝区痛、腹胀、失眠、鼻妞,5月,经上海广慈医院检查断定肝大4指,质较硬,为中期肝硬化。同年6月,来县医院治疗,邬将“柔肝清胆丸”作汤剂服用。临床验方是:“柔肝清胆郁苓丹,枯草金钱首酱蓝,七薏艽欢平地耳,英茵麦蜜和丸”。服后见效,便改汤为丸。因患者体弱,另配紫河车碾粉兼服。经一年时间治疗,病情好转,肝功能恢复正常。
陆XX,男,31岁,岳西人。民国35年(1946)夏,突然双目失明,经上海医院诊断为青光眼。同年来太湖就诊,患者面黄,舌淡,早泄,脉沉象,尺弱,此命门火衰,当温补肾阳,以生瞳光。药方:熟地25克,枣皮13克,淫羊藿32克,草决明32克,楮实子13克,肉桂5克,附片10克,干姜5克。服药月余,患者双目能分5指,继续将原方做丸配服,数月后视力正常。后患者改名陆又明。
方XX,男,28岁,工人,罗湾乡人。一次房事后,乘车至望江,途中吃冰棒数根,当天小便不利且有“坠”感,到夜间又觉腹内空虚,阴囊阴茎阵发性收缩,日轻夜重,诊断为“缩阴症”。1982年12月16日初诊,以温补肾阳,用“桂附地黄汤”,连服6剂无效。23日复诊,以“附子理中丸”做汤剂,用以温阳祛寒,益气和中,病情虽有好转,但不明显。1983年1月1日三诊,改用“十补丸”。服一剂后病症倍增,患者惊恐万分,因为方内有胡芦巴、谷茴、毕橙茄等治疝之药,与此症相反,仍改用“附子理中丸”,汤丸并服,月余后,患者痊愈。
已故中医金九陔2例:
雷XX,女,29岁,县城西乡人。1954年9月产后患病,羸瘦,大汗,昏晕,脉象弦细,诊断为“产后血晕”。药方:当归32克,川芎16克,浓煎热服,不数日患者痊愈。
朱XX,男,工人,25岁。1970年因拉断打捆绳索,拳头猛击胸部,自后胸部及两肋间隐隐作痛,两月后痛加剧,且咳吐血痰,虽用抗生素、抗痨药均无效。患者由于击伤胸膺,致使恶血停留肋下,久则瘀积作痛,咳吐血痰。药方:当归13克,柴胡13克,红花10克,炮甲10克,大黄32克,桃仁10克,蒌根10克,甘草6克。上方经适当调减,连服数剂则肋痛自平,血亦自止,病情消失。
已故主治中医师李子来3例:
许XX,女,31岁,宿松县凉亭乡人。1968年8月,产后小便不通,当地医生用五苓散、滋阴通关散、八正散诊治均无效。西医诊断为产后尿滞留,继发性尿路感染,经用抗菌素及导尿、热敷等方法治疗亦未见效。拖延至产后第9天,来县医院治疗检查。病妇小腹胀满,疼痛拒按,小便不通,大便未解,面色苍白,少气乏力,六脉沉涩,舌质红暗。诊断为产后瘀血闭阻膀胱,气化不利而至癃闭。治疗以生化延芪方加减,即:川芎8克,当归2.5克,桃仁8克,延胡11克,赤、白芍各11克,白茅根、黄芪各2.5克。此方能通大便、化瘀血、活血络、通膀胱、利小便。患者服药后,两小时内接连小便7次,余症逐渐全消。
王XX,女,24岁,护士。1968年4月,第一胎妊娠8个月,经检查确诊为臀位。西医用“膝胸卧位”等措施治疗,收效不大。改用中药治疗,施用全归、川芎、白芍、羌活、黄芪、厚朴、菟丝子、枳壳、贝母、杜仲、生地等药。服药后,顿觉腹中一阵骚动,伴有隐痛。第二天复查,胎儿已由臀位转为头位。
徐XX,女,29岁,顺产两胎,有结核病史。1985年5月就诊时,停经3个月,身子消瘦,发声低微,面白无华,纳少吐泻,头晕耳呜,四肢酸软,腰酸,腹隐痛,舌苔薄白,脉细无力。诊断为阴虚阳耗,形气不足,月经枯闭。以滋阴降火,配以甘药活血调冲任,用杭白芍、知母、茜草、川断、全归、云苓、北芪、山药等药。服1剂后,月经不日来潮,破费甚少。
4、民间单方、验方、秘方选录
(1)单方
一方:葵花心50克。
适应症:小便淋浊涩痛。
用法:水煎,空腹服。
二方:茜草根50克。
适应症:室女经闭不通。
用法:酒煎服。
三方:炮穿山甲研末——局部灼热加青黛,疼痛加乳末(炒尽油汁成炭粉)。
适应症:廉疮。
用法:用麻油调涂。
四方:鱼别金星草20克,鲜芦根20克。
适应症:小儿夏季热(舌红、口渴、体弱、气亏阴虚)。
用法:水煎代茶,连服3—5日。
五方:野菊花皮根。
适应症:疔疮、疖肿(包括鼻疖)。
用法:煎水喝,内喝外敷。
六方;紫背浮萍。
适应症:急性黄胆性肝炎。
用法:煎水饮服。
七方:鲜威灵仙。
适应症:喉头异物,鱼骨鲠塞。
用法:绞汁,捻棉条,沾汁塞鼻。
八方:络石藤250克,瘦猪肉250克。
适应症:坐骨神经痛。
用法:煨熟每日分3次吃(如有吐、泻、腹胀即停),连吃三个月。
九方:白茅根、百合。
适应症:鼻衄。
用法:煎水喝,兼以喜蜥窝塞鼻孔。
十方:芡实50克,白果10克,黄芪20克。
适应症:肾炎后期蛋白尿。
用法:将药和糯米煮稀饭吃,连吃10—20天。
十一方:淮山药、扁豆、鲫鱼。
适应症:妇女白带。
用法:将上述3味药放入鸡肚内煨熟食用。
(2)验方
一方:鲜三白草、鲜车前草各200克。
适应症:小便带血。
用法:捣取自然汁,每次半小盏用开水冲服。
禁忌:辛燥煎炒食物。
二方:牛夕15克,桃仁10克,当归10克,甘草梢7.5克。
适应症:小便淋漓,疼痛夹血。
用法:水煎饭前服。
禁忌:辛燥煎炒食物。
三方:紫河车1个(健康妇女初胎胎盘最好),黄丹、白矾各25克。
适应症:癫癇。
用法:将药置于洗净的紫河车内,文火焙干研末,以猪心血和药末用开水冲服。隔日服1次,5次服1单,每单为1个疗程。儿童按年龄大小减量。
四方:甘遂10克,大戟7.5克,猪腰子1对。
适应症:遍身水肿及腹水。
用法:将药研成细末置于剖开的猪腰子内,用草纸包好浸湿置于灰火内,煨熟后去药渣,空腹食猪腰子。
五方:白果1升,米酒250克。
适应症:小便白浊,次数多。
用法:将白果去壳后炒熟,用酒浸,晒干研末,每日服一次,每次两酒杯,开水送服。
六方:生鹿角20克,当归身25克。
适应症:孕妇下血不止。
用法:水煎服两剂(宜体寒者)。
七方:冬白术100克,盐炒杜仲150克,山药100克,续断100克。
适应症:习惯性流产。
用法:将药碾成细末,用莲子粉和糊做成梧桐籽大的药丸。每次服30丸,每日两次,早晚空腹服。
八方:翻白草300克,土沙参200克,桔梗3棵,野猴楂100克,四季葱7根,白茅根7根,红茅根4根(均系鲜药),酒200克。
适应症:疔疮走黄,神昏,高烧,无汗,遍身肿。
用法:水煎后用酒冲,酌量热服,盖被出汗。
九方:生姜、生地、生萝卜籽、葱白、生田螺。剂量按病情轻重而定。
适应症:脐风。
用法:将药捣烂压成一指厚(半寸)的小粑,中间留1小孔,正对肚脐贴上。10至20分钟后放屁即生效。继用2—3次,用药前将患儿乳头白浆挤出。
十方:防风5克,荆芥穗2.5克,白菊花2.5克,蝉蜕2.5克,元召4克,黄苓3.5克,川莲1.5克,桅子3克,牛子2.5克,当归4克,川芎2.5克,白芍4克,生地5克,生姜1片,灯蕊20根。
适应症:胎风眼(妇女产后受风,因哭泣患眼疾)。
用法:水煎热服。
(3)秘方
一方;千锤膏。
适应症:痈疽、疖肿。
药方及制法:蓖麻子100克,去壳在石头上捶烂,加生乳香60克相拌又捶,再下红、轻粉各3克,银珠3克,最后下京丹3克,捶成胶糊状,作成膏药。
服法:用膏药贴患处,2—3天换1次,以愈为止。
二方:皮癣疮毒膏。
适应症:皮癣、皮肤疮毒。
药方及制法:白芷7克,吴萸6克,八三10克,山荼6克,冰片1克,共研成细末过筛,再加水银6克,用化猪油调成胶湖状。
用法:涂搽患处。
三方:密陀膏。
适应症:廉疮(久溃不敛、长淌浓水)。
药方及制法:密陀僧20克,熟石膏20克,京丹15克,雄黄15克,冰片1克,共研成细末过筛后,用桐油调和如糊状。
用法:涂患处,用芯纸浸湿贴四、五层,以绷带包扎好固定,6—7天换一次,以愈为止。
四方:移山过海散。
适应症:痈疽疮毒生于致命处,用以移于无害部位。
药方及制法:雄黄、小麦粉、鲜蚯蚓粪等,共研成细末,拌醋调匀。
用法:涂患处。
五方:移毒散。
适应症:凡肿毒发于筋骨间,用此药移于无害处。
药方及制法:白芨80克,紫花地丁40克,五倍子(焙黄)10克,大黄10克,猪牙皂角4克,乌鸡骨(缎)、朱砂、雄黄、轻粉各5克,共研成细末拌醋调敷。
用法:敷半边患处,两边轮敷。
二、西医
1、队伍建设
清光绪二十年(1894),一名法籍传教士来县创建天主教堂,同时以西方医术、药片,为病民医治小伤小病。民国7年(1918),县城内私人开办的同济医院有一名西医和两名助手。14年,同济医院迁走。16年西医李德谟,19年张朝阳、20年盛建中兄弟二人,相继在县城办院开业。26至28年,陈道生、廖远承分别在县城开办西医诊所。
1949年,全县西医仅1名医生和1名护士。195。年县卫生所成立时,上级派来一批中级卫技人员。全县有西医士4人,西药士2人,助产士2人,护士和护理员各1人。1952年全县西医医护人员24人,其中徐桥区卫生院6人。1956年,医生36人,护士16人,护理员10人,检验士1人。1958年8月,分配两名医学院本科毕业生到县。1962年,分配1名医学院本科毕业生和5名中级卫校毕业生去牛镇等5个区医院。1966年,全县西医医生118人,护士33人,助产士14人,检验员8人,药剂士6人。1979年,西医医生165人,护士67人,助产士19人,药剂士18人,检验员15人,放射医师2人。1985年,全县西医医师98人,护师9人,西药剂师6人,检验师6人,放射科技师2人;西医士6人,护士79人,助产士40人,西药剂士15人,检验士8人,放射士5人,护理员26人,西药剂员7人,检验员14人。
建国以来,县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医疗队伍建设。1950年,开始选派县级医疗单位医务人员到省地级医疗单位学习,县医院也接收区、公社卫生院医务人员来院进修。学习时间半年到一年。至1985年止,县级医疗单位派往省级医疗单位进修的74人,赴地区一级医疗单位进修的136人,县医院和县保健站接收区、公社卫生院进修的医务人员132人。
1972至1973年,县医院举办护士培训班,从农村招收女青年学员15名,边学边作,学制两年,结业后全部分配在县医院工作。1979年12月,将卫生系统28名在职护理员,集中在弥陀区卫生所培训,时间半年,结业后回原单位工作。1983年11月,成立县卫生进修学校,设在江亭区卫生院内,新建校舍288平方米。1984年,省卫生厅正式批准县卫生进修学校为全民机构,定编6人,其中有专职教师2人。1985年4月,举办助产保健班(时间6个月),培训本系统保健员28人。同年10月办检验班,由卫生系统各单位选派学员30名学习,6个月后回原单位工作。
2、医疗设备
建国前,县内医院医疗设备简陋。1952年,省卫生厅首次配备县医院一台德国产显微镜和一具手提式高压消毒器。1953年,县医院购进1个手术刀包。1959年,开始装备30mAX光机和电冰箱各1台。1964年,配备万能手术床、万能产床、牙科综合治疗台、200mAX光机各1台件。1974年,开始装备心电图机和A型超声波诊断仪。1980年后,添置1台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1台721型分光光度计。区、公社卫生院,60年代开始装备一般医疗器械,70年代开始装备大型器械,区卫生院一般都有显微镜、X光机和做下腹部手术的医疗器械。1984年底,4个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主要医疗设备有:30mAX光机1台,200mAX光机2台,400mAX光机1台,721型分光光度计3台,万分之一分析天平4台,电冰箱8台,胃镜1个,裂隙灯角膜显微镜1台,牙科综合治疗器1台,救护车3辆。全县区、乡卫生院主要设备有:乙种手术刀包10个,丙种刀包18个,腹部刀包13个,10至30mAX光机14台,50到l00mAX光机10台,高倍显微镜27台,高压消毒器49具,综合手术床10台,心电图机1台。
3、医疗技术
1953年,县医院开始分内、外科,当时内科设普内科、小儿科和传染科,外科设普外科、妇产科,小伤小病门诊处理,重病疑难病住院治疗。
门诊工作:1950年,县医院门诊部设内外科诊断室、注射换药室和药房。1956年增设急诊室和化验室。“文化大革命”后增设五官科。1952年县医院门诊病人2.26万人,1962年4.78万人,1966年猛增到9.27万人。1979年后平均每年近9万人。
若干年份县医院门诊人数统计表

病区工作:1956年,县医院开始设置病区,病床40张,当年收治病人740人,其中内科病人352人,治愈率60.5%,死亡率2.3%;外科病人388人,治愈率70.9%,死亡率1.1%。1963年,病床100张,当年收治病人1289人,其中内科病人635人,治愈率56%,死亡率2.89%;外科病人454人,治愈率72.5%,死亡率2%。1965年,增设传染科,病床35张,日平均收治40人,治愈率80%,死亡率2.3%。1981年,病床150张,收治病人3030人,其中内科病人1619人(传染科病人247人),治愈率49.2%,死亡率3.3%;外科病人948人,治愈率52%,死亡率2.2%;妇产科病人463人,治愈率96.5%,死亡率0.5%。1985年,病床160张,收治病人3244人,其中传染病311例,寄生虫病54例,外伤459例,中毒52例,内分泌系统病74例,血液及造血器官病18例,精神病24例,神经系统病50例,眼病3例,耳病4例,循环系统病258例,呼吸系统病470例,消化系统病716例,泌尿系统病130例,妇科病336例,生殖器官病47例,皮肤病54例,运动系统病36例,其他病25例;治愈率内科58%、外科74%,死亡率内科4.1%、外科1.5%。
县医院外科从1954年开始做下腹部手术。1955年开始做疝气、阑尾、痔疮和肢体离断等手术。1956年开始做剖腹产。1957年做肠吻合、脾切除。1963年,开始做胃和胆囊切除。1964年,开始做子宫全切除。1965年,开始做腰椎结核、耻骨结核、合并坐骨结核、髋关节结核等病灶摘除。1978年后,外科发展较快,逐步向胸外科、骨科和皮肤科发展。1979年,北中区卫生院可以做上腹部手术,弥陀、小池、徐桥、牛镇等区卫生院和花园、天桥、望天、刘畈等公社卫生院,可以做下腹部手术,北中、牛镇、弥陀等区卫生院,可以做剖腹产手术。
三、赤脚医生
农村不脱离生产的医务人员,称赤脚医生(简称赤医)。1965年6月,县卫生部门在大石公社杨店、田祥两个大队培训农村不脱离生产的卫生人员。9月,全县普遍培训生产队卫生员、大队接生员,年底全县共培训不脱产卫生员690人,接生员405人,达到每个大队有1名卫生员和1名接生员的要求。1968年9月,学习上海市沙川县江镇公社培训赤脚医生的经验,再一次掀起培训赤脚医生高潮。1970年,全县共培训“赤医”1008人,其中女性275人。1973年,对“赤医”进行复训,少数选送到上级医疗单位进修。1977年,“赤医”发展到1105人,平均每个大队医疗室2—3人。1979年,以区为单位设考场,对全县“赤医”进行考试,参试679人,预选合格的462人。1983年3月27日,县“赤医”参加全省命题统考,参试402人,后录取145人,均发给乡村医生证书。
四、中西医结合
解放前,县城虽有一两家私人诊所和一所公立医院,但设备差,药费诊费贵,西医业务开展很少。建国后,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县内逐渐形成一支中西医结合的医疗队伍。1950年,县组织西医学习中医诊断理论和中草药知识,推广中西医结合治病。1951年,龙湾区(现属牛镇区)成立中西医联合诊所。1955年,开始对疑难病症建立中西医会诊制度。1956年,县卫生部门组织血防站医生用中西医结合办法,治疗晚期血吸虫病,疗效显著。县卫生院每周安排一定时间,组织医护人员学习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1959年2月,县医院选派一名西医医生到安徽中医学院,离职3年学习中医。1964年7月,县医院内科收治的152名病人中,有48名是中西医结合治愈出院的。1970年7月,县组织北中、弥陀、黄镇、牛镇、寺前山区的医生,在刘畈公社参加西医学习中医学习班。1971年5月,县专门召开全县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进一步贯彻“团结中西医、西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政策。同年7月,县卫生部门在刘山铺公社举办西医学习中医学习班,参加学习的西医医生22人,其中15人是大专院校毕业后工作多年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生。1975年,全县有95名西医医生学习中医,其中离职学习的35人。县医院妇产科应用中医中药治疗产后尿漏、胎位不正、宫外孕等病症,取得明显效果。1976年10月,县召开中西医结合会议,县妇产科、小池区医院、黄岗公社卫生所出席会议的代表,在会上作了学术交流。1977年11月,县召开科学技术代表大会,小池区卫生院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多种疑难病,县医院以中草药制剂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宫外孕作为科研成果向大会献礼,并选派代表参加会议。1978年,县成立中西医结合治疗科研小组,研究胆石症、宫外孕、肠梗阻、阑尾炎、子宫脱垂、尿漏和泌尿系统结石等疾病的治疗方法,取得很好的疗效。1985年,全县用中西医结合治病的医务人员中,有主治医师4人,医师18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