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穿着
建国之初,绝大部分居民仍以穿老布便衣为主。1949—1950年,人均机制棉布年消费量仅在1米左右,1952年增至4米,1953年升到7米。1959年高达8.74米,成为1987年以前的第二个高峰额。截止1960年的12年间,人均棉布消费量为68.3米。50年代末,老布成衣在县内已基本匿迹,机制人民蓝棉布制服已普遍流行。呢料衣、绸缎衣,在其时是凤毛麟角。
1961年后,棉布供应紧俏。据国营商业部门和供稍系统统计,连续三年人均消费量都在2米多点。到1970年才逐步增至5.5米。以这10年的总量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棉布不足4米,低于前段12年人年均数的32%。化纤布在这一时段的早期出现,前后9年共消费34.2万米。时段的后期,化纤布已成为时髦的大路货衣料。
1971—1980年的10年间,棉布、化纤布、涤纶混纺布及呢绒、绸缎等几种衣料的总消费量为3091.18万米,相当于前段10年总和的2.2倍。这10年,年人均消费衣料6.7米。时段的末年,人们在穿着质量上有了考究,呢绒、绸缎、涤纶布日益走俏。1979年和1980年,上述三种衣料的消费量共有95.1万米,约是棉布消费总量的14.5%,是三十年来头一回出现的奇迹。但在此时,服装式样基本上仍是清一色的中山装。
1982年,全县国营商业部门和供销社系统销售的各类衣料436万多米,人均8.75米,居解放后的历史之最。以后,各种成衣在市场出现。花色多种,式样翻新,货源充足。到1987年,呢绒、绸缎,羽绒风衣,晴纶衫裤,各种服式服色应有尽有。各式皮鞋、旅游鞋、马蹄靴,已普遍流行。
全县国营商业部门和供销系统
若干年份几种衣料、服装、鞋销售量表

二、吃食
1953年,县内遵照国家统一部署,开始实行粮油计划供应。1955年,对城镇非农业人口开始实行以人分等定量的供应办法,其中多数的干部、职工和其他脑力劳动者及轻体力劳动者,每人月定量为14—17公斤(大米,下同),居民、职工家属为12.5—13.5公斤。三年困难时期,定量标准降低。1960年12月,上届对象分别降低到12.75公斤和12.25公斤。1962年以后,随着经济形势好转,非农业人口吃粮供应标准有所提高。到1965年,恢复到1960年前的水平。从1971年起,上属对象定量标准下限分别调为15.5公斤和13.5公斤,上限未动,沿续至今。
50年代,多数年份城镇非农业人口食油供应标准为每人每月0.25公斤。三年困难时期标准降低。1962年为0.075公斤。1964年,回升到0.2公斤。1980年6月,回升到0.25公斤,一直到今。
建国后,粮油统销价格长期稳定不变或者略有调整,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的稳定。从70年代后期以来,在粮油销售方面出现了中价、保本价等。80年代改革、开放后,又出现了高进高出、稍有利润的议销价格,但对城镇非农业人口定量供应的粮油,始终保持着平价。1965年,根据国家规定,把城镇粮食销售价提到与收购价相等后,国家对吃商品粮的干部、职工,实行粮价补贴,按家庭实际人口(5人以上的按5人计算),每人每月补贴标准为0.5元;1966年,提高到0.9元,按月连同工资一并发给。1979年工调和1985年工改时,随着工资地区类别的提高,先后两次按地区差新增额的25%,冲销原粮价补贴,未冲销完的继续发给。1978年,菜油购价每公斤提高到2.12元,而对城镇非农业人口计划供应的销售价每公斤仍为1.54元,连同超购加价和经营管理费用在内,国家每供应城镇非农业人口1公斤菜油,亏贴1.65元。1987年,全县供应非农业人口食油26.5万多公斤,亏贴总金额为43.72万元。
建国初期,县内农业人口年人均口粮(原粮,下同)150多公斤,1953年为187公斤,1954年因遭受水灾,下降到175.5公斤。从1955年起,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实现,农民口粮逐年增加。1955年为212公斤,1957年增加到264公斤。1958年“大跃进”运动开展后,大搞高指标、高估产、高征购,购了一部分过头粮,农民口粮急剧减少。1960年从1958年人均193.5公斤,降低到130公斤。以致“民有饥色,野有饿殍”,人口死亡率上升。国民经济三年调整开始后,农民口粮又稳步增长。1961年人均口粮回升到174公斤,以后连续7年逐年上升,1967、1968两年均为258.5公斤。1969年因遭受水灾,农村人均口粮降低到202公斤。从1970年到1981年这12年中,除1979年人均330公斤外,其余年份均在246公斤至288公斤之间徘徊。1978年,全县农村人均口粮为279公斤,而人均口粮在150公斤以下的生产队有313个,占当年生产队总数的8.3%。相当一部分农户靠返销粮、救济粮和瓜菜度日。以1978年与1957年相比,这22年中,粮食总产增长46.88%,而农业人口增长了50.3%,净增15.49万人,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粮食产量稳中有增。加之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农民口粮以较大的幅度增长。1982年、1983年人均口粮分别为328公斤、335公斤。1984—1987年,人均口粮均稳定在417公斤以上。其中1984年达454公斤,为历史的最高峰。但不同地区之间仍有较大的差距,直至1987年,贫困山区还有一部分农民温饱问题未得到解决。
猪肉供应,在较长的时间内实行发票计划供应。1960年底,非农业人口每人每月供应0.1公斤,1978年提高到0.25—0.5公斤。农村人口,“双抢”大忙和逢年过节也发票供应。1980年元旦、春节,县城实行凭票不限量供应;农村敞开供应。猪肉消费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程度的升降,但总的发展趋势是上升。三年困难时期,年消费量从原来100多万公斤下降到30万公斤左右,年人均不到l公斤。经济形势好转后,直到60年代末,多数年份消费量为150—350多万公斤,年人均为5—9公斤。70年代,年消费量为330—430多万公斤,年人均为7.3—9.7公斤。1980—1987年,除个别年份外,年消费量均为450—760多万公斤,年人均为9.18—14.91公斤,其中最高峰是1986年。
从50年代到70年代,县内越来越多的居民解决了温饱问题。进入80年代后,除少数贫困户外,多数农民,解决了口粮吃紧问题,很多农户为粮多“卖难”发愁。猪肉、食糖及其他各种副食品,敞开供应,基本满足了城乡居民的需求。人们从追求“吃得饱”转变到追求“吃得好”。仅据县商业部门的统计,除肉食品销售量大幅度增长外,食糖销售量,70年代多数年份为50—100多万公斤;80年代,年销售量则增加到100—200多万公斤。1987年,人均4.05公斤,比1977年人均1.75公斤增长了1.3l倍。酒的销售量,70年代多数年份为30—50多万公斤,80年代,年销售量则增加到60—140多万公斤。1987年,人均2.71公斤,比1977年人均0.8公斤增长了2.38倍。水果和水产品的消费量增长更快。水果除家人自食外,已成为很多人家接待客人的常备品。历史性的鱼价远低于肉价的状况已经改变。鲜鱼、鲜蛋、豆制品,已成为城镇多数居民的当家菜。甲鱼、黄鳝、香菇、木耳,已成为富裕人家的常食品。
若干年份几种主副食品销售、销费量统计表

三、居住
1949年,县内乡村民房总面积3473552平方米,人均12.57平方米。其时,茅草屋约占总面积的三成,油坝、潘铺两乡高达八成以上。黄泥、王河、河镇3乡,各有极少量的旧式混合结构屋,共2320平方米,在全县民房总面积中不到1‰。
50年代,人们安于几代同居、大屋聚居的现状,对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不强烈。是年代末,太平塔前的大畈上还是茅草屋成片。偏僻的山区,茅屋约占50%以上。
60年代后半期,人们普遍萌生了大户化小户、大屋分小屋、茅屋翻瓦屋的念头,但在“先治坡,后治窝”的口号下,未能形成气候。
70年代,民居的新建、改建、扩建有了新突破。到1978年,乡村房屋总面积增至5594762平方米。但由于人口的增加,人均为12.08平方米,接近于1949年的人均数。其时,茅草屋在民房总面积中降到一成以下;砖木结构(绝大部分为土砖、小瓦)民房面积约占总面积的八成半以上。小集镇出现了少量混合结构的民房。
80年代是乡村民居大改观之时。前三年,古旧老屋已拆改殆尽;后来,又掀起换土砖小瓦屋为红(青)砖大瓦屋的热潮。1987年,乡村房屋总面积为8470371平方米,人均近于17.43平方米。其中,茅屋降至占民房总面积的0.3%以下,而且多是临时性的猪舍、厕所;砖木结构民房(大半是红青砖大瓦)约占总面积的96%强;混合结构民房约占总面积的3%。二层楼房、三层楼房,直至四层楼房,在各地陆续出现。随着电线网络的逐步扩展,现已有80%居民组用电灯照明。但边远山区的贫困户,住房仍多属简陋破旧。
1987年,对9个乡中90户人家的抽样调查,共有住房总面积9163平方米,户均101.8平方米,人均19.58平方米。其中,1986—1987年新建的1047平方米,占这90户住房总面积的11.43%。
县城居民住房,据1985年普查,总面积为92904.3平方米,人均约3平方米。其产权属房管部门的为21337.3平方米,占总数的23%;属全民单位的为40920.2平方米,占总数的44%;属集体单位的为2254.2平方米,占总数的2.4%;属私人所有的为27944.4平方米,占总数的30%;还有148.2平方米,属于其它性质的房屋。
1985年县城居民住房情况表

四、用具
建国后的头几年,县内居民只购置了极少量的搪瓷面盆和搪瓷口杯。1955年,保温瓶在乡村仅销售1500只,平均50家农户备有一只。1958年,才有64辆自行车、40只手表和46架缝纫机在县内出售。自行车、手表多为机关、干部购置。缝纫机则为手工业合作社或个体职业成衣匠购置,广大农户仍是一片空白。
1949—1959年,县民共购搪瓷面盆21503只,平均3.6户1只;共购铝锅2993只,平均26户1只。农民的家用器皿,大部分仍是木盆、瓦罐、土陶碗之类。其时,国家干部和教师到县城开会,背一个布背包,带一个搪瓷口杯和一把手电筒,觉得很有点气派。
60年代,进入民家的工业日用品,品种上无大的更新,数量上涨涨落落,总的增幅很小。
70年代,民家出现塑料器皿。上列各种工业日用品的购置量有所增长。1970—1978年的9年中,民间年平均添置:自行车587辆,手表654只,缝纫机610架,搪瓷面盆14553个,铝锅5524只,保温瓶1.9万个。以1978年全县96655户来平摊这9年中上述工业日用品购置的总数:自行车每18.3户1辆,手表每16.4户1只,缝纫机每18户1架,搪瓷面盆每户1.3个,铝锅每户0.5只,保温瓶每户1.7个。较之50年代,无论是年购置量或户均拥有量,都有很大倍数的翻番。
1980年以后,县内居民购进的日用工业品数量大幅度增长。自行车:1979年销售1243辆,1983年增至6718辆。此后,年销售量均在万辆以上,1986年高达19854辆。从1979年至1987年,共销售73933辆,户均0.62辆,圩畈、丘陵地区已基本普及到户,部分人家拥有二三辆或四五辆。手表:1979年销售1275只,从1983年起,年购置量均在1.3万只以上,1985年高达19600多只。1979—1987年,居民共购置94419只,户均0.79只。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和城镇男女青年已经普及,部分农民和中学生也戴上了手表,不少人家已拥有多只手表。缝纫机:除1983年销售700余架外,其余各年,均在1000—1430架之间。从1979至1987年,居民共购置10460架,平均每10户新购进0.87架。连同70年代购置的15954架,平均每10户1.3架。铝锅购置量历年都在五六千多只,1987年高达1.3万多只。保温瓶在1980年后,年购置量为3.2—5.4万多个。
半导体收音机和电子管收音机,1955年县内才开始销售3架。60年代多数年份为数十架到百余架。70年代销售量显著增加,1974年底以前在260—920架之间,1975—1979年上升到1300—2800多架。进入80年代,多数年份在5000多架以上,1982年高达13129架。从70年代至1987年,县内居民共购进57564架,平均每10户4.85架,畈区、丘陵地区已基本普及。县内收录机的销售,1984年才有统计数字。从是年到1987年,居民共购置5486架,平均每百户4.6架。电视机在70年代末开始进入机关。80年代初开始进入居民户。从1979—1987年,县内共销售10273架(其中,彩电692架),平均每百户8.6架,县城已基本普及到户。从1980年至1987年,县内共销售电风扇11400台,平均每百户9.5台,除县城基本普及外,已进入到圩畈、丘陵地区的富裕农户。从1983年开始,县内有洗衣机、电冰箱的销售,到1987年,共销售洗衣机308台,电冰箱70台。电饭煲、电热锅也开始进入富裕家庭。各式沙发已成为城镇多数居民和农村少数富裕农户必备家具。
据在不同地区的9个乡抽样调查:1987年,90家农户中共拥有自行车68辆,手表131只,缝纫机7架,收音机56架,收录机8架,电视机20架,照相机1架,电风扇19台,沙发23个,大衣橱39个,写字台46张。
在占全县总农户28.6%的贫困户中,基本上没有现代化的中、高档家具,所用的大都是旧式竹木陶瓦器。
若干年份几种中、高档工业日用品销售量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