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工具
(一)人、畜力运输工具
轿子它是县内较古老的代步工具。有官轿和街轿2种,均为木制。后又出现花轿和竹(藤)轿(篮),亦名椅篼。乘坐官轿者是县官和外来督察公务的官员,乘坐街轿、竹轿和藤轿者大都是官绅和富户。花轿专用于民间婚嫁。建国以后均已逐渐消失。
独轮车它是民间主要的运输工具。有花车、狗头车和胶皮轮手推车3种,均为木制,长1.5米、宽0.9米左右,形状相似。由1人手推或前后各1人拉推。花车载重量为200公斤左右,狗头车载重量为100公斤左右,胶皮轮手推车载重量略大于花车和狗头车。余井和源潭2个区的绝大部分农户都置有花车和狗头车。胶皮轮手推车主要用于装卸搬运、公路建筑、水利兴修。据1956年末统计,县搬运站和梅城、黄泥、余井、源潭等分站共有此车63部。60年代末以后,独轮车逐渐减少。
竹排(筏)春秋战国时期,境内已用竹排作为渡水和渔猎工具。唐宋以后成为水上运输的主要工具。建国初,县内成立的东西河水上运输合作社,组成竹排运输专业队近百个。据统计,1949年全县有竹排804张,1432个吨位。1960年有竹排395张,795个吨位。主要分布在潜水、皖水和大沙河的中下游。70年代以后,随着公路运输业的发展,竹排数量逐年减少。1978年,全县竹排数量不过百张。至1987年,除个体户从事竹排营运和少数渡口用其摆渡外,竹排一般不再发展。
木船县内木船运输始于汉代。唐宋时期得到发展。至建国初期,它一直是水上运输的主要工具。1987年,县内仍有18个渡口使用木船摆渡,但已无木船搞货运。
板车1952年,怀宁县高河搬运工会组织高盘板车30部进入县内搞专业搬运,载重量均为300公斤。1953年,县搬运站革新高盘板车为低盘板车(即平板车),载重量为500公斤。据统计,1956年,县搬运站和下属5个分站共有此车106部。60年代初,又改低盘板车为加重板车。至70年代末,板车成为县内城乡主要的运输工具。进入80年代以后,机动运输工具迅速发展,板车仅为丘陵区短途运输和圩畈区运送肥料的必备工具。
牛马车1950年10月,从外地购进未驯力马9匹,组成马车3部。11月,又从县内农村购买黄牛36头,组成牛车12部。马车承担长途运输,主要穿梭在潜山—安庆公路上,牛车承担短途运输,主要往返在县内丘陵与圩畈区。每部牛、马车载重量为1吨。1963年以后均被淘汰。
自行车分为轻便和加重2类。1951年,人民政府接管男天主教堂(今梅城小学园内),从地下室缴获西班牙传教士用的自行车l部,交县交通班作为递送信件之用,是为县内使用的第一部自行车。50年代中期,企事业单位开始购置。60年代初,私人开始购置,主要作为代步工具。70年代中期以后,得到普及,加重车居多。至1987年,绝大多数职工人人必备,圩畈、丘陵区农民家家都有,最多者1户四、五部,轻便车居多。
(二)机动运输工具
拖拉机60年代末,县内始见手扶拖拉机,主要用于耕田翻地。1971年,县水稻原种场率先购进“丰收35”大拖拉机1台。次年,野寨公社野寨大队和王河农场分别购进“丰收35型”和“东方红”拖拉机各1台,开始兼搞营运。据1975年末统计,全县有拖拉机82台,载重吨位182个。1978年以后,拖拉机营运迅速发展。至1987年,全县有拖拉机991台,其中,大型拖拉机108台,中型拖拉机36台,手扶拖拉机847台。这些拖拉机大都由个体户经营或由集体承包给个人搞运输,部分农忙时耕田翻地。
三轮车与农用小四轮1971年,县搬运合作社购入8匹和10匹马力的柴油机三轮车各1部。之后,县大修厂自办简易机动车装配业务。至1976年末,该厂组装三轮车计10部,每部载重量均为1吨,全部用于县内运输,后自然淘汰。80年代以后,农用小四轮进入县内,而且数量迅速增长。至1987年,全县拥有此类车辆433辆。其中,手把式三轮车282辆,农用小四轮151辆。三轮车主要分布于余井、油坝和梅城等地;农用小四轮主要分布于梅城、王河、黄铺和源潭等地。货运以建筑材料和日用百货为大宗。
摩托车与轻骑1954年春,中共潜山县委办公室率先购入摩托车1部,用于接送机要文件。此后,县邮电、公安、税务、工商等部门相继购置。80年代初,私人开始购置跑运输。据县公安交通车辆监理所统计,1987年全县有摩托车102部,轻骑131部,私人占有量为45%。
汽车民国19年(1930年)秋,县内始有过境汽车。1952年1月,安庆汽车运输公司始派客车驻潜山汽车站。1955年春,县供销合作社购进美国产载重量为4吨的“大道奇”货车1辆,是为县内第一辆汽车。余志坚是县内第一个汽车驾驶员。1959年,中共潜山县委员会购进“林肯”牌轿车1辆,是为县内第一辆小汽车。1972年,县搬运站购进“罗马”、“日野”牌货车各l辆,开始县内专业汽车货运。70年代中期以后,部分县办企业和人民公社相继购车,汽车运输业得到迅速发展。进入80年代以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出现“购车热”。潜山汽车站、县汽车队、县搬运公司、天柱山旅游局、县粮食局等汽车队是县内汽车运输大户。1984年6月,潜山县汽车队从湖北麻城购入解放661型大客车2辆,是为县内自办客运使用的第一批大客车。至1987年末,全县有汽车549辆(农用小四轮未计入其内)。其中,大客车57辆,小客车3辆,货车371辆(其中挂车45辆),小汽车113辆,特种汽车5辆。在汽车总数中,安庆汽车运输公司第十三汽车队有客车44辆;县汽车队有客车5辆,货车12辆;县搬运公司有客车6辆,货车25辆;天柱山旅游局车队有客车2辆;县粮食局车队有货车11辆;县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有小汽车113辆。
机帆船1974年,县水运社购进机帆船1艘,吨位24个。至1980年已发展到16艘,吨位432个,形成1个船队。1982年、1986年分别建第二、第三船队。1987年,县航运公司拥有此类船只29艘,吨位2566个,全部航运于武汉一上海的长江航运线上。
二、营运
(一)客运
民国时期以前,县内水陆客运以木船和木轿为主要工具,个体经营。民国19年秋,潜山县城—安庆始通客运汽车。民国21年8月,在县城北门外租借民房始设临时汽车站,每日有安庆—潜山往返班车1班,每班载客25—30人。沿途主要地点招手停车载客。民国23年11月,在县城北门外始建草房3间,设立潜山汽车站。民国27年5月以后,路毁站废。
1952年1月,潜山—安庆公路复建通车,每日1班,由安庆发出,当日返回。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在潜山县城西门租借民房设立临时汽车站,有职工2人。是年,始有合肥开往潜山县城的客运班车(自安庆转道),隔日1班,当日返回。1953年6月,车站迁址县城北门,仍租用民房作为站房。1954年9月,县城—水吼岭开通班车,野寨、白水、合甲等地乘客招手上车,每日1班,是为县内客运班车之开端。是年底,设立水吼汽车分站,次年设立野寨汽车代办站。1957年6月设立余井代办站。10月,省汽车运输公司拨款2000元,在县城北(今搬运公司处)建草房8间,始设售票房、候车室等,同月设立王闸代办站。11月,源潭—岳西沿途开通班车。12月设立黄铺代办站,1958年6月设立油坊街代办站,10月设立龙关和桃花铺代办站。是年底设立源潭分站。1970年,县城与王河、黄泥分别开通班车,每日1班,晴通雨阻。1971年设立白水代办站。1976年7月,县城与官庄开通班车,每日1班。1978年设立官庄分站。1980年12月,设立青楼、杜埠代办站。1981年4月,设立油坝代办站。是年底,水吼与横中开通班车。1982年10月,县城与牌楼开通班车并设立代办站,每日2班。1984年7月,设立王河、黄泥、古井、黄柏、横中代办站,10月设立天柱山代办站。是年末,县城与东后冲开通班车,设立黄柏分站。从这一年起,公路运输三统(统一装载、统一调度、统一运价)政策逐步放开,从此结束了由县汽车站独家经营客运的局面,先后有县汽车队、县搬运公司、天柱山车队参与公路客运。1985年,县城与五庙、龙潭开通班车。1986年9月,设立塔畈代办站,10月设立三妙、光明、水贵等代办站。至1987年末,县内除痘姆和王河2乡以外,其余乡(镇)全部开通客运班车。全县有客运线路47条(段),其中跨市、县线路11条;县内农村公共汽车线路36条,营运里程近2000公里。每天由县城发往各地的客运班车达60班次以上。1987年,潜山汽车站下设4个汽车分站,25个代办站。全县有专业客运单位4个,年计客运量223.36万人,客运周转量7151.22万人公里。其中,潜山汽车站客运量196.51万人,客运周转量5991.84万人公里;县汽车队客运量17.71万人,客运周转量815.18万人公里;县搬运公司(当年开始搞客运)客运量9.14万人,客运周转量344.20万人公里。
(二)货运
建国初期以前,县内水陆货运以竹排和手推车为主要工具,个体经营。运出的货物主要是竹、木和粮食,运入的主要是毛铁、食盐等。货物出口量远大于进口量。据1949年末统计,全县当年水上货运量0.99万吨,货运周转量24.67万吨公里。1950年11月,成立潜山县码头工会。1951年12月,成立潜山县搬运站,开始水陆联运。1952年,县搬运站易名为潜山县搬运管理站,下设黄泥、余井和源潭分站,是年始有外来汽车搞货运,由安庆汽车运输公司根据货物多寡派车,全县年计货运量为3.5万吨,货运周转量74万吨公里。1955年,县供销合作社购车专运国家下拨的计划物资,是为县内自办汽车货运之开端。至60年代中期,大宗货物仍由安庆汽车运输公司派车承运。70年代以后,内河水路货运量逐渐减小,公路运输日益繁忙。1971年成立潜山县汽车队,先后购进货车10辆。1972年,县搬运站开始使用汽车配合三轮车搞货运。与此同时,部分县办企业和人民公社自购汽车搞货运。1975年,专业货运量计为17.66万吨,货运周转量364.65万吨公里。其中,县航运管理站年货运量2.25万吨,货运周转量57.98万吨公里;县搬运站年货运量2.18万吨,货运周转量51.78万吨公里;县汽车队年货运量1.24万吨,货运周转量106.76万吨公里;由县交通管理站组织的社会货运量计11.99万吨,货运周转量148.13万吨公里。进入80年代以后,汽车、拖拉机已成为主要运输工具,国家、集体、个体三者一起上,公路货运进入崭新的时期。1987年,全县有专业货运企业4个,年计货运量80.85万吨,货运周转量6489.12万吨公里。其中,县航运公司货运量8.97万吨,货运周转量3432.48万吨公里;县搬运公司年货运量6.04万吨,货运周转量654.88万吨公里;县汽车队年货运量1.08万吨,货运周转量115.11万吨公里;潜山汽车站年货运量3.23万吨,货运周转量176.38万吨公里;由县交通管理站组织的社会货运量计61.53万吨,货运周转量2110.27万吨公里。运输的货物主要是县办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原(燃)料、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
1971—1987年县内公路客、货运量表

(三)搬运装卸
民国时期以前,搬运装卸业务主要集中于黄泥港、王家河、小市港、西河湾、水吼岭、源潭铺、余井、官庄等水陆商埠,搬运装卸全赖人力或畜力。
建国以后,搬运装卸业务主要由所在地的区、乡(镇)搬运站(队)承揽。1951年7月,成立潜山县排业码头联合搬运站(地址:潜山汽车站),有搬运装卸工人91人。次年3月,水、陆搬运分开设站(水上钩运归陆运)。此间先后设立了梅城、黄泥、王河、余井和源潭搬运分站。板车是搬运的主要工具。1958年,前期搬运装卸机构大都被撤销。各公社分别设立搬运站或搬运服务大队。1963年,改县搬运站为潜山县搬运合作社。各区(镇)设立搬运小组。1974年7月,改县搬运合作社为潜山县搬运站。1983年4月,易名为潜山县搬运公司。1986年,该公司迁址于北街北路西,下设装卸队、客车队、货车队、机修厂、汽车配件经理部,在梅城、王河、黄泥、源潭、水吼分设装卸队。1987年,县搬运公司货物装卸量为60341吨;由县交通管理站组织的社会货物装卸量计12万吨。
上一篇:第二节 水路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