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航道
汉代,县内潜水和皖水就已通航。西汉元封五年(106年)武帝南巡乘龙舟经盛唐湾(今皖河口)法驾谷口(今野寨)“登礼”天柱山;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年),孙权亲征皖城(今潜山县城),利用夏日雨后皖河水涨率众乘舟直抵城下,得胜后顺水回军。直至民国初期,县内水路通畅,航运便捷。尤其是潜水清河港、皖水小市港、长河黄泥港,客、货运输十分繁忙。清道光三年(1823年)暴发洪水,皖、潜2水下游失其故道,从此河渐淤,舟渐废。到建国初期,大沙河长途排运中断。70年代以后,原先通航的河道大都受阻,水上运输业日见衰竭。水运工具逐渐淘汰,水运人员锐减,少数人进入长江从事长途货运。随着公路运输业的蓬勃发展,到80年代初期,仅有少量的竹排乘汛期涨水季节搞些短途运输。
县内航道,分属于皖河和菜子湖2个水系。至建国初期,通航的主要航道有8条,长年通航里程计180余公里。到1987年,在汛期仅能通航的里程计130公里。
东河亦名“后河”或皖水,位于县城东部。县内长55.7公里。60年代以前,龙潭河以下通行竹排,杜埠街以下通行木船,小市港以下通行帆船。70年代以后,乌石堰以下仅在汛期通行竹排。
西河亦名“前河”或潜水。位于县城西部。县内长56.7公里。60年代以前,菖蒲潭以下通行竹排,水吼岭以下通行木船,野寨以下通行帆船。70年代以后,水吼岭以下长年仅能通行竹排。
大沙河位于县境北部。县内长52公里。清末以前五金河口以下通行木船。建国初期以后,双河口以下通行竹排。70年代以后排运终止。
长河位于县境西南部。县内长18.5公里。建国初期以前,竹排上行抵达牛镇附近,汛期抵店前,花凉亭水库以下通行帆船。花凉亭水库建成后,黄泥港以下仅通行木船。70年代以后,黄泥港以下仅通行竹排,汛期通行木船。
茅岭河位于县境西部。全长24.2公里。60年代以前,平坦畈以下通行竹排。70年代以后,排运终止。
王家河位于县境南部,全长44.7公里。70年代以前,傅山咀以下通行竹排,王家河以下通行帆船。70年代以后仅能通行木船。
梅河位于县城东部。全长21公里。民国初期以前,县城以下通行帆船。建国初期通行木船。60年代以后,因上游水源(入皖水)截断,船运终止。
鲁坦河位于县境北部。全长32.5公里。建国初期以前,岩陂堰以下通行竹排。60年代以后,排运终止。
与航道相配套,县内历史上建有舟楫港口多处。其中吞吐量较大的有黄泥港、清河港、西河港、梅河港、余井港、小市港等。位于县城西南边陲的黄泥港,是建国初期以前县内规模较大、历史久远的港口。此处昔日白浪滔滔,百舸争流,渔帆点点,一片诗情画意。早在宋朝中期,“河南一条街”与“河北六家店”就已形成对峙。明末清初,已有“商铺两三百家,居民三千有余”。它既是四邻物产的集散地,更是上通太湖、岳西,下达怀宁、安庆的天然良港。
二、渡口
建国初期以前,县内渡口众多。主要分布在潜水、皖水、长河两岸。这些渡口少数设置于宋、元,多数形成于明、清。大都依赖于渡口附近族姓捐献的公田公山收租给养。渡口一般建有渡公会,专管渡口的公房、租金、修造摆渡工具。建国初,除乌石堰渡口公房未收归国家外,全面废除私田私山,渡口设施改由地方政府委托专门机构管理。50年代末,常年性从事营运的渡口始由县航运管理部门统一检丈,定点定位。渡口给养主要来源于过渡者交付的小费,一般是视过渡者人数多少、河面宽窄、河水深浅酌情收取,每人次0.05—0.50元不等。70年代中期以后,摆渡工具统一由县交通局修造监理,摆渡工人由当地乡、村雇用。至1987年末,县内列为专业部门管理的渡口19处,计有木船18艘,摆渡工人近30人。在这些渡口中,历史悠久、客流量较大的有吴塘堰渡、乌石堰渡、袁河渡和陶湾渡4处。建国初期以前均建有亭舍。今客流量日均500—800人次。
1987年县内渡口情况表


上一篇:第一节 陆路
下一篇:第三节 运输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