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农民业余教育
民国18年(1929),县民众教育馆兴办民众夜校、贫民夜校各1所。民国20年增加到7所,分布在县城、青草、孔城、枞阳、汤沟和练潭等地。民国24年秋,开办大关中山民校,校址在麻笃山保兴国寺,有学生32人(成人),青草塥中山民校,位于火神庙下,有商团成人班37人。民国29年,全县有中山民校8所,其中成人班355人,妇女班273人。暑期毕业生608人,其中妇女267人。此外,县民众教育馆组织施教团8S人,下乡推广识字。桐城中学附设民众学校2所,一所设于校内,一所设于郊外放生社,均设成人、妇女班,每期学习者60至70人。使用安徽省教育厅颁发的教材。民众学校内设问字、代笔、赠邮三部。桐城公园图书阅览室有图书、报纸及战时小册子200余种供民众阅读。
民国30年春,县有中山中心学校1所,中山国民学校8所,内均设小学部和民教部。其中民教部内成人班共有学员361人,妇女班共有学员246人。民国31年,私立三育中学附设民众学校1所,参加识字的农民38人。教材为部颁国语课本、战时歌谣及防毒、防空常识。民国33年,全县共设民教班61个,其中县民教馆内高级成人班及妇女班各1个,参加学习的成人97人。
1949年12月,全县办冬学152所168班,学员4151人,教员由小学教师兼任,利用公、私立小学校舍和教具,采用农民文化课本,结合时事政策施教,教育经费由小学负担。1950年10月,县成立冬学运动委员会,11月,区乡冬学运动领导机构亦相继成立。各地以乡为单位划分冬学辅导区,由乡辅导小学校长任辅导员。各村分片设点,分散辅导,冬学校长由村长兼任。12月上旬,县教育行政部门举办培训班2期,培训冬学教师1068人。1951年,全县办冬学1326处,参加学习的农村干部和青壮年农民6.18万人;常年民校246所290班,学员7212人。同年县政府发出关于冬学工作的指示,对冬学的学习对象、内容、时间、制度、教师来源、经费、学习形式等均作了具体规定。
1952年,县成立扫除文盲运动委员会,宣传和推行速成识字法与速成算术教学法。集中训练扫盲教师141人。各行政村、自然村均办冬学或夜校,全县计有冬学1876所,参加学习人数10.26万人(男6.36万人、女3.9万人),占农业总人口26%。农民业余学校652所955班,其中普通班558个,中级班347个,高级班50个,计有学员2.66万人,专、兼职教师1531人。1953年春,县成立扫盲工作队,以添桥乡为试点,推行速成识字法。全县开办18个速成识字班,学员751人。4月,参加速成识字班学习的学员80%脱盲,转入常年民校学习。常年民校初级班开设国语、算术,学制一年,达到初小程度;高级班开设国语、算术、常识、音乐,学制二年,达到高小毕业程度。每晚上课两小时,全年200小时。当年下半年,撤销扫盲工作队,扫盲干部分配到区乡,结合生产开展农民业余教育工作。1954年,县内虽遭受严重水灾,但仍有冬学1491所1501班,学员4.12万人;民校525所528班,学员2.1万人。1955年恢复和发展常年民校,组织识字小组,送字上门,包教包学。年底有6.48万青壮年入学,有识字班1524所,常年民校459所。翌年,县成立扫盲办公室,并制订了《桐城县教育事业远景规划(草案)》。
1958年,出现队队办夜校,工地变课堂,男女老少齐上学的局面,入学人数达15万人,坚持常年学习人数8万人,毕业3万人。1960年,农民业余教育采取标明农具、家具和其它物件名称等方式,达到见物识字的效果。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包教自己父母、兄弟姐妹,小学教师包教大小队干部。当年全县青壮年19.46万人,其中文盲半文盲7.91万人,参加业余学校学习的10.78万人,占青壮年总数55.4%。1965年,全县有常年民校397所,学员8000余人;冬学3288所,入学人数7.07万人。另兴办有业余高小和业余初中,参加学习的共有5000余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民文化教育以学习毛泽东著作为主。1971年,全县有民校1918所,参加学习的6.7万人。1972年1月,县委批转《桐城县关于“四五”计划期间普及教育和扫盲的规划》,县文教局编印扫盲教材5万余册。1973年,全县办政治文化夜校2195所,在校学习人数6.25万人,兼职教师2211人。
1977年,县文教局设立业余教育股。农民教育的重点为扫除文盲,利用全日制学校校舍、师资办夜校和扫盲识字班。1981年,各区配备业余教育干事,负责扫盲工作。1982年,全县办有59个识字班。1985年,全县有扫盲识字班107个,脱盲7713人。
80年代以来,部分青年农民还自行参加广播电视、函授等大、中专以及各种农业技术和多种经营技术培训班学习,不少人成了科技致富的能手。
二、职工业余教育
建国初,县成立职工教育委员会,开办职工业余学校。1950年,分别在城关、青草、孔城、练潭、金神等集镇开办工人夜校、店员补习学校和识字班6所10班,学员387人。其中由工会举办的3所,文化馆(站)举办的3所。1951年增办2所4班,学员增加到630人。1952年,规定职工学校学制,其中普通班中年级2年,高年级5年。学习时数每周不少于6小时,全年不少于240小时。课程设置主要是语文、算术。当年,有职工学校8所22班,学员1123人。其中县政府文教科于1951年在县城创办的机关文化学校,有初小2班49人、高小1班17人、初中l班11人。初小学制3年,高小1年,初中3年。各年级每周开课均为12小时,课程为国文、算术、政治常识3门。1956年,全校有学员7班244人,其中县委委员11人,科局股级负责人81人,一般干部及勤杂人员152人。全县有业余文化学校9所,专、兼职教师18人,学员1041人,其中初小扫盲班815人,高小班183人,中学班43人。1957年,县内开展整风和反右斗争,部分职工学校停办。1958年,职工教育发展迅速。县纺织厂、采石厂、农机厂、印刷厂等20余家工厂办班29个,学员1961人,教师49人,全县脱盲职工1548人。1960年,县成立职工教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厂、矿企业亦建立职工教育机构。全县办班36个,学员2176人,其中初小扫盲班1297人,高小班646人,初中班233人,专、兼职教师142人。后随企业调整,职工精简下放,职工教育基本停顿。1962年,职工教育恢复。1964年,全县厂矿兴办职工学校10所,学员331人。“文化大革命”期间,除县农机厂、县水运社分别于1972年、1975年办红专夜校和职工夜校外,其他厂、矿职工教育中断。
1982年,县成立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对全县职工队伍文化、技术情况进行调查。被调查职工12542人,其中列为文化技术补习对象的4972人。同年10月至次年9月,县经委、财办、教委、计委等部门分别在桐中、二中、金神、双港等地设考场,对青工进行文化考核,参加考核青工35000余人。1983年,工交、城建、财贸系统24个单位共举办培训班26期(次),学员2000余人。
1984年,县成立职工教育办公室,配专职干部4名,专事全县职工教育工作,各厂、矿企业亦先后成立职教组织。职教部门通过举办各种形式文化补习班、专业技术班、职工高中班、电视中专班和科技讲座,对职工进行文化技术培训。至1987年,全县办学的企、事业单位38个,参加学习的职工4657人次。另外还有2784名“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学毕业的青年职工参加了文化、技术双补学习。
职工参加函授学习始于50年代。“文化大革命”中,函授教育中断。1977年起,安徽师范大学、安徽教育学院、安徽大学、合肥教育学院等高等院校,开始在桐城招收二年、三年和四年制专、本科函授生。1984年以前,高等教育函授为“地办校助”,后改为“校办地助”,即学员注册、管理及教材寄发、面授由学校直接主办,县函授分校协助。每年寒暑假各高校举行面授和学科结业考试。至1987年,全县共有函授生8届644人,其中中文专业163人,数学255人,物理113人,英语5人,政教18人,文秘5人,经济管理2人,哲学2人,家电1人,生物3人,化学76人,教育管理1人。经考试合格获毕业证书201人,其中化学10人,数学82人,中文89人,物理20人。中等函授教育亦得到恢复。桐城师范设函授部,对在职小学教师进行函授教育。
1980年9月,县开办电视大学教学班,由县文教局工农教育股主管。教学地点设在县文教局,聘请兼职辅导教师20多人。至1987年,电视大学共招收二年制机械、电子、英语、物理、数学、汉语言、党政干部、财会等专业以及师范类英语普通班6届,有在职、全脱产、半脱产学员330余人,经考试合格获毕业证书130余人。1987年9月,成立桐城县电视大学工作站,有专职人员3人,借用农机训练班房屋为校舍。年底,桐城电视大学工作站有教学班10个,学生200余人。有22时、18时彩色电视机和收录机、录像机、放像机等教学设备。
1984年秋,县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配备2名专职人员,负责全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每年考试两次,至1987年,全县报名参加自修大学考试4320人次,其中教育系统1475人次,其他部门职工和社会青年2845人次。已获一科以上合格证书的1770人次。
下一篇:第七节 教师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