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师范教育
清光绪三十年(1904),桐城中学堂从上年招收的两班新生中选出年龄较大的20余人组成一年制师范班,培养小学教师。开设修身、读讲经、中国文学、算术、博物、习字、图画、体育、教育学等课程。此为县内师范教育之始。
民国16年(1927)秋,李光炯在南乡李兰庄宏实小学附设乡村师范。第一学期开设2个班,其中一班学生来源新式小学,主课侧重国文训练;另一班学生来源私塾,以算术训练为主。第二学期两班合并授课。民国26年,乡村师范停办。民国28年,安徽省立第二临时中学设于桐城黄甲铺,内设简师科1个班。
民国30年秋,桐城中学奉安徽省教育厅指令,筹办附设一年制简易师范科1个班,培养小学教师,招收初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41人(男36人,女5人)。至民国32年,共招收简易师范科3班,学生156人。民国33年,安徽省教育厅批准桐城县筹办4年制简易师范一所,当年招收新生3班,学生152人,先后借桐城中学原高中部校舍、张氏谱馆为临时教学处,民国34年春,以文庙及旧桐溪女小房屋为校舍,称桐城县简易师范学校。同年,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在桐城县城(今县委会址)设立。民国36年春,该校共有学生6班300人,其中初师3班,学生169人,中师3班,学生131人;教职员26人。同年秋,迁址安庆。民国37年秋,桐城简师共有5班,一、二、四年级各1班,三年级2班。学生250人,其中男生225人,女生25人;教职员23人。民国38年4月,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部分师生返回桐城,与桐城简师合并为桐城师范学校。
1951年秋,建桐城县乡村师范学校,址在张氏谱馆及姚元之旧馆竹叶亭(今北街小学内),隶属县文教科。当年招收一年制中师速成班1个,学生39人;三年制初师2班,学生107人,其中女生36人。有教职工13人。1952年10月,更名为安徽省桐城县初级师范学校。1953年下半年有7个班,学生335人(女生89人),教职员27人。每年有初师毕业生2至4班,由专署文教科统一分配到各县任教。
1954年,桐城初师附设初级函授师范,培训在职小学教师。1956年秋,桐城初师始招三年制中师班2个,学生100人。1957年,桐城初师改名为安徽省桐城师范学校。此后,每年招收中师2至3班,初师2班。1959年秋,县教育部门在县城东郊乌石岗增办初级师范1所,招收新生2班。1960年春,全县有中师7班,学生327人;初师7班,学生400人;幼师1班,学生89人(全部为女生);另有小教轮训班2班,教职工61人。1961年夏,初师停办,学生回乡支援农业。1963年秋桐城师范撤销,教师部分调配外县,部分到县内中学任教。
1970年,安庆地区文教局在桐城“五·七大学”设师范班4班,招收新生200人。招收对象为桐城、怀宁、枞阳、安庆市等地高初中毕业生,培训期1至3年,多分配任小学教师。此后,县教育部门先后举办了多期教师培训班、函授班,培训在职公、民办教师。1980年,县“五·七大学”改为安徽省桐城县师范学校。每年按国家计划,通过文化考试,择优招收学生2至4班,学制三年,培养小学教师。此外,县教育部门积极鼓励支持部分未达到大专学历的初中教师参加安徽师范大学、安徽教育学院等高校函授学习,未达到中师学历的小学教师多参加桐城师范举办的培训班或中师函授学习。1977至1987年,全县参加高等教育函授的在职教师644人,经考试合格获得毕业证书的有201人。
(附)桐城师范简介
1951年秋,筹办桐城县乡村师范学校,隶属县政府文教科。1952年10月,改名安徽省桐城县初级师范学校,改属安庆专署文教科,1957年改名安徽省桐城师范。该校先后开办有初师、中师、速师、幼师以及小学教师培训班,至1963年停办时止,共为安庆地区各县中、小学培养初师毕业生963人,中师毕业生520人,一年制和两年制速成班学生369人,幼师毕业生89人。
1970年,在县城西门外三里街创办“五、·七大学”,招收安庆市、枞阳、怀宁及县内的推荐生4班,毕业后多到小学任教。1980年,经省教育厅批准,五·七大学易名为安徽省桐城县师范学校,每年按国家计划,招收新生2至4班,学制三年。至1987年,共培养中师生1850人,轮训在职教师447人。1987年学校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有教学班10个,学生412人,函授学员518人,教职工69人,其中高级讲师7人,讲师15人。同年,该校被评为安徽省教育系统“教书育人”先进集体和安徽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
二、职业教育
明洪武年间,邑人黄希鲁曾在县城西指廪坊执教“医训科”。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县城创办私立工业传习所,传授制造洋蜡烛及肥皂等简单化学工业技术。
民国元年(1912),桐城中学内开设蚕桑科,按甲种实业学校办理。后又开办习艺所。民国17年,邑人姚孟振、孙闻园在县儒学旧址创办集成女子初级职业中学。民国18年春,桐城中学习艺所改为高中部。同年在县城南门外吴越烈士祠(今县农科所)建县立乙种农业学校,民国23年,因经费困难停办。民国25年,宏实小学校内设职业补习学校,置有纺织木机6架、织袜机5部、缝纫机2部,并设有农场,让高年级学生实习,以掌握职业技术与技能。民国28年,宏实小学经省教育厅批准,改为私立宏实初级职业学校,校址在孔城镇农仓,设农业、染织两科,后因经费短缺,专办染织一科。同年,设于境内的省立二临中内设职业科1班,址在黄甲铺黄氏享堂。民国30年,为避日机空袭,宏实初级职业学校迁至鲁*山倪氏宗祠,实习场地在镇谼庵,有染织科3班,学生99人(女生23人),民国34年迁往枞阳七里头,1949年停办。
民国33年秋,西乡陶冲驿叶乐群集叶氏族公租,创立私立通惠高级商业学校,校址在桐西牛栏铺,招收会计科1班,学生35人。次年春招银行科1班,学生25人。民国36年上学期,全校有高级班4个,初级班1个,学生176人,教职员22人。7月,县教育科派督学前往主持毕业会考,成绩合格的首批毕业生35人。1949年秋,与芜湖商校合并。
民国35年,县桂林方氏宗族捐献公租,创办私立惠远高级工业职工学校。9月,招收高级工程科学生66人,初级纺织工程科学生61人,有教职员14人。1949年2月停办。
1958至1960年,在大跃进形势影响下,县内先后办起桐城县初级农业学校、桐城县卫生学校、桐城县茶校和林校等。桐城县初级农业学校学制三年,校址在吕亭公社平坦大队。1958年秋,首批招收学生4班198人,有教职员工13人。主要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农业知识、生产劳动等课程。次年夏,又招收新生4班400余人。1960年改为业余学习,学生全年学习4个月,其余时间回生产队参加劳动。1962年7月停办。桐城县卫生学校由卫生局于1958年12月创办,址在原天主教堂内,有专职教职工8人,兼职教师由县内各医疗单位临床医师担任。次年春首次招生65名,1960年招收学生120人。学制初级班一年,中级班二年。1961年停办。桐城茶校和范岗林校由县农业局创办,茶校校址在红庙公社十八里岗茶场,林校校址在铁铺公社沥水大队,均为半工半读,1961年停办。此外,县内尚有由公社兴办的9所农业中学,共有13个班,在校学生476人,专职教师52人。1962年,撤销7所,保留2所,计3班,学生54人,教师5人,农工3人。1963年,范岗农中(即老梅农中)收归教育部门管理。
1964年秋,在县城西门三里街,创建中等农职业技术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100人,学制4年,毕业分配任公社农业技术员,有教职工11人,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农技训练等课程。当年,全县还办起农业中学12所14班,学生489人。农业中学在校学习时间全年为5至6个月,均为半耕半读。“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中部分停办,部分改办为普通初级中学。
1971年,县卫生部门开办“五·七大学”卫训班,学制一年半,其中理论学习、临床见习、医疗实践各为5个月,培养乡村医师550人。1972年,卫训班招收学员15名,学制2年,后多分配在县医院任护理工作。
1983年7月,县政府决定将县第三中学改为高级职业中学,同年将金神高中改为金神高级职业中学。翌年秋,又将孔城、黄甲两所普通高中分别改为孔城高级职业中学、黄甲林业职业中学。共招收新生4班,学生200人,因地制宜开设作物栽培、林果等专业知识课。同时,又将龙眠、老梅两所初中改为茶业职中和农业职中。同年,增设桐城县卫生进修学校,址在沿河东路,有教职员5人,兼职教师37人。至1987年,共培训学员1.62人。1986年,县教育委员会内设职业教育科。1987年,全县有高初级职业中学6所,共有教职工213人,教学班38个。开设商业会统、工业民用建筑、无线电、教学仪器管理、工业企业管理、经营管理、化工、农学、林果、作物栽培、茶叶等11个专业。
(附)桐城高级职业中学简介
1979年秋,在县城龙眠河东畔创办县立第三中学,招收高一新生3班158人。1983年,桐城县第三中学改为桐城县高级职业中学,当年招收商业会计、统计专业新生94人。后相继开办会计统计、无线电、工程建筑设计、家电、仪器管理、经济管理、工业企业管理7个专业。专业课教学由本校专业课教师和邻近学科教师以及聘请的校外会计师、统计师、工程师担任。各专业毕业生由学校安排40天对口实习。1986年该校始有首届毕业生,至1987年,共有毕业生140人,其中对口录取至徽州师专、马鞍山商专3人,参军19人,招干10人,其余均安排到企、事业单位就业,90%以上毕业生能学以致用。
1987年,桐城高级职业中学占地面积1.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270平方米,其中实验大楼面积1385平方米,内设煤气表配件工厂、商店、家电维修部、理化实验室、职业技术培训班等。有教学班10个,其中职业班4个,中专班4个,无线电培训班2个,计有学生452人,教职工91人(含工人和营业员),其中高级教师2人,一级教师11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