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书店
县内第一家书店为私营文林书社,开设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座落县城南门胡家井,店面一开间,上架图书5千余册,店主沈子成。民国5年(1916)曾留学日本的吴竹其在城内衙前创办桐城商务印书馆,为上海商务印书馆在桐城的发行机构,年销图书约3万余册。后相继开办的有瑞华阁书局、文苑堂书店、华中书店、中华书局、交通书店、鼎新书店、新新书店、开明书局等,所售书籍多为私塾读物,如《三字经》、《千字文》、《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四书”、“五经”以及章回小说、史书、工具书、古典文学读本等。“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各书店开始出售《苏曼殊选集》、《郁达夫全集》、《雨丝》、《东方杂志》,蒋光赤的《鸭绿江上》,郭沫若的《落叶》,冰心的《超人》等。
1949年9月,县新华书店开张营业,店址设在东门外私营交通书店隔壁。1951年迁址南大街,1958年迁址广场西侧,1967年在和平路兴建楼房一幢,面积400平方米。县新华书店主要经销县内中小学课本、领袖著作、一般图书及宣传画等。1951年,该店发行毛泽东画像10万张、《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3500册、《毛泽东选集》首卷322册。1952至1953年,为配合宣传贯彻婚姻法,书店发行《婚姻法图解通俗本》、《婚姻法通俗讲话》、《婚姻法特辑》、《自由婚姻美满幸福》等画册12种6200册(张)。1955年,为指导县内农业合作化运动,发行毛泽东主席有关文章单行本4.5万册。1956年,县新华书店在农村建立图书发行网点,并与区、乡供销社签订售书合同。书店内设农村股,负责农村图书供应、展销、征订、送书以及指导供销社图书代销发行等工作。60年代初,县新华书店先后与文化馆、总工会、桐城中学等单位签订购书合同,为他们提供所需新书。“文化大革命”中,大部分名著被斥为毒草禁止发行,书店以发行马克思、列宁、毛泽东著作为主,采取公款购赠,会议赠发等形式发行,干部、职工基本人均一套,多至数套。1977年后,图书发行工作逐步走上正轨。1978年发行《数、理、化自学丛书》237套,并陆续购进发行各种中外文学名著、科技、少儿等图书及年画。1980年,县新华书店对科技图书、历史地理等类书籍实行开架经营。同时对农村发行网点进行规划与调整,全县确定常年和季节售书点74个。1984年全县农村发行图书总额31.16万元。1984至1986年,县新华书店投资8.57万元,先后增设孔城、范岗、双港、益智4个直属书店。1986年,县新华书店门市部陈列书架和玻璃柜台各13乘。图书按政治哲学、文学艺术、文化教育、历史地理、自然科学、农业技术、工业技术、医药卫生、综合参考9类敞开上架。当年全县发行书籍290.4万册,销售金额150.2万元。1987年县新华书店下辖书店(门市部)5个、农村发行网点3个,专业发行人员6人,社会发行人员72人。年发行各类图书、图册339.44万册,金额177.4万元,实现利税9.94万元。
二、图书馆
桐城典籍较为丰富,旧时多收藏于民间。书香门第,大都“家藏万卷”。明末潘江,经史子集,收罗殆遍,并为寒士敞开,奖掖后学。清末萧穆,自奉菲薄,但闻有孤本,必重金罗致,藏书之丰,为冠一时。潘江后裔潘田,亦为藏书大家,他在发掘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将乡先辈所著书目、内容提要,悉心考证,编成《桐城艺文稿》。民国35年(1946)县“文献委员会”即以此书为根据,按图索骥,在全县发起了征集文献活动。清末,县内有桐城中学堂图书馆一座。民国35年,驻桐城广西军在县城西门外桐城中学后山之麓,袭安徽省主席李品仙(鹤龄)之号,建“鹤龄”图书馆,不久倒闭。后县民众教育馆开办“图书馆阅览室”,每天接待读者数十人,为当时县城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1955年始,部分学校、机关和社会团体相继建立图书馆、室。“文化大革命”中,大部分图书列为禁书被焚毁,其中县图书馆、桐城中学图书馆被焚毁书籍10万余册。1978年后,图书工作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至1987年底,全县重建新建图书馆、室150多个,总藏书约40余万册,其中藏书万册以上的图书馆主要有:
桐城中学图书馆创办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原名“半山阁”。桐城解放前夕,仍有藏书5万余册,其中古籍近万册,为桐城教育系统藏书最多的一个图书馆。“文化大革命”中,所藏图书被当作废纸变卖,有的被当众焚毁。1978年,桐城中学恢复为省重点中学,开始修建图书馆,购买各类书籍,藏书以每年数千册递增。1987年,新建图书馆大楼建筑面积580平方米,设有藏书室、借书处、阅览室、办公室。有职工5人,藏书5.8万册,报刊180多种,并有中国人民大学情报信息中心复印资料10余种。馆内编有分类目录,供读者查阅。全校持证师生1200余人,每天接待读者500余人次。
县图书馆1949年8月,县人民教育馆内设有图书室,配有专职人员,对社会开放。1964年析出,单独成立图书馆,馆址在县城操家巷。1968年,图书馆复并入文化馆,改称图书室。1978年,恢复图书馆建制,馆址座落于县城和平路西侧,与文化馆毗连。1982年,县地方财政拨款建成两层楼房一幢、平房9间,占地985平方米,建筑面积670平方米。有书库、借书室、阅览室、咨询室、办公室等。1987年有职工8人,其中有中级职称的3人。馆藏书籍3万册,其中古籍1.1万余册。所藏图书,均按图书分类法进行编码分类,持证读者2700余人,日接待读者80余人次。在高桥、中义、吕亭、白马乡设有4个图书流动站,为农村读者提供方便。当年,县图书馆被安庆地区文化局授予“先进集体”称号。
工人图书室1985年,县工人文化宫内设工人图书室,内有藏书室、阅览室、借书室,配有专职图书管理员。1987年,该室藏书10800余册,均按图书分类法编码分类,持证读者1000余人,日接待读者200余人次。
三、档案
民国时期,县内档案由县政府秘书室管理。民国30年(1941),县政府下令各科置管卷室(案卷),并派员整理,保管档案,以备查考。解放前夕,国民党败退时烧毁。
解放后,县民主政府将电信局、邮政局,公安局、法院等单位的档案全部接收,上交省公安厅和省档案馆。1956年4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档案工作的决定》,县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设档案室,保管自身案卷和全县各区、乡及县直单位档案。1958年10月,成立桐城县档案馆,馆长由县人民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任,配档案员2人,有库房2间,36平方米,木架24张,木橱55乘,当年首批接收县委、县人委及各区、乡、县直单位档案15109卷,接待查阅档案者842人(次),调阅档案867卷(次)。其后为搜集散落在民间的资料,县档案馆派员到黄甲、花山等革命老区征(收)集革命历史资料40余种,其中有“民国三十七年桐、潜县爱国民主第二区政府布告”、“桐、潜县第一区干队人员名册”等。此外还收购其他历史资料30余种,收集社会及档案馆编写的资料35.9万余字。60年代初,县内档案管理机构普遍建立,全县有档案室117个,其中县直44个,区社73个,配有专、兼职人员104名。1960年,县档案馆库房迁至张氏贤良祠,面积扩大至126平方米。1964年3月,库房迁到县委后楼,面积190平方米。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桐城中学档案室首被冲击,档案皆毁。其他部门档案亦受损。1968年县档案馆、县委组织部、公安局三部门的档案转移至黄甲区汪河乡汪氏宗祠。1971年搬回县城。1975年8月,成立县革委办事组档案小组,主管档案工作。1978年,购铁质档案橱10乘。1979年,恢复县档案馆。1980年3月,成立县档案局,与档案馆合署办公,有职工7人。全县建立基层档案室128个,配有专、兼职管理人员,其中专职人员33人。1985年县财政局与省档案局投资,在县委大院内兴建三层档案楼一幢,面积856平方米,为框架结构,其中二、三楼为库房,一楼为办公室。1987年,库房有橱架164乘,并配有消防设备。
1979至1987年,县档案部门共接收各类案卷12177卷,按历史档案(含旧政权档案、党群系统档案、政府部门档案)和永久、长期,短期档案等期限分类;按档案进馆时间编号,并编制卡片、索引、案卷目录、档案馆全宗名册、馆藏档案分橱登记表等共300余册以利查阅。先后接待查档者4316人(次),调阅档案21173卷(次),为编史修志、落实干部和土地房产政策提供了凭证和资料。1987年,县档案馆共有档案117个全宗,21443卷。其中建国前档案464卷,建国后文书档案15745卷,科技档案70卷,其他专业档案5164卷,声像档案13盒,照片714张。在建国前的历史档案中有明“桐城县邑图”,清重修桐城文庙的设计、施工图,以及《大清地图》、《长江流域地图》等历史地图及名人墨迹。其中《大清地图》曾于1962年中印边境反击战时,被国家有关部门调阅。保存的地方资料有6大类,一是清道光版《桐城续修县志》,民国25年(1936)《桐城县志略》、以及《桐乡书院志》、《孙捐义仓记》等地方史志资料;二是《方密之先生年谱》、《姚鼐年谱》、《桐城人物传》、《桐城耆旧传》、《龙眠杂忆》以及县内一些历史名人的著作等地方历史图书资料;三是《桐城革命斗争史初稿》、《渡江战役二野司令部在桐城》等革命历史资料;四是《桐城报》、《民权报》、《大公报》等报纸资料;五是《龙眠文艺》等文艺资料;六是历届党代会、人代会照片和录像电视片,以及部分水利工程照片等。

下一篇:第六节 地方志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