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戏剧
清末,桐城籍京剧表演艺术家杨隆寿已成为盛极一时的梨园世家,其父杨福源曾为升平署戏师,其子杨长喜、孙杨盛春、曾孙杨小春均工武生,技艺精湛。诸婿亦梨园名人,外孙梅兰芳为一代京剧表演大师。
黄梅戏是桐城主要剧种,丰厚的艺术土壤,培养出一代名师。清末民国初,彭小佬、袁大头、姚观应等“三月黄”戏班,就塑造出众多的农民和小市民人物形象。民国25年(1936),桐城黄梅戏艺人琚光华、张精明、杨志友、汪元甫等曾在上海大世界演唱黄梅戏.颇受观众欢迎。建国后,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把黄梅戏艺术推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她唱腔明朗流畅,甜润柔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表演严肃认真而又不拘一格,善于吸取京剧、越剧、评剧等姐妹艺术之长而自成一家。她先后主演了《小辞店》、《天仙配》、《女驸马》、《春香传》、《刘三姐》、《碧玉簪》、《江姐》、《三八河边》等50多个剧目,细致地刻画了每一角色的不同风貌和性格。县内还先后培养了张云风、许自友等一批优秀的黄梅戏演员。
50年代,县内戏曲表演以宣传婚姻法、农业合作化等为主要内容,当时演出《柳树井》、《两兄弟》、《春风吹到诺敏河》等现代戏20余个,并改编移植《秦香莲》、《卓文君》、《点大麦》等传统剧目。“文化大革命”中,县剧团移植样板戏《沙家浜》、《红灯记》等剧目。1977至1987年,县黄梅戏剧团先后整理传统剧目37个,上演《逼上梁山》、《白蛇传》、《窦娥冤》、《哑女告状》、《王熙凤与尤三姐》等大型古装戏36个,其中《逼上梁山》、《白蛇传》,分别连续上演40余场,均座无虚席。
剧种黄梅戏为县内主要剧种。其它有目连戏、徽剧、倒七戏、话剧、歌剧等,但现已绝少演出。
目连戏是历史悠久的古老剧种,亦称“花台戏”。一般在每年秋收之后,为驱邪消灾、敬神祈安,由里甲搭台筹资演出。戏台造型宏大壮观,多依山坡地势,加土筑基,台面约2丈见方,台身分上中下三层,高数丈,前沿用竹木扎成多脚牌坊式,糊以彩纸及“目连救母”等戏画。目连戏一般演期七天,日夜演出,白天唱“平台”(即徽戏等),晚上演“正戏”(称“大目连”)。演正戏时,牌坊扎框内点燃蜡烛360余支(若闰年则增加),以求来年“日日平安”。届时光烛九霄,遥望如火树万株,故曰“花台”。目连戏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演出耗时耗资。建国后绝迹。
徽剧原称徽调。明崇祯年间。张献忠农民起义军来桐城,军中有不少演戏的优伶,陕西秦腔亦由此流行境内。后与本地曲调“桐城歌”结合,受弋阳腔的影响,形成新的声腔“高拨子”,再经百年融合与演变而成“徽调”。县内代表班社有孔城汪家争、汪家友兄弟的“东路班”和徐家河储家“四喜堂”的“西路班”。“四喜堂”历几代掌门,工夫戏颇著特色。时有“文戏唱不过陈磨匠(怀宁人),武戏唱不过四喜堂”之说。清乾隆以后,徽班部分进入北京,其余流入全省各地,县内徽剧衰落。
倒七戏又称庐剧。民国初年由庐江、舒城等地传入县内孔城、大关一带。以方大结子的倒七戏班影响最大,生旦净丑各有特色。在观众中曾流传着:“方各富的花旦扭得真彻。赵老小的小生腰似细篾,吴棉匠的老生脸象锅铁,王大头的小花脸会讲会说。”30年代后,黄梅戏兴起,桐城倒七戏逐步为黄梅戏所取代。
话剧又称文明戏,30年代初传入。抗日战争初期,方珂德、方言、舒芜、孙祥凝、姚伯将、慈昌淦等青年知识分子,组建“话剧组”、“话剧队”、“话剧团”,上演田汉、曹禺、夏衍等进步作家的剧本,鼓舞民众抗日。民国35年(1946),孙祥凝等人从大后方返乡,在县城组成“青年艺术剧社”,演出《雷雨》、《北京人》等剧。不久,青年剧社被国民党解散,话剧停演。
歌剧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二野文工团在桐中操场始演歌剧《白毛女》。50年代初,城关、孔城建立“教师剧团”,演出歌剧《王贵与李香香》。
黄梅戏初称黄梅调,是县内主要地方剧种。早在清末,即有彭小佬、袁大头、姚观应等“三月黄”戏班,活跃在桐、怀、潜一带。稍后,琚光华的“双喜班”饮誉一时,足迹踏遍沿江两岸。由于戏班中有不少艺人来自徽班和京剧班社,故常有“京徽合演”、“京黄同台”的串剧出现,深受戏剧爱好者的欢迎。黄梅戏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创造,特别是严凤英的卓越贡献,已发展成为影响海内外的全国五大剧种之一。
黄梅戏的角色行当,最初只有“独角戏”、“两小戏”、“三小戏”。人少,情节简单。本世纪初在桐城西乡出现了过渡形式的“串戏”,即将各自独立又互有联系的几曲小戏串在一起演出,渐渐有了“正生”、“正旦”和“老丑”等行当。整本戏产生后,行当多以生、旦为主,兼顾丑行。20年代,黄梅戏的脚色分工被归纳为“上四脚”和“下四脚”。“上四脚”是正旦(青衣)、老生(白须)、正生(黑须)、花脚;“下四脚”是小生、花旦、丑脚、老旦。多数整本戏以花旦、小生为主,青衣、老生基本上是配角,小丑、老丑、彩旦的戏份量更轻。
黄梅戏的身段与特技本无定法,从民间歌舞和日常生活中模仿、提炼而来。如其中有纺纱、织布、绣花、担水、点麦、推磨、补缸、行船等动作。30年代后,桐城“双喜班”中才有水袖、云帚、髯口、甩发等基本身段。黄梅戏的特技一般有“跌卜”、“屁股坐”、“抢背”、“僵尸”、“乌龙绞柱”、“滚团”、“摆子”、“上还魂床”、“单腿独立”等。
桐城黄梅戏唱腔富有罗岭、青草等地民间小调的韵味,分主调、彩调、花腔三类。主调有平词、火攻、二行、三行等,均有男、女腔之分,是整本戏中常用的唱腔。彩腔的基本结构是由四个乐句组成的单段体,欢快、流畅、甜润、优美。旧时,多用此腔向观众“讨彩”,现已成为黄梅戏中一个重要的腔系。花腔是对小戏中唱腔的总称,曲调生活气息浓,接近桐城地方小调,调门丰富,宫、商、角、徵、羽俱全。
剧目桐城历代均有文人参与戏剧创作。明代较为有名的有阮大铖的《燕子笺》、《春灯谜》、《双金榜》等。清代以后更不乏其人,传存的剧目颇多,较有影响的几种如下:
《珊瑚鞭》清初传奇剧本。写明景泰时太常卿白玄之女红玉与其表妹梦梨共嫁金陵才子苏友白之事。因苏友白以家传的珊瑚鞭策马,故为剧名。《中国戏曲曲艺辞典》称此剧头绪纷繁,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剧作者胡业宏,字屺堂,号新丰山人,桐城人,清乾隆时举人,曾任赵城(今山西洪洞县)知县。性豪放不羁,灯筵举席,把酒赋诗,挥金如土,极才人潇洒之致。著作尚有《艺塘诗钞》等。
《兰桂仙传奇》清代传奇剧本,取材于嘉庆年间宫氏双孝娥的真实故事:安徽怀远人富绮岫,在任南笼知府时病故,其妻孙氏又重病在床,有女兰芳、桂萼精心侍奉汤药,刺指血书佛经,割股肉疗母疾。母死后,两女尽孝同缢。作者据此增加了神话色彩,剧情起自佛祖龙华大会,兰仙、桂仙迟到,司孝天神为报答宫氏前世之恩,遂将兰、桂二仙谪生于宫氏一门,直到兰芳、桂萼魂返天庭,还职加封止。从“仙饯”到“仙圆”共20折。悲剧题材,伴以神话,增加了“悲欢离合”的气氛。剧作者左潢,清乾、嘉间桐城人、左光斗侄孙,曾任云阳司,自称“散人”,“落魄江湖近三十年,粗知音律。”剧作还有《桂花塔》等,皆收藏于省图书馆。
《打烟灯》30年代初由艺人根据真人真事整理后搬上舞台。剧情描写富家子弟穆大寿因吸鸦片荡尽家产,不能自拔。正当瘾发难熬之时,烟馆老板邢运道又来讨帐,纠缠不休。穆妻钱惠英说好话给穆解围,并借此机数说烟害,恰巧好友司贤礼也来规劝并告知街上贴了禁烟的告示。在妻子之情、朋友之义、政府之威的感召下;穆大寿悔恨交加,一拳打掉了烟灯。由于其时鸦片为害已久,此剧切中时弊,所演之处反映强烈。
《遗祸》新编大型古代悲剧。描写恶吏祝安乘县令文孝思升迁知府之际,接受贿赂,私释在押重犯张伦。文上任途中被张犯截杀殒命。祝安面对此情,又施毒计,由张伦冒名顶替,走马上任。继后又骗来文的夫人苏玉蝉及其妹苏玉娟。玉蝉遭张犯凌辱后自缢身亡,玉娟已察奸情并作好揭露和反抗张伦的准备,适两江总督崔绍祖来此巡视,祝安为保存自己,又借刀杀人灭口,图谋除掉苏玉娟和张伦。崔绍祖明知有诈,但为了自身利益,只好将错就错,不予追究。全剧环环紧扣,险情迭生。由徐启仁、汪福来编剧,县黄梅剧团演出,省电视台电视录相。
班社与剧团经历时间较长、规模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彭小佬班、双喜班、大众剧团、县黄梅戏剧团等。
彭小佬班因班主外号得名。彭小佬,原名彭鸿华,字善庆,西乡青草塥(今青草镇三星村)人。清末民国初因业瓦工而广交艺人,继而拜魏老三、高成章等学唱黄梅调,邀旨趣相投者,逢年过节,围圈献演。黄梅曲调清新优美,乡情浓郁,因而风靡四乡。光绪二十年(1895)前后,彭鸿华正式邀人组班,在本地和怀宁、潜山乡村演出。从“围子戏”到“门板台”,从“踩地盘”到“三打七唱”,彭小佬班越唱越红火,很受乡村观众欢迎。彭鸿华病故后,由其长子彭正身掌班。彭正身“行行不挡、六场通透”,尤精小花脸,演出更盛,每年仅春、秋两忙之际稍作休息。主要演员有花旦蒋根福、正旦李大发、小生汪少明、花脸彭正身等。该班历时40年,父子两代掌班。民国27年(1938)后解散。
双喜班民国8年(1919)冬,桐城民间艺人汪文秉(箱主)和琚光华(挑梁花旦)合股组建于潜山龙井关,成员有吴汉周、柳法坤、梁宝善、琚诗云、江贵诚等10余人。不久,汪文秉因意见不合卖箱退股;班子由琚一人带领。琚年少气盛,率先制定了“十大班规”,实行以艺计酬的“厘头分帐”和“十厘起私”制,让最卖座的艺人享受最高的报酬。请来京剧名优刘玉义传艺,请琴师汪元甫以京胡托腔,开黄梅乐器伴奏之先河。移植《玉堂春》、《乌龙院》、《双槐树》、《莲花庵》等京剧为黄梅戏。“双喜班”由此名声大振,在桐、怀、潜及贵池、舒城、六安等地倍受欢迎。民国22年,该班应丁永泉、潘孝慈之邀,在省城安庆“新舞台”登台演出。此间,琚光华等又作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利用“带彩”、“水袖”等手法,增强演出效果;减少后台“帮腔”,突出演员个人演唱风格;取消锣鼓过门,代之以乐器伴奏,适应了城市观众的欣赏需要,演出获得成功。民国25年初,“双喜班”首闯上海滩,在“冒险家的乐园里”演唱黄梅戏。他召集名流精萃,租来高级衣箱。演员阵容庞大,技艺高超,有张精明、琚诗云、李正清、杨志友、李介谋、汪元甫、丁永泉、潘孝慈、柯砚秋、查文艳、王剑峰等30余人。演出首先得到了皖、鄂籍乡亲们的支持与欢迎,锦旗、挂匾布满舞台上下。抗日战争爆发后撤回。至民国35年,黄梅戏高手、名角几乎全集于“双喜”。琚光华此时已双目失明,但凭着“双喜”的强大凝聚力,他仍然带班流动演出。民国36年6月,“双喜”到达铜陵大通镇,人称“三大坤角”的严风英、丁翠霞、桂月娥加入演出行列;日夜轮番演出,场场爆满。桐城解放后,“双喜”部分成员参加了县大众剧团,其余也先后为各地剧团所录用。1956年琚光华应聘至江西彭泽县黄梅戏剧团。
大众剧团1949年2月7日,桐城解放后的第三天,黄梅戏老艺人琚光华受副县长叶树生的委托,邀人组班。翌日,琚与其弟琚诗云赴老梅、练潭等地,请来章守宽、丰峣山、张云风、杨之芳、琚诗贵等十几人,于12日在县城万人大会上演出《珍珠塔》、《荞麦记》等剧。3月,县大众剧团诞生,为民办官助半专业性演出团体,县民主政府拨款修缮了县城胡家祠堂作为演出场地。后有京剧艺人张传鸿和黄梅戏艺人潘璟琍、胡玉芳、潘泽海等参加,力量不断加强。同年为南下的刘、邓大军演出了大型历史剧《李闯王进京》。1950年,大众剧团开始戏剧改革,排演了《借红灯》、《嫁衣恨》、《渔夫革命》、《满江红》等十几个新剧。1951年春,剧团开始巡回演出。麻彩楼、傅明东、傅明霞等此时加入。大众”,在贵池首场演出现代戏《罗光明》,由于故事源于该地,轰动了整个县城。1952年6月,“大众”到青阳县演出,青阳县领导待之以礼,并要求“大众”留在青阳,经省文化厅斡旋,桐城县委同意“大众出嫁”。同年9月改名“青阳剧团”。
县黄梅戏剧团组建于1952年,为县办集体所有制地方戏剧表演团体,有职工24人。自1953年始,县黄梅戏剧团陆续上演《柳树井》、《滨海激战》、《刘胡兰》、《红松林》、《江姐》、《芦荡火种》等几十个现代戏。其中《刘胡兰》在合肥演出后,《安徽日报》曾作专题报道。后又相继在武汉、上海演出,获奖旗61面。县黄梅戏剧团先后为省、地黄梅戏剧团和江西湖口、都昌等县剧团输送优秀演员10余人,为黟县、肥西等县剧团代培青年演员10余人,并先后派出60余人到省、地艺术学校和艺术训练班学习深造。“文化大革命”期间,剧团大部分戏曲服装被造反派焚烧,剧团易名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专事语录歌、“忠”字舞及一些小戏曲的演出,并一度弃“黄”(黄梅戏)学“京”(京剧),1970年剧团上演京剧《沙家浜》。1977年后,黄梅戏剧团恢复,先后上演《逼上梁山》、《白蛇传》、《窦娥冤》等大型古装戏36个,其中《逼上梁山》连演47场,场场爆满。文化部长黄镇曾来该团观看演出。80年代,电视逐渐普及,戏曲观众锐减。剧团在舞台综合艺术上进行创新,先后排演《七仙女送子》、《猪八戒招亲》等剧,赢得了不少观众,并应邀到江西、湖北等地演出。该团还自编自演大型戏曲l0余部、小型戏曲数十部,参加省、地文艺会(调)演10余次,多次获剧目、导演、作曲、舞美奖。有的剧目还被省电视台播放或由文化部门灌成唱片发行。1987年该团编导、舞美、作曲等专业设备齐全,有演职员54人,其中被授予初级和中级职称的16人。
演出场所民间演戏场所不定,多为临时搭台,演后即撤。比较固定的专用场所建国前主要有黄甲古戏楼、抗建剧场、胡祠剧场等。建国后,则以桐城剧院最具规模。
黄甲古戏楼座落在黄甲区唐家湾彭家祠堂(现为黄甲高级职业中学)内。该祠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前后三进,戏楼在祠堂的第一进第二层,楼高8米,进深3.5米,长14米。居中明间4米,雕梁画栋,为演出台口。两梢间均5米见方,是鼓手和琴师伴奏及演员候场之所。清代及民国时期,每逢喜庆,由族长主持、族人出资,邀班在此演出徽剧和京剧。戏楼除挑廊和楼板稍有毁坏外,其余基本完好,为县内仅存的一座清代戏楼,唐湾乡政府已拨款加以修缮和保护。
抗建剧场民国27年(1938),日军侵占安庆后,大批难民逃到桐城青草塥,一时各界人士云集,工商各业汇聚,文化生活亦随之活跃。1939年春,“集成药房”老板郎克明在青草建立安庆难民协会,并于青草镇水西门搭起一座茅棚戏院,名“抗建剧场”。四壁竹编泥糊,茅草结顶。门前设售票处,门票分特座、正厅、立看等,内设长木条椅座席,可容观众五、六百人。台上5盏汽灯照明,台下有热毛巾和盖杯茶服务。安庆“曹六二”班、怀宁“全福堂”班以及桐城的“双喜”、“大四喜”等班社,均先后来此演出。京剧、黄梅戏、文明戏轮番上演。著名演员丁永泉、查文艳、张传鸿、周鸿奎、赵翠英、吴湘云等在此登台献艺。抗建剧场为宣传抗日救国,活跃战时文化生活,提供了很好的场地。抗战胜利后,人去场空,成为竹木柴炭交易所。
胡祠剧场位于县城西大街南侧,系胡氏宗祠。民国29年(1940)前后开始有戏班在此演出。光香九、侯玉来等富户出资在祠堂内搭戏台,设置长板凳,可容观众近币人。民国32年前后,国民党驻军在祠堂内安置靠椅,茶几、火宕,后又安装发电机。京剧、黄梅戏、倒七戏等都在此演出。名艺人丁老六、丁翠霞、桂月娥、张云风、李文奎、琚光华、花美兰、花玉兰等先后在此演出《济公传》、《白蛇传》、《哪吒闹海》、《小辞店》等传统剧目。民国35年解放战争开始后,胡祠剧场为国民党军队的马厩和关押壮丁的场所,1949年后又恢复为剧场,1954年因房屋陈旧被拆除。
桐城剧院1954年胡祠剧场拆除后,遂在县城文庙西侧新建人民剧场。1976年移址县城东南重建新剧场,名桐城剧院。1979年1月落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占地5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40平方米,是80年代初安庆地区规模最大的县级剧场。正面是柜形直立门楼,门前场地开阔,大门两侧是宣传橱窗。前厅宽敞明亮,可供观众幕间小憩。观众厅及楼座设翻椅1319张,厅内自然通风,并有电扇调温。舞台宽12米,深14米,副台宽敞适用,大幕、天幕、边条、台毯、乐池、扩音、供电设备齐全,并配有小型发电机,以备急需。舞台与后台设有隔音廊。该剧院为县黄梅戏剧团专用演出场所。1982年以后,剧场曾接待过中影乐团、前线歌舞团、天津曲艺团、泉州木偶剧团省黄梅戏剧团、《西游记》剧组等文艺演出团体。著名演员侯宝林、谢芳、王少舫、马兰、常宝霆、白全福等亦先后来此登台献艺。剧院还设有舞厅、电子游艺、投影录相等场所和设施,提高了使用率。
戏剧轶闻桐城戏剧轶闻颇多,或述本事,或阐哲理,庄谐有度,寓意深刻。
张献忠在桐城演戏祝寿明崇祯十三年(1640),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军与明朝左良玉部在桐城数次激战,因城坚守固,久攻不克。九月十日,张献忠三十岁诞辰,驻扎在县城外五里处的起义军举行了颇具规模的祝寿活动,各营将领云集,“碗酒大肉席地”,“称觥上寿”,并有梨园子弟侑觥演出《过五关斩六将》、《韩世忠勤王》、《尉迟公三鞭换二简》三出戏。“三奏既毕,八音复举,美人歌舞,杂陈于前。”堂上还挂了两副寿联:“天上命明君,曾见黄河清此日;人间寿新主,争似嵩岳祝千秋。”辟江左以奠基,欢同万国;跨海内而定鼎,寿祝千秋。”
桐城不演《乌金记》传说清乾隆年间,桐城北乡巨富王于旺之女王桂英出嫁,以祖传乌金作陪嫁,洞房花烛之夜,新郎李仪春被人杀害,乌金被盗走。桐城知县断定此案为奸杀,遂将王桂英和她在娘家时的教书先生周明月锁至县衙,屈打成招,问成死罪。明月之妻陈氏为夫雪冤,挺身而出,奔走呼救。其夫同窗好友吴天寿也鼎力相助,陈氏并以身殉,惊动南京总督过问此案。经桐城知县重新勘查,历时十载才在江西将真凶雷龙抓获,冤案至此大白。民间艺人据此稍加编排,在邻近庐江、舒城、怀宁、潜山等县到处传唱。至清光绪年间,基本上定型为《乌金记》剧本。由于此剧揭露了桐城昏官的丑恶形象,为旧时桐城县历届县官所忌讳,不准在桐城上演,故有“桐城不演《乌金记》”之说。
戏台楹联桐城旧俗,有戏必有台,有台必有联。在戏台两侧,配上戏联,既造成演出声势,也平添几分雅气。
清末的一个中秋节在县城戏台上贴的一副对联为:“生体面、旦体面,谁人不爱体面;月团圆、戏团圆,大家回去团圆。”
有的戏联,还紧扣剧情,使观众观联知戏。如:“谁不爱风流,瞧赵翠花身材袅袅,仪态婷婷,偶逢郊野来游,吴三保当然高兴;人都贪热闹,看张二女相貌堂堂,言辞了了,只要竹山顺利,余老四何致反情。”抗日战争期间,悬挂在县城胡祠剧场的一副戏联,颇能引人深思:“一样灯光一样月;有人歌舞有人啼。”
桐城农村丰收社戏悬挂的戏台联有:“坝头浪静,水面波平,百姓庆安澜,宁鸡犬,话桑麻,依然杨柳长堤,家室臻臻,一片云烟笼岸北;叶醉丹枫,花疏红蓼,同仁欣报赛,鼓铜钹,敲铁板,奏罢阳关三曲,余音沓沓,几番风景到江南。”
1949年2月,文庙广场举行庆祝桐城解放大会,由琚光华剧组演出《荞麦记》等黄梅戏。副县长叶树生为戏台撰联曰:“解倒悬苦,庆演黄梅,金鼓响连天,喜效尧民歌击壤;做主人翁,欢呼胜利,管弦声动地,支援勇士渡长江。”
二、电影
发展概况民国22年(1933),国民党驻桐城军队曾放映黑白无声影片,供军政官员内部欣赏,此为县内电影放映之始。民国31年前后,相继有少数黑白有声影片露天放映。
1951年冬,皖北行政公署电影队定期来县内巡回放映,第一部同观众见面的是黑白有声影片《翠岗红旗》。1956年,省文化部门将所属40队、72队、126队分配到桐城,组成县属三个放映队在城乡巡回放映。1957年,县电影俱乐部成立,以县城人民会场作为固定放映场所。1959年,首次放映彩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1960年,为改善边远地区群众文化生活,县政府决定将县属三个放映队分别下放到杨桥,青草、大关三个区。1965年5月,县电影管理站成立,对全县电影事业实行统一管理。同年9月,县电影俱乐部改为县电影院,全县放映单位已发展到10个,实现一区一队。“文化大革命”期间,大批优秀影片禁映。1978年以后,电影事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放映设施得到改善。当年首次放映宽银;幕电影《追捕》。1980年,县电影管理站改为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982年,全县放映单位;发展到53个。1984年,全县放映电影1.9万多场,观众1200万人次,创县内电影放映最高纪录。1985年国庆节,首次放映立体影片《快乐的动物园》。1987年底,全县拥有电影院5座,影剧场48个,电影队20个,专业人员280余人,电影放映出现了国家、集体、个人三种不同的经营体制。
电影公司1965年成立县电影管理站,址在公园路。1980年,迁址和平路,建办公用房790平方米。同年县电影管理站改为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为企业单位,实行独立核算,经济承包;内设业务、技术、计财股和公司办公室,辖新安电影管理站、桐城电影院、孔城电影院等单位。县电影公司还先后撤回全民放映队10个,充实电影管理机构和几个主要电影院。1984年,由公司直接经营和与公司有业务联系的放映单位71个,基本实现了一乡一队。部分区乡放映队新建影剧院,实现由室外包场到室内售票的放映。当年,公司放映收入54万元,发行收入20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1985年县电影公司在影片发行中改革片租分成办法,对农村16毫米、8.75毫米放映单位实行包租结算办法,以调动放映单位的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1987年,县电影公司拥有固定资产80万元,流动资金2万元,全民所有制职工70人,其中获初、中级技术职称41人。
主要电影院1957年县城始有固定电影放映场所,70年代部分农村集镇始建电影院,农村电影多为露天放映。
县电影院1957年始,以县人民会场兼作固定电影放映场所,并成立县电影俱乐部,使用35毫米提包机放映。1964年更换固定式5501型35毫米“松花江”牌座机放映,1965年改县电影俱乐部为县电影院。1981年,省文化局、省电影公司拨款35万元,拆人民会场南迁200余米,新建电影院,占地1820平方米,建筑面积1340平方米,观众厅容量1230座,此后年放映收入一直稳定在14万元左右。次年获省文化局“安全放映优质服务”奖,1983年获安庆地区文化系统先进集体称号。1984年,引进立体电影放映项目。1985年,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文明电影院”。1987年上升为首轮电影院。拥有固定资产总值43万元,职工24人,隶属县电影公司。
孔城电影院为县电影公司下辖的35毫米固定电影放映单位,开设于1973年,址在孔城镇中街,原为古老厅堂。1986年改造维修放映大厅420平方米,安置长条木靠椅140张,可容观众700人,年上座人数可达24万人次。
卅铺电影院是卅铺乡与县电影公司合办的一家农村集镇35毫米固定电影放映单位,址在大关区卅铺乡政府所在地。1981年7月创建,在公社会场放映。1982年由卅铺公社筹集资金10万元建成新电影院一座,观众厅设有单人靠椅,可容观众800人。该院还配有小型发电设备和轻四型16毫米放映设备各1套,可供停电期间和下乡巡回放映。1983年放映电影408场,观众14.7万人次,收入1.67万元。1987年,被安庆行署文化局命名为“文明电影院”。
青草电影院是一家35毫米固定电影放映单位,隶属青草区。1983年建成新电影院,占地1166平方米,建筑面积768平方米,观众厅设单人靠椅,可容观众800人。配有解放104—7型35毫米和轻四型16毫米放映设备以及3千瓦柴油发电设备各1套,可兼顾下乡巡回放映。1983年放映电影368场,观众20.8万人次,收入2.36万元。
荣军电影院座落于县城环城路中段省荣军休养院内,以荣军礼堂作放映场所。1981年经安庆行署文化局批准,正式对外开放,是一家35毫米首轮电影放映单位。1982年,省荣休院投资11万元对老式建筑进行改造,设单人靠椅,装吸音板顶棚。占地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840平方米,可容观众943人。现有职工14人,平均年放映电影436场,观众19.4万人次,收入4.6万元。1985年分别被省文化厅、安庆行署文化局命名为“文明电影院”。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