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机构设施
县民众教育馆民国24年(1935),县成立民众教育馆,馆址设在城关张氏贤良祠,有馆长1人,干事4人,每年县财政拨付经费2040元。民国25年春,规模扩大,干事增加到6人,设健康、教育、生计3个部和吕亭分馆。并自办小型借贷所1处,以贷款利息弥补经费之不足。民众教育馆以实施贫民教育为主,兼及民众卫生、体育、娱乐等。民国27年日军侵占桐城,县民众教育馆在城乡举行演讲会、报告会,出画刊,办专栏,组织教唱《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等歌曲,演出《放下你的鞭子》、《抓汉奸》等戏剧,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并派出人员携带防空、防毒挂图,至乡镇巡回展出。民国33至34年,馆内增设阅览室、图书室、战利品展览厅。展览厅内陈列缴获的日军军旗、枪弹以及日军飞机残骸,以鼓舞军民抗日士气。同时,还在桐城公园(今桐城中学内)添置木马、双杠、秋千、篮球架等体育设施,供民众开展体育活动。民国38年春该馆停办。
县文化馆建于1949年9月,时称人民文化馆,址在桐城中学图书馆,有工作人员3人,1951年始定现名。1955年曾一度改为地区中心文化馆。其主要活动是配合党的工作中心,宣传时事政治,组织、辅导群众演出,普及文化科学知识,发掘、整理民间艺术遗产等。1956年,挖掘黄梅戏传统剧目5个,民间小调60个,民间舞蹈46个,有三位青年演员荣获安徽省第一届戏曲会演演员奖。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群众文化工作受挫。1962年后,群众文化恢复生机,至1965年,全县涌现文化室300余个,主要组织群众开展看书学习和各种小型文化娱乐活动。县文化馆还组织一个乌兰牧骑式的文艺宣传队,在城乡演出。“文化大革命”中,县文化馆与广播站、电影院等单位并入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3年,恢复县文化馆建制。后不断充实人员,更新、改善文化设施,增办宣传橱窗、墙报、图书阅览、电视放映、音乐茶座、周末晚会、游艺杂耍等项目。并开展辅导活动,先后举办表(导)演、音乐、美术、书法、摄影等各种类型培训班10余期,发现和培养了一批业余文艺骨干。多次参加省、地区业余文艺会演或节目调演的组织与编导工作。主编有《龙眠文艺》(后改《桐城文艺》)刊物。
区、乡文化站1952年,吕亭、黄甲、练潭等地先后办起民办文化站。1954年撤黄甲、吕亭站,建孔城、青草、练潭3镇文化分馆,1961年撤销。1963年复建孔城、青草文化站。1965年底,大关、金神、黄甲、杨桥等区文化站相继建成。70年代后期又相继建立范岗、石河、双港区和罗岭直属乡文化站。1980至1982年,龙眠、中义、吕亭、蔡店、高桥、新安等6个公社先后办起了社办公助文化站,每站1人,其中5人经考试合格转为国家工作人员。1983年,大关、卅铺两公社根据国家下达指标,各办一个大集体性质的文化站,经费列入县地方财政。1984至1985年,全县又有37个乡办起了文化站,人员、经费、活动场所,均由各乡自行解决。区、乡文化站主要任务是组织群众开展看书学习和小型多样的文化宣传、娱乐活动,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其中黄甲、金神两个区站,曾分别受到安庆行署文化局和桐城县人民政府的表彰。
工人文化宫1953年县总工会下设工人俱乐部,由北街小学提供3间教室作为活动场所。1957年,县总工会在和平路中段建立两层楼房一幢,工人俱乐部随之迁入,开辟了棋艺、游艺、图书阅览室。1969年,县总工会和工人俱乐部迁至解放路(今龙眠中路)北侧。1986年,建成面积1350平方米楼房两幢,其中一幢为工人文化宫,有管理人员9名,设有图书、阅览、棋艺、球类活动室,录像放映厅和舞厅,日接待80多人次。有关单位和部门曾多次在文化宫举办全县职工书画展览、全县优秀教师事迹展览、职工知识竞赛、演讲赛,以及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女工生活、财务管理等培训班。
青少年宫隶属共青团县委。1987年,县财政拨款在广场南端建成四层楼房一幢,面积1200平方米,为团县委机关所在地和青少年业余文化活动场所。内有桌球厅、电子游艺厅、舞厅、知识培训厅等。曾多次举办少儿乒乓球培训班、青年修养讲座等,日接待青少年200余人次。
老干部活动室1987年建成,址在人民广场南侧,与青少年宫毗邻,面积600平方米。设有9个活动室,供老干部开展桌球、棋艺、牌类、阅览、游艺、书画、健身等活动,日接待老干部50余人次。
基层文化室1965年全县有文化室500余个,主要开展书报阅览、板报宣传、幻灯放映以及小型文艺演出等活动。其中鲁谼公社倪店大队文化活动室活动内容丰富多采,一些外县文化部门曾来人参观访问,国家文化部主办的《群众文化》曾介绍该室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经验。1987年全县有文化室100余个,部分工厂和乡镇企业的文化室还购置有电视机、录像机、电子游戏机等设施。
文化专业户80年代初,县内出现文化专业户,至1987年全县领证的文化专业户达400余家,服务项目有曲艺、杂技、桌球、书摊、录像、电子游戏等,大多数为有偿服务。
二、民间文艺
民间故事和传说桐城文风昌盛,民间故事和传说十分丰富,现录与桐城地名及人事密切相关、流传广泛的数篇如下:
大横山秦灭六国之后,发动几十万民工修筑万里长城。观音大士念民工服役之苦,便在他们的工具上系上一根“一缕拨千斤”的红丝线。民工顿觉千斤重担轻如鸿毛。监工发现这个秘密,报告了秦始皇。秦始皇转念一想,一根红丝线有那么大的神力,若是聚成丝鞭,定可移山。恰在此时有大臣来报,长江洪水猛涨,冲开枞阳口,涌入菜子湖,良田被淹、黎民遭殃。秦始皇于是下令收缴红丝线,编成丝鞭,移山堵口。始皇一鞭在手,从龙眠山中寻出一匹不高的小山,扬鞭一抽,天摇地动,山峰拔地而起,直朝枞阳口飞去。观音菩萨听到响声,在天庭朝下界一看,大惊失色。她知道此次虽然堵住江水倒灌,但后患无穷。日后这一带山洪暴发,泄口被堵,原来的桐国岂不成了汪洋大海。便赶紧长袖一拂,用假丝鞭换掉了真丝鞭。随即轰隆一声,山峰便横落在练潭镇的西北边。这就是如今大横山。如今山脊背上还有三道深沟,那就是秦始皇当年赶山留下的鞭痕。
仙姑井唐代,大同禅师来龙眠山修炼,深谷中跑来一只梅花母鹿,终日伴随禅师,如影随形。不知过了几多年月,这鹿忽然产下一斑斓肉球,肉球徐徐裂开,里面钻出一个幼女。仙僧收留身边抚养。幼女长到十二岁,不甘山门寂寞。一天,她趁禅师外出云游之机,信步来到嬉戏于山麓的牧童、牧姑中间,同他们一起玩耍。突然,大同禅师出现在她的眼前,满脸愠色地喝道:“孽障,尔能跳出三界之外,便须坠入五行之中尸立即逐她下山。她被迫离开山门后,县城柴巷口一个姓何的人家收留了她。仙姑长到十七、八岁,出落得很标致,何家想把她嫁出去,赚得一笔厚礼,可她死活不依。何家没法,打发她住进过道口的一间破房里。她凝视屋外,昔日同她嬉戏的牧童,如今都成了饥困焦渴的挑柴汉,心想:佛本济世为怀,眼前众生受难,却不能拯救,岂不妄僭佛德?于是闭目诵经,就地涅槃,为众生祈祷。倏忽,在她圆寂的那块地面,涌现出一泓清泉,泉水芬芳清冽,行人饮上一口,只觉肩上的担子轻了份量,脚力倍增。于是,他们捐钱圈井,这就是仙姑井。旁边修了一座庙,就是仙姑庙。古往今来,过往行人在仙姑井旁饮水解渴,在仙姑庙里憩息解困,心里总不忘仙姑救民济世的功德。
二姑洞从前,黄甲牯牛尖上牯牛洞里,有个牯牛精,看到山上采茶姑娘个个如花似玉,总想变个白面书生去引诱姑娘们上钩。怎奈他法术浅,变来变去还是个牛模样,吓得姑娘们四散奔逃,躲进家里不敢上山采茶了。牯牛精无法,只得带上一份厚礼去芭蕉洞请教他的老祖宗牛魔王,牛魔王又请来密友老龙王。老龙王拍拍胸脯说:“二位放心,此事我老龙包了!”就这样,黄甲山区一连数月无雨,田干地裂,禾苗枯死。山民们天天烧香求雨,仍日日万里无云。一天夜里,空中忽然有人发话:“小民们听着:老天不雨,事出有因。磕头烧香顶个屁用,你们要想活,赶快送一位美女进牯牛洞,不然,就等着瞧吧!”山民们宁可一死,也不愿送自己的女儿进妖洞。但吴家嘴吴二姑,决心解救一方之难。这种献身精神感动了天庭。她只身走向牯牛洞途中,一位道姑送给她一枚穿线花针,并在她耳边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吴二姑壮着胆子靠近牯牛洞口,看到一条膘肥体壮的大黄牯在洞里团团打圈。吴二姑依照道姑嘱咐,走进去唤了一声“哇——”。说来也怪,那家伙便乖乖地站着不动。二姑再喊一声“撇着!”那家伙就转过身去,头朝洞里站着。二姑轻轻搔了两下牛肚皮,那家伙象散了架似的趴下。二姑绕到前面猛地抓起牛鼻子,用那花针从鼻孔穿过,用力一抽,牵着就走,把牯牛精拴在洞外一棵大树上,拔起一根荆条,罚那牯牛精叫龙王下雨。牯牛精无奈,只得对龙王庙哀叫三声,顿时乌云翻滚,大雨如注。接着,二姑又罚牯牛精为农民犁田耙地,这就是耕牛的由来。为了感谢二姑的大仁大勇,大恩大德,人们把牯牛尖改名“二姑尖”,牯牛洞改名“二姑洞”。
境主庙唐朝某年,桐城百日无雨,禾死草枯。县丞张孚卿光头赤脚,在西门外祈雨岭跪了七七四十九天。他的虔诚感动了神灵,五谷神化为一老叟来指点他:“此去三十里有座云雾峰,峰顶有块棋盘石,雷公、电母、云童、雨司常在那里下棋,可速去求救。只是降雨之时,恐你有性命之虞!”张孚卿略一沉吟,笑道:“卑官为民解悬,何惜捐躯。”说罢,跨上白马,急驰云雾峰麓,滚身下马,匍匐在地,告祷上苍。顷刻之间,风起云涌,大雨倾盆,龙眠河里的洪水翻滚奔腾。张孚卿跃马过河时,不慎马失前蹄,落入深渊,人马俱被洪涛吞没。夫人王氏闻此噩耗,怆天恸地,在城北钓鱼台纵身跳入龙眠河。她的尸体逆流而上十余里与其夫遗体会合。雨过天晴,乡民们无不感慨唏嘘。他们将张孚卿夫妇的尸体合葬在龙眠山口,并在那里修了一座庙,取名境主庙。张孚卿白马的尸体被安葬在下游十里处,乡民们立白马庙祀之,并撰联悬于庙门两侧:“惜民不惜身,万户张侯忠莫比;载德不载力,千秋良骥义难齐。”今白马乡之名即由此而来。
六尺巷清代,大学士张英的府第与吴宅相邻。吴姓盖房欲占张家隙地,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相府家人遂驰书京都,张英阅罢,立即批诗寄回,诗曰:“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诗,旋即让地三尺。吴姓深为感动,也让出三尺。于是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此巷在县城西南隅,东起西后街,西抵百子堂,巷南为旧时宰相府,巷北为吴姓住宅,长约100米。六尺巷的故事,至今传为美谈。1956年,中苏关系恶化,毛泽东主席接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吟咏此诗。
老宰相题画清康熙某年的一天,县城紫来茶馆的雅座里,几个书生边品茶边欣赏一幅丹青。画面上一座山庄,沐浴着朝阳,村前有条小河,岸柳成行,桥上走着一个飘然若仙的老道;桥头泊着一船,船头立一扬脖欲啼、神气十足的大公鸡,布局得当,情景交融。书生们跃跃欲试,要为这幅画题诗。可吟来吟去,谁也概括不了这画的全部内容和含意。正在此时,一个衣着平常、手捧黄铜水烟袋的老叟上前笑道:“难矣哉?不难也!”几个书生斜睨了老叟一眼,不无轻蔑地反问:“你能行么?”老叟点头含笑,挥笔疾书:“日出扶桑万户低,大船拢落小桥西,道人非是寻常客,嘱咐金鸡莫乱啼。”不仅概括了画面的全部构图,且诗意含蓄,既有自喻之意,也有警人之处,一语双关,耐人寻味。书生们一改常态,恭敬地央求老叟落款留名。老叟无奈,只好签名张英,并勉励几个书生以后要虚心求学。书生们感激涕零,领教而去。
小宰相对联一年春节,小宰相张廷玉与其弟廷琢欢聚一堂,廷琢口出一联,请乃兄作对,联曰:“除夕月无光,点数盏明灯,为乾坤增色;”廷玉一时思穷,无以为对。及至翌晨元旦击鼓,祭天祀祖时,文思激发,对曰:“新春雷未发,击几声镫鼓,代天地扬威。”当年端午节,兄弟饮酒五亩园池边,池中荷叶滚珠。廷琢仍作上联请乃兄对之,联曰:“白藕入泥,横插玉簪通地理;”廷玉不假思索,脱口成对:“红荷出水,倒悬珠笔点天文。”足见廷玉构思精巧,气魄宏伟。
姚姬传拒诗乾隆二十八年深秋,姚氏祖坟香烟缭绕,纸灰纷扬。几个穿锦衣的人正在祭坟。正中面对墓碑的是个眉清目秀的青年,他就是新科进士姚鼐,字姬传,后人称惜抱先生。他的右边站着一位长髯飘然的长者,他就是经学、古文大师姚范,人称姜坞先生,他是姚鼐的伯父、严师;左侧是姚鼐的父亲姚淑。其余是兄弟童仆等人。祭礼既毕,姚鼐父亲发问:“还记得老祖宗的《麦饭诗》吗?”姚鼐说:“记得。”接着脱口朗诵道:“四十年来光景殊,蹉跎岁月意何如?儿童五六饥寒迫,生计萧条事业孤。灶火炊余蒸麦饭,柴扇掩罢听征呼。重重乐事人间有,寥落凄凉似我无。”诗的内容描绘了姚氏祖先葵轩过年吃麦饭,并被拉去当差的艰苦岁月。葵轩卒后,他的四个儿子皆被录为学官子弟,两个孙子中了进士。他们每到葵轩坟前祭祀,都要和诗一首,告慰先人,相沿成习。久而久之,祭坟和诗就成了姚家中举人、进士之后的必行规约。当下,儿子吟完诗,父亲就迫不及待的要他献上和诗。但姚鼐跪在地上满脸通红,沉默不语。伯父心下狐疑,在他的子侄辈中,姬传最有诗才,今日迟迟不能启齿,必有原因,便问姚鼐有何想法。姚鼐说:“自老祖宗归天以来,和诗数百,后人怎能出奇翻新,脱其窠臼?昔韩子倡导,作诗为文,唯陈言之务去,而我等却在《麦饭诗》的樊篱中谱陈词,弹老调,如此代代相承传,何能实现先贤雅训。况和诗并非葵公原意,推思遗训,旨在勉励后代为官恤民,否则诗如李杜,仍是姚门不肖子孙,不知大人以为然否?”这番话说得父亲缄默无言,伯父频频颔首。姚家上坟和诗规矩就从此废止了。
戴名世出对康熙年间一个夏天的夜晚,戴名世与乡亲父老在良弼桥上纳凉聊天,兴味正浓时,一阵鸣锣开道声从桥西头传来。这是知县夜巡要从桥上经过。戴名世把竹椅往桥正中一放,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片刻,领头的衙役上前喝道:“你是什么人,竟敢挡住县老爷的去路!”戴名世道:“你巡你的夜,我乘我的凉,我们井水不犯河水便也罢了。既然你找上门来,速去禀告你家老爷,我出个上联,他要对得出,我戴名世退避三舍;若是对不出,请他绕道而去,休要打扰桥上乘凉的老百姓。”接着戴名世吟出上联道:“良弼桥上乘凉,凉到三更凉毕。”衙役只得回禀知县,知县难对下联,只得认输,吩咐衙役打道回衙。又一次知县出巡至北乡吕亭驿,正逢天降大雨,他只好就地下榻,半夜时分,风止雨停。他忽然想起戴名世的上联,脱口对出:“吕亭驿中遇雨,雨至五鼓雨停。”随从听了一齐恭维道:“对得工整,戴名世再也不敢为难老爷了。”知县知趣地说:“什么不敢,比起戴名世,本官还差远啰!”
方望溪解题一年仲秋,方苞进京赶考,主仆二人风餐露宿来到山东省境内,一路上赤日当空,又饥又渴。忽然见到一中年妇女在坡地里拔萝卜,那萝卜又白又嫩,既可解渴,又能充饥,方苞便叫仆人上前去买。这妇人听到异地口音,便问是何方人氏,来此作甚?仆人答;“我等是安徽省桐城县人,主人方苞人称望溪先生,进京赶考路过贵地。”妇人一听,不禁肃然起敬,连忙起身说:“久闻望溪先生大名,只恨无缘相识,今天吃几个萝卜还谈什么买卖。不过我有几个问题要向先生请教:人世间什么最甜?什么最苦?什么最深?什么最浅?”仆人笑道:“这有何难?不必转告主人了,就由我来回答吧:世上蜂蜜最甜,黄连最苦,大海最深,塘梢最浅。”妇人听后苦苦一笑,摇摇头说:“你答的有理无情,比塘梢还浅。看来,只有望溪先生能回答我的问题了。”方苞远处一听,觉得此妇非同寻常,连忙上前相见。只见妇人头上扎着白头巾,脚上穿着寡妇鞋,眼角眉梢流露着不平和悲戚,心中早已知情,便同情地答道:“新婚蜜月最甜,中年丧夫最苦,母子恩爱最深,世人眼皮最浅。”妇人听了,不由伤心地哭了起来。原来她前年死了丈夫,去年死了儿子,左邻右舍都骂她是“扫帚星”,克夫克子,不和她沾边。只有桐城方望溪先生深知人世间的不平和痛苦。
程芳朝报恩清朝同治四年,桐城程芳朝考中“榜眼”,在京城做了官,他立即派八人大轿回桐城西乡抬一位驼背老人到京城同享荣华富贵。原来程芳朝少时在私塾读书,每次带的米都不够吃。他天天早上把一份粥凉了,切成三块,每顿吃一块,饿着肚子苦读,久而久之,身体消瘦,面无血色,象个害久病的人。这可急坏了私塾里烧饭的宋驼子,他想周济程芳朝,怎奈自己也穷得叮当响,心有余而力不足。想来想去,想到量米用的竹筒子上,每当收量程芳朝的米时,他便暗暗把竹筒倒过来。底朝上口朝下,看上去满满一筒米,实际只有一小把。日子久了,程芳朝不免心中犯疑。一次他趁驼背厨师打米时,悄悄一瞟,终于发现了奥妙,心中顿生感激之情,等到四下无人,便轻声地说:“老伯伯,多亏你的帮助。可是我们非亲非故,你为什么要冒着丢饭碗的风险来照顾我呀?”驼背厨师红着眼圈说:“不为什么,只为你是个最可怜、最聪明的孩子。在那些公子哥儿袋里多量一把米,对他们并无多大损失,可对你却是关系到身体和前途的大事呀!”程芳朝太感动了,他一生一世都没有忘记驼背厨师这几句话。所以一旦做了官,就立即把驼背厨师接到府里去了。
汪志伊慰亲汪志伊家住桐城双港铺,幼年家贫,难求温饱。有年端午节,其母见邻居杀鸡包粽子,称鱼剁肉,深深叹了一口气,拾根柴炭在灶壁上写道:“妾身命薄儿受苦,今逢端午鸡肉无。人家过节我过难,打盆清水泡艾蒲。”这时汪志伊从书院回来,看见母亲低头流泪,一边劝慰母亲,一边拾起母亲扔下的柴炭,也在灶壁上写道:“母亲何必苦吟诗,孩儿不吃肉和鸡。凤凰哪在窝中老,苍龙也有上天时。”这年过年,汪志伊家里没有一两肉,只好到张屠户肉店去赊帐。碰巧张屠户出外讨债,小伙计赊给一个猪头,他高兴地拎回家,交给母亲钳毛下锅。傍晚张屠户讨债回来,听说猪头被志伊赊去,不由火冒三丈,强迫小伙计把猪头拎回来。小伙计跑到志伊家里,见猪头已在锅里炆得半熟,心里有些不忍,但又不敢违抗张屠户,只得揭开锅盖,拎起来就跑。灶前之母,灶下之父,顿时泪如雨下,哽咽不止。志伊放下书本,指着锅里说:“双亲不必泪涟涟,有锅油汤好过年,待儿有日时运转,日日年来月月年。”后来,汪志伊官至湖广总督、工部尚书,实现了他的愿望。
史丙荣劝捐清道光二十五年,桐城东南乡遭受洪水灾害,数万灾民流离失所。次年四月间,县城及北乡非灾区的绅士、富户在县城关帝庙集会,商议筹粮捐款,准备大办关帝会。只见门外走进一个穿青衣小帽的陌生人,站到人群中间,高声说道:“鄙人是现任知县史丙荣。诸位要修行功德,正合我意,可谓志同道合。”说着,从衣袋里掏出一叠书文,分别送到众人手里,大家展开一看,上面写道:“启者,荒欠出自天时,补救恃乎人力。丙荣亲睹东南乡被水之时,县城及北乡一路,流离满目,惨不忍睹。为赈恤灾民,丙荣已倾囊倒箧,捐出稻谷一百石,望城内及北乡富绅商民,停办祭祀,踊跃输捐。此时捐一石粮,荒年救百人命,修行功德,莫大于此。”在场的北乡巨绅张思斋、吴懋斯决定停办关帝会,捐款救灾。富绅当场认捐稻谷五千多石。此后,捐粮救灾活动在桐城四乡八镇蔚然成风。
苏蕙华裁襟塾师江百川之妻苏蕙华,幼学于家,才德兼备。生有三子:兴汉、羽仪、兴皖。一日,兴汉放学归来,说陈师母要给她的儿子拼做一方彩色兜肚,尚缺大红绸布一块,他已答应陈师母,回家找一块带去。陈师母之夫陈明启是兴汉的塾师,与百川先生素有交往。苏蕙华当然不会让陈师母失望,更不愿儿子食言。她翻箱倒柜,遍寻红绸布无着,最后眼光落在自己一件心爱的红绸嫁衣上,便拿起剪刀,裁下一块衣襟,递给儿子,亲切地说:“孩子,你不要惊慌,这没有什么。说过的话该算数,何况这是送给先生家的呢。你父亲也是先生,你应当尊敬先生,好好读书。”并嘱咐儿子不要向陈师母说这是从衣服上剪下来的,儿子感动地点了点头。然而陈师母接到布料后,还是从颜色、剪口、针脚上看出是刚从衣服上剪下来的。她怕孩子不懂事,瞒着大人把好衣剪坏了,便托人向苏蕙华打听此事。了解真相后,陈师母觉得过意不去,便邀陈先生陪同自己登门向苏女士道谢致歉。苏女士说:“我不是不爱衣服,何况有纪念意义的嫁衣?不过我更注重教育孩子一要尊重老师,二要说话算数,三要成人之美。一襟而全三教,我倒要感谢你们呢!”陈先生见此事、闻此言感慨系之,赠一诗云:古来女传古人编,今事惊人更应传。方讶宁馨为可畏,尤夸女士足称贤。新襟能剪懿行著,画荻堪名妇德全。来日骚坛知必颂,抛砖引玉我徒先。
吴计成告状吴计成,生于清咸丰年间,饱读诗书,足智多谋,喜为老百姓鸣不平。一天,吴计成从县衙门前经过,看见如狼似虎的衙役,将一个老实农民连推带打地轰出门外。那农民哭哭啼啼,连喊冤枉。吴计成上前问道:“兄弟,你有什么冤屈,能否向吴某道来?”听口气,农民知道他就是吴计成,便卜通一声跪倒,向他诉说了事情的经过。原来这农民家有一块叫“马槽”的坟地,依山傍水,避风向阳,地星们都说这是一块“寅葬卯发”的宝地。前不久,庄上的马财主在这里强行安葬了他娘老子的尸棺。农民不服,告到县衙,谁知知县早被马财主买通,硬说他是诬告,将他毒打一顿,轰了出来。吴计成听罢,当即将农民带到熟人家里,借来纸笔,刷刷地写上两行大字:“猪(朱)得糠糟出太祖;马占马槽意如何?”交给农民说:“你再去击鼓鸣冤,将这状子递上去,不怕知县不判还你家的坟地。”农民按他说的去做了。知县看完状纸,知道此案已经吴计成插手,不由倒抽了一口冷气。他懂得这几个字的含意是:当年朱洪武是由于母死葬在“糠糟”地才做了皇帝;如今马财主霸占“马槽”地营葬父母,不是想马家也出皇帝吗?此事如被吴计成捅上去,自己岂不要落个丢乌纱、掉脑袋的下场?想到这里,他急忙对农民说:“本官委屈你了,马槽地归你所有,不容马姓霸占。”接着扔下一支火签,向左右喝道:“马财主霸占他人坟地居心叵测,速速拿来是问!”
民间歌谣桐城民间歌谣题材广泛,但以儿歌、情歌以及反映劳动人民生活和精神面貌的歌曲为主。
摇篮曲小狗困觉要人摇,我摇小狗困觉觉。一会哭,一会笑,花狗来做媒,黑狗来抬轿,抬我小狗困觉觉。小公鸡,不要叫,小花猫,不要跳,小狗不哭了,小狗要觉觉。娘的肉,娘的心,心肝宝贝真疼人。不糊屎,不来尿,干干净净困觉觉。困觉觉,困着了,哎哟嗬……
小老鼠小老鼠,上锅台,偷油喝,猫又来,吱搭下来。
月亮巴月亮巴,跟我走,拣个铜钱打烧酒,走一步,喝一口,拿块茶干过过口,还留半边养小狗。
反唱歌反唱歌,倒起头,家婆园里菜吃牛,芦花公鸡撵毛狗,姐在门外头梳手。爷十三,娘十四,哥哥十五我十六。家公娶家婆,我抬轿子哥打锣。
小公鸡小公鸡,上草堆,爹爹拿棍打,妹妹烧水钳毛鸡,爹爹吃肉,妹妹啃骨,儿子喝汤,媳妇闻香。小姑小姑你别哼,锅里边还有一块小鸡肫,拿去跟你嫂嫂两人分。
水牛角水牛角,一窝园,看牛的小伙计真可怜。晴天想不到热饭吃,雨天想不到干衣穿。
拍大腿拍大腿,唱小调,又有棉花又有稻,又有花生六谷泡,又有洋钱换小钞。园里菜青朴朴,圈里猪肥笃笃,塘里鱼就么忽,今年过年有得吃。
无郎无姐不成歌会唱山歌音要拖,想撩乖姐歌要多。山歌拖音才好听,歌多打动姐心窝。姐心窝,无郎无姐不成歌。
笑你不敢叫丈人昨日无事姐家行,顶头撞见姐父亲,低着头儿唱个诺,姐在旁边笑嘤嘤。哥呀!笑你不敢叫丈人。
心里还有一个仁小小桃子此处生,里红外白爱煞人,桃子就是姐的肉,核子就是姐的心。姐呀,你心里还有一个仁(人’)。
你要歪就歪过来一枝桃花靠墙开,三瓣正来三瓣歪,你要正就正到底,你要歪就歪过来。又不正来又不歪,害得小郎胡乱猜。
横也丝来竖来丝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知心接到颠倒看,横也丝来竖也丝(思)。
不为妹子我不来小小鲤鱼红喉腮,练潭游到花山来。上游吃的湖边草,下游吃的冷青苔。冲破多少金丝网,绕过多少钓鱼台,不为妹子我不来。
郎上孤舟姐倚楼郎上孤舟姐倚楼,东风吹水送行舟。老天若有留郎意,一夜西风水倒流。
只怨花针不怨郎小小花针半寸长,手绣花鞋眼望郎。花针戳了姐的手,只怨花针不怨郎。
约郎月下原地来郎那头走来姐这头来,田宽埂窄怎让开?人多难说私情话,假装弯腰拔绣鞋,拔绣鞋,约郎月下原地来。
出门还要手牵手我与小郎情意投,那怕爷娘不干休,打也受来骂也受,宁死不把小郎丢。拉到公堂有妹讲,扯到官府有妹求,任你官家再发怒,出门还要手牵手。
磨心桩天上浮云占四方,地下财主占三江。皇爷占着金銮殿,官家占着权财粮。菩萨占着庵堂庙,族长占着大祠堂。平民百姓无处占,年年做个磨心桩。
长工叹正月里来正月正,吃了年饭闹轰轰,人家都修犁耙耖,我家无田打长工。
二月里来二月空,老板带信雇长工,家中难舍妻和女,眼泪汪汪赶路程。
三月里来三月空,扛着木犁下田冲,田里翻出芭根草,戳得脚板血淋淋。
四月里来四月空,肩挑黄秧日西沉,迎面碰见亲和友,泪水难留想歇工。
五月、里来五月空,水车车断脚板筋,老板扛锹来望水,田中水浅骂长工。
六月里来六月空,三伏炎天热烘烘,老板倒打乌云伞,长工日下汗淋淋。
七月里来七月空,手拿镰刀下田冲,人家只割五升半,大田留给小长工。
八月里来八月空,中秋赏月闹腾腾,老财吃的糖心饼,麦麸粑粑喂长工。
九月里来九月空,种完麦菜砍山林,里外全靠一双手,还骂长工手不勤。
十月空到十二月,老板算帐辞长工,七除八扣一拨弄,一年汗水一场空。
抓壮丁老蒋江山坐不稳,一年到头抓壮丁。三抽一来五抽两,后来又抓独头丁。十人一连绳索捆,强把壮丁当畜牲。一人撒尿十人站,一人屙屎十人蹲。送到湖北老河口,一去数年没音信。父母双双哭瞎眼,房内娇妻泪淋淋。
四老爷四老爷到蒋塘,又分田来又分粮。四老爷到王屋,泥糊腿子当主席。四老爷到罗岭,地主恶霸趁地滚。四老爷到花山,鬼子汉奸一扫光(四老爷指新四军)。
社会主义是金桥资本主义独木桥,走一走来摇三摇。社会主义是金桥,跃马扬鞭桥上跑。民间音乐桐城民间音乐多为山歌,节日小调以及灯会、庆典活动中的吹奏乐。
十番锣鼓简谱








民间舞蹈多见于春节及大型庆祝活动中,主要项目有:
狮灯舞传统狮灯一般由三人表演,一人引球,一人舞狮头,一人舞身尾。随着打击乐的节奏,协调动作,或跪,或立,或卧,或滚,或爬,或扑,奔腾跳跃,活泼狂放。有“盘灯”、“抢球”、“摘红”、“走梅花桩”、“狮子望长江”等技艺项目,动作惊险,引人入胜。1936年元宵节,在孔城大河滩,举行盛大狮舞表演,用四十九张方桌叠成塔形,五头雄狮从不同方向攀援而上,叠成狮塔,最上层的一只狮子立起,引颈南望,谓之:“狮子望长江。”狮子灯舞每年多于春节期间举行,有恭贺新喜,迎吉驱邪之意。主人燃鞭炮助兴,并赠以彩红、糕、烟、红纸包等。
龙灯舞桐城龙灯平年12节或24节,闰年13节,表示每月一节或一年24节气。每节都点上蜡烛,金光闪耀,一人引球,一人掌龙头,持龙身的亦每节一人。龙头随引球转动,龙身随龙头上下左右翻转,是一种大型集体舞蹈。每年贺新春、庆丰收,或举行大规模庙会都有龙灯参加。有时,一次庙会上出现长短龙灯十多条。清乾隆年间,桐城诸生姚兴泉有小令云:“桐城好,灯鼓满街敲,竹马儿童三五个,火龙长短十多条,人日到元宵。”描写的就是当时新春舞龙灯的盛况。
踩地盘清代及民国初年,流行于桐西青草塥一带,是一种戏曲、歌舞兼而有之的民间艺术形式。“踩地盘”在空场上表演,一般有男女(多为男装)角色各一人,女的手持花帕,男的手敲小锣,来回穿花,载歌载舞。曲调粗犷、明快,表演灵活、生动,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清末,民间艺人彭小佬表演的“踩地盘”最有名气,每年春节到怀宁、潜山等地“踩地盘”,深受当地群众喜爱。民国时期,黄梅戏兴起后,踩地盘与黄梅戏表演艺术结合,走上舞台。建国后,长期盛行的《夫妻观灯》、《打猪草》、《点大麦》、《补背褡》、《小菜园》等歌舞并茂的小戏曲,就是继承和发展了“踩地盘”的艺术风格。
闹花船闹花船灯舞始于清代。花船用竹篾和彩纸扎成,内点蜡烛或装电珠,日夜都可表演。船心美女一人,船后艄公为丑角,与美女调情逗趣。两边各有划手2至3人,伴随着打击乐的节奏,前进后退,俯仰起落,形成协调一致的集体舞步,状似在波浪翻滚的水面上划船。建国前,闹花船流行于桐西、桐北一带,东南乡因忌讳旱地行船象征发大水,极少有此种灯舞。今闹花船灯舞基本不存。
蚌壳舞也叫“蚌壳灯”,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县城、孔城、青草等地。舞时,一漂亮女子粉面艳装,腰系彩带,身背用竹、布做成能张能合的大蚌壳,饰“蚌壳精”;一人扮渔夫,手拿撒网,作捕“蚌壳精”之状;一人扮鹬。三人配合表演“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故事。民国时期,鹬已简去,成为双人舞,渔夫与“蚌壳精”互相面向,作你进我退、我进你退的连环舞步。
高跷舞在木棍上安制脚踏,表演者双脚站在脚踏上。木棍一般高三至五尺,最高者丈余。此为桐城民间集体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四乡八镇。舞者扮成“八仙”、“五猖”、“杨家将”和“西游记”等群体形象。手持道具,鱼贯而舞,或沿街前进,或绕场运行。有群众对舞的大场,有三、五人表演的小场。多出现于节日喜庆和庙会场合。
秧歌、腰鼓解放初期,由老解放区传入境内的两种民间舞蹈形式。秧歌表演人数不限,普通群众都可参加,少则数人,多则数十人或数百人。进二退一,挥动小旗或彩绸,扭动欢快的舞步,载歌载舞,轻松愉快。腰鼓表演人数亦不限,但技艺要求较高,一般由青年男女表演。运用前俯后仰,左右开弓等舞蹈动作,有节奏地叩击腰鼓,动作幅度较大,鼓声阵阵,催人奋起。这两种舞蹈形式,曾在全县风行一时,至今一些大型庆祝和宣传活动,仍有这两种形式的舞蹈。
民间工艺美术主要有彩绘、编织、雕刻、刺绣、纸扎等。
彩绘民间彩绘表现最突出的是灶壁画,旧时砌锅灶的匠人多具备此种彩绘艺术,每家每户灶壁正面部分,都绘以几何形图案。中部绘“五谷丰登”、“龙凤呈样”、“四季如意”、“富贵花”、“兰芬桂馥”等传统彩绘。由道士绘制的“牛头马面”、’“五猖”、“十殿阎王”、“钟馗”、“门神”等彩绘,多出现于岁时节日和超度亡灵的法场。建国后;灶壁画逐渐减少,道士彩画已基本绝迹。但境内出产的龙缸、花纸伞、纸扇、提花窗纱等器物图饰仍保持了传统彩绘的艺术风格。
编织传统编织主要是竹编、草编两种。竹编工艺流行于青草、罗岭、黄甲、金神、大关等区,其中以青草、罗岭竹编最为精美。制作过程先是将竹子削成粗细均匀的篾丝,经过分丝、削薄、打光等工序,编制成各种精巧的日用品,如竹篮、果盆、屏风、窗帘、凉席等,竹编艺人善于将柴竹、斑竹、篾青、篾黄等不同底色材料编制成几何图形或鸟兽鱼虫图案,使之成为精美的工艺美术品。草编主要是草帽、草扇、蒲团、饭焐子等。多以稻草和麦秸等为原料,用不同底色的林料编成图案,或编后绘印上图案。
雕刻较为普遍的是木雕、石雕两种。旧时,富裕家庭的房屋、床、椅、桌、凳、书架、衣柜、梳妆台、穿衣镜等用具都嵌有木雕。双井方家一张“宁波床”,为清末孔城民间艺人姚氏雕刻。床面镌有“龙眠二十景”,刀工精细,层次分明,叹为观止。石雕主要见于坟饰、祠堂庙宇、牌坊、桥梁等,除少数由徽州、休宁、潜山工匠雕刻外,大部分为县内匠人制作。桐城女石匠王紫瑛被誉为“艺苑奇女”,民国14年(1925),她镌刻的“五州地图碑”碑文,为阴刻魏书,今仍存桐城中学校园内。
刺绣为境内传统工艺,是旧时闺女出阁前的家庭必修课:针刺有错针、乱针、网绣、锁绣、纳丝、平金、影金、铺绒、戳纱、洒线、挑花等,丰富多彩,各有特色。刺绣主要用于妇女、儿童服装,花轿、枕套、帐沿、台布、靠垫、屏风及壁挂等装饰。建国初期提倡衣着朴素,加上大部分妇女参加工作或从事生产劳动,刺绣工艺衰落。80年代,双铺、红庙等乡办有刺绣厂,传统工艺得以恢复和发展,所制工艺品多用于出口创汇。
纸扎纸扎工艺品主要有纸扎花灯和祭祀亡灵的纸屋等。纸扎花灯用篾扎成骨架,糊以皮纸,再涂上桐油。旧时,逢年过节,市上各种纸扎花灯纷呈,色彩缤纷,维妙维肖。有鲤鱼灯、兔子灯、梅花灯、万眼灯、龙舟画舫、亭台楼阁等。清末民国初,桐城纸扎艺人创作的走马灯,中置一轮,上贴纸剪“桃园三结义”人物图像,轮下燃蜡烛,热气上腾,引起空气对流,使轮转动,纸剪人物随之旋转。因制作精良,人物富有立体感,曾赴省城参加灯会表演。建国后,每逢春节,各式纸扎灯笼应市,颇受儿童欢迎。纸扎祭品因其迷信色彩过浓而被禁止。但偏远农村偶有所见。
三、群众文化活动
建国前,除在节日庆典和庙会祭祀时举行传统的灯会灯舞、龙舟竞渡等群众文化活动外,还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斗争形势,开展一些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宣传活动。民国8年(1919),“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桐城,放假回家的上海中国体校学生李伯潭,邀集在城学生数十人组织演剧队,排演《朝鲜亡国镜》,在县城东岳庙、南门外、孔城、枞阳等地巡回演出。7月上旬,桐城各中学师生运用“踩地盘”、“灯歌子”、“狮灯”、“高跷”等文艺形式,宣传抵制日货,提倡禁烟、禁赌和妇女剪发放足等。民国14年6月,桐城中学校长孙闻园号召各界以实际行动,支援上海工人反日斗争。会后,县城、孔城、汤家沟等地举行灯会,运用传统的“闹花船”、“蚌壳舞”和街头“活报剧”等形式,宣传反帝爱国思想。民国16年春,北伐军第七军进驻桐城,县城各界敲锣打鼓,组成龙灯、狮子灯和各种彩旗、彩灯的欢迎队伍,北伐军也通过演讲、演戏、唱歌等形式宣传北伐宗旨。民国27年4月,中国左翼戏剧联盟领导的“救亡演剧八队”来县城、老梅、青草塥等地演出《流亡三部曲》、《出路》、《抓汉奸》等节目。县内亦组织一支数十人的“话剧演出从”,在县城、孔城、金神、青草等地演出以抗日救亡为主要内容的独幕话剧。民国29年以后,抗日文化宣传活动进一步发展。县城有“抗战俱乐部”、“抗建舞台”和桐城驻军的“建军剧场”,青草塥有“抗建剧场”,孔城有“万年台”剧场。其中以抗战俱乐部话剧组最为活跃,先后上演了《三江好》、《誓死不做亡国奴》、《觉悟》、《热血青年》、《中国复仇记》、《朱克武杀敌》等剧目,每场观众都在千人以上。京剧、徽剧等班社,亦纷纷上演诸如《木兰从军》、《穆桂英》、《薛仁贵征东》、《精忠报国》等具有爱国思想的传统剧目。民国31年,县社会服务处、民众教育馆、抗战俱乐部等联合举办流动图书展览,将新到的图书报刊及时送往农村,供民众阅览宣传抗日战争形势,同时动员各校师生,组织抗日宣传小分队,运用“打莲湘”、“灯歌子”、“排门调”和小戏曲等形式,宣传抗日救亡运动。民国34年8月,县城、孔城、青草等地举行由彩灯、彩旗、十番锣鼓、龙灯、狮子灯、高跷组成的盛大集会游行,庆祝八年抗战的胜利。
1949年2月4日,桐城解放。12月,县城举行万人庆祝大会,县大众剧团献演传统剧目《珍珠塔》、《白蛇传》。城关各界举行了由狮灯、花船、蚌壳灯、悠秋、抬阁、高跷组成的盛大灯会,热烈庆祝桐城解放。此后每逢元旦、春节,县各乡镇和部分机关学校以及企事业单位多开展灯会游行和文艺演出活动。1951年秋,县文化部门举行首次业余文艺会演,由城东、城南、黄甲、吕亭、孔城、青草、练潭和县直有关单位43个业余剧团参加,演出内容除传统剧目外有新编的《报春花》、《一件血衣》、《渡江船》等现代剧目,。1956年1至6月,县文化馆组织创作人员进行“采风”活动,挖掘整理出一部分民间歌谣,其中《灯歌子》、《排门调》、《慢赶牛》等排练演唱后,参加省、地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并获奖。1958年,群众文化主要以“大跃进”为内容。1959年11月,县文教局、文联、文化馆举行创作节目文艺会演,参演单位36个,共演出自编节目53个;会后,选出《上长街》、《家乡颂》等节目,于次年赴安庆、合肥参加地、省业余文艺会演并获奖。1960年春,省、县文化部门在青草公社树立“人人画画”、“人人写诗”、“诗画满墙”的群众文化样板。1965年12月,举行全县业余文艺会演,选拔民间歌舞《大塘新歌》赴地、省参加业余文艺会演,省广播电台录音播放。1965年,全县社队文化室蓬勃兴起,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县文化馆与县剧团组成“乌兰牧骑”式文艺小分队,在全县农村巡回演出,并辅导各地业余演出队。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各公社、大队甚至生产队都成立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教唱“语录歌”,教跳“忠字舞”,演出“样板戏”,并自编自演以“斗批改”为内容的舞蹈、歌曲、曲艺、小戏曲等,甚至各种批斗会也以文艺演出形式开头和收场。群众文艺创作出现了概念化、程式化,表演上出现了简单化、庸俗化的倾向,民间传统文艺被视为“封、资、修”而全盘否定。
1977年,县文化部门组织业余和专业作者创作的《揭批“四人帮”演唱专辑》,由省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同时创作剧本《山雨欲来》,被地区选为代表剧目赴省参加汇报演出。1979年国庆节,县城举办“美展”、“影展”、“灯展”,“文化大革命”中已绝迹的狮子灯、走马灯、鲤鱼灯、荷花灯等再展丰姿。1982年12月,县城举办“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次全县业余文艺会演,选拔会演节目《卖缸》、《送行》赴地区和省参加业余文艺会演,获创作、演出奖,并由省电视台录相播放。1985年12月,全县各种类型文化站发展到53个,并涌现出一批居民文化室和文化专业户。1986年国庆节,县城首次举办《龙眠之声》业余音乐竞赛,城乡歌手30余人登台演唱,丰富了节日文化生活。
四、文艺刊物
1959年7月,县文联试刊一期《桐城文艺》,封面由郭沫若题字,发表县内作者小说、散文、诗歌、曲艺20余篇,向县内外发行,发行量1000册。以后,编印《桐城民歌选》2期,印数共500册。整理编辑民歌近干首,但“大跃进”的内容居多。
1978年,县文化馆办有《龙眠文艺》,为四开版面报纸,后改为期刊,更名《桐城文艺》,先后发行35期,期发行量500至1000份。共发表县内作者各类文艺作品200余万字。1985年停刊。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