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家禽饲养
县内居民素有饲养家禽的传统。民国32年(1943),全县饲养鸡596350只,鸭140122只,鹅900只。1949年,全县家禽饲养量35.2万只,1958年55.6万只。60至70年代,家禽饲养受政策影响和粮食制约,发展较慢。80年代后,家禽饲养持续稳定发展。1980年,全县家禽年末饲养量131万只,1987年达到273.3万只,比1980年增长108.6%。种类主要有鸡、鸭、鹅、番鸭、番鸭与鸭杂交育成的“混水子”等。鸡约占总饲养量70%左右,鸭次之,鹅、番鸭分布广,但饲养量小,“混水子”零星繁育饲养。
鸡桐城土种鸡,体型中等,肉蛋兼用,毛色黄、麻、白、黑居多。其中以骨色乌黑者名贵,俗称“乌骨鸡”,有较高的滋补功效,全黄、全白亦为珍贵品种。土种鸡成肥期120至150天,母鸡开产日龄为180至210天,年产蛋180至210枚,每枚重50克左右。公鸡成肥重3至4斤,母鸡成肥重2.5至3斤。建国后,先后引进澳洲黑、洛岛红、罗斯、新浦东、白洛克、来航鸡等新品种。除来航鸡外,体型均大于土种鸡。因无种禽场,农户混养后成为杂交后代。一般农户每家养鸡数只至几十只。1958年“大跃进”,境内办过“万鸡场”,因饲料、疫病、管理等原因而失败。1982年后,出现养禽专业户,至1984年,有养鸡专业户550户。后因饲养技术、饲料供应和经济效益等问题相继停办,1986年减至174户,1987年仅剩1户,养鸡3000只。县内苗禽以农户自然孵化为主。70年代,各区食品站相继办起煤电两用炕坊,年提供苗禽100万只左右。80年代,私办孵坊取代食品站炕坊。1987年全县有私办炕坊8个,年提供苗禽80万只。不足部分,由枞阳、潜山、肥西、庐江等县销入。
鸭县内有齐毛鸭、大板鸭、白鸭等品种。建国后先后引进北京鸭、樱桃谷鸭等品种。北京鸭体型较大,一般90天左右成肥,成肥公鸭重5至6斤,母鸭重4至5斤。母鸭开产日龄180至210天,年产蛋150至180枚,每枚重75克左右。齐毛鸭、白鸭体型较小,一般70至90天成肥,成肥公鸭重3.5至4斤,母鸭重2.5至3斤。母鸭开产日龄150天左右,年产蛋180至200枚,每枚重60至70克。一般农户养几只、十几只。沿湖圩区,水面广阔,野生动植物饲料丰富,历来有“放板鸭”养鸭大户,成群放养数百只,春放秋肥,投放市场。苗鸭以鸡代孵。建国后,多数购自枞阳、肥西、庐江等县。
鹅有白、灰两种,白鹅居多。白鹅耐粗饲,生长快,有“三个月鹅上肩驮”之说。成肥期90至100天,成肥公鹅重7至9斤,母鹅6至7斤。母鹅开产日龄180至200天,年产蛋30至40枚,每枚重100克左右。鹅以自孵为主,年孵2至3窝。建国后,先后引进广东狮头鹅、雁鹅等新品种。鹅饲养量较少,养鹅农户约占农户总数10%左右。
番鸭俗称豚鸭,体形与鸭相似,头大脚矮,尾羽平伸,脸与颈部皮肤粗红,咀基部与眼部有不规则的红色肉瘤,公番鸭尤为明显。毛色有白和黑白相间两种,白色居多。成肥期120至150天,公番鸭成肥体重6至8斤,母番鸭4至5斤。母番鸭开产日龄180至210天,年产蛋60至80枚,每枚重60至70克。自行孵化,四季皆然。番鸭分布广泛,但饲养量小。
混水子系番鸭与鸭杂交品种,有明显的杂交优势。特点是耐粗饲、抗病力强、生长快、体型较大。一般120天成肥,体重7至8斤。农户零星饲养。
其它家禽有鸽、鹌鹑、吐绶鸡、药鸡等,均为零星饲养,为数甚少。
二、家畜饲养
明代,县内饲养的家畜有牛、马、猪、羊、兔等。清代有马、骡、驴、牛、羊、猪、狗、猫等。民国30年(1941),全县主要家畜饲养量:牛约1500头、猪约70334头、马36匹、骡10匹、驴480头、羊250只。民国32年,牛1576头、猪71413头、马31匹、骡9匹、驴204头、羊445只。
建国后,县内饲养的家畜主要是猪和牛。1949年,全县耕牛饲养量和生猪年末存栏量分别为10412头和29496头。至1958年,牛年平均递增7%,猪年平均递增10.5%。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有所下降。1961年全县耕牛饲养量15353头,生猪年末存栏数24002头。60年代中期至1978年耕牛饲养量年平均递增1%,生猪年平均递增5%。1979年后,由于小型耕作机械的发展,耕牛年平均递减1.1%。生猪年末存栏量稳定在20万头左右,1986年创历史最高纪录,达到226206头。兔、狗、猫、羊亦有少量饲养。
马县内官方有少量喂养,主要用于通讯和运输。明洪武十五年(1382),吕亭、陶冲二驿共有马32匹,民国元年(1912)增至112匹。建国后,随着通讯与交通运输工具的改善,马逐渐减少。1958年底,县商业局在新疆、内蒙等地购进马20余匹,成立马车运输队。1962年撤销,马匹卖给外县。此后,县内无马。
驴县内山区农户历来有饲养,供运输、推磨用。民国30年,全县养驴480头,民国32年减少到204头。1962年,为发展山区驮运,曾在葛家湾进行毛驴繁殖试点,后因不受孕而中止。1987年全县山区养驴13头,用于短途运输。
骡建国前,有少量饲养。民国30年,全县有骡10匹。建国后绝迹。
羊县内有山羊、绵羊两种,以山羊为主。因桐城县人多数不食羊肉,饲养量一直很少。民国30年,全县养羊250只。1949年全县养羊100只。1987年70只,其中山羊64只,绵羊6只。
兔明代,邑人方以智《物理小识》记载:“崇祯初,白兔自外舶来,一兔值百金,后渐多,甚贱。案白兔赤目,黑兔黄目,又有鹊色、酱色兔,皆人家所畜者,谓之家兔。”建国后,先后引进安哥拉、青紫兰和西德长毛兔等新品种。但因饲养技术和经济效益问题,未能普及。1987年全县仅养兔96只。
猫城乡均有饲养,土种猫毛色多黑、花、黄。成年猫一般重3至5斤,年产2窝,每窝1至4仔。1960年后,由于药剂灭鼠被广泛应用,造成二次中毒,猫数量大减,更显得珍贵。过去是“只猫只鸡”,1987年猫价已数倍于鸡。
狗县内历来有养狗的习惯,土种狗毛色多黑、花、黄。因狗是传播狂犬病的媒介,县人民政府多次号召灭犬和限制饲养,饲养量逐渐减少。1980年后,居民着眼于狗的经济价值,饲养量逐渐增多。1987年全县养狗万只以上。已不限于看守门户,而是食肉和取毛皮。
牛县内历来饲养黄牛和水牛,以水牛居多,占总饲养量60%左右。地方品种为东流水牛品系,体型较大,成年公牛重700至800斤,母牛重600斤左右,初生犊重30余斤。母牛3岁左右开始配种,妊娠期320至330天,一年一胎或三年二胎,每胎一犊。公牛除种用外均阉割去势。1956、1964、1980年先后引进广西水牛、贵州水牛等新品种,1987年已占水牛总数的15%左右。黄牛分布在山区和浅山丘陵区。地方品种为皖西黄牛品系,体型中等。成年公牛体重约600斤,母牛约500斤,初生犊约30斤。母牛一般2岁配种,妊娠期280至285天,一年一胎,一胎一犊。公牛除种用外均阉割去势。建国后,先后引进秦川黄牛、南阳黄牛等优良品种。1987年,秦川、南阳黄牛与本地牛杂交繁殖的后代,约占黄牛总数的40%。杂交黄牛体型高大,耐劳役,尤以秦川黄牛与本地黄牛配种,更具杂交优势。1986年春,自哈尔滨引进丹麦奶牛5头,在南演乡杨河村办起县内第一个奶牛场。1987年,通过冻精配种,繁殖了4头幼牛。县内养牛主要用于农田耕作,以放养为主,每年“霜降”后至翌年“谷雨”期间舍饲。舍饲期间饲料以稻草为主,补以棉饼、大麦等精料。春耕前和春耕期间,除放牧外还补喂黄豆、大麦、盐等。
猪土种有桐城黑猪,习称“乡猪”,体型小而圆,嘴短尾短耳大,性温驯耐粗饲,抗病力强,8至10个月成肥,重120至150斤。母猪5月龄初配,年产2.5窝,每窝产仔8至12头,多者可达15头以上。满月断奶时仔猪每头重10至12斤,种性优良,易饲养,成肥快,皮薄,肉质鲜美。另一个优势品种是清初从淮河流域引进的“淮猪”,体型较大,毛粗,色灰黑,性野耐粗饲,皮厚,肉质较差,一年成肥,体重200至250斤。母猪6月龄以上初配,年产2至2.5窝,每窝产仔10头左右。仔猪约40天断奶,每头重12至15斤。建国后,先后引进巴克夏、约克夏、长白猪、荣昌猪等优良猪种,与当地猪配种的杂交猪,为农户广泛饲养。农业合作化后,少数农业生产合作社开始集体养猪。1956年春,建成国营桐城县畜牧场,饲养黄牛45头,猪181头,其中种母猪8头,后备种母猪5头,种公猪3头。1958年开始,县食品公司和各区食品站,先后办起养猪场。1970年后,猪被列为“六畜之首”,提倡“三级办场(公社、大队、生产队)”、“四级养猪(公社、大队、生产队和社员户)”。1977年,全县有集体养猪场4279个,共养猪26027头,占全县总饲养量的12.8%,为集体养猪最多的一年。1980年后,集体猪场多停办,仍以农户自养为主,同时出现一批养猪大户。1985年,全县养猪10头以上的有110户,其中甑山乡邢河村农民王秀华养猪100头。1987年,全县年末生猪存栏量222101头。
1949—1987年牛、猪饲养量表单位:头

三、疫病防治
建国前,畜禽疫病称“瘟、癀、病”,靠民间兽医和农民用土法单方防治,技术水平低,防治效果差。民国期间,县成立农业推广所,制定“推广家禽疫病防治”实施计划,收效甚微。建国后,建立了畜禽疫病防治机构,以民间兽医为主,包槽防治大牲畜疫病,并开始对生猪注射疫苗,预防猪瘟、猪丹毒等。1962年后,以区、公社兽医诊所(1973年改为兽医站)为主体,开展畜禽疫病防治。70年代推行畜禽疫病合作医疗制度,重点抓好春秋两季突击性畜禽防疫注射,开展经常性的疫病预防和治疗。1980年后,全县各地逐步推行各种形式畜禽疫病防治承包责任制,由兽医包村包户,包防疫包治病。
县内畜禽疫病主要有:
猪瘟俗称烂肠瘟,是一种传染快、死亡率高的烈性传染病,流行范围广,各个季节都有发生,是县内猪疫病中最严重的一种,每年约有1.5至2万头生猪患此病死亡,约占总饲养量的5%左右。近几年,通过全面注射猪瘟疫苗预防,发病率降低,但仍是生猪的主要疫病,每年因猪瘟死亡的生猪1万头左右。
猪丹毒是一种散发性流行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炎热多雨的夏季。1980年后,由于采取积极防疫措施,已很少暴发流行。
仔猪副伤寒主要危害2至4个月龄的小猪。70年代大办集体养猪场时,由于饲养管理不善,猪场卫生条件差,此病普遍流行,死亡率较高。1980年后,有零星发病,少有大范围流行。
耕牛血吸虫病1964年开始防治,由血防部门负责检查,兽医部门负责治疗。1972年后查治均由兽医部门承担,每年开展1至2次大规模普查普治。70年代初,全县疫区23个公社,138个大队,1875个生产队,疫区内耕牛8275头,阳性率10%。经过举办技术培训班,普及查治技术,组织基层查治队伍,制定防治规划,落实查、治、管、灭等综合防治措施,到1979年,疫区耕牛阳性率下降到2%以下,达到基本消灭耕牛血吸虫病的标准。县兽医站被评为全省耕牛血防工作先进单位。1981年后,根据省、地血防部门统一部署,按分类指导的原则进行耕牛血吸虫病的普查普治工作,耕牛血吸虫病与家畜各疫病防治一并进行。
耕牛锥虫病系锥虫寄生于牛体血液和造血器官后形成的一种慢性病。主要表现为贫血、消瘦、四肢下部肿胀,耳尖、尾尖常出现干性坏死,皮肤粗糙干裂等。急性发作死亡率较高。1982年首次在金神区发现。1983年,在12个公社、108个大队进行普查,共查耕牛5065头,阳性率达6.3%。当年治疗235头,占发病耕牛的73.6%,治愈207头。1984年普查耕牛4774头,其中呈阳性735头,当年治疗585头,治愈325头。
牲畜五号病即口蹄疫,此病传染性强,速度快,是偶蹄牲畜(牛、羊、猪等)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1983年成立桐城县家畜五号病防治指挥部,开始制定防治规划,建立自下而上的疫情报告制度。同时组织普查小分队58个,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大规模普查,共查出新疫病点44个,均实行严格封锁,进行全面消毒,迅速控制了疫情。1984年普查,疫点已下降到3个。1985年,全省进行五号病检查评比,桐城县被评为全省防治牲畜五号病先进县。1985年后,未发现新疫点。
鸡新城疫俗称鸡瘟,发病快,传染迅速,死亡率高,往往造成整个乡村鸡群罹病,大批死亡。1964年后,进行预防接种,此病发生与流行有所控制。1980年后,随着预防接种面扩大,防治技术普及和提高,大范围暴发流行得到控制。
禽霍乱系鸡、鹅、鸭、番鸭等家禽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流行快,死亡率高。1964年后开始预防接种,但疫苗免疫效果不够理想。1980年后开始采用抗菌素及磺胺类药物进行防治,效果较好,初步控制了大范围流行。
上一篇:第四节 水产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