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水域
建国前,桐城县水域总面积约46万亩,其中天然湖泊近40万亩(菜子湖27万亩,白荡湖4.5万亩,陈瑶湖3万亩,枫杉湖2万亩,石塘湖2万亩),河塘等其它水面6万亩。
建国后,随着行政区划的变更和围湖造田,县内水域面积逐渐缩减。到1987年,全县水域总面积(不含河流)24.5万亩,其中天然湖泊14.5万亩,内陆湖泊(已控制湖沟)27230亩,池塘(包括塥堰)50293亩,水库23362亩,可养殖水面8.48万亩(湖泊27230亩,池塘47648亩,水库9336亩,河流560亩)。已利用养殖水面8.19万亩,占可养水面面积的96.6%。在已利用养殖水面中,千亩以上的人工养殖水面9处:罗岭乡岱赛湖3800亩,双店乡枫响赛1800亩,朱桥乡北岔1000亩,双店乡小木咀圩1500亩,练潭乡新高赛圩1100亩,杨公乡南圩1200亩,双河口乡团结圩1200亩,包圩乡小幸福圩1700亩,金神乡大幸福圩6400亩;500亩以上的水库5座:牯水背、境主庙、石南、汪洋和河沿水库。
1975—1987年养殖水面利用概况表单位:亩

二、养殖
鱼类养殖县内鱼类养殖主要为鱼苗繁殖、鱼种培育、成鱼养殖。
鱼苗繁殖1971年以前,县内鱼苗赖天然张捕。1969年,县水产养殖场首次建家鱼人工繁殖单环道池一口,开始人工繁殖鱼苗试验。1972年,县水产养殖场增建4个直径5米的环道池和一个容量100立方米的产卵池,在省水产局指导下,人工繁殖鲢、鳙鱼苗83万尾。结束了县内鱼苗完全依赖天然张捕的历史,形成以人工繁殖为主,天然张捕为辅的鱼苗生产新格局。1976年,全县人工繁殖鱼苗2108万尾,占鱼苗生产总量的21%。1980年全县人工繁殖鱼苗1.13亿尾,为人工繁殖鱼苗最多的一年。同时,县水产部门不断引进新品种和进行新品种培育试验,使人工繁殖鱼苗生产由单一品种向多品种发展。1982年高桥渔场引进日本白鲫,1985年引进团头鲂和尼罗罗非鱼,其中团头鲂和日本白鲫在县内全面推广后增产效果显著。1984年,练潭乡渔场利用人工催产和人工授精技术进行鲢(♀)×鳙()混交育种和人工繁殖子代鱼种成功。
鱼种培育建国前和建国初期,沿江、沿湖农民就地建池培育鱼种。50年代末期开始,逐步发展集体渔场培育鱼种。1970年前,主要培育小规格鱼种,即“小乌”和“夏花”,年产量在3000万尾上下。1970年后,发展大规格“冬片”鱼种生产,使成鱼生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达到当年投放,当年捕捞,当年获利。为稳定鱼种生产,1986年经省、地批准,县水产局投资17万元,周转金15万元,租赁南演乡王墩渔场,建立桐城县水产养殖示范场,专门培育黄(白)鲢、草鱼、青鱼、团头鲂等大规格优质鱼种。1987年全县有乡、村鱼种场38个,计有鱼种池703亩。共培育鱼种3500万尾,其中大规格鱼种700万尾,占鱼种生产总量的20%。除保证县内需要外,还销往怀宁、太湖、潜山、宿松、枞阳、寿县、长丰、肥东、肥西、庐江、合肥、淮北等地。
1972—1987年鱼苗、鱼种生产概况统计表单位:万尾

成鱼养殖建国前,主要利用村前屋后的宅水塘,投放鱼种,成鱼养殖零星分散,管理粗放产量低。民国15(1926)至17年春圈建日星圩(现属菜子湖渔业村)面积600亩,为县内较大的成鱼养殖区。
建国后,成鱼养殖逐步发展。鱼种以鲢、鳙、草、鲤为主,鲫、鳊等次之。1952年10月,安徽省水产养殖总场(后改为安庆地区水产养殖场,再改为国营桐城县水产养殖场)在杨桥区建立,养殖水面6.45万亩,1953年正式养殖成鱼,次年产成鱼6万斤。此后,县内相继沿湖拦汊筑堤,控制湖汊40余处,修建中、小型水库57座,整修加固塘坝23000口,为人工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内陆湖泊以集体办渔场为主,60年代有26处20431亩水面放养成鱼,占可养殖湖泊总水面的71%。70年代,全县内陆湖泊已全部放养成鱼。水库水面利用率在90%以上,其中牯牛背水库宜鱼面积3600亩,年产成鱼3至4万斤。池塘养鱼改过去只养肥水塘,不养一般塘和瘦水塘的习惯,水面利用率提高到80%左右。1961年,全县人工养殖成鱼年产量占成鱼总产50%以上。1965年,人工养殖成鱼年产量251万斤,占成鱼总产73.8%。1976年,人工养殖成鱼年产量226万斤,其中池塘、湖泊和水库成鱼产量分别为179万斤、19万斤和28万斤。
1980年后,建立了渔业生产承包责任制,可养水面利用率逐步提高。同时,因养殖基础设施改善,一些大面积未养殖水面也得到开发利用。至1985年,菜子湖水域有6个圩口先后退田还湖;1986年,利用嬉子湖6万亩整体水面建立起国家与集体联营的水产养殖场;中型水库也先后成立库乡联营渔场,小型水库由专业组、专业户承包养殖,使成鱼养殖产量相应提高。河道养鱼和稻田养鱼等也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当年,全县成鱼养殖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达446.7万斤,占成鱼总产量的73.2%。1987年,可养水面利用率达96.6%,成鱼产量达438.6万斤,比1980年增长82%。
其他水产养殖1971年,双店乡渔业村首次进行珍珠生产试验,插蚌1000只,两年后收获珍珠1斤。1981年,全县珍珠生产点发展到24个,次年,练潭乡和罗岭乡两个养殖点插蚌7.5万只。1983年鲟鱼管理区开始人工育珠,1985年产珍珠100斤,产值16.8万元。1986年全县产珍珠150斤,成为全省重点产珠县之一。
1985年,全县有8个专业户建池600多平方米,养殖黄鳝,年产黄鳝5000斤。
1986年,陶冲乡渔场和朱桥乡等地共建鳖池4.1亩,人工饲养鳖苗和幼鳖1500只。同年4月,鲟鱼镇、肖店乡、练潭乡、罗岭乡先后发展池塘养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987年,县内一些圩口开始大水面河蟹放养,投入产出比例为1∶10以上。
人工栽培的水生植物主要有藕、茭瓜、荸荠、菱、水芹菜等。1960年后,先后引进“三水一红”,即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和红萍。1967年,全县放养三水一红7万亩,后逐渐减少,仅有零星放养。1982年后,相继引进苏芡、无花藕等水生植物良种,逐步替代土种芡实和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藕、茭瓜、水芹菜、芡实、荸荠等水生植物栽培放养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也不断提高。1987年,水生植物栽培面积在千亩以上的有双店乡渔业村和练潭乡高赛圩。
三、捕捞
天然捕捞天然捕捞是桐城渔业生产的传统方式。菜子湖(包括白兔湖、嬉子湖)岸线长120公里,入湖河流多,港汊遍布,水质良好,饵料丰富,适宜鱼类产卵繁衍、觅食、栖息。长江流经县境东南,湖水经长河与长江相接,回游鱼类多。每年3至4月桃花汛和6至8月伏汛以及秋冬之交,都是捕捞旺季。1949年,全县鱼类捕捞量74万斤,全部是天然捕捞。1954年,全县鱼类捕捞量900万斤,其中天然捕捞占96.7%。1958年8月,菜子湖水域通江孔道修建节制闸(即枞阳闸),回游性鱼类减少,加上围湖垦荒、酷捕滥捞,天然捕捞量下降。至70年代末,年天然捕捞成鱼一直徘徊在100万斤上下,相当于50年代年平均产量20%。渔获物的个体趋向小型化、低龄化、劣质化。主要经济鱼类,如青、草、鲢、鳙、鲫、鲤、鳊、鳃等,在总产量中的比例,由50年代60%下降到20%以下,小毛鱼、小杂鱼、小虾上升为优势种群。天然鱼苗生产,年张捕量也由50年代5至8亿尾降至2亿尾左右。1982年后,菜子湖水域部分圩区退田还渔2.25万亩。通过推行渔业生产承包责任制,大面积荒水得到开发利用。1985年金神区成立嬉子湖水产管理委员会,1986年改为县嬉子湖水产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嬉子湖6万亩整体水面,实行禁渔期(每年4至7月),划定禁渔区,建造简易拦网工程1720米,加强渔政管理和人工管、养,水产资源逐步恢复。1987年,天然捕捞成鱼244.4万斤,占成鱼总产量35.8%。天然鱼苗张捕,80年代继续下降,年张捕仅数千万尾,1987年仅200万尾。
养殖捕捞县内养殖捕捞,为便于运销和利于鱼类生长发育,一般都在冬季进行。池塘养殖的成鱼,部分在端午节、中秋节捕捞。50年代年平均养殖捕捞成鱼30至50万斤。60年代开始,发展人工养殖,养殖捕捞成鱼产量增加。1961年,全县养殖捕捞成鱼产量198万斤,第一次超过天然捕捞成鱼产量,占成鱼总产61.8%。1966年,养殖捕捞成鱼产量342万斤,占成鱼总产81.4%。1969年,养殖捕捞成鱼产量410万斤,占成鱼总产79%。80年代,形成以养殖为主,养殖、增殖、种殖、捕捞、加工相结合的水产生产新格局,养殖捕捞成鱼成为水产生产的主产。1983至1987年,年平均养殖捕捞成鱼400万斤以上。
渔具和捕捞方法渔具使用视不同水域而异。长江主要有绠网、张网、挂网、蟹拖网、三层流刺网、色网;长河主要有天罾、铲罾、豪网、蟹网、蟹簖、裤篮;菜子湖区和池塘主要有三层刺网、钩子、拖网、围网、底拖网、虾拖网、绞网、卡子、兜网、丝网、撒网、大罾、扒网、麻网、屏、“迷魂阵”、鱼鹰;水库主要有三层刺网、丝网、挂网、挂钩等。民国8年(1919),全县有中型渔船58只,小型渔船395只,罩430把,钩320具,其它渔具1580具。1973年,用于湖泊和长河的渔具有围网2395条、钩子1万只、泥网291条、卡子58盘、丝网2772条、屏15道、豪网28条、麻网674条、铲罾25把、大罾59把、大稀网72条、小网86条、撒网2083条、爬网540条、蟹网58条、蟹簖31只、蟹笼800只、裤篮892只、腰盆124只、“迷魂阵”600张、脚印船11只、鱼鹰175只。1987年全县有渔业机动船34艘220马力108吨位,非机动渔船140艘810吨位。
县内传统网具均用麻、棉、丝织成。70年代始,尼龙、聚乙烯等逐步代替麻、棉、丝织物,轻便耐用。主要常用渔具有:
围网广泛使用于境内湖区和池塘。围高7至8尺,长数十丈,下坠金属网脚,上有浮子。操作时,先拉开,后围拢,大面积水域,渔船和腰盆配合拉围,小面积水域数人拉围。
刺网境内常见的网类。分单层、双层和三层数种,高3至5尺,长数丈。用于张捕中上层水面鱼类,各种水域均可使用。张网者划椭圆形小木盆,行驶水面,或坐或立,灵活自如。
撒网传统网具。网口坠金属网脚,撒开似圆罩,单人操作,站在船头或滩头撒向水底,然后收拢提起,大小鱼均可捕获。
迷魂阵又称簖箔,由竹制的帘子和网眼细密的长形网具组合而成,设置于江湖和河口。因鱼进入后,如同进入迷宫而得名。
挂钩罗岭、双店等地渔民冬季使用的渔具,在绳索上固定铁制弯钩,来回拖挂,捕捞江湖和水库深层鱼类。
县内鱼类捕捞方法因水域、种类、时间等不同而各异。长江天然鱼苗张捕,用深3尺、宽6尺、长1丈5尺,后带一个网箱的绠网,挂在钉于江中的木桩上,网门面朝上游,每天下午挂网,翌日清晨起畚。成鱼捕捞,江河湖泊和中型水库,多采用赶、拦、刺、张联合作业。河流多采用围网、拦网、丝网、撒网、罾等单独作业。小型水库和池塘多采用围网、撒网、丝网捕捞。湖区捕捞刀鲚、虾、银鱼、蟹等,则使用特制的网具或笼、簖等。部分池塘成鱼,除网捕外,有时放干或抽干底水进行捕捉。
1949—1987年成鱼生产概况表单位:万斤

上一篇:第三节 林业
下一篇:第五节 畜牧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