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般礼节】
叩首、鞠躬叩首俗称磕头。旧时,祭天祭祖敬鬼神及婚丧大典中行跪拜礼,晚辈给长辈拜年拜寿亦须磕头。民间处理纠纷时,理亏之方则以磕头赔礼认错了事。解放后废磕头礼。但丧祭时叩头之风仍存。鞠躬礼始于民国。政界、教育界普遍行之,学生见教师鞠躬为礼,“文明结婚”亦鞠躬如仪。解放后凡过去磕头场合多以鞠躬代之。
拱手、握手清末民国初,熟人见面或迎宾送客皆双手抱拳拱手为礼。20年代后改拱手为握手。现在握手为普遍礼节。男女之间握手不多,大都以点头问好代之。不常见面或初见面者用握手礼,常见面熟人或关系较一般的人,点头微笑即可。
称呼解放前人际称呼十分注重尊卑,对士绅和有身份的称“大人”、“老爷”、“少爷”、“老太太”、“太太”、“少奶奶”、“小姐”等,对商人称“老板”,对普通人称“老赵”、“老钱”。市井间还喜对一家兄弟数人分别以姓氏加排行加“爷”或“老板”称之,如“赵家二爷”、“钱家三老板”。被称对象,可不论身份。对小孩则称为“小赵伢子”或“钱家小三子”。解放后,正规场合称“同志”,对熟人称“老赵”、“老钱”,对老人尊称“赵老”、“钱老”,对年青人称“小赵”、“小钱”,对有职务者多称官衔如“赵主任”、“钱科长”,对担任副职者称官衔一般都去掉“副”字。“文化大革命”后期以称人为“师傅”表示礼貌。70年代末,讲究学历,尊师重教,又以称人为“老师”表示敬重。80年代,“老板”“先生”“小姐”“女士”的称呼重新出现。
设筵待客解放前,设筵请客要事先送请柬,临时还要派人三请四催,以示诚意。入席时,客人间拉扯让座,最后一般以主人所请的主客坐首席,余则按身份高低年龄老少往下排定。方桌以进门左边上方座位为首席,右边上首为二席,余以此类推。圆桌则以面朝大门座位为上座。生人(与在座不熟识者)一般坐下首。开席后,主人向首席敬酒,继向全席各座分别敬酒。接着首席向主人回敬,全席向主人回敬。再接着,客人互敬,然后随量而饮。正式酒筵,一般不闹酒,以防失礼。散席后,主人殷勤送客,如客人带有跟班车夫,要给饭食和赏钱。旧时男女不同席,妇女一般也不参加社交。至亲好友携女眷来,也只在内室招待。婚丧大典,至亲中多妇女,则另开女席。女客携小孩来,须赠以大糕,取吉祥意。解放后,设筵待客一般不太讲究座次,男女同席也习以为常。
【应酬交往】
亲友应酬逢年过节晚辈给长辈送礼,女婿给岳家是逢节必送礼。礼品除鸡鸭烟酒外,端午绿豆糕、中秋月饼、春节糖包不可少。礼品忌单数,以双数为吉。儿女亲家、朋友间也不时互有馈送,特别是外出他乡不忘给至亲好友带点外地土特产。市民讲究礼尚往来,谚云“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朋友间的友谊有时还沿袭到下一代,形成世交“通家之好”。亲友之间送礼有定规。如婚姻喜庆,亲戚要先送礼,主人才下请帖;本家要先报喜、下请帖,他才送礼。谓之“亲戚不送不接,本家不接不送”。至于一般邻居、朋友,属于可送可不送之列,根据交谊深浅,可先请,也可先送,双方并不责怪。
上梁建造新屋为一大喜事,而上梁为新屋落成之象征。是日,梁上插金花,工匠将正梁徐徐升起安妥,披红挂彩,并撒下小麻饼、小糕、糖果。屋主大放鞭炮。亲友前来恭贺,赠以宝塔式发糕、大红蜡烛、红纸对联和贺仪。解放后,城乡建私房者,上梁时一般也要庆贺一番。
乔迁搬家为乔迁之喜,亲友要送宝塔式发糕、大糕、红纸对联、鞭炮、仪金以示庆贺。解放初期,单位分配宿舍住房,或调整搬迁,皆不庆贺。70年代后住房紧张,有些迁入新居者,亲友多恭贺送礼,或赠现金,或赠家庭用具及装饰品。
邀会旧日盛行邀会风。筹款者邀亲友上会集资,一般10人以上,每人会资多少由邀会人决定。头会收齐会款,以后每月摇会一次,以骰点多者得会。约人上会,不是至亲好友不便开口,故云:“会打十分情”。邀会含有互助储金性质,70年代一度在厂矿企业中流行。
评理旧日市民如发生继承、分家、婚姻等家庭纠纷,或农村同姓间发生田地、屋基界限纠纷,双方各持一理,难断是非,一般都不愿惊动官府打官司,而是私了,即请族长、长亲或地方士绅在酒筵上评理,谁是谁非当场判定,并立字据为凭,双方多能遵守。输理一方除赔礼外,还要认酒帐。
消防安庆旧城民居皆砖木结构,且多草屋披棚,一旦失火很难控制。故市民一闻火警口哨,四邻街坊、路人游客皆不记恩仇嫌隙,奔赴救火。清末民国初,士绅发起组织若干义务“水龙局”(消防队),市民皆踊跃参加,各大店号亦慷慨解囊,购置水龙器材。一旦失火,遭灾人家家主由派出所带去打十下手心,说是打晦气,实是处罚,民谚讥之为:“失火打板子,双蚀”。事主还要在现场墙壁贴出红纸:“不慎遭受回禄,敬谢诸公救息。”表示感谢。
慈善安庆地方慈善事业历来发达。自清末至民国,各类慈善机构约40多个,其中代表性的有:体仁局、育婴堂、救生局、清节堂、养济院、栖流所、因利局、同善医局、苦儿院、救济院、育婴所等。这些慈善机构有的收养贫苦守寡的妇女、弃婴、孤寡老人和残疾人;有的为贫病者施药治病;有的为贫死者施棺,为外乡人客死本地者收殓;有的在灾荒年头施粥,为受灾难民安置临时住所;还有的提供免费渡江,负责水上救人。这些机构都有几间房屋,有专人管理,一般还有田租等固定收入。解放后,公益慈善事业由政府民政部门统筹办理。
【社会群体】
宗族旧时宗族观念很浓,认为同姓同宗者,无论隔多少代,也还是“一笔难写两个×(指姓氏)字”。为防止本姓财产落入异姓之手,女姓的财产继承权被剥夺。纵使是富商大户,若有女无儿,也须领继一名侄儿来继承遗产,亲生女儿仅保有一份体面嫁妆而已。有些大姓还建有祠堂,祠堂名下有本宗族公田和坟场。宗族内举有户尊,主持宗族公共事务。户尊每年清明率各房代表上坟祭祖,每年冬至召集各房代表议事,有的还对本族不肖子弟施以鞭刑。另外,续修家谱也是一项重要宗族活动。解放后,城区已不存在旧式宗族活动。郊区由于同姓集居较多,农民仍有一定宗族意识。80年代,农村又有联宗祭祖、续修家谱活动出现。
亲戚宗族由于有家谱记载,有辈字标记,故无论隔多少代都可以论叔侄、称兄弟。亲戚(指异姓外戚)则代数愈远愈疏,所谓“一代亲,二代表,三代了”,市俗出了五服即不再作亲戚看待,结亲嫁娶可不受原有亲戚关系的辈份约束。亲戚中以家婆(外祖母)、母舅最亲。“弟兄分家,母舅作主”。母舅的发言权常超过叔伯。旧俗表姐妹兄弟可以结亲,以娶母舅家女儿为美事。旧时,一般市民无力旅游,唯借走亲戚开扩眼界,增加联系。有钱人走亲戚的面更广,借以形成社会关系网。妇女走亲戚只限于回娘家,若父母健在,可以在娘家一住几个月。亲戚间讲究礼尚往来,而三代之内的亲戚更应做到“喜必庆,丧必吊”,故有“头顶锅儿卖,人情大似债”之说。解放后,市民仍保持正常的亲戚往来。但在极左思潮盛行时,对家庭成份不好的宗族外戚,一般市民都不敢接近,恐祸及自身。80年代,由于内招、顶替、照顾性调动等原因,有亲戚关系的人同在一个单位的现象日趋增多,社会上裙带风也有所抬头。
干亲旧时妇女间关系密切,彼此可认个干亲,结为姊妹,或给儿子认个干娘。从此当作真亲来往,逢年过节、红白喜事也同亲戚一样送礼,但也有有钱有势的人利用认“干女儿”、“干妹子”搞姘头。解放后,城区少见认干亲者。
结义旧时,有些市民意气相投,结拜为异姓兄弟,以求遇事互相帮助。结义时要交换兰谱,且多在关帝庙进行,时间也常选在五月十三关帝会日。以后每年必于此日聚会吃喝一次。结义大多秘密进行。解放后此俗渐消亡。
邻里民间重视邻里情谊,街坊邻居守望相助,互相照顾,形成很融洽的关系,故谚云“远亲不如近邻”。80年代改造旧城区,众多居民迁进公寓楼,常有数年不知对门姓名者,家庭隐私权受到尊重,但邻里关系趋于淡薄。
师徒旧社会师傅收徒一般都是亲友介绍,学徒磕头认师,写下投师纸,言明“遭风失水,生病死亡,各安天命;逃亡走失,归学徒家人寻找。”徒弟拜师后,要为师傅服杂役,学手艺主要靠自己平时观察。学徒期间没有工资,仅给鞋袜钱,3年期满还要帮师傅白干1年活。4年朝夕相处,又学得终生赖以吃饭的本领,总是感恩戴德,故有“师徒如父子”之谚。商店学徒,老板只是名义上的师傅,平时并不教导,真正传授生意经的是大师兄,故师兄弟之间更是亲如手足。解放初期,手工行业及大小工厂仍沿用师傅带徒弟的技工训练制度,后逐渐改由技工学校培养技工。
同行解放前,安庆商业、手工业的行业有100余个。同行之间,对内常有经济上的竞争,谚云“同行是冤家”;对外又常常表现出某种一致性、排他性。各行业都供奉本行的祖师,穿戴各自不同,职业习惯也各具特色。同行间交谈常用仅限本行内通用的暗语(又称“干子”),如数字1到10,绸布业用“春水满田泽夏云多奇峰”代表,卖菜业则用“叶都些许厂舌柴瞎神田”代表。如8元5角3分,前者说是“多泽满”,后者则云“瞎厂些”。对上暗语,即可表明是自己人。为了协调同行关系,清末民国初即有行会出现。早期行会多带封建色彩,既是行会又是工会,如木瓦业之“鲁班会”。行会后改称公所,最大的公所有面业、米业、绸布、糖杂、银钱、酱园、中药等。解放后,行会被正式行业组织和行业工会代替,但同行间的群体意识和亲密感仍或多或少存在。
同乡明清以来,不少外省人来安庆做官、候补、求学、经商。同乡间常互相照顾、扶持,还建立联络机构“同乡会馆”,如湖广会馆、湖南会馆、湖北会馆、两广会馆、八旗(奉直)会馆、浙江会馆、江苏会馆、河南会馆、江西会馆、福建会馆、徽州会馆、泾县会馆、旌德会馆、庐州会馆等。各会馆有房屋、田产,有专人管理,以该籍在地方势力最大者为靠山。会馆负责同乡的临时住宿、困难接济、职业介绍、死后收殓等。有的会馆及所代表的同乡帮派还有操纵市场的能力,如徽帮操纵钱庄、当铺、绸布、酱园等行业,湖北帮操纵油铁、皮毛等行业。解放后,会馆废除,但同乡关系仍在社会上发挥一定作用,故谚云:“十个公章抵不到一个老乡”。
帮会解放前,安庆帮会有清(青)帮、洪(红)帮、在理堂(教)三种。清帮内部以代辈相传,上下代之间尊卑分明,俨然父子;洪帮不分代帮,以香堂为单位,横向发展,互称“洪门兄弟”;在理堂系白莲教余脉,会众禁烟酒,习咒语,组织秘密。三者之间,有“青枝红叶白莲花,三教原是一家人”的传言,故互不干涉;又有“由青入红,出海蛟龙;由红入青,剥皮抽筋”的江湖规矩,规定清帮人可加入洪帮,洪帮人不能加入清帮。安庆三帮中以清帮势力最大。安庆帮会力量曾积极参与一些进步活动,但又常为反动势力所利用,如在三二三事件中充当打手,沦陷时充当汉奸敌特。清帮在安庆的茶楼、酒馆、浴室、车行、戏院、烟馆、膏行等行业中有很大势力;码头上的把头皆为清帮人物,搬运工人中也有众多在帮者;军警侦缉部门也大半为清帮中人所把持。解放后,帮会势力被根除。
无业游民解放前,安庆有一些无业游民,他们全无技能,又不愿出卖苦力,因而四处游荡,穷困潦倒,没有固定职业,一般多在人家婚丧喜事时帮帮忙,有时也拎个篮子卖点吃食、小玩意,有时则在城隍庙摆个地摊搞点小赌博小欺诈,更多时在各处混吃混喝。无业游民的生活习俗是“喝二道茶,听转转书,看栅子戏,洗关门澡,抢过门娘”。所谓“喝二道茶”是早晨上茶馆专拣别人只泡过一道开水的茶碗,再加开水喝一碗不花钱的茶;“听转转书”指在说书场上听书不给钱,收钱人转到听众圈子的这边他就跑到那边;“看栅子戏”指乘戏院演戏打开栅子门准备散场时,进去看一段不花钱的戏;“洗关门澡”指趁浴室顾客已散,正待放水清池时到澡池里打个滚,洗个不花钱的澡;“抢过门娘”指花很少钱娶个寡妇。
丐帮旧时乞丐也有行帮,其首领为“团头”。一般乞丐讨得钱财要交给团头,由团头调济给老病无法行乞的乞丐。各个乞丐还有一定的路段范围,其他乞丐不容侵犯。民国27年(1938)前,安庆乞丐的首领叫“八大将”。一般人家婚丧喜事、开店开业典礼设宴时,常在侧室偏厅专设一席款待“八大将”,整个喜庆过程自然平安无事,否则就会有无数叫化上门乞讨、纠缠,口出不吉之言,使主人难堪。后来,女乞丐中也有仿效“八大将”而结义成为“女八大将”,闯出名号后即成了女乞丐首领。安庆沦陷,丐帮组织被打散。34年(1945)后,流民大量涌入参与乞讨,乞丐激增,未形成“行规”和帮派。
扬帮娼妓旧时安庆妓院皆扬州人开办,妓女、鸨儿、龟头、杂工无一不是扬州人,故称为扬帮。这些妓院集中于御碑亭和薰风巷,有宝凤班、三和班、鸣雅班、四喜班、如意班、悦来班、双福班等。妓院皆高门楼房,内设客房10余间。扬帮“姑娘”(妓女)自幼被人贩子买来,在妓院被调教成温顺听话、形体苗条、能歌善舞、进退有礼、擅于应酬、识书解字,有的还懂得琴棋书画。其主要营业方式是陪同客人“打茶围”(吃茶、唱曲子)、“碰和”(打麻将)、“出局”(外出陪酒)、“摆台子”(客人在妓院设宴、姑娘陪酒)。客人要把钱花到一定程度,方得“姑娘”留宿。当时一些富商豪绅、纨绔子弟、风流文人常在妓院流连忘返。但老式商人、一般市民不愿涉足。为招揽生意,扬帮常在报纸做广告,民国初安庆还出版《唤花魂》、《皖江画报》(《民岩报》附张)等专门评说风月,刊登“花榜”。除扬帮外,还有些暗娼,出入其门者皆肩挑小贩、单身手工业者。民国16年(1927),当局取缔“八大扬班”,但暗娼更为活跃。解放后,彻底根除了娼妓现象。
【心理禁忌】
问卜解放前,迷信风气甚浓。小孩出世要看相、算命以预测一生贵贱;男女议婚要批双方八字,看五行合冲;行人外出要占课以定大利方向;遇事不决要卜卦以决疑解难;久病不起要推算冲撞了何方神煞;夜间做梦要详梦以明所主何事;财物遗失要占课决定寻找方向等等。城内迷信职业有算命、看相、卜卦、占课、测字、详梦、看地等10余种,人数多达200余人。此外,知识分子一般也会一点诸葛神课之类的简易占卜方法。多数人对迷信的态度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君子问祸不问福”,希望通过问卜,消灾避祸。解放后,公开的迷信活动被禁止,但暗地仍有进行,特别是在郊区及老年人中间。80年代,又有少数算命瞎子敲着“报君知”叮当过市,公园或街道偏僻处常有替人看手相者,寺庙也公开为游人求签。
祭鬼狐旧时,上层人士和知识分子可以问卜(因为《周易》是五经之首),却反对祭狐祀鬼(因为“子不语怪力乱神”)。他们只祭奉列祖列宗和儒释道三教正神,连钟馗像、八仙图都少挂。但民间祭祀狐鬼却很普遍,一般市民不敢说“狐狸”二字,要说“大仙”或“仙姑老太”。许多商贾人家都设有密室,供奉“大仙”牌位。民国27年(1938)前,棉业巨头还在西门外板井巷公开修建“仙姑楼”,一时香火极盛。市民对蛇也颇忌畏,视为灵物。人行途中若见树上有蛇,认为压了人的“焰火”,唯一解法是脱鞋上抛,超过蛇去。旧宅多家蛇,若发现有蛇盘在梁上、床头,即视之为不祥之兆,要立即焚香叩送“老人家”归隐。若见家蛇吃鼠,则谓是“蛇吃鼠、死家主”,更要赶紧拜祖宗、请僧道、做好事、多布施以求禳解。市民心目中的“怪力乱神”还有所谓地方鬼、大头鬼、五猖鬼、吊死鬼、产妇鬼,各种动物妖怪、花木妖精、水鬼毛人、青奇白奇、美人蛟、螺蛳精等等。对这些神怪,一般态度是一不能得罪(讲故事提及也不能随口辱骂),二是多作善事,因为积善人家,百神护佑,可以“一正压百邪”。
叫吓旧时,小孩发热生小病,民间有种迷信说法,认为是被鬼怪所吓,丢了魂,称之“着吓”。于是,由其母在夜晚“叫魂”(即“叫吓”):“××儿小魂回来呀!”有的边拍床沿边叫。有的在小孩玩耍的地方,边叫边往家走。有的还用3只筷子并立于一碗水中,边叫边用手沾水淋于筷子上端,从很快立起至自然倒下为止。
讨债与还债旧时,市民受因果、轮回等封建迷信影响,相信前世恩怨变成“讨债鬼”或“还债鬼”。若妇女不幸爱子夭折,亲友就安慰说是讨债鬼来讨债的,钱花掉,债还清,他就走了。若遭失窃、失火等灾祸,有说是冤鬼讨债的,有说是破财折灾的。实际上不完全是笃信鬼神,也是求得心理上平衡和慰籍的一种方法。
叶落归根旧时男子外出求学或谋生,家人一般不予拦阻,认为男儿应志在四方。但临行前须给他完婚或订婚,以羁留其心。游子多年不归又无音讯,母亲(或妻子)每逢节日或月圆之夜,立于墙头或旷野长时间呼喊为其“招魂”:“××回来呀!”声调哀惋凄切,认为未死的听见会心动思归,已亡的魂魄也闻声而归祖庙。游子最大心愿是叶落归根,即使在外乡发迹,“树高万丈”,仍以不能归葬祖墓为恨。一般都尽量抱病坚持逝归故里,才叫寿终正寝。若不幸客死他乡,也一定要归葬。若枯骨流失无着,可以血衣或生前常用器皿代替归葬故乡(认为遗物有亡人血汗,其魂可认踪归依),叫衣冠冢。
触禁与解禁旧时迷信禁忌多不胜数,防不胜防,但解禁的办法也多。一般人家常年在门楣上贴有“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童言无忌”的字条,算是一解百禁。春节更是如此。小孩容易说漏嘴,若渎犯神灵,就用草纸擦擦嘴,算是屁股嘴,说话等于放屁;若是砸碎饭碗等器皿,大人即念“越砸越发”或“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也算解了禁。禁忌有时属于礼节范畴,如临丧不哀,临喜不乐,被视为对主人的不敬,也为人所忌。


上一篇:岁时节庆
下一篇:回民习俗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