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机构】
明代至民国年间,境内中医挂牌行医者甚多,称医寓或诊所,官立和民办医事机构较少。官办医疗机构,已知最早的为明洪武年间的惠民药局。另有一些慈善团体,聘请医生长年送诊,施医施药。清光绪年间开办同仁医院始有西医,继之有天主堂诊所。民国时期私人开设的医院、诊所颇多,数量居全省之首。民国元年(1912)的华济医院是全省最早的私立医院,7年的博爱医院是全省床位最多的私立医院。抗日战争爆发后,私立医院大多外迁。沦陷期间,伪安庆维持会在大二郎巷设东亚医院。抗战胜利后,西医开业者增多,但设备简单,一般未设正式病床。
解放后,市中、西医疗机构有很大发展。1988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217个,其中市内214个,地区驻市3个:地区医院、精神病医院、皮肤病防治所。另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六医院。在市内医疗机构中,市卫生部门办的医院5个、诊所1个: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中医院、传染病医院和牙病防治所;工业及其他部门办的医院5个:石化总厂职工医院、纺织厂职工医院、工人医院、皖河农场职工医院、安庆师范学院医院;医务室、所179个;区、乡卫生院13个;街道卫生防治站11个,即德宽、玉琳、集贤、菱湖、南门、建设、建新、向阳、孝肃、宜城、湖滨防治站。区、乡卫生院中,大观区卫生院床位30张,医务人员20人,行政干部2人;龙狮卫生院床位40张,职工52人,卫生技术人员47人;老峰、杨桥、十里铺等乡镇卫生院的床位均在20张以上,职工40人左右,卫生技术人员30人左右;白泽湖、长风、新洲、大枫、花山、罗塘、凤凰、肖坑卫生院也有一定规模。
惠民药局
明洪武年间安庆知府友麟建。旧址原在谯楼边,清嘉庆年间改建于府前东。设内、外科。
官医牛痘总局
清同治初年官立。旧址在大南门正街药王庙隔壁。系医疗与预防相结合的机构。专送诊,并种牛痘,均由中医担任。民国初年,设内、外、伤、眼等科。常年经费由官府拨给,贫民给药。负责人名为总理,中医柯春桥、潘箬泉先后在此任职。
同善医局
清光绪年间官立。地址在县下坡巷。设内、伤科,随诊中医3~5人。每日就诊者50~60人次。
(表61—7)民国时期安庆私立医院简况

同仁医院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基督教圣公会创办。初为诊所,地址在大二郎巷。次年在后营(今健康路)建房10余幢,总建筑面积1980平方米。三十二年迁入。分男女病区,有特等和一、二、三等4个等级的病房。设内、外、小儿、妇产科及X光透视、化验、手术、配剂等室。床位100张,床位使用率为60~70%。门诊人数每天约200人。职工常为百人,医师4~5人,助产士3人,护士6~8人,护生20~30人,药剂、化验、放射各1人,助理员11人,事务6人,公役40余人。民国23年(1934)附设高级护士学校。31年,医院被日军侵占,美籍人员或被驱逐出境,或逃离。抗战胜利后,美国和中国员工陆续返回。36年重新开业。1951年初,由市公安局接管。5月,美籍人员离境回国。7月12日,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陆军医院。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六医院。
天主堂诊所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安庆天主堂所设。位于教堂大门北首,本名圣心诊所,俗称天主堂诊所。建平房3间,有显微镜及一般诊疗器械。药品多从西班牙运来,以眼科著称。每日门诊70~100人次,以眼科居首,次为小儿科和内科。诊所收费较低,对贫苦患者亦施药。主要医生是西班牙耶稣会修士姚如琳。30—40年代,招收中国学员,以带徒方式培训10余人。民国20年(1931)安庆教区在石家塘建立圣母院,并在奉直会馆开设女医诊所,由外籍女医生(人称嬷嬷)2~3人应诊,亦招收培训中国女学员1~2人。每日门诊30人左右,只接诊女病人。33年,在太平寺教堂附设西堂诊所,由圣心诊所培训的中国医生1~2人应诊。在北门教堂附设诊所,医生1人,约年余撤销。天主堂诊所以圣心诊所为中心,其历史延续近半个世纪。1951年9月,教会神甫梅耿光等被驱逐出境,诊所的外籍医生随同回国,改名为天主堂革新会诊所。1952年停办。
省会戒烟医院
民国14年(1925)设立,旧址在菜市街。床位30张。医生3人,护士2人,化验1人。专为戒鸦片烟施诊。26年停办。
安庆市官医院、省会施医所
民国16年(1927),省城官医牛痘总局和同善医局合并,改建为安庆市官医院。设中、西医部,中医部分内、外、眼、痘科,每科医生1至数人不等;西医部有西医士、药剂士数人。均派定医生轮流值日应诊和配药,医药费一律免收。由政府按月划定款项拨给经费,制订《安庆市官医院章程》。18年改名省会施医所,仍分中、西医部。附设产科,由一日本医生应诊接生,约2年即停止。每日门诊100~200人次,每年春季施种牛痘1000余人。对于就诊病员仅收挂号费,贫困患者酌情施药。26年迁六安,复迁立煌(今金寨)。
东亚医院
民国27年(1938)10月,伪安庆维持会在城内建施医所(地址司下坡街)。设所长1人,医生、护士、药剂及事务员8人。每日门诊30~40人次。次年4月迁至县学官,日军在施医所的基础上扩充开办东亚医院。设内、外、妇产、牙等科,有小手术室。床位20张。日本军医2人每日来院参加诊疗,可作阑尾等小手术。主要为日本军士、商贾及其眷属服务。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迁入大二郎巷,占用培德中学校址。日军还将同仁医院病床、X光机、药品、器械等并部分职工掠归东亚医院。同时,日本医学组织同仁会派来医护人员8人。时有楼房2幢,平房3栋。设内、外、妇产、五官科。床位100余张,常设床位40~50张。每日门诊100余人次。除日籍人员外,中国员工40余人。医院附设护士养成所,有中国学员20余人学习护理。医院大门东侧附设简易诊室,称济民院,有简易床位2张,中国医务人员3人。34年1月,东亚医院改为怀宁县医院。抗战胜利后改组为省立安庆医院。
日军一一六师团另设野战医院(又称伤兵医院,地址在今市二中),有床位100余张。
省立安庆医院
民国34年(1945)日本投降后,省政府卫生处接管东亚医院。计接收药品376种,器械298种,床位百余张。原中国职工大部分留用。11月,改组成立安徽省立安庆医院。35年1月,日籍医师被遣返回国,原掠用同仁医院X光机、显微镜、病床等物资设备退还,原同仁医院职工亦基本返回。省政府拨给善后救济物资及补充款项。36年批准附设助产护士职业训练班,每年招生1期,学员30人,学制1年。下半年院址由大二郎巷迁至东围墙西侧。37年初,经扩充后的省立安庆医院设内、外、产妇、五官科,有护士部、药房、检验室、手术室、理疗室、事务室、会计室。床位56张,其中头等4张,二等12张,三等8张,四等26张,为贫病患者免费治疗床位6张。外科能施行截肢及一般腹腔手术,产妇科能作剖腹产手术,检验室可作三大常规及梅毒试验,理疗室有小型太阳灯、电疗机等理疗器械,教学设备有人体骨骼及尸体标本各一具。职工60余人,其中医师4人,护士13人,助产师1人,药剂、检验员各1人,助理护士13人,事务员5人,会计员2人,公役20余人。解放后,改为安庆市立医院。
安庆高级医事职业学校附属医院
民国35年(1946)10月,省立安庆高级医事职业学校(今安庆卫校)利用自身产科师资力量,开办附属产科医院。因经费不足,37年才正式开业。床位16张,实际开设6张。设门诊部,有医师4人,助产士1人,护士1人。1951年,学校租用健生医院建立附属医院,设内、外、妇产科。1952年春,附属产科医院并入,附属医院得到扩充。年末有床位50张,职工59人。1953年校名改为安庆卫生学校,附属医院于同年8月改为安庆市人民医院。
市第一人民医院
地址孝肃路19号。1953年8月在安庆卫校附属医院基础上建立,初名市人民医院。初设内、外、妇、儿科,床位70张,职工76人。1959年7月改称市第一人民医院。1956—1966年,增设中医、放射、肺、五官、口腔、针灸、传染、骨科,以及理疗、心电图、细菌、制剂等室,床位250张,职工289人。1978年,增设肿瘤、小儿麻痹、皮肤、泌尿、脑外科,原理疗室亦发展为科,还增设超声波诊疗、配血室。床位增至300张,职工409人。1988年,新建病房大楼、门诊大楼和干部病房楼。临床设19科,其中内科又分普内、心血管、消化、神经、内分泌等专科;外科分普外、脑外、胸外、泌尿外、烧伤整形、骨等专科。医技科室有放射、检验、药剂、病理等科以及B超、脑电图、脑电阻、脑血流图、心电及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血液流变、纤维内窥镜等检查室,其中检验科又分有门诊、临床、细菌、生化、免疫等检验室。床位423张。医疗设备有带电视录像装置的500毫安X线机、EGB—14型超声诊断仪、超声心动图仪、激光机等。职工587人,其中卫技人员452人,管理人员75人,工勤60人。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药、护、技师36人,主治(主管)医(药、技、护)师177人。年门诊25万余人次,其中急诊14178人次,住院8703人次。治愈率77.4%,好转率14.5%,病死率2.9%,床位周转率22.2次,床位工作日339.9天,床位使用率92.9%,出院者平均住院日15.3天。
占地面积29970平方米,建筑面积27170平方米。附设护校,1960年7月开办,设护士中专班一班,学制3年。1963年停办,1975年恢复,招生4期共154人,毕业128人。1982年成立的市卫生职工业余中等专业学校亦设于医院内,与护校合署办公。同时附设有制剂室和康宁服务公司。1983年被评为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1985、1987、1988年获省文明医院、文明单位称号。
市第二人民医院
地址关岳庙街39号。1959年4月建。初为2栋平房,不到1000平方米,设内、外、妇、儿、中医科,床位100张。1961年5月,接管解放路牙科联合诊所,成立口腔科门诊部,增设五官科。同年举办一期3年制初级护士班。1964年床位150张,妇产科开始闻名于市内。70年代,新建楼房3幢,面积4000余平方米,添置救护车等设备,各临床医技科室逐步得到充实。1981年增设眼科,次年眼科床位50张。自此形成以妇产科和眼科为重点的综合性医院。1985年,新建5269平方米病房大楼。次年,床位增至300张。1988年,设内、外、妇、儿、眼、耳鼻喉、口腔、中医、皮肤、伤、针灸、推拿按摩、病理、肿瘤、理疗等科,有放射、检验、药剂、麻醉科及心脑电图、脑血流图、纤维胃镜、B型超声波等检查室。住院部分为5个病区,床位300张,其中妇产科100张,眼科58张,内科58张,外科60张,儿科24张。外科分骨、泌尿、脑外、普外组。内科分消化、呼吸、心血管组。主要医疗设备有捷克产800毫安X线机、B型超声波、脑电图仪、脑血流图仪、纤维胃镜、膀胱镜、电子计算机、日本产眼底照相机、激光治疗机、冷冻治疗器等。职工384人,其中卫技人员329人,管理人员34人,工勤21人。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药、技、护师20人,主治(主管)医(药、技、护)师124人。年门诊14万余人次,住院6298人次。治愈率80.1%,好转率14.2%,病死率1.1%。
占地面积1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185平方米,其中医疗用房9656平方米。
市中医医院
地址龙山路67号。1959年12月以安庆市门诊部中医科为基础建立。初设中医内、外、伤、针灸科,市门诊部设西医内、外、妇、儿、五官科,有理疗室、药房、检验室、放射科、简易手术室、急诊室、注射室、供应室等。床位50张,其中内科38张,外、伤、针灸科各4张。1969年被撤销,人员下放。1972年恢复。1979年,新建2510平方米的病房大楼。1981年床位150张。1986年开工兴建2492平方米的门诊大楼(1989年建成)。1988年,设中医内、外、妇、儿、伤、推拿、针灸、痔瘘和西医内、骨外、五官、理疗及急诊、肠道门诊、咨询门诊、干部门诊、家庭病床等科,有放射、检验、药剂、功能检查科及心电图、超声波、胃镜、手术、供应等室。医疗设备有400毫安X线机、超声心电图仪、纤维胃镜、心脏急救监护仪、救护车等。床位171张,其中中医内科57张,中医外科22张,痔瘘科20张,伤科14张,妇科10张,西医内科24张,骨外科14张,干部病床10张。职工257人,其中卫技人员205人,管理人员39人,工勤13人。有副主任中医师4人,主治中医师13人,主管中药师5人,副主任西医师3人,主治西医师13人,主管西药师5人,主管护师13人,主管放射、检验技师各1人。年门诊8.9万余人次,住院1422人次,家庭病床年诊疗3176人次。治愈率63.1%,好转率32.3%,病死率0.8%,床位使用率83.2%。
占地面积500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872平方米。1986、1987、1988年连续被评为省文明中医院。
市第三人民医院
地址太平寺街8号。由西区卫生所、中西医工会联合诊所、红十字会诊所逐步合并建立。1951年9月,市中西医工会联合诊所成立。1953年2月市卫生事务所门诊部改为西区卫生所。次年市中西医工会联合诊所改为市中西医联合诊所。1958年10月两单位合并建立西市区医院。床位50张。1960年改名大观区医院。1966年4月,安庆红十字会诊所并入。1968年改为市工农兵医院。1978年3月改为市第三人民医院,床位86张。1980年床位100张。1987年,设内、外、妇、儿、五官、口腔、中医、伤等科及急诊、手术、理疗室,另有放射、检验、药剂科。1988年,增设功能检查科(含心、脑电图,A、B两型超声波等检查室)。有200毫安X线机3台,B型超声波诊断仪、脑电图仪、心脏急救监护仪、纤维胃镜、婴儿保育箱、手术显微镜等各1台,牙科综合治疗机4台。职工187人,其中卫技人员150人,管理人员29人,工勤8人。有副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62人。年门诊8万人次,住院1959人次。病床年周转19.2次,平均工作日291.2天,使用率79.6%。
占地面积2971平方米,建筑面积2973平方米。附设健康咨询服务公司、便民诊所、大湖诊所。
市传染病医院
地址肖坑。1982年在肖坑乡卫生院的基础上建立。又称市第四人民医院。1984年建成2981平方米的病房大楼。1988年设内、儿、外、妇产、骨伤、中医、口腔科,有放射、化验、心电图、超声波诊断等科室及中西药房。实际开设病床位50张。医疗设备有200毫安X线机、心电图仪、高倍显微镜、综合手术床等。职工36人,其中卫技人员28人,管理人员7人,工勤1人。有副主任医师1人,主管放射技师1人。年门诊2.4万人次,住院447人次。年床位周转8.9次,床位工作日133.7天,床位使用率36.5%。
占地面积11334平方米,建筑面积3925平方米。
安庆纺织厂职工医院
1979年正式建立。1980年床位50张。1983年添置B型超声波诊断仪、超声心动图仪、纤维内窥镜等医疗设备,并有救护车1辆。1988年设内、外、儿、五官、口腔、中医等科,有理疗、手术、放射、检验、心电和超声心动图、超声波诊断、纤维胃镜等科室及药房,另设老年、妇女围产期保健咨询室。床位59张。职工89人,其中卫技人员75人,管理人员4人,工勤10人。有主治医师11人,主管中药师1人,医、药、护、技师30人。年门、急诊9.5万余人次,住院638人次,床位使用率50.1%。
市运输公司工人医院
1953年5月以市建筑业工会医务所为基础建立市工人医院。1955年撤销,由搬运工会在此基础上改建,仍名工人医院,隶属市搬动公司(今市运输公司)。1988年设内、外、五官和中医内、伤、针灸等科,有理疗、心电图、急诊观察、手术、放射、化验等室及药房,床位30张,急诊观察床4张。职工36人,其中卫技人员29人,管理人员2人,工勤5人。有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主管)医(药、护)师5人。年门、急诊2万余人次,住院140人次。
占地面积3997平方米,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
市牙病防治所
地址龙山路146号。前身为市牙科联合诊所,1956年由钱牌楼牙科联合诊所和解放路牙科联合诊所合并组成。1961年并入市第二人民医院,改为口腔科门诊部。1980年恢复,职工8人。次年职工15人。主要设备有牙科综合治疗机5台,涡轮机3台。1988年职工17人,其中主管技师1人,技师3人,医师2人。年门诊约2万余人次。
安庆地区人民医院
地址人民路178号。1949年5月在省立安庆医院的基础上建立安庆市立医院。初建时床位50张,职工49人。设内、外、五官、妇产科。1950年5月改名皖北安庆区中心卫生院。1952年10月改名安庆专员公署医院,从东围墙迁至今址。1966年床位381张,职工432人。1970年床位200张,职工277人。1979年更名为安庆地区人民医院。床位380张,职工513人。1988年设19个临床科室。住院部分15个病区,有23个专科和1个能同时进行6台手术的综合手术室,有放射、检验、药剂、病理、功能检查等科,功能检查科设A超、B超、同位素、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脑电阻图、脑电波、纤维内窥镜等室。医疗设备有日本产MTV—30DX线影像增强电视系统和血管造影设备的500毫安诊断机,日产ENB—25型超声波诊断仪,以及肾图仪、脑电图和脑电阻仪、甲状腺功能测定仪、心向量图仪、超声心动图仪、血粘细胞电泳自动计时仪等。床位445张,急诊观察床21张。职工654人,其中卫技人员493人,管理人员46人,工勤106人。有主任医师(不含离退休人员,下同)2人,副主任医、药、护、技师45人,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174人。年门诊38万多人次,日均1200人次。年接收住院8000多人次,手术近4000人次。
占地面积2.4万余平方米,医疗用房14061平方米,辅助用房3077平方米。1984、1986、1987年获省文明医院、文明单位称号。
安庆地区精神病医院
地址东郊十魏路。1972年8月筹建,次年7月成立。1975年12月开始门诊。1977年床位100张。1985年床位增至200张。1988年,精神病科分4个病区。设音疗、针灸、娱疗室,有放射、检验、药剂、功能检查(含脑电图、心电图、超声波、脑血流图)科及供应室。医疗设备有脑电图仪、脑血流图仪、心电图仪、200毫安X线机等。职工193人,其中卫技人员129人,管理人员32人,工勤32人。有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主管)医(护、药、技)师22人。年门诊1.3万余人次,住院416人次。平均开放床位200张,床位工作日332.2天,床位周转2.2次,床位使用率90.8%,出院者平均住院129.5天。
占地面积36350平方米,建筑面积8813平方米。附设慢性精神病院分院,床位50张。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六医院
前身为解放军第十四陆军医院。1951年床位400张,内科部、外科部各4个病区,每病区50张。职工百余人,大多为原同仁医院留用人员。1952年,改编为华东军区第二陆军医院,直属华东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内设机构、床位、人员基本未动。1954年,改编为解放军第四十三疗养院,直属南京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床位300张。设内、外、小儿、妇产、结核等科,主要收治肺科病人。同年9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六医院,隶属安徽省军区。1965年,继续以结核科为重点,增设传染、眼、五官、口腔等科及内科床位。1969年9月改科为所,设第一(结核科)、二(传染科)、三(外科)、四(非临床科)4个所,床位300张。1973年由所改科,设肺一科、肺二科、传染科、内科、外科、肺外科,床位300张。1983年10月,经过整编,床位100张,实际开设240张,其中结核科70张,外科65张,内科(含儿科)50张,传染科35张,其他各科共20张。1987年1月医院由陆军移交给海军,改为海军职工医院,隶属海军装备修理部,主要担负海军装备修理部所属52个工厂的医疗保健任务。床位250张,定编300人。1988年,已成为科室比较齐全的综合性医院。大内科分心血管、消化、肾病、血液病以及儿科等专科,外科分胸外、脑外、泌尿外、骨科等专科,五官科分口腔、眼、耳鼻喉等专科。结核科、传染科闻名于市。此外,还设妇产、病理、理疗等科。
占地面积68777平方米,建筑面积25928平方米。绿化面积13800平方米,是全省绿化先进单位。
安庆石化总厂职工医院
1973年筹建。1975年开诊,床位20张。1983年因总厂隶属关系变更,全称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安庆石油化工总厂职工医院。床位160张。1988年,设内(分普内、心血管、消化等专科)、外(分普外、胸外、骨、泌尿外、烧伤外等专科)、妇、儿、口腔、五官、传染、中医(分中内、针灸、推拿等专科)、皮肤等科及急诊室、干部病房,有放射、药剂、检验等科和中心技术室(含A超、B超、心电图、脑电图、纤维胃镜、体外反搏、理疗等诊断治疗室)。床位176张。主要医疗设备有:超马克—4型B型超声波诊断仪、贝克24型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TX—23型人工肾仪、500毫安X线机、胃镜、膀胱镜等。职工392人,其中卫技人员307人,管理人员26人,工勤47人,其他技术人员12人。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2人,副主任中药师1人,主治(主管)医(药、技、护)师82人。年门诊27万余人次,住院3163人次。治愈率78.3%,好转率17.7%,病死率1.4%,病床周转17.8次,病床工作日258.5天,病床使用率70.6%。
占地面积27330平方米,建筑面积9742平方米。
皖河农场职工医院
1958年建,初名皖河医院。1969年改为安徽省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五团卫生队。1976年改称皖河农场职工医院。是农场附设的职工综合性医院,承担农场2.7万人的医疗防保任务,并对外接受病员。
1988年,设内、外、妇、儿、五官、口腔、中医、骨伤、传染等科及理疗、针灸、供应室,有放射、药剂科和化验、心电图、超声波、信息诊断室。床位104张。医疗设备主要有200毫安X线机、A型超声波诊断仪、心电图仪、721分光光度计等。职工124人,其中卫技人员102人,管理人员2人,工勤20人。有副主任西医师1人,主治西医师3人,主治中医师2人,主管护、药师各1人,医、药、护、技师48人。年门诊4.8万人次,住院1788人次。平均开放床位数84张,床位工作日191.3天,床位周转率52.3%,出院者平均住院7.9天。
占地面积7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18平方米。
安庆地区皮肤病防治所
前身为安庆地区麻风病医院,1975年建。1982年更名为安庆地区永安医院。1985年改为安庆地区皮肤病防治所。
(表61—8)全市医疗机构发展概况

安庆师范学院医院
1980年5月安庆师范学院设卫生科。1982年1月卫生科改为医院。1988年设内、外、五官、中医、妇产科,有检验、放射、药房、心电图、理疗、注射、换药室,并设防疫科、计生办和护理部。床位12张。职工25人,其中副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9人。年平均门诊约2万人次,住院60人次。
【医疗管理制度】
医院管理
1953年,市人民医院初建,除设院长、副院长外,在行政、后勤管理上设置人事、总务、院长办公室等职能科室,在业务管理上设医务主任、副主任,实行科主任负责制。门诊实行分科分时轮班制,病房分科管理,强化单一专科负责制。1956年起逐步建立门诊制度、住院制度、朝会制度、会议制度及病历书写、疑难病例讨论、医疗事故鉴定等制度。1957年加强门诊、急诊工作,院长、科主任每星期一、六下午出诊。1958年病房实行医护工休一条龙,住院医师24小时负责制。1962年,各医疗单位根据卫生部《关于改进医院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草案)》,均实行三级查房制度、术前讨论审批制度、探视制度、出入院管理制度及剧毒麻药管理制度。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实行医师、护士、工友三结合,病房推行“八同”(同学毛主席著作、同交班、同查房、同护理、同病例讨论、同治疗、同手术、同给病人开饭),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协作,但违反专业分工的科学原理,医院管理受到影响。1972年各医院经过整顿,恢复和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医疗秩序好转。
1979年,市卫生局发出《关于加强医院管理几个问题的意见》,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1981年选拔医技骨干担任各科主任、副主任,加强科主任负责制,并建立住院总医师制度,实行全周门诊。当年,还以市一院病区为示范病区,重点推广管理制度化、工作程序化、操作常规化。1982年,市二院将各类人员工作职责编印成册,病区护理设岗位责任牌,以加强检查监督。市一院实行主任医师预约门诊,制订危、急、重病人首次接诊制度。1983年以市三院为试点进行医院领导体制改革,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强调首诊负责制。1985年,市中医院实行院长负责制,赋予院长行政、业务领导权。1988年,各医院的制度建设,包括业务联系会、晨会等会议制度及医院民主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
公费医疗
解放初,公费医疗仅限于供给制的公务人员享受。1952年,开始在全体公职人员中实行。同年8月,成立市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实行统管。初期管理制度不全,贵重药品等缺乏有效控制,1953年底,共超支1.9亿元(老币)。
1954年1月,建立公费医疗门诊部,享受公费医疗人员一律到门诊部就诊,住院者指定在市人民医院。因过于集中,夏、秋季造成门诊拥挤,开支仍然过大。6月起,改为系统包干,并颁布《安庆市公费医疗预防实施部分单位试行办法(草案)》,建立公费医疗管理制度。1957年上半年,医药费包干为每人每月1.5元,实际开支为平均每人每月2.9元,公费医疗超支量仍较大。1958年下半年,采取单位包干或系统和单位包干相结合的管理办法,超支额有所下降。
1961年3月,恢复集中管理、统一使用的方法。1962年底超支欠费,属市人民医院的全部清偿,所拨药品抵销其他医疗单位欠额。1964年1月,公费医疗对象为政府、党群、社会文教、经济、民政及其他在职人员,不属此范围者,一律停止。1963—1966年,公费医疗超支幅度仍然较大,仅医院定额包干挂帐一项超支达10.9万元。
1970年1月,实行医院一级管理,由医院定额包干。1972年12月,此项经费累计超支14.52万元。1973年1月,改按系统单位包干。5月,复由卫生局集中管理。1974年又改为分系统按单位包干,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的办法。1967—1973年共超支25.7万元,市财政拨款补助9万元,仍超支16.7万余元,其中14.99万元由医院挂帐。1974—1975年超支34.7万元。
1977年10月,对处方用药作出一些限制,超支情况略有好转。后由于药品高档化和精包装等诸多因素,超支问题仍未解决。
1980年4月,改革公费医疗制度。首先在市级4所医院试行公费医疗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的方法,单位按人建立分户帐,每月公布,年终结算,定额内节余部分40%奖给个人;超额部分,门诊医药费个人负担5%,住院医药费个人负担2%。仅9个月时间,4所医院从1979年人均开支医药费54.68元,下降到42.47元。1981年,扩大试行范围,推广到199个单位,占全市享受公费医疗总人数的53%。
1987年,扩大享受公费医疗人员的奖扣比例。全年医药费人均定额42元的单位,其节余部分以40~50%奖励给个人;超定额部分,门诊医药费个人负担8~10%,住院医药费个人负担4~5%。其中不同工龄人员的奖扣比例又有不同,离退休人员实报实销,10年以下工龄的个人负担部分提高到15~30%。1988年,全市享受公费医疗的职工9770人。年终结算,实际费用仍然透支。
合作医疗
1970年,市郊农村根据当时推行的“一根针、一把草”的勤俭办医原则,培训赤脚医生和卫生员,大办合作医疗。次年底,郊区26个大队中有25个实行合作医疗,三分之一的大队创办土药厂。合作医疗分为包医包药、包医半包药、包医不包药三种类型。其经费来源,一是从生产队当年总收入中增提1%公益金上缴大队,二是参加者每人每年交0.8~1元的医药费。赤脚医生不脱产,每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不少于1天,工分报酬略高于一般劳动力水平。
1980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及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合作医疗的经费和赤脚医生的报酬无法解决,合作医疗制度逐渐解体。代之而起的是新的联合办医群体,赤脚医生改为乡村医生。一部分村自办卫生所(室),还有一些村或乡村医生联办诊所,或由个人承包诊所,或由乡卫生院下设医疗点,解决农民就地医疗问题。资金由村或个人自筹,自主经营。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实行按劳取酬,药品利润合理分成。就诊农民自付医疗费用。
1981年起,市卫生部门加强对乡村医生和卫生员的业务培训和管理。1983年3月,公社(办事处)、生产大队的乡村医生236人,有190人参加全省统一的考试,40人考试合格,领取乡村医生证书。
1988年,郊区各村卫生机构126个,其中村卫生所(室)32个,村、医联办医疗点18个,乡卫生院下设医疗点2个,乡村医生联合体1个,个体开业行医者73个;总人数321人,其中乡村医生37人,卫生员184人,村接生员100人。
【中医】
内科
1951年,市中西医工会联合诊所设有中医内科。1953年和1955年,先后建立市红十字会门诊所和门诊部,开设中医内科专科门诊。1959年市中医院内科有医生3人,1965年增至14人。1988年全市中医内科医师74人,床位80张。50年代研制的龙丸,对治疗高血压病有效率达80%以上。鲜肺露治疗肺结核病,桐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补血驱虫丸治疗钩虫性贫血症,效果很好。其中,补血驱虫丸疗效达88%以上。临床使用旋夏代赭石汤合良附丸治疗胃脘痛,以三坳汤、三子养亲汤合大黄甘草汤治咳喘,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痹症均屡获良效。当时还应用活血清肝汤治疗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商陆合剂治疗慢性肾炎,丹参大戟丸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脾肿大等,均获一定疗效。60年代后,市中医院及其他医院内设中医科的诊断技术由传统的“四诊”(望、闻、问、切)逐步发展到借助X光、理化检验、心电图、超声波等现代检测手段,由直观诊断发展到依据现代设备进行的检测诊断,并把中医的“辨证”与西医的“辨病”有机结合起来。医疗技术由一般采用中药汤剂口服、薰洗等方法扩展到抽胸、腹水等技能,提高对热症、血症、厥症等危急重症的诊疗水平。
外科
1959年市中医院外科有医生1人。1988年全市中医外科医师12人,床位20张。对痈、疽、流痰、流注、疖、疔疮、瘰疠、乳病、内痈、外伤、皮肤病等,市中医院临床采用散、膏、丹、锭等传统中药剂型进行外治,必要时施行清创、缝合等手术,并以消、托、补等汤剂进行内治,疗效良好。自制的消炎条、湿疹散等20多种外用药治疗神经性皮炎、骨髓炎等疾患,疗效较好。
伤科
1959年市中医院伤科医生2人,床位4张。1988年全市中医伤科有副主任医师1人、医师4人,床位14张。常用中医传统手法整复和小夹板固定,并配合以活血化瘀、舒筋续骨等中药汤剂内服,主治骨折、脱臼以及跌打诸症。市中医院于1986年开展牵引法治疗颈、腰椎疾病。另自制有虎杖膏治疗创伤性皮下血肿及软组织损伤等,疗效显著。
针灸科
1956年,安庆专署医院始设针灸专科门诊。1958年市一院亦设此科。以针刺、艾灸、穴位注射、红外线治疗等手段主治面部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风湿性关节炎、失眠以及多种疼痛性疾病。市一院小儿麻痹专科,以针灸为主,采用中西医结合“内调外疏”的综合治疗方法,医治儿麻后遗症。80年代,市中医院引进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仪,治疗颈、腰椎骨质增生所致肩、腰、腿痛,疗效较好。
痔瘘科
1964年专署医院首设痔瘘专科。1982年市中医院增设痔瘘科。主治内、外、混合痔、肛裂、肛瘘、肛门周围囊肿、直肠息肉等。1988年全市中医痔瘘科有副主任医师、医师3人,床位30张。市中医院常以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各种痔瘘疾病,并以开展高位复杂肛瘘手术闻名。
妇科、儿科
解放前虽有以妇、儿科见长的中医师,但均未专门设科。1982年,市中医院正式设立中医妇科和儿科,妇科医生2人,儿科医生1人。1988年妇科有副主任中医师、主治中医师、中医师各1人,儿科有主治中医师、中医师各1人。
【西医】
内科
1950年皖北安庆区中心卫生院设有内科。1953年市人民医院成立,妇、儿科从内科中分出,肺科和传染科又相继分设。其时,市人民医院已开展胸腹腔、腰椎和骨髓穿刺及人工气腹等诊断技术。1956年用洗涤术治疗脓胸获良效。1957年首次开展乙状直肠镜检查。60年代前期,运用心包穿刺、淋巴结穿刺、股动脉穿刺、胸膜活检、胃液分析、十二指肠引流化检等技术。1961年A型超声波应用于临床。1962年开展心电图和急救输氧技术。对脑型血吸虫病异样表现、急性脊髓炎、结核性心包炎、病毒性心肌炎、重症肌无力、无脉症、肝硬化、脂肪肝、何杰金氏病、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再障、阿斯氏综合症、感染性休克、各种重症中毒等疑难危重疾病,基本上能正确地诊断和治疗。一例脊髓炎引起的截瘫病人,经用激素和针灸等施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获良效。80年代初,内科逐步分为普内、心血管、消化、神经等专科。
心血管科1982年起,市内一些医疗单位相继添置超声心动图仪、心脏急救监护仪、心电向量机、扇形超声波诊断仪等设备,开展心脏摄片、心导管检查和选择性心血管造影等。1987年添置体外反搏器和心脏刺激仪应用于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和开展经食道心房调搏。市一院心血管科临床应用扩血管药硝普钠治疗高血压危象、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伴发泵衰竭、急性心衰、顽固性心衰等症获得良效。
神经内科1960、1975年,专署医院和市一院先后开设神经内科专科门诊,后中断。1982年恢复,增添脑电图、脑血流图、血流图等设备,开展气脑造影、头颅超声检查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血管造影、脑电图和脑血流图检查等业务。
消化系统内科1981年起,利用纤维胃镜、结肠镜及B型超声波等设备进行内腔直观、摄像和细胞活组织检查。1982年市一院开设消化内科专科,对上消化道活动性出血患者,通过纤维镜直观,施行药物喷洒止血治疗。在溃疡病治疗中推广采用组织胺H2受体拮抗剂。
外科
民国初年,同仁医院已作阑尾等外科手术。抗日战争胜利后,省立安庆医院已开展截肢、子宫瘤摘除、卵巢囊肿切除及难产等手术。解放初,市内各医院均设有外科。1953年专署医院已能作脾切除、胃部分切除、胆囊切除等手术。1956年,市人民医院施行肠胃吻合及十二指肠穿孔修补、胆囊切除等手术,并首次使用氧气麻醉。1958年采用气管内麻醉施行胃次全切除等手术。60年代前期,各医院相继成功完成脾肾静脉吻合术、分流术、直肠癌和乳腺癌根治术、腰交感染神经结切除术、肝左叶外侧切除术以及1例断腕再植手术。另还完成肝脾静脉吻合、肺半叶及全叶切除、食管癌中段切除、肾切除、输尿管结石取石、甲状腺肿瘤切除等手术。70年代后,城区几家主要医院的外科分设普通外科、骨科、脑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烧伤整形外科等。
骨科1959年市一院首设骨科。1964年地区医院骨科医生6人,床位最多时78张。1968年地区医院为一名左手完全断离达2小时的病员施行再植手术,断手成活。1972年,市一院成功地进行1例断臂(不全型)再植手术。1977年地区医院医生首次为1例完全性断臂者施行再植手术获得成功。1984年,市一院对不完全断掌采用小血管套入吻合法再植成活。并用液氮冷冻灭活治疗骨巨细胞瘤,开展肩胛部肿瘤上肢带解肢术、哈氏棒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并截瘫等手术。
脑外科(神经外科)1979年,市一院对1例尖头畸型小儿施行颅缝再造术。80年代,市内医院较普遍开展血管、脑室、椎管造影等脑外放射技术,运用冷光源、双级电凝器等较先进设备诊断颅脑疾病,进行脑室腹腔引流、先天性脑积水脑室分流、椎管肿瘤、脑室内肿瘤等多种脑切除术,三叉神经痛感觉根切除术,脑皮层颞浅动脉瓣——颞肌覆盖术。对昏迷多天甚至数月重性颅脑损伤患者,积累一定诊疗经验,抢救成功率较高。1988年脑外科专科医生,市一院5人,市二院2人,石化职工医院1人。
泌尿外科1973年和1981年地区医院和市一院先后设泌尿专科(前设专科门诊)。市内主要医院已开展泌尿系统各种造影检查及纤维冷光源膀胱镜检,运用B超诊断泌尿系统结石、肿瘤等病变。市一院等单位施行肾切除、肾固定、肾盂切开取石、输尿管成形、尿道下裂矫形、膀胱癌全膀胱切除等手术,成功率较高。1988年地区医院施行1例逆行性全膀胱切除术获成功,在省内属首例。
胸外科60年代初,市一院在省立医院医师指导下进行心脏二尖瓣分离术。后囿于条件,未曾继续。开展此类手术主要是地区医院。80年代,市内几家医院购置人工心肺机、多功能心脏急救监护仪等设备,扩大胸外科疾病的诊治范围,成功地完成胸廓改形,贲门癌切除,食管癌中、下段切除,纵隔肿瘤摘除,心包引流,心室修补以及胸腹多脏器穿透伤等手术。
烧伤整形科一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植皮,抗感染。收治烧伤面积达83%、深度Ⅱ~Ⅲ度的患者,进行四肢及面部整形手术,效果良好。1986年市一医烧伤整形科床位5张。
妇产科
民国初年,同仁医院设有产科。1953年,市人民医院设妇产科。1954年市人民医院首次施行1例宫外孕剖腹产手术。1960—1964年,市二院完成阴道膀胱瘘修补、子宫肌瘤切除、阴道内子宫全切除、卵巢肿瘤切除等手术百余例。1963年1例严重子痫病人抽搐昏迷、大小便失禁10余天,经抢救脱险。同期,市一院亦开展阴道前后壁修补、外阴切除、尿瘘修补等手术。1979年,市二院妇产科用1%雷佛奴尔对7个月孕妇引产成功3例,治愈1例15年不愈的阴道膀胱瘘,与外科合作治愈1例罕见的20多年会阴撕裂合并直肠脱出的病人。70年代,地区医院妇产科已开展恶萄、绒癌化疗、子宫Ⅱ度脱垂行曼切斯术、输卵管吻合等术。1983年,市一院为一妇女摘除31斤重的巨大卵巢囊肿。1984年开展宫腔镜检,随后又开展羊水镜检。市一院外科、妇产科与市二院妇产科联合完成先天性无阴道乙状结肠人工阴道成形术6例,先天性无阴道合并宫腔积血行保留子宫人工阴道形成术1例,均取得满意效果。1988年,市一院、二院、三院和地区医院妇产科医生42人,床位152张。
儿科
解放前儿科病由内科诊治。1952年安庆卫校附属医院始设儿科专科门诊。1953年市人民医院正式设立儿科。其后,红十字会诊所、东区和西区医院、工人医院均开设儿科专科门诊。1959年市一院、二院设立儿科。1960年前后,小儿科输液改用头皮静脉滴注方式。60—70年代,市一、二院和地区医院已运用心包穿刺、后囱门穿刺、胸腔闭式引流等手段诊治疾病,基本上能诊疗小儿中毒性菌痢、中毒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等疑难病症。儿童补液的成份由过去非规范化改为按儿童体重及血钠、钾、氯和二氧化碳结合力的测定,制订补液方案。对蛔虫引起的不完全性肠梗阻,采用经胃管导入氧气的驱虫疗法,效果显著。80年代,使用穿刺、造影、免疫球蛋白和甲胎蛋白测定、心电监护、气管插管、气管切开、静脉切开等手段,抢救重危病儿。市一院1976—1986年共收治新生儿破伤风120余例。据有完整资料的95例分析,其中重型68例,中型19例,轻型3例,总治愈率56.8%。该院1985年前,按教科书常规治疗,收治45例重型病儿,仅治愈3例,好转5例,有效率28.9%。1985年后,采用大剂量安定为主的治疗方案,死亡率下降到38.5%,重症抢救成功率61.5%。地区医院80年代诊治新生儿颅内出血、感染性休克等危重病儿抢救成功率达96%。
五官科
解放前,少数医院、诊所设眼科或牙科、口腔科、五官科,未有耳鼻喉专科。眼科以点眼药和内服药为主要治疗方法,设备简陋,仅能行倒睫等小手术。解放后,渐分为口腔、眼、耳鼻喉专科。
口腔科50年代主要是牙科常见病的防治,取用不锈钢代替黄金(后改用镍铬金、钴铬合金)作基托和卡环整体烧铸材料,开展对局部义齿、全口义齿、复杂托牙的修复。1958年市人民医院以针刺合谷穴代替局部麻醉施行拔牙等小手术。60年代前期,逐步开展下颌骨骨折结扎固定、单双侧唇裂修补、颌骨囊肿摘除、舌下腺囊肿摘除、口角歪斜矫正等手术。1978年后,全市几家较大的综合医院和牙科诊所添置牙科综合治疗机、电动牙科椅、高速牙钻机、光固化灯等设备。市一院和地区医院添置10毫安X光机和齿科点焊机。对口腔颌面部严重外伤、骨折、炎症伴脓毒血症及肿瘤切除等治疗积累一定经验。80年代,地区医院口腔科成功施行1例下颌骨切除加自体肋骨植骨术和4例腭裂整复加腭咽环扎术。市一院还开展上颌骨切除、牙龈癌根治、腮腺部病变、口腔颌骨颧骨多发性骨折手术复位和上颌前突等整形手术。为防止腮腺术后味觉出汗综合症,应用颈阔肌肌瓣填隔处理,通过20例手术观察,效果满意。该科运用优选法开展临床医学研究,与药剂科合作研制“复方白芨溃疡膜”和“复方白芨止血膜”应用于临床。市级其他综合医院口腔科广泛应用BE复合树脂光固化充填修复牙体缺损,治疗四环素牙、斑釉牙等。唇裂、颌骨骨折、颌骨囊肿等手术亦有开展。
眼科50、60年代仅有一般眼科器械,如隐斜计、视野计、镜片箱、手提式电磁铁检眼镜等,能做一般眼底检查。1964年,逐步施行各类抗青光眼、白内障摘除等内眼手术。70—80年代,杨桥区中心卫生院可施行视网膜剥离、巩膜缩短、虹膜切除、虹膜嵌顿、小梁切除、眼睑内外翻矫正、斜视矫正、眼球内容物剜除、白内障、双重睑成形等手术,眼科常设床位20~30张。不少失明多年的眼疾患者经手术治疗,视力得到恢复。1988年,市二院眼科可施行人工晶体植入、玻璃体切割术、角移植(异体异种角膜移植)术、异体板层巩膜移植术以及其他内眼显微等多种手术。市一院、石化职工医院五官科也可施行球内异物取出、复杂眼肌、泪道重建、外眼成形等手术。
在诊疗手段上,70年代后期即已运用裂隙灯角膜显微镜作眼前段摄影纪录。80年代初,从日本引进荧光技术,开展TOPCON视网膜眼底照相并血管造影。B超亦被应用于诊断某些实质性病变。
耳鼻喉科1963年以前,市一院、二院仅能作食道异物取出以及扁桃体、鼻息肉摘除等手术。其后逐步施行鼻中隔矫正、上颌窦切除、额窦根治、鼓膜修补、乳突根治等手术。80年代,相继施以鼻侧切开肿瘤摘除、前鼻孔成形、咽喉部肿瘤摘除、耳源性颅内并发症之手术处理、鼓室成形等手术。1982年,市一院五官科购置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氦氖激光针等仪器,派人赴上海学习激光技术,在全省首先开展激光医学工作。1984年,该科开设嗓音医学门诊。
传染科
传染科疾病原在内科医治,仅对霍乱、鼠疫、天花、白喉等烈性、流行性传染病另设隔离室。因肺病致死率高,1954年市人民医院首设肺科,医生护士各1人,归内科领导。1958年单独设立肺科病区。1964年增设传染科。1976年肺科、传染科单独设立。1978年后,石化职工医院、皖河农场职工医院先后增设传染科,科内分肺结核、肝炎等专科病房。
解放前仅能用小型X线机作透视诊断。解放初期,市人民医院已能动用痰浓缩法查找结核杆菌、抗酸检查和痰结核培养及摄片诊断。普遍采用化疗,但因药源不足,接受治疗者不多。50年代末60年代初,一度采用气管滴入疗法和肺管给药疗法。1962年以后化疗途径则主要是口服、肌注和静脉滴注P.A.S,对合并咽喉结核者喉头喷雾给药。并开展气管镜检查、胸膜活组织检验、支气管造影、分层摄片以及肺功能检查等,对肺癌、支气管扩张、肺不张、矽肺等作出鉴别诊断。同时与外科配合开展肺叶切除、全肺切除等胸外手术。70年代以后化疗不断改进。利福平等新药普遍应用临床。80年代,B型、大型先进的X线机和血气分析仪等设备普遍应用于临床,诊断水平提高。市一院经皮穿活组织检验和粉尘螨试验,在诊断中先后发现胸膜间皮瘤、纤维化肺泡炎、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一些稀有病例。
1958年,市一院开始作肝功能检查、脑脊液涂片及培养。60年代初,开始作肝穿刺组织检验、表面抗原测定和超声波检查。70年代后,各医院传染科收治的病人以肝炎居多,其次是菌痢、流脑等。80年代后,市一院开始作乙肝“两对半”检查,免疫球蛋白(HBV—18M)测定。重症肝炎病人经过支链氨基酸加激素和胰高血糖素(C—1疗法)等综合治疗,治愈率达到66%。同时,用肝素治疗暴发性脑膜炎,对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时采用腹膜透析法,亦获得良效。
肿瘤科
70年代起,市一院已开展食道拉网、内窥镜检查、各种穿刺活组织病理检验。1979年初,市一院增设肿瘤科。80年代增加B超等较先进的检查项目。主要采取全身或区域性化疗、中草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与外科、皮肤科协作开展手术冷冻治疗。逐步形成治疗食道癌、胃癌、肺癌、肝癌、宫颈癌等多种癌症基本方10余种,共收治2000余病人。70年代用中草药基本方加减对症治疗食道癌35例,4例持久稳定,约占11%;31例缓解,后有不同程度间断性反复。80年代前期,用“肺4号”基本方对症加减治疗肺癌48例,5年以上存活者5例,占10%;3年以上存活者20例,占41.6%。1980年收治各种癌症患者117人,治愈率2.6%,好转率51.3%,病死率6.9%;1985年收治102人,治愈率2%,好转率51%,病死率7.8%;1988年市一院、二院和地区医院共收治445人,治愈率26.3%,好转率26.1%,未愈出院40%,病死率7.6%。
皮肤科
解放前,省立安庆医院设有皮肤科,诊治一般常见皮肤病。1963年专署医院首设皮肤科。1975年市一院设皮肤科。对症处理一般常见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皮肤病,还常作传染性软疣摘除等手术。1979年石化职工医院增设皮肤科。80年代初期,对神经性皮炎、带状疱疹进行封闭疗法及超短波、紫外线等物理疗法,有一定经验。80年代后期,开展超低温冷冻疗法项目,对各种疣、血管瘤、局限性银屑病、皮脂病、皮肤癌等均获一定疗效。
医技科
解放前境内医疗机构的非临床科室仅有药房、化验室、透视室、手术室、接生室。解放后设备和检查诊疗项目不断增加,主要有放射科、检验科、病理科、麻醉科、功能检查科等。
放射科50年代初,只能作X光透视检查。1955年专署医院增开摄片业务。1958年6月,市一院首次开展支气管造影业务。7月开设静脉肾盂造影,随后开设胃肠、胆囊造影。60年代初期,专署医院开展五官特殊位置摄片,椎管、髓核、脑血管造影,经脾穿刺门脉造影,腮腺造影,上颌窦造影。市一院增设头颅特殊位置摄片、胃肠点片摄片、胸部断层摄片、心脏左右斜位和侧位吞钡摄片、心脏计波摄片。市二院亦开设胆囊、子宫输卵管、膀胱等造影检查。市内其他医院为普通摄片业务。1965年,市一院开设腹腔充气造影、四肢血管造影、尘肺摄片等。80年代,市一院、地区医院等添置500毫安X线机,配有影像增强电视装置及血管造影设备,市二院购置800毫安X线机。相继开设气脑、脑室造影、消化道气钡双重对比造影、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经皮肾穿刺造影、鼻咽腔造影、膀胱尿路逆行造影及头颅断层摄片等。
检验科50年代,主要为血液、大小便的普通检查和体液菌膜检查。60年代前期,能作大小便隐血试验、酮体测定、胃液分析、肝功能检查、非蛋白氮测定,胆固醇、钾、钠、氯测定,抗“0”、血清蛋白电泳、骨髓、癌细胞检查。70年代添置高倍显微镜、721分光光度计、72型电比色计等设备,增加心肌酶谱、肝酶谱、17—KS测定、17—OH测定、类风湿检查、妊娠胶乳试验等项目。
80年代,添置751光电分光光度计、火焰光度计、血粘细胞自动计时仪、28孔大型离心机、血气分析仪、XX—3型电子自动血液细胞计算器、MA—4210型电脑化尿液快速分析仪、1251型免疫测量仪、萤光光度计、生物显微镜、双目显微镜等设备,相继开设免疫球蛋白测定、血红蛋白电泳分析、甲胎火箭电泳、多巨蛋白受体、乙肝两对半测定、抗核抗体(ANA)测定、抗双链(ONA)测定、补体C3测定以及血钾、钠火焰光复法测定等。
病理科1963年和1964年,专署医院和市一院先后设立病理科,施行石腊常规切片病检、HE染色外检、细胞学检查以及尸体解剖等。70年代,开展快速病理切片、食道脱落细胞病检以及脑组织和泌尿各器官的病检。80年代后,可接受各种组织化学特殊染色病检业务,包括胶元纤维染色、弹力纤维染色、网状纤维染色、脂肪染色、纤维蛋白染色、霉菌染色、结核菌染色等20余种。并为有关部门开展尸检业务。
麻醉科1950年建立时,仅作乙醚局部麻醉以及少数全身麻醉,设备有循环紧闭式麻醉机、麻醉咽喉镜、婴儿气管插管等。60年代前期,逐步开展硬膜外、臂丛阻滞、支气管内麻醉及颈丛神经阻滞、骶管神经阻滞麻醉等。1969年,市一院首次作高位硬膜外麻醉,进行乳腺癌根治术。70年代后期,首次开展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此外,针灸麻醉在各医院推广,应用于胃、脾、胆、宫外孕、腹部输卵管结扎、喉切除及开胸、开颅等手术。1975年针麻所占比重,地区医院为40.1%,市一院为17%,市二院为12%,市三院为0.4%。1977年后,针麻逐渐停止。80年代,市一院、地区医院等可作上胸段硬膜外阻滞、氯胺酮、r—SH复合麻醉,颈肌沟路臂丛阻滞、双管硬膜外、单管双孔硬膜外麻醉,氟烷引入麻醉,全凭静脉麻醉,颈丛阻滞、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及锁骨上静脉、颈内静脉穿刺行中心静脉压测定等术。1983—1984年,市一院、地区医院、石化职工医院添置高频通气呼吸机和心电监护仪,应用于临床抢救。
综合诊疗科(功能检查科)民国36年(1947)前后,省立安庆医院设理疗室,有小型太阳灯1只、电疗机3台,能作一般性理疗。50年代中期,市人民医院建理疗室。1959年,全市有超短波电疗器4台,红、紫外线灯7具。1978年,有同位素扫描仪2部,心电图机13台,超声波诊断仪16台,红、紫外线灯13具等。1982—1987年,主要综合医院均添置B型超声波诊断仪,开设B超诊断室。同期,超声心动图在市一院、中医院、地区医院、石化职工医院、纺织厂职工医院等应用于临床。1988年,各医院综合诊疗科(功能检查科)划分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电向量图、脑电图、脑电阻、脑血流图、血液流变、同位素、纤维内窥镜、体外反搏等室。
【中西医结合】
1950—1960年,市内一些医疗单位对内科、传染科、妇产科、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或疑难病症,常以中西医两法结合治疗,采用中西医会诊的形式。1例经西医传染科专家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经中医会诊后,服药4剂获显效。龙丸、桐丸、菝葜酒、天麻合剂常被西医用于临床。
1970年,西医在临床上用复方丹参片、生脉散等中成药及有关处方,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和慢性气管炎、胃炎、肾炎等症已较普遍。1971年始,市一院开展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气管炎、肿瘤、小儿麻痹症的研究。内科普查1.1万余人,治疗500余人。经对用西医常规治疗185例、用松塔合剂结合治疗66例和用千里光合剂治疗104例的临床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效较好,总有效率85.5%,显著有效率52.2%。肿瘤科应用中草药作抗癌基本治疗,辅以西医、药对症处理,治疗食道癌病人。据对165例的治疗观察,治愈Ⅱ级2例,Ⅲ级5例,Ⅳ级7例,治愈率8.4%;显著有效31例,占18.8%;有效59例,占35.7%。1972年,传染科收治乙脑病人39例,采用以中药为主,配合人工亚冬眠疗法及西药对症治疗,治愈35例。小儿科运用中西医结合“内调外疏”疗法,治疗小儿麻痹症后遗症患者177例,基本治愈者20例,占11.3%;显效者29例,占16.4%;改善者119例,占67.2%;无效者9例,占5.1%。1972—1980年,肿瘤科收治直肠癌病人78例,其中单纯采用中药治疗5例,化疗结合中药治疗8例,手术加化疗并结合中药治疗38例,手术加放疗结合中药治疗4例,手术结合中药治疗23例。1985年随访,5年生存率为80.77%,死亡率为19.23%。中西医结合治疗常优于单纯采用西医或中医治疗,尤其是晚期病人,化疗反映严重,更适宜中西医结合治疗。1988年,成立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隶属市中医院,业务上接受市卫生局和科委领导。
(表61—9)全市主要医疗业务指标情况

【护理】
护理人员
1949年底,同仁医院有护士7人,护生(医院护校半工半读的学生)16人。1952年底,市属医疗单位有护理人员10人。其后,逐年增加。1953年40人,1959年83人,1965年212人。1969年部分护理人员精简下放,1971年后陆续调回,1975年382人。1978年有护士424人,护理员132人。1975—1988年,通过举办各类护士培训班,逐步解决护理队伍年龄老化、新手多、素质下降等问题。1983年市三院总护士长张婉平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985年开展评选优秀护士活动,市属医院江清秀、赵壁和、叶兰英、路明、吕金秀、宋瑞环、谢菊霞7人被授予省“优秀护士”称号。同年,有30年护龄的护士90人获卫生部颁发的护士荣誉证书。1986年又有105人获护士荣誉证书。1988年,全市护理人员912人,其中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244人,护师299人,护士330人,护理36人。此外,地区驻市医院护理人员408人,其中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91人。全市床位与医生之比为1∶0.366,床位与护理人员之比为1∶0.41。
组织管理
50年代初,医院护理工作由医务办公室管理。办公室配护理干事1人,在医务主任领导下开展护理管理工作,形成二级管理体制。1954年,市人民医院实行护理分工负责制。按工作任务分成若干作业班,如主班、发药班、治疗班、临床护理班、重病护理班、换药班等。1955年始,实行三级护理制。护士与勤杂人员分工作业,减轻护士非技术性工作负担。甲级护理实行流水巡回与专人负责相结合方法,随时记录病情。60年代初,各医院普遍建立护理常规制度。“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医院实行医、护、工三结合,医护人员混合编成班、排、连管理,致使护理组织管理及工作制度遭到严重破坏。1972年以后,经过整顿,护理的组织管理及规章制度逐步恢复。1978年始,市一院恢复和建立护理部,各项工作制度和护理常规进一步健全。工作制度主要有护理值班制、护理查房制和护士长例会制等。1982年,全市各医院开始试行责任制护理,护士与值班医师共同查房,了解病人病史、病因和症状,制订综合护理计划,实行包括治疗护理、精神护理和生活护理的整体护理。各医院还建立一系列护理日常工作制度和常规,主要有交接班、查对、消毒隔离、医嘱处理、各种记录登记、护理书写、探亲陪伴、财物保管、赔偿、事故鉴定等制度,三级护理、晨间护理、褥疮护理、口腔护理、高热病人护理、错迷病人护理、咯血病人护理、烧伤病人护理、截瘫病人护理、新生儿护理、产褥热护理、早产儿护理、各类手术前后护理、专科疾病护理、中医护理等常规及尸体料理常规。
业务技术
解放前,护理业务仅限于给药、换药、创伤包扎及一般消毒隔离。同仁医院、省立安庆医院已使用临床输血、输氧、灌肠等技术。
1956年,市人民医院首次开展胸腹腔穿刺、腰椎穿刺、人工气腹等护理,并与红十字会诊所、血防站等推行梁洁莲无痛注射法。1958年,开展上腹部手术护理。1960年开始施行小儿头皮静脉注射技术。1963年,市一院对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褥疮预防处理等护理基本功进行技术考核。次年,全市护理人员开展一次排气、一针见血、1分30秒完成输氧操作、输液、输血、洗胃、导尿、作胃液分析、酚红试验、运用人工呼吸机抢救危重病人等操作技术基本功训练。各医院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主编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统一规范。“文化大革命”期间,批判“单纯业务观点”,护理业务技术无人问津。1978—1988年,全市医院相继修订约20项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内科护士配合各专科开展对心血管疾病、血液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的护理及对“三衰”病人的特殊护理,参与抢救危急病人。外科护士配合胸外、脑外、泌尿、骨及烧伤整形等专科开展二、三类手术和少数一类手术,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
【供血输血】
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城区有一些自然形成的输血联络点,医院直接与其联系供血。1958年,安庆市红十字分会发起成立市助血管理委员会,将百余名输血员组织起来,统一登记造册,以原自然形成的联络点为基础分成小组,由医院与其联系供血。1959年,助血员600余人,供血3万多毫升,基本满足医院用血的需要。1960年,市红十字助血队成立,下设若干助血小组。
1963年,市卫生局、红十字会调整输血工作方法,设立红十字助血队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制,随时联系供应,保证医院用血。1964年,输血工作改属市卫生局直接管理,助血队办公室改称输血办公室,编制3人。当年,助血员1195人,供血114万余毫升。
1979年,市卫生局积极发展新献血员,以替补部分超龄和健康不合格献血员。对义务献血者给予精神鼓励,并按规定,献血每百毫升补助营养费14元,商业部门凭证明供应肉蛋各半斤。职工参加体检及献血的当天算公休,工资照发;农村社员照记工分,并由采血单位发给误工补贴0.5元(交所在生产队)。各医疗单位加强输血工作管理,严格执行化验室凭卡配血、病房凭卡采血、会计凭卡付款的“三卡”制度。
1985—1988年,市卫生局与安庆行署卫生局、石化总厂投资80万元,兴建建筑面积为3180平方米的安庆市中心血站。同时根据省卫生厅通知,每百毫升收费调整为23元,其中付给献血员20元,医院为献血员做健康检查、配血、采血、保存血液和血液损耗费用3元,并为献血员提供价值0.5元的营养餐,在血费收入中支付。1987、1988年,全市输血人数1138人,输血量169万余毫升。

上一篇:保健
下一篇:药政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